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同质化常规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1,2]评定吞咽功能。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吞咽治疗仪可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34例患者行吞咽训练设作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设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吞咽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3%对比,观察组有效率更为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根据吞咽功能量表评分进行评价,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4周后,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及吞咽训练对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吞咽治疗仪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苦难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吞咽治疗仪组。各组均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及鼻饲流质饮食,在此基础上,吞咽治疗仪组患者给予吞咽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15d后两组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结论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吞咽障碍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应用电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同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45例保守治疗,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14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饮水测试结果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疗效显著优越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张欣  朱旭  张博 《中国当代医药》2015,(2):128-130,133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冰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处理、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冰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吞咽能力及肌电活动持续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吞咽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87,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肌电活动持续时间显著短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冰刺激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56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例。综合康复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吞咽言语治疗仪及高压氧等联合治疗;康复训练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结果治疗4周后综合康复组较康复训练组在吞咽功能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可明显促进脑卒中后吞咽能力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针灸疗法和吞咽言语诊治仪相结合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单纯采用针灸疗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针刺结合吞咽言语治疗仪的疗效优于针灸治疗组。结论针灸结合吞咽言语诊治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且吞咽言语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法配合针刺及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手法、针刺通以直流电、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吞咽功能改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配合针刺及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84例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呑咽障碍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标准与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表(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呑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在脑卒中后呑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高血乐脑出血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刺激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牢(70.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p〈0.01)。结论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咽部冷刺激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并发乔咽障碍效果显著,叮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社区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出院回社区康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安排社区医护人员上门进行基础吞咽功能锻炼、饮食训练、心理调节等指导。观察两组患者6周后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χ2=12.153,P〈0.01)。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立即进行社区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将本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匀浆膳食,而研究组患者则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即鼻饲肠内营养),对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与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均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降低比研究组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20.83%,对照组为52.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伴吞咽困难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进食调节及吞咽功能训练等指导。4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及疗效判定。结果干预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60.3%、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提高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2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评估及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观察组显效4例(17.4%),有效15例(65.2%),总有效率82.6%;对照组显效1例(4.3%),有效7例(30.4%),总有效率为34.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康复综合训练治疗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临床效果确切,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中安全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93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进食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进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直接吞咽训练、间接吞咽训练.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食进行安全护理干预,观察组有89.13%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只有68.08%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进行安全护理干预,有利于更好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中安全护理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93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进食护理,观察组采用安全进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直接吞咽训练、间接吞咽训练.14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食进行安全护理干预,观察组有89.13%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只有68.08%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进行安全护理干预,有利于更好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疗程20d。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入院的2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干预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法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各阶段吞咽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均于治疗2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干预组有效率为91%(91/100),对照组有效率为37%(37/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有效吞咽功能的康复治疗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日常能力和生活质量,对脑卒中患者的最终预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