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h血型已成为红细胞血型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在临床上引起严重新生儿溶血病时有报道,已逐渐被人们重视,现将我院1例至少有抗-Rh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4年以来,我们先后收治了3例新生儿因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所引起的严重溶血症,均为男性,在出生后4~7天发病,以母亲有吃蚕豆史及新生儿脐部感染为诱因,其中1例有较明显的遗传性缺陷家族史,血胆红素显著升高,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BO溶血病合并红细胞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陷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4例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陷病 (ABO +G6PD组 )与 19例ABO溶血病 (ABO组 )、13例红细胞G6PD缺陷病 (G6PD组 )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ABO +G6PD组黄疸出现时间与ABO组无差别 (P >0 0 5 ) ,较G6PD组出现早 (P <0 0 5 )。ABO +G6PD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ABO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与G6P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BO +G6PD组黄疸消退时间较ABO组及G6PD组长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组无一例需换血治疗 ,均治愈出院。结论 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红细胞G6PD缺陷病时 ,黄疸程度重 ,消退时间长 ,临床应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4.
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中的ABO血型系统是1900年被发现的,开始只发现了人类红细胞血型A、B、O 3型。1902年又发现了A、B、O之外的第4型,即AB型。1940年Rh血型系统被发现,因为胎儿从父亲和母亲各接受一半基因成分,所以可能与其母亲有不同的血型而发生母儿血型不合。如果缺乏某一种胎儿血型抗原的母体被该抗原致敏后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而母亲的一些血型特异性抗体有透过胎盘的能力,透过胎盘以后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与胎儿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使红细胞凝集破坏,引起胎儿、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 isease of fetus andnewborn,HDFN)。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母子ABO与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雁  熊进英 《北京医学》1996,18(4):217-220
对我院新生儿病房ABO溶血病102例及Rh溶血病59例进行了比较。Rh溶血病与ABO溶血病之比为1:25.5。ABO及Rh溶血病出现黄疸的时间均较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ABO33例,Rh39例。Rh的黄疸程度较ABO重,且上升速度快。两组病例中直胆出现早,合并总直胆血症者ABO25例,Rh48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进行分析,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疑为HDN患儿不抗凝血液标本364例,均展开RH、ABO血型鉴定、游离液抗体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与放散液抗体试验。结果:364例患儿HDN总阳性率60.16%,其中ABO—HDN99.54%,非ABO—HDN0.46%;ABO—HDN患儿中A型42.20%,B型57.80%。在多种检测方法中,释放试验阳性检出率为100%,对新生儿溶血病具有最高敏感度,是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准确判定的有力依据。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HDN中以ABO—HDN居多,尤其是母体血型为0型、新生儿血液B型最为常见,且释放试验是HDN最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36例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给于一般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儿病情、蓝光照射的护理、换血疗法的护理等.结果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治愈35例,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间接胆红素明显下降,治疗过程没有出现副反应,效果满意,1例因病情过于严重死亡.结论 全面细致的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8.
杨华 《中外医疗》2014,(8):180+182-180,182
目的对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检测进行探讨,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疑为HDN患儿不抗凝血液标本364例,均展开Rh、ABO血型鉴定、游离液抗体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与放散液抗体试验。结果364例患儿HDN总阳性率60.16%,其中ABO—HDN99.54%,非ABO—HDN0.46%;ABO—HDN患儿中A型42.20%,B型57.80%。在多种检测方法中,释放试验阳性检出率为100%,对新生儿溶血病具有最高敏感度,是对新生儿溶血病进行准确判定的有力依据。结论母婴血型不合所致HDN中以ABO—HDN居多,尤其是母体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液B型最为常见,且释放试验是HDN最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郡  张蕾  邢慧敏 《河北医学》2021,27(6):1018-1021
目的:探讨母婴ABO血型不合患者中抗体效价分布情况及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方法:收集760例O型Rh阳性血型(其丈夫为非O型Rh阳性血)的产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ABO血型不合孕妇抗体效价分布及对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结果:760例ABO血型不合的患者中,随着孕妇年龄、孕产次的增加,效价呈上升趋势,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治提供直接依据。方法按有关方法分别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及放散液抗体检测。结果在416例临床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中,证实由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者243例(58.65%),其中ABO-HDN242例(99.59%),Rh-HDN1例(0.41%)。在被证实为ABO-HDN的242例患儿中,A型103例,占42.56%;B型139例,占57.44%。ABO-HDN患儿A型与B型分布率经卡方分析,χ2=3.1157,P=0.0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地区因血型抗原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中,以ABO-HDN多见;"三项试验"中放散液抗体试验敏感度最高,是判定新生儿溶血病最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鉴定并分析一例黄疸送检新生儿的血清学特点,考查是否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简称HDN).方法 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对新生儿进行ABO正定型,Rh(D)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总胆红素检测,游离试验,释放试验以及不规则抗体检测试验等综合鉴定.结果 新生儿血型为A型Rh(D)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均阳性均检出不规则抗D抗体.结论 为Rh抗D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合并ABO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13.
唐军  熊英 《四川医学》2007,28(9):1058-1059
母婴血型不合所引起的溶血病在新生儿早期十分常见,多以ABO系统不合及Rh系统不合为主要病因,而在MNSs血型系统中,MN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弱,引起新生儿溶血病较为少见,但与其他低频率弱抗原相比,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仅次于ABO及Rh血型系统。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溶血病中仅有2例确诊为MN血型不合溶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莉 《吉林医学》2014,(4):771-772
目的:探讨母婴血型不合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及分析。方法:检测2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母婴血液标本,鉴定其ABO、Rh血型,新生儿血液标本进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放散试验,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还测定IgG抗红细胞抗体及其效价,并分析其余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的相关性。结果:250份送检标本中,确诊新生儿溶血病226例,其中ABO血型不合224例、Rh血型不合2例。与低效价相比,高效价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表明效价越高,其溶血程度越严重。结论:对于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早期进行母婴血液标本检测,早期确诊新生儿溶血病,为抢救婴儿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diseaseofthenewborn,HDN)一般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胎儿红细胞可能受到母体免疫抗体的攻击,从而被破坏,出现新生儿黄疸、贫血、水肿,甚至新生儿死亡等溶血病的症状和合并症。  相似文献   

16.
黄瑞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11-1414
<正>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主要是指母婴血型不合、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丙酮酸激酶缺乏、地中海贫血、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而产生同族血型免疫反应的遗传性疾病。当胎儿从父亲继承的红细胞抗原恰为母亲所缺乏时,胎儿红细胞作为一种异抗原通过"胎盘出血"进入母体后,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产生免疫抗体,通过胎盘绒毛膜进入胎儿血循环与胎儿红  相似文献   

17.
陈明  陈小鹤  曾珏  陈帆  朱发明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10):1680-1682
目的 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的临床与实验室研究进行探讨,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的预报ABO血型不合HDN的检测方法。 方法 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2014年5月-2016年9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检查的600对夫妇及新生儿的ABO和RhD血型,采集产后新生儿脐血作HDN 3项试验(直接抗球蛋白实验、血清中游离抗体测定和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并采用间接抗球蛋白实验测定孕妇产后血清抗A(B)IgG的效价。 结果 血清学方法检测到HDN发病例数为357例,总阳性率为59.5%;产妇-丈夫-新生儿血型为O-A-A型有168例(3项阳性49例,2项阳性7例,单项阳性49例,共105例显示为阳性,总阳性率为62.50%),O-B-B型有127例(71例均为3项阳性,总阳性率为55.90%),O-AB-A型有182例(3项阳性75例,2项阳性37例,单项阳性70例,共112例显示为阳性,总阳性率为61.54%),O-AB-B型有123例(3项阳性41例,2项阳性14例,单项阳性14例,共69例显示为阳性,总阳性率为56.10%),总阳性率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O-A-A>O-AB-A>O-AB-B>O-B-B;随着孕妇产后血清抗A(B)IgG的效价的升高,HDN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大。 结论 ABO HDN具有较高发病率,尤以母亲血型为O性,新生儿血型为A型最为常见,且抗体释放试验可有效检测ABO HDN,孕妇IgG抗A(B)抗体效价可用来评估HDN发病率,这对HDN的有效预测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林先 《新疆医学》1999,29(3):176-177
新生儿Rh溶血病是由母子Rh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疾病。现将本院近10年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Rh溶血病3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例,女2例,均为足月顺产儿,汉族。母亲均有人工流产史,在2~3胎发病,其中1例有新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ABO溶血病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入住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104例足月新生儿ABO溶血病(ABO组)与51例G6PD缺乏症(G6PD组)所致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 72 h内ABO组97例(93.27%),G6PD组47例(92.16%)出现黄疸并达峰值;ABO组黄疸出现时间为(1.28±0.78)d,明显短于G6PD组的(1.83±1.0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血清总胆红素峰值分别为(326.54±91.05)μmol/L和(360.23±128.34)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O组与G6PD组黄疸平均消退时间分别为(5.58±1.24)d和(5.94±1.6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3例存在急性胆红素脑病表现,其中ABO组2例,G6PD组1例.结论 ABO溶血病与G6PD缺乏症是足月新生儿早期高胆的常见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病较G6PD缺乏症所致新生儿黄疸发生时间早,黄疸程度及消退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孕妇血清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学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方法:选择血型为“O”型且其丈夫血型为非“O”型的孕妇318例,对孕妇血清进行红细胞抗A及抗B的IgG抗体测定,效价≥1:64者为阳性。孕期定期复查,并在分娩时取脐静脉血做红细胞四项试验: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检测、释放试验。结果:1次妊娠与2次妊娠以上者孕妇抗A和抗B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较大组的抗A和抗B抗体阳性率略高于年轻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母亲血型抗体效价的升高,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发病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次数较多、年龄较大或有不良生育史的孕妇在孕早期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并且整个孕期观察抗A和抗B抗体的动态变化是十分重要的,不能单纯以孕妇产前血清学抗体效价高低作为判断胎儿溶血及预后是否严重的唯一的诊断依据。有条件者可进一步行脐血或羊水血型物质、确诊试验及胆红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