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医生、床位资源的供需状况,预测其未来的需求情况。方法采用卫生服务需求法分析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天津市医生、床位资源的供需情况。根据灰色GM(1,1)模型预测2013年、2018年天津市医生、床位资源的需求量。结果医生、床位资源供需基本平衡或平衡,但需求增长速度均比供给增长速度快。预测2013年、2018年医生需求量将达到28817、30999人,床位需求量将达到50617、56213张。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快医生及床位供给速度,并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未来医生、床位资源的总量和分布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大多数人口常利用的卫生资源是镇村卫生院、室和镇村医生。因此,镇村卫生院、室的基本条件和镇村医生素质成为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关键。而且镇村医生素质不高,行医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以药养医,社会卫生服务职能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与城市相比,农村医保体系的薄弱和缺失日益显现。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卫生人力供需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 ,关系到能否使有限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卫生人力 (本文专指从事医疗工作的医生 )作为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近些年得到长足发展 ,达到一定的规模 ,但卫生人力的供需状态到底如何则不得而知。为了了解全省卫生人力的供需平衡状况 ,同时也为制定全省区域卫生规划服务 ,本文根据卫生服务调查资料和常规卫生统计年报资料 ,力求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评价全省及各地区的卫生人力供需平衡状况 ,并对今后的卫生人力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资料与方法居民健康状况、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等资料来自 1998年全省卫生…  相似文献   

4.
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的最突出表现是城乡之间卫生资源分配不公。认真研究和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对实现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方针,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形成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公的原因据资料统计,目前占我国总人口的20%的城市,拥有大中型医院47%以上和49%以上的卫生技术人员。许多地方,80%的高、新、尖设备集中在城市医院,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农村卫生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国务院和卫生部在制订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的时候 ,我们看到几次修改稿 ,以对新世纪农村卫生工作的真切期望 ,再提出几点建议 ,供中央参考。1 要真实体现以农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1.1 要认真调整卫生资源和卫生投入的城乡比例 当前的情况是 :城市人口占 30 % ,卫生资源占80 % ,农村人口占 70 % ,卫生资源占 2 0 %。卫生资源调整的思路宜在五年内农村不低于 51% ,城市不超过4 9%。1998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农村占 2 4 .9% ,其中政府投入部分 ,农村仅占 15.9% ,今后也宜按上述卫生资源指标调整。1.2 要建立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城市非营利医疗机构医生及护士配置标准,为制定医院卫生人力编制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专题调查与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资料、历史资料分析相结合。专题调查城市非营利医疗机构医生及护理人员工作量及花费工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先根据科室数量分布抽取有代缸性的科室,对科室所有医疗、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卫生人力配置研究方法采用“健康需要法”和“健康需求法”计算人力配备量。[结果]根据模式A,需要门诊诊疗比例为90%、80%时,每10万人口应配备医生总数为需要量206.8人、189.7人,需求量152.6人。根据模式B,每1O万人口应配备医生总数需要量分别是168.3人、155.4人,需求量125.8人。[结论]我国城市医疗机构医生、护理人力需要(求)量与实际供给量现状比较,医生数量已能够满足医疗需要。医院医生配置的重点不再是增加医生数量,而是需要重新调整医生在各级、各类卫生服务机构、各级岗位之间的不合理分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护理人员数量不足,需要适当增加。卫生技术人员配置应依据“因地制宜、合理需要、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精简效能、能级对应、动态发展、合理流动、人尽其才”的原则,配备一支业务技术过硬、整体素质高的卫生技术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杰 《中国医院管理》2000,20(12):59-61
针对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对盐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供需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盐城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与探寻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的卫生政策工具选择依据与途径,为政策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对济宁市“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进行现场调查,共调查入村医生453人,乡村医生294人,居民572人;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公平性方面,农村居民签约率为97.8%,家庭保健医生义诊171.5万次;经济性方面,上级医生、乡村医生与农村居民认为,政策能促进城市优质资源下沉农村,能提升村医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适应性方面,60.4%的上级医生与92.7%的乡村医生认为能胜任保健医生角色,但51.8%的上级医生不习惯当前的工作方式;可执行性方面,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被占用、诊疗设备配备不足、机构业务收入减少,是上级医生与乡村医生主要抱怨所在;可接受性方面,90.4%的农村居民表示支持.结论 政府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应在充分考虑强制性、自愿性与混合型政策工具特点的基础上,对卫生政策工具进行适当选择与优化,才能保证政策推进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2-2006年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2002-2006年广东省卫生资源(卫技术员,医生数,病床数)配置情况,并进行公平性评价分析,为卫生资源合理配置评价方法提供实践依据。方法:计算每年每个城市每个卫技人员负担人口数(PHW)、每个医生负担人口数(PP)及每张病床负担人口数(PHB)来反映各城市资源配置平均水平的高低。并通过基尼系数和洛伦茨曲线来反应5年全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变化趋势。结果:2002-2006年,全省每个卫技人员、每个医生、每张病床负担人口数都有下降。全省卫技人员在人口配置上其基尼系数为由0.297上升到0.382,医生数基尼系数由0.314上升到0.393,病床数基尼系数由0.345上升到0.367。结论:尽管全省每万人口卫生资源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不公平性却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宏观部署,以引入竞争机制为重要特点的各项改革已全面展开。卫生改革与发展从强调数量和规模转向更加强调结构调整,注重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发展道路上来。 宜昌市人口399万,现有病床9808张,每千人口床位2.04张,其中城市病床4070张,县区病床2616张,乡镇病床3122张,全市住院医生和门诊医生分别为1433人和2471人,市区拥有螺旋CT2台、CT3台、磁共振1台、PRK准分子治疗仪1台、直线加速器  相似文献   

11.
论后非典时期的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投入不足,农村卫生资源不能适应抗击非典的需要。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但是仅占有不足20%的卫生资源。据统计,2001年我国城市人均卫生事业费38.3元,而农村只有9.9元。尽管卫生事业费年年都在增加,但与财政支出依然不成比例。由于长期对农村卫生投入不足,不仅农村现有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适应抗击非典的需要,而且农村医务人  相似文献   

12.
专题研究: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应用卫生服务供需平衡法探讨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卫生服务投入对卫生服务产出的影响可划分为两级,一是投入对利用的影响,二是投入对效果的影响。把投入、利用和效果的指标作为供需指标,如卫生服务利用指标有:居民年均就诊人次、计划免疫接种率、食品卫生监管监测覆盖丰、卫生水普及率;卫生服务投入指标有:每千人口医生数、每知人口医院床位数、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卫生服务效果指标有:计划免疫目标疾病报告发病率、传染病发病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重权模型计算结果提示需要加强卫生服务投入,尤其是加大财力投入。  相似文献   

13.
试论盘活存量与控制增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现有的卫生资源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全国拥有卫生机构188803个,医院床位2128831张,卫生技术人员4311845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院床位2.4张,卫生技术人员3.61人,从根本上解决了12亿人缺医少药的大难题,人民群众得到了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适应的健康保障。但在发展中也存在着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卫生资源高度集中在城市,占人口总数80%的农村却享有不足20%的卫生资源,卫生供给与需求呈“倒三角”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求黑龙江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特点及目标年(2012年)卫生人力的供需状况,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及医学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佐证.方法WHO推荐的卫生资源需要量测算方法中的有效需求法及年龄移算方法,利用1998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有关数据,对黑龙江省2012年卫生人力供需状况进行长期预测.结果2012年黑龙江省卫技人员总需求量预测值为18.85万人,实际拥有量预测值为23.25万人.结论黑龙江省卫生人力的特点是拥有量大、质量低、分布不平衡.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按照现在医学院校毕业生每年的增长速度,预测到2012年卫技人员的供给将大于需求.  相似文献   

15.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该文应用卫生服务供需平衡法探讨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卫生服务投入对卫生服务产出的影响可划分为两级,一是投入对利用的影响,二是投入对效果的影响。把投入、利用和效果的指标作为供需指标,如卫生服务利用指标有:居民年均就诊人次、计划免疫接种率、食品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卫生水普及率;卫生服务投入指标有:每千人口医生数、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卫生服务效果指标有:计划免疫目标疾病报告发病率、传染病发病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重权模型计算结果提示需要加强卫生服务投入,尤其是加大财力投入。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是城市卫生资源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辽宁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通力协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大胆尝试,通过创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示范单位活动,积极推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据2002年底统计,全省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04个,服务人口1060万人,占全省城区人口的71.29%;全省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11444人,其中9996人接受了不同程度的转…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卫生人力是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院发展的决定性资源。河南省城市二级以上医院代表了河南省的医疗水平 ,研究、分析其卫生人力状况 ,是搞好卫生人力规划的重要依据 ,对提高我省医院的整体实力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见本组蔡聚雨等所写河南省城市二级以上医院现状调查总体报告一文。我们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分别对二级以上医院卫生人力和卫生技术人员的绝对数及相对数等项指标进行分析。结   果(一 )卫生人力的基本情况 :1999年末全省城市二级以上医院总人数为 96 2 92人 ,离退休人员比例较大 ,占 19…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卫生资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掌握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卫生资源的数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效率,以及试点县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为搞好卫生资源配置,给农民提供优质、足量、高效、适宜的卫生服务,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成功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方法通过报表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试点县农民年人均卫生事业费为3.74元,千人口拥有床位0.70张,卫生技术人员0.93人,医生0、40人,千人口拥有乡村医生0.52人,医、护比为1:0.57.床、医比为1:0.57,床、护比为1:0.32。县级病床使用率50%左右,乡级30%左右。结论试点县卫生投入不足,资源缺乏,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区域卫生规划中,各地都制定了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力求在规划期内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有些地方有落实配置标准中,在机构、人员、床位、设备等方面达到了决量要求,但在卫生资源结构上仍不合理,因此,在规划期内不仅要实现供需总量基本平衡,还要进行卫生资源结构调整,才能达到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2001年卫生资源现状分析,为制定全省卫生规划提供参考。方法 对广东省不同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多项指标进行绝对数、均数、百分构成的描述分析、比较分析。结果 2001年,广东省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8638所,床位172735张,卫生人员总数为330418,其中卫技人员占81.21%,全省每千人口平均拥有卫技人员数、医生数、护士数、药剂人员数分别为3、55、1.50、1.13及0.39人,拥有病床数为2.14张,万人拥有一般仪器和大型设备分别为7.62、1.18台。卫生资源配置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各地政府投入差异较大;卫生资源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结论 广东省卫生资源较丰富,但配置不合理。要做好卫生规划,调整卫生资源存量,合理布局,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