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脑干梗死患者发病不同阶段的MRI随访研究,结合患者临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揭示梗死灶体积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1例首次发病的脑干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后不同时间(<7 d、15 d和1、3、6个月)测量梗死灶体积和ADC值,计算病灶与健侧相应部位的相对ADC(rADC)值;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进行临床运动功能评价,并分析梗死灶体积、rADC值与患者运动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病后脑干梗死灶体积逐渐缩小(F=4.553,P=0.003),rADC值逐渐升高(F=22.991,P=0.000),除发病7 d内的脑干梗死灶体积与同期FMM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86,P=0.020),其余各测量时间点脑干梗死灶体积和不同时期rADC值均与FMMS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干梗死灶体积和rADC值随病程的演变呈动态变化,具有规律性,但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并记录133例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30 d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是否死亡判断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结果本组患者发病30 d时预后不良31例(23.3%),其中死亡5例,严重残障26例。与预后良好患者比较,预后不良患者入院时有意识障碍和脑部多发梗死灶的比例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部多发梗死灶(OR=6.819,95%CI:1.615~28.797,P0.01)和入院时NIHSS评分(OR=1.242,95%CI:1.068~1.443,P0.01)是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脑部多发梗死灶和入院时NIHSS评分是急性脑干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源性栓塞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脑梗死的磁共振影像学特点。方法对符合TOAST标准心源性栓塞脑梗死并且DWI、MRA证实为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脑梗死33例患者进行入院时病灶体积、形态及NIHSS评分及入院2周的NIHSS评分。结果(1)入院时DWI显示的梗死体积为(65.62±84.72)mm,NIHSS评分为(11.65±8.51)分;多发病灶15例(45.45%),单发病灶18例(54.55%);(2)入院2周时梗死体积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5),症状改善情况(入院时NIHSS评分一入院2周NIHSS评分)为(5.73±9.27)分。(3)梗死灶包括皮层+皮层下梗死、皮层+皮层梗死及多发皮层下梗死。结论急性心源性栓塞性大脑中动脉M1闭塞后梗死体积与发病后2周的预后有关;梗死灶形态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后梗死灶体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入我院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 mRS 评分判断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采用 ROC 曲线预测患者临床转归梗死灶体积的最佳切点,采用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梗死灶体积的因素。结果梗死灶体积≤29.23 ml 时,其临床转归的效果较好,且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ROC 曲线下面积为0.997。梗死灶体积≤29.23 ml 组和梗死灶体积>29.23 ml 组患者,在年龄、NIHSS 评分、白细胞数、血清白蛋白、hs - CRP 、GHbA1c 水平及脑白质疏松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Logistic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是脑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后梗死灶体积>29.23 ml 的保护因素(P <0.05),GHbA1c 和脑白质疏松程度是危险因素(P <0.05)。结论血清白蛋白、GHbA1c 水平和脑白质疏松程度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后梗死灶体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后梗死灶体积的变化规律。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脑缺血2h再灌注3h、24h、3d、7d、14d及21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标记的梗死体积。结果缺血2h再灌注3h组已经出现较明显的梗死灶(梗死体积占前脑体积14.4%),再灌注24h组梗死体积最大(24.3%),显著大于再灌注3h、7d、14d、21d组(P<0.05)。再灌注3d组梗死灶仍较大 (23.8%),再灌注7d组梗死体积缩小(5.0%),再灌注14d组梗死灶进一步缩小(1.2%),再灌注21d组梗死灶基本消失(0.2%)。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梗死体积之间呈显著相关(r=0.61,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于24h达最大,21d时基本消失。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梗死体积之间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因素,建立一种基于临床和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MRI)的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预后评估系统。方法 选择发病9小时内完成多模式MRI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0例。按照改良的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分为预后良好组(0~1分)和预后不良组(2~6分)。评价两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基线弥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体积、基线灌注加权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体积以及由基于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图像分析方法获得的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等临床/影像信息对预后的影响;采用多因素分析筛查出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预后评估系统的组成部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获得各变量的阈值评分,整合后获得临床/ADC评分,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各评分模式判断预后的效能。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年龄、基线NIHSS、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实际最终梗死体积和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最终梗死体积和基线NI HSS能作为判断预后的风险因素,构成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的四个因素。应用ROC分析获得以上四个变量判断预后不良的阈值分别为>58岁、>5.84 ml 、>10.6 ml 和>12分。该评分系统的AUC最大(AUC=0.878,P<0.01),其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 d预后的效能最高,其次是实际最终梗死体积(AUC=0.802,P =0.001)、预测最终梗死体积(AUC=0.797,P =0.001)、预测梗死核心体积(AUC=0.739,P =0.01)、基线NIHSS(AUC=0.759,P =0.005)、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AUC=0.719,P =0.018)和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AUC=0.693,P =0.037)。其中,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与预测梗死核心体积、预测可挽救脑组织体积、基线DWI异常区域体积AUC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3,0.035和0.01)。结论 临床/ADC预后评分系统比基线NIHSS评分和各影像参数判断90 d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效能高;制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方案时,应结合患者临床和影像信息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对新发孤立脑干梗死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通过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登记数据,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09年6月连续收治的 新发孤立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1年患者mRS>2分、卒中复发 或死亡为不良结局事件,将患者分为无不良结局事件组和不良结局事件组。比较两组临床及影像学 特征,分析新发孤立脑干梗死患者1年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最终纳入281例新发孤立脑干梗死患者,中位年龄63(56~72)岁,男性179例(63.7%);不良 结局事件组84例(29.9%),无不良结局事件组197例(70.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不良结 局事件组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mRS>2分比例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均高于无不良结局 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影像学特征比较结果显示,不良结局事件组Fazekas量表≥3分、脑 干多组穿支动脉受累患者比例高于无不良结局事件组,梗死灶体积大于无不良结局事件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梗死灶部位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不良结局事件组梗死灶累计两个部位 (脑桥合并中脑)患者比例高于无不良结局事件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时mRS>2分 (OR 3.80,95%CI 1.75~8.23,P =0.001)、Fazekas量表≥3分(OR 2.66,95%CI 1.37~5.18,P =0.004)及 脑干多组穿支动脉受累(OR 1.99,95%CI 1.06~3.74,P =0.032)是新发孤立脑干梗死患者1年预后的 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脑干多组穿支动脉受累、出院时患者mRS>2分及Fazekas量表≥3分是新发孤立脑干梗死患者 1年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需注意筛查和控制以上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不良预后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脑水肿是脑缺血后主要的病理表现之一,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梗死后脑水肿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尚缺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S)与AQP4表达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相关性的研究。本文旨在评估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脑损伤区水通道蛋白4表达、DWI信号强度(S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之间的相关性以及AQP4表达与缺血性脑水肿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n=40),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脑缺血—再灌注12h、1d、3d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Zea Long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Philips Achieva 3.0T MRI扫描仪对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脑部行冠状位DWI扫描,在工作站上重建ADC图,测量基底核层面梗死灶DWI-SI和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ADC)和相对DWI—SI(rDWI—SI)值。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梗死体积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测定AQP4蛋白表达,用平均吸光度(MOD)值评价染色程度。结果假手术组动物麻醉苏醒后未见神经功能缺损,脑缺血—再灌注后12h、1d和3d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1d组最重。假手术组TTC染色未见梗死体积,脑缺血—再灌注后12h、1d和3d梗死体积逐渐增加,3d时最大。水肿变化规律同梗死体积相仿。假手术组海马区及皮质区AQP4免疫组化染色较浅淡,MCAO/R后12h缺血侧海马区及皮质均可见AQP4阳性细胞,12h-3d AQP4的MOD值随时间延长逐渐增高,3d时达到高峰。12h、1d和3d组大鼠脑水肿体积与相应时间点缺血侧皮质区和海马区AQP4表达均呈正相关(r=0.642,r=0.605,均P0.05);三组大鼠基底核区梗死灶rADC值与缺血侧皮质区、海马区AQP4表达均呈正相关(r=0.542,P=0.037;r=0.655,P=0.008)。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脑水肿体积、rADC值与AQP4的表达水平存在时间上的相关性。因此结合DWI检查对脑缺血后AQP4表达部位、作用及调节机制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可能为临床早期治疗缺血性脑水肿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等与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M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发病72 h内、经头部磁共振证实为大脑中动脉深穿支供血区孤立性梗死的患者,以发病后5 d内,NIHSS评分中运动项目评分增加≥2分,且持续时间至少24 h为PMD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PMD组和非PMD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生化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孤立性梗死后PMD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185例患者中PMD组53例,非PMD组132例。女性,既往脑梗死/TIA病史,发病到入院的时间短,总胆固醇和纤维蛋白原指标高,后部梗死,梗死体积大,存在动脉粥样硬化,伴有重度脑白质病变的脑梗死患者PMD阳性发生率较高(P <0. 05)。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提示,后部梗死(OR=5. 449,95%CI=1. 321~22. 474,P=0. 019)、梗死体积(OR=1. 003,95%CI=1. 001~1. 005,P=0. 006)、发病到入院的时间(OR=0. 976,95%CI=0. 957~0. 995,P=0. 015)、动脉粥样硬化(OR=3. 904,95%CI=1. 504~10. 132,P=0. 005)、既往TIA/脑梗死病史(OR=3. 298,95%CI=1. 125~9. 667,P=0. 030)、椎-基底动脉狭窄(OR=42. 384,95%CI=3. 852~466. 3,P=0. 002)与PMD的发生显著相关,是PMD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病灶累及后部、病灶体积、既往TIA/脑梗死病史、发病到入院的时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椎-基底动脉狭窄可能是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MRI各项指标观察依达拉奉钠对急性脑梗死后脑水肿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在脑梗死后1,5,14d行MRI扫描,扫描后工作站后处理合成ADC图,测量、计算脑梗死体积、水肿吸收率(△V)、各序列的信号强度比(SIR)、信号强度比相对变化率(ASIR)、相对ADC(rADC)。结果脑梗死后14d,治疗组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5d和14d,治疗组T1wI的s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WI、FLAIR序列的ASI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后5d,治疗组DwI序列的SIR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T1wI、T2wI、FLAIR序列的△s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后5d,治疗组梗死区rAD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水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1H-磁共振波谱(1H -MRS)在诊断脑胶质瘤及评价其分级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80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DWI及MRS检查,通过测定脑肿瘤实质部分、对照正常侧的ADC值及比值(rADC)、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水平及其比值,结合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1H -磁共振波谱(1H -MRS)在诊断脑胶质瘤及其分级中的作用.结果 (1)高级别组患者ADC值与rADC值均显著低于低级别组,相关分析发现ADC值与rADC值与肿瘤级别呈负相关;(2)与低级别组相比,高级别组患者NAA/Cho、NAA/Cr显著降低,Cho/Cr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NAA/Cho、NAA/Cr与肿瘤级别呈负相关,Cho/Cr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结论 通过检测rADC值、NAA/Cho、NAA/Cr、Cho/Cr的变化,可以评价低级别及高级别的脑胶质瘤,为术前分级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尿激酶对非老年性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相对弥散系数(rADC)的影响。方法80例18—59岁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尿激酶组与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各40例,均进行动脉介入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动脉溶栓手术前后rADC变化、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半暗带内4个感兴趣点的rADC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ADC从a-d点呈明显单调递增趋势(P〈0.05);治疗后两组4个感兴趣点的rADC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尿激酶与rt—PA对非老年性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rADC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尿激酶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rt—PA应用于该类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人认知功能与MRI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年龄〉60岁的老年人43例,按其认知功能量表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临床痴呆量表(CDR)、总体衰退量表(G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和阿尔茨海默病3组,比较各组间头颅MRI部分各向异性(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具有差异,寻找与认知功能相关的颅内结构。结果:左侧颞叶、胼胝体膝部、压部的FA和ADC值,以及右侧额叶、双侧半卵圆中心的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随认知功能减退而降低;而ADC值随认知功能减退而增高。额叶、颞叶、半卵圆中心和胼胝体等部位的DTI参数与常用的MMSE、CDR、GDS、ADL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MRIDTI参数与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缺血半暗带(IP)相对弥散系数(rADC)评价尿激酶(UK)及阿替普酶(rt-PA)对急性脑梗死(ACI)老年患者的动脉介入溶栓(AIT)效果。方法收集年龄为60~80岁且接受AIT的ACI患者106例,随机分为UK组及rt-PA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AIT前后rADC变化、血管再通、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rADC比较:AIT前两组患者IP区内a~d共4个测量点的rADC呈明显单调递增趋势(P0.05),但两组间以上4点均不存在组间差异;治疗后两组4个点的rADC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间同样不存在统计学差异。②两组的血管再通及并发症例数构成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③治疗前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接受AIT的老年ACI患者,UK与rt-PA对其IP区rADC影响无明显差异,且两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围术期预先给予参附注射液(SF)对脑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192例拟行择期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SF组(n=95),于麻醉诱导后,用0.9%生理盐水将50mlSF稀释至200 ml并于切开硬脑膜前静脉输注完毕;对照组(n=97),于同一时间点输入0.9%生理盐水200ml.分别记录患者术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住院天数,采用Karnofsky表现评分(KPS)量表分别在术前及出院时对患者的生存质量(QQL)作出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SF组患者住院天数为(25.3±8.8)d,少于对照组的(27.9±7.9)d (P <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KP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脑肿瘤手术围术期给予SF预处理能够缩短平均住院日,但对患者术后早期生存质量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动态评价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脑损伤区DWI信号强度(S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的变化,结合组织学检测,分析损伤区组织学特征。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n=80)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脑缺血—再灌注1h、3h、6h、12h、1d、3d、7d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Zea Long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损伤程度,Philips Achieva 3.0T MR扫描仪对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脑部行冠状位DWI扫描,在工作站上重建ADC图,测量基底核层面梗死灶DWI-SI和ADC值,计算相对ADC值(r ADC)和相对DWI-SI(r DWI-SI)值。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梗死体积的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假手术组动物麻醉苏醒后未见神经功能缺损,脑缺血—再灌注1h大鼠出现神经损伤,3h~1d时症状逐渐加重,3~7d时症状改善。假手术组DWI及ADC图均未见异常信号;MCAO/R后1h DWI上右侧纹状体及周围部分皮质区域出现高信号,相应部位ADC值降低,1h~1d DWI高信号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信号强度逐渐增高,3~7d时开始降低;r ADC值随时间先降低后升高,6h达到最低,12h开始回升,1d时r ADC值较12h稍降低(P0.05),3d时r ADC升高,7d时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1h~1d r DWI-SI持续升高,1d达最高峰,3~7d开始下降,7d时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右侧海马及皮质区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缺血—再灌注12h缺血侧海马区及皮质区出现可见部分浓染细胞和胞浆空泡形成,核固缩,但细胞排列尚好;1d时缺血侧神经元缺血损伤加重,细胞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宽,出现大量胞浆空泡化,核固缩显著;3d时缺血侧海马区空泡化有所减轻。假手术组TTC染色未见梗死区域;脑缺血—再灌注1h可见右侧纹状体及周围少许皮质梗死;1h~1d梗死体积逐渐增大,1~3d时达到峰值,7d时梗死体积减小。1h~1d缺血侧脑水肿体积随时间持续增加,1d达到高峰,3d时开始下降,7d明显减轻。模型组各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与相应时间点基底核区梗死灶r DWI-SI呈显著性正相关(r=0.503,P=0.000);相应时间点脑梗死体积、水肿体积与r DWI-SI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542,P=0.001;r=0.740,P=0.000)。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获得的DWI-SI及ADC值,对评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学特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区的动态改变具有直观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