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输尿管息肉的CT表现及最佳的检查方法.方法 男9 例,女4 例;年龄11-70 岁,病程10d-15 年,2 例行64排螺旋CT、IVP及逆行尿路造影,3例行64 排CT,5例行IVP及逆行尿路造影检查,3 例逆行尿路造影检查.结果 输尿管息肉的CT表现输尿管息肉的部位、形态、累及长度及其以上输尿管、肾盂、肾盏扩张,X 线表现为输尿管充盈缺损及以上输尿管及肾盂肾盏扩张,逆行尿路造影可显示息肉的形态及部位.结论 排泄期尿路造影需要结合逆行尿路造影诊断本病,64排CT检查是诊断输尿管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斌  张正龙 《中外医疗》2011,30(17):100-100
目的 探讨输尿管息肉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 总结我院近年来2例输尿管巨大息肉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泌尿系B超(US)检查,静脉尿路造影(KUB)和输尿管逆行尿路造影检查.IVP,RP表现为管腔内边缘光滑的索条状充盈缺损;CT检查发现输尿管内管壁增厚、腔内软组密充盈缺损.MR / MRU发现高信号管腔内低信号充盈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均做了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和CT检查,其中10例另行逆行肾盂造影(RP),13例行MR检查。结果 静脉尿路造影检查表现为7例患侧肾不显影,14例显示肾积水和输尿管梗阻。B超显示21例肾积水,18例输尿管占位病变。逆行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增粗、充盈缺损及梗阻。CT表现为局限性输尿管软组织肿块或输尿管管壁增厚或充盈缺损。MR检查均发现肿瘤。结论 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对输尿管癌的定位、定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4.
输尿管肿瘤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输尿管肿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9例输尿管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比较、分析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膀胱镜、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静脉尿路造影(IVU)及超声波检查阳性发现。结果9例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膀胱刺激征。6例病变上方输尿管及肾盂扩张、积水。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诊断8例,膀胱镜检 活检确诊1例,逆行性肾盂输尿管造影诊断6例,静脉肾盂造影诊断3例,超声波检查发现5例不同程度肾盂、输尿管扩张、积水,其中3例探及输尿管肿物。结论输尿管肿瘤早期诊断较困难,持续性镜下或肉眼血尿、腰痛并有原因不明的肾盂、输尿管积水者,应及早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MSCTU可作为诊断早期输尿管肿瘤的一种无创伤性、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案.结果 19例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13例尿路上皮癌,2例低分化癌,3例输尿管息肉,1例输尿管结核. 结论肉眼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是本病三大临床特征,联合应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CT、膀胱镜、输尿管镜及尿脱落细胞等多项检查可提高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原发性输尿管肿瘤中输尿管癌多见,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是其首选治疗方法.良性息肉考虑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儿童异位输尿管开口的MRU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对异位输尿管开口定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7例平均年龄4.5岁女患儿行B超、静脉肾孟造影(IVU)、CT或膀胱镜插管造影检查,同时全部行MRU检查. 结果:B超检查17例,发现发育不良小肾脏3例,单侧肾脏缺如1例,重肾及输尿管积水12例,未见异常1例;IVU检查7例,其中3例肾积水,未显影或显影不清4例.CT检查14例,3例发现发育不良的小肾脏及扩张的输尿管,11例重复肾上位肾积水.膀胱镜检查5例,其中2例发现异位开口;从异位开口插管造影,只显示输尿管扩张段.所有患者行MRU检查,均发现重复肾、异位输尿管形态走行和异位输尿管开口.结论:MRU具有非侵袭性、无肾功能依赖性、能较好地显示尿路解剖情况等优点,其三维结构可展示上尿路病理解剖改变,可作为B超及IVU等未能明确诊断的小儿输尿管异位开口的首选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并提出一种早期输尿管癌静脉肾盂造影及逆行造影的征象-“竹节征”。方法 对19例经过证实的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病例进行B超(US)、静脉肾盂造影(IVP)、逆行肾盂造影(RP)、CT扫描和MR泌尿系造影(MRU)影像结果进行分析及比较其优劣。结果 US、IVP、RP、CT、MRU均能发现输尿管梗阻和积水,发现肿瘤的阳性率分别为2/19,8/14,9/11例,11/14例,4/4。2例IVP和2例RP显示“竹节征”,表现为梗阻上段显影,梗阻部位不显影,梗阻下又有短段状造影。结论 B超对于输尿管移行细胞癌引起的肾盂积水非常敏感,并且对人体无伤害,是首选的筛查手段,IVP结合RP或MRU检查能了解双侧尿路形态,对肿瘤进行定位及定性,是早期发现输尿管癌必要手段。术前的局部CT扫描可以帮助临床分期。“竹节征”是输尿管癌尿路造影的一种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8.
杜刚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7):292-293
目的:提高对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年来收治的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其主要症状有腰部隐痛、酸胀不适、右肾绞痛、血尿等;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等多可明确诊断;5例患者均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随访1~7年,临床症状消失,右肾积水缓解或消失,输尿管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多能确诊,诊断困难时联合MRU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5例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术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造影(RP)和CT检查。手术时将输尿管移位于腹腔内4例。另外1例行肾切除。5例随访6~24个月,肾功能均正常。肾积水明显好转。认为IVU、RP、CT或MRI是诊断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主要手段,将输尿管移位于腹腔内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分析,主要是将于2005年2月~2013年6月之间入院治疗的8例经手术确诊的输尿管息肉,分析其影像学资料。结果:8例患者超声检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肾积水及输尿管梗阻现象,部分能清晰见到梗阻物回声。造影图像结果中显示出,其中5例输尿管和肾盂连接部位发现迂曲条索状的充盈缺损,2例在输尿管的中上段出现索条状的充盈缺损。另外1例出现在输尿膀胱壁内段,结论:输尿管息肉在影像学上表现出一定的特征,超声筛查及尿路造影可以帮助诊断该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对输尿管息肉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例输尿管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4例静脉肾盂造影发现病变3例,表现为管腔内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1例正常。4例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发现管腔内等密度软组织结节影,增强后轻度强化。延迟期示扩张输尿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三维重组图像示蚯蚓状或不规则形充盈缺损。结论: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检查是诊断输尿管息肉主要方法,MSCT特别是排泄性MSCT尿路造影则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99年至2004年手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1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7岁~51岁,平均16岁。双侧1例。主诉腰腹部间隙性疼痛或不适者8例,体检发现者2例,腹部包块者2例,合并结石1例,尿路感染者2例。14例均行B超检查提示不同程度肾积水,均行大剂量排泄性尿路造影(IVU),重度肾积水6例,中度肾积水8例,行逆行尿路造影4例,磁共振尿路成像(MRU)8例,行CT检查2例,本组14例均在术前明确诊断。1.2手术方法12例行Anderson-Hynos离断性肾盂成形术,1例行Y-V成形术,1例肾切除。经患侧…  相似文献   

13.
杜刚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4):292-293
目的提高对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认识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年来收治的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其主要症状有腰部隐痛、酸胀不适、右肾绞痛、血尿等;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等多可明确诊断;5例患者均行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结果随访1~7年,临床症状消失,右肾积水缓解或消失,输尿管通畅,肾功能正常.结论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多能确诊,诊断困难时联合MRU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以往影像学检查主要依赖静脉尿路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或磁共振尿路造影,64层CT的问世,为临床明确输尿管梗阻原因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我们搜集2007年10月--2008年11月经手术或临床资料证实的30例输尿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输尿管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提高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行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RP)和B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手术矫正治疗。结果:术后2~6个月复查,13例患症状消失.肾积水均有不同程度减轻,输尿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2例患因吻合口狭窄经再次手术后恢复。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右肾及输尿管积水患应考虑本病的可能。IVU和RP是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首选检查方法,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输尿管离断复位矫正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总结不同影像检查中输尿管纤维上皮息肉的影像征象,探讨提高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评价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儿童纤维上皮息肉手术和组织学确诊病例中的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urography,IVU)、CT及MR影像学检查。分析各种检查的充盈缺损、梗阻以远段输尿管显影以及梗阻段输尿管增粗等征象,评估各征象对输尿管息肉的诊断价值。结果 37例儿童(男36例,女1例)手术确诊为纤维上皮息肉,均为单发,左侧输尿管息肉35例,右侧2例。儿童年龄范围为4~15岁,平均年龄(8.3±2.8)岁。临床表现包括间歇性钝性腹痛(75.68%,28/37)和/或血尿(48.24%,16/37)。在37名儿童中,行IVU检查34例,CTU检查32例,MRU检查15例,其中9例同时行以上三种检查,31例同时行IVU及CTU检查。各检查方法对充盈缺损、梗阻以远段输尿管显影、梗阻段输尿管增粗征象的显示:IVU检查分别为67.65%(23/34)、76.47%(26/34)、38.24%(13/34);CTU检查分别为为37.50%(12/32)、34.38(11/32)、84.38%(27/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检查肾积水的评价.方法:对临床疑诊肾积水的52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及尿路三维重建.结果:5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肾盂积水及部分输尿管扩张,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良性狭窄4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4例,输尿管结石18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癌8例.腹膜后纤维化3例.CT图像不仅能清晰显示肾积水的程度,还可以明确输尿管梗阻的部位及原因.结论:64排螺旋CT是评价肾积水程度及梗阻原因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巨输尿管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各影像学检查对本症的诊断敏感性。方法:将收集的8例本症的B超,静脉尿路造影,逆行性尿路造影及CT扫描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是明确本症诊断的有效手段,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在B超提示下行逆行尿路造影能获得满意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输尿管癌的价值与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癌2例,均行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B超、CT、MRI检查。结果:输尿管癌2例在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显示输尿管内充盈缺损和管腔变窄,梗阻近端输尿管及肾盂轻度积水扩张;B超显示肾盂轻度积水扩张;CT扫描显示软组织密度肿瘤影,梗阻处以上输尿管及肾盂积水扩张;MRI检查显示肿瘤在Tl加权为等信号,12加权为略高信号或等信号。结论: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B超、CT、MRI检查在显示输尿管癌病变各有特点,CT和MRI对诊断输尿管癌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并能对其准确分期,B超可行初步筛查,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为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输尿管息肉亦称输尿管纤维上皮性息肉,是输尿管内良性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笔者搜集5例2000年10月~2008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纯输尿管息肉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例单纯输尿管息肉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15~44岁,病程3个月至1年不等。临床均表现为全程血尿及腰痛,间断发作,4例肾区叩击痛明显,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及病理检查证实。1.2方法5例患者均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3例加作逆行尿路造影,尿路造影前先摄泌尿系统平片作为造影对照,造影时在电视下监控并适时点片,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当输尿管显影欠佳时,采用延时或(和)改变体位等多种分段观察;逆行造影时,采用分段分次注射对比剂、分段摄片等方法。2结果2.1腹部平片5例泌尿系区未见明显阳性结石。2.2静脉肾盂造影输尿管梗阻部位3例位于左输尿管上段,病变侧肾、输尿管均可见轻中度积水,其中1例表现为管腔内不规则形、边缘光滑充盈缺损,输尿管壁光整,邻近输尿管壁光整,蠕动正常,剩余1例右肾及右输尿管未见显影。2.3逆行肾盂造影3例行逆行肾盂造影。1例右肾及右输尿管未显影者逆行插管至右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