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胸腰段脊柱脊髓,马尾神经损伤患者的外科治疗及几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166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该组患者中椎体爆裂性骨折37例,椎体压缩骨折超二分之一109例,椎体骨折脱位14例,多节段或跳跃骨折6例,脊髓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59例,B级46例,C级42例,D级19例,治疗采用后路减压复位122例,前路减压复位,髂骨植骨融合44例。结果 术后123例获3-18个月随访,随访患者中随4例RF钉断裂,5例Harrington上钩脱落,6例棍断裂,其余患者内固定稳固,脊髓,马尾神经恢复,除35例仍为A级外,余脊髓神经功能恢复1-3个级别。结论 各种不同内固定可保持或增强脊柱的稳定,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脊髓及马尾神经损伤程度选择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2.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在脊柱外科多见,由于骨折块的压迫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因骨折块常在前方压迫脊髓(马尾)而需行侧前路减压内固定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及脊柱的稳定性。我科自2004年8月-2005年10月采用侧前路减压植骨Z-plate、Kaneda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平  王彦平 《宁夏医学杂志》2013,(12):1208-1209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后路手术入路椎管减压、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病椎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3例。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椎椎体高度,并对神经功能进行Frankel评分,评价患者疗效。结果 23例患者均进行了随访,时间6个月~2年。病椎前缘术前高度为30%~75%,末次随访时为85%~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器无松动及断裂。术后神经损伤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有2例A、B级未恢复,B级1例恢复到D级,C级2例恢复到D级、2例恢复到E级;D级11例9例恢复到E级,2例无恢复。结论钉棒系统内固定能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靠,有利于脊柱骨折及损伤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韦中阳 《中外医疗》2011,30(12):78-78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伴发脊柱脊髓损伤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46例胸腰椎骨科合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的患者,分别采用前路减压和后路减压脊柱内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 3例全瘫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为肌力Ⅳ级1例,恢复至Ⅲ级2例,无恢复1例,其余42例不全截瘫均独立行走及恢复正常劳动。结论胸腰段骨折伴发脊柱脊髓损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手术,同时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最大限度的为患者解除病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下胸、腰椎体骨折脱位合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后路椎板减压、牵引复位、RF内固定和横突间植骨治疗下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结果: 6例患者经6~18个月的随访,效果优良。结论: 椎板减压、牵引复位、RF内固定及横突间植骨是治疗下胸、腰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马尾神经损伤的优良方法,可有效地整复下胸、腰椎骨折脱位,可彻底解除脊髓马尾神经的压迫,为脊髓马尾神经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脊柱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分析60例经影像学确诊的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资料,采用神经恢复疗效以及骨折复位效果来分析和评价临床效果,其中,神经恢复疗效主要标准是Frankel分级评分,骨折复位效果指标主要是Cobb’s角和椎体高度测量。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前后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脊髓损伤,后路减压植骨AF螺钉内固定的方法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前路内固定术对重度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3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进行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标准评定,除A级有1例未恢复外,其余均有1~2级的恢复.结论 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可充分恢复椎体的正常高度与序列,并利用切除的肋骨和减压碎骨块进行植骨,避免取自体骼骨,提高椎体间融合率,以重新获得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间接复位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利用AF钉的撑开作用及骨折上下椎间盘牵拉及前后纵韧带的夹板作用,使骨折块复位原理,对85例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AF钉间接复位,减压或不减压,内固定植骨融合。结果完全恢复了椎体高度及椎管矢状径,脊髓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手术时间90~120min,平均100min;出血300~800ml,平均450ml。所有病历无脊髓损伤加重,无感染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X线、CT、MRI扫描显示,椎体高度完全恢复,椎管内骨块完全复位,矢状径恢复。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0个月,所有病历骨折椎高度无明显丢失,无后突畸形,植骨均融合。Frankel分级有明显改善,D级恢复至E级,C级恢复至E级,B级恢复至C、D级。1例马尾神经损伤,大小便功能障碍。平均取内固定时间为2年。内固定松动2例,为螺帽松动脱落,椎弓根钉断裂1例。结论利用间接复位技术,只要适应证选择合理,加上AF钉复位作用,不失为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F椎弓根镖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的临床体会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应用AF系统固定、操作、特点平均随访一年,分别对24例胸腰段脊椎骨折的患者进行脊髓减压、神经松解及AF复位内固定。结果 对手术24例患者随访3月~3年。发现骨折椎体恢复原有高度,Cobbs角恢复正常,神经功能获得。Frankel分级1~3以上改善。结论 本技术方法具有创伤性相对较小,操作简便,减压充分,内固定牢固,方便植骨融合等优点,且矫正柱后凸畸形,恢复椎体容积,重建脊柱稳定性,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伴脊髓神经损伤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杨阜滨  王炜  王霁  谭祖建 《重庆医学》2008,37(10):1028-1030
目的探讨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固定、融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通过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获得10个月~4年(平均3年)的随访,所有患者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生理屈度矫正,脊髓神经损伤的恢复按Frankel评级均有1~3级的提高。结论经后路椎弓根撑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可以有效的治疗大多数伴有不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  相似文献   

11.
思密达和米雅BM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永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2):1386-1387
目的:对比思密达和米雅BM联用与硝苯地平和肠复康联用二组药物治疗肠易激综合症(IBS)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2例,A组:思密达3g,3次/d,米雅BM20mg,各3次/d,于服思密达前1h服用。B组:硝苯地平10mg,3次/d,肠复康2片,3次/d,疗程14d。结果:A组:治疗3d,症状缓解约62.5%(20/32),6d后疗效稳定,症状明显改善约81.1%(25/32);B组:治疗3d,症状缓解约37.5%(12/32),6d后症状才开始明显改善,约81.3%(26/32)。结论:2组药物对改善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效果6d后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起效快,3d有效率为62.5%,无任何副作用,患者更容易接受和顺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技术,寻求诊断唇腭裂的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10月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的6 558例孕妇。对二维和三维超声的结果与产后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胎儿唇腭裂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558例孕妇中,失访231例,有正常产或引产结果者6 327例,已证实有唇腭裂者34例,其中单纯性唇裂23例,唇腭裂11例。二维超声诊断单纯性唇裂的灵敏度为0.9130、特异度为0.9998、阳性预测值为0.9545;三维表面成像诊断单纯性唇裂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0.9998、阳性预测值为0.9583,两种方法诊断单纯性唇裂的价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灵敏度为0.3636、特异度为1.0、阳性预测值为1.0,三维超声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灵敏度为0.9091、特异度为1.0、阳性预测值为1.0,两种方法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价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表面成像与二维超声比较,能够反映胎儿颜面畸形的表面形态、细节特征,对唇裂的诊断更加直观。断层超声显像能显示胎儿各个方向上的断层图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胎儿腭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121例妊娠晚期胎盘超声图象研究结果表明:Ⅰ级胎盘(Grannun分类标准)16例(13%)中,有6例为低体重儿,生后3例死于 RDS;Ⅱ级40例(33%)中,1例死于 RDS;Ⅲ级65例(54%)无1例发生 RDS,有3例为低体重儿。胎盘的成熟度与胎儿体重、成熟度有关。38例过期妊娠中,Ⅲ级胎盘合并羊水过少者11例,其中有5例(45.5%)新生儿出现过熟现象。认为超声检查胎盘成熟度是一种安全、可靠、非损伤性预测胎儿成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超声导向下无水酒精的不同注射方法治疗肝肾卵巢囊肿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108例囊肿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46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肾卵巢囊肿抽液后向肝肾卵巢囊肿内注射无水酒精,灌洗组62例,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肾卵巢囊肿抽液加无水酒精灌洗。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及疗效、疗程。结果108例肝肾卵巢囊肿经无水酒精治疗后3个月、6个月、1a复查常规组治愈率分别为56.5%、78.3%、80.4%;灌注组治愈率为79.0%、82.3%、83.8%。术后3个月的治愈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χ2=6.306,P=0.012<0.05)。并发症常规组发生14例,其中8例患者腹痛,6例头晕;灌洗组发生13例,其中疼痛9例,头晕6例。无出血、感染、剧痛等严重并发症。两组发生率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超声导向下经皮穿刺肝肾卵巢囊肿抽液加无水酒精灌洗法是一种高疗效、短疗程、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85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发生时间、部位及治疗,并随访(3 -6)个月.结果:69例(81.2%)采用保守治疗,其中65例治愈,4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16例(18.8%):采用钻孔引流术11例,治愈8例,3例复发;经开窗蛛网膜脑池沟通引流8例...  相似文献   

16.
StudiesontheinterrelationshipofChineselaryngealcarcinomaandhumanpapillomavirus¥(赵舒薇)(费声重)(郭志祥)(陆书昌)(潘子民)ZhaoShuwei,FeiShengzh...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的骨水泥的灌注量与椎体内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对早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该科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62例 OVCF 患者按常规行 PKP ,术中注射骨水泥PMMA 。术后将手术椎体做 CT 平扫并分区,将骨水泥的分布情况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比较不同等级骨水泥分布情况及灌注量的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后凸 Cobb 角及并发症。结果本组62例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0.5±5.3)个月。术前与术后1周 VAS 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各等级间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灌注量大于5 mL 的病例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有3例、6例出现邻椎骨折。骨水泥灌注量小于3 mL 的病例术后12个月有2例出现手术椎再骨折。术后6个月、12个月骨水泥分布优差等级之间的手术椎高度丢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邻椎体继发骨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骨水泥分布不同等级间疼痛、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OVCF ,按常规操作不同灌注量与分布均有良好的超早期(3个月内)疗效,但骨水泥灌注量适中,分布越均匀、越对称,可能早期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用间歇腹膜透析(IPD)及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等方法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与中毒43例,计1300个透析日。急性肾衰及中毒患者10例,8例痊愈,2例死亡。慢性肾功能不全存活2年以上者11例;一年以上者8例;半年以上者11例;三个月以内者3例。并讨论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建钢  范崇德 《医学新知杂志》1997,7(4):149-150,156
为探讨人类乳头状病毒与腮肿瘤关系,采用PCR技术检测18例石蜡包埋的腮腺良、恶性肿瘤标梧HPV6.11和HPV16.18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15例多形性腺瘤和3例恶性肿瘤标本中,HPV6,11均为阴性反应,HPV16,18阳性反应各1例。提示HPV16,18有高度致癌性。考虑到腮腺与口腔组织所处的环境差异,HPV16,18的致癌作用可能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