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4—10岁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乙肝患病率提供帮助。方法所有儿童均抽空腹静脉血3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谷丙转氨酶(CPT)及谷草转氨酶(ALT)。结果3455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3.82%,HBsAg阳性儿童中,以HBsAg(+),HBeAg(+),抗-HBc(+)伴GPT,ALT正常者所占比例最高,为76%。不同性别之间HBsAg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较低,6—10岁组阳性率明显升高。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父亲或母亲是HBsAg阳性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家庭成员中无HBsAg阳性者(132例中占105例,占79.3%)。结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且年龄组越小其感染率越低,因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抗体持续时间长,建议对儿童进行全面预防接种策略,进-步减少乙肝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HBV-DNA联检在乙型肝炎患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162例HBV感染者及47名健康对照组血清采用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FQ-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162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LP浓度与HBV-DNA拷贝数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s=0.64,P〈0.001),不同HBV-DNA拷贝数组别间HBV-LP浓度存在差异显著性(P〈0.01);HBV-LP与HBV-DNA、HBeAg间均关联显著(P〈0.01)。HBV-LP与HBV-DNA、HBeAg间阳性率均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HBV-LP阳性率为84.57%,较HBV-DNA、HBeAg均敏感。其中HBV-LP在HBV-DNA阳性组中阳性率为91.18%(93/102),DNA阴性组中阳性率为73.33%,均较HBeAg高;在58例HBV-DNA和HBeAg共同阴性的HBV感染血清中,HBV-LP检出42例阳性。结论:血清HBV-LP浓度与HBV-DNA联检有利于提高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疾病进程、疗效与预后判断的血清学诊断与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或保护因素。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分娩的417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BV宫内感染组33例,非感染组384例,感染组的母亲HBeAg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和非感染组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孕晚期注射HBIG在2组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母亲各HBV DNA水平级上分析,新生儿HBV宫内感染和母亲使用HBIG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1.HBV DNA阳性是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2.HBsAg阳性孕妇晚孕期间肌注HBIG对HBV宫内感染未见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广州地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BV/HCV)重叠感染患者的流行及临床特征,为提高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5年4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HBV/HCV重叠感染患者流行特征,按照HBeAg状态以及HBV DNA、HCV RNA水平分组分析HBV/HCV重叠感染患者临床特征.结果 HBV/HCV重叠感染率为1.9%(128/6604),主要见于伴静脉吸毒史的男性中年患者.HBeAg阳性与阴性重叠感染患者之间的生化指标和终末期肝病发生率均无差异.HBeAg阳性患者HBV DNA阳性率高于阴性患者(P <0.001),而HCV RNA水平阳性率低于阴性患者(P =0.007).HBV DNA阳性患者终末期肝病发生率较阴性组升高(58.1%比37.9%,P=0.027),而HCV RNA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发生率相似(43.6%比49.2%,P=0.540).结论 广州地区HBV/HCV重叠感染率较低,HBV DNA水平可能与患者的疾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江门市健康体检成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流行病学状况,为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6月江门市体检成人共计11208人,分别统计分析年龄、性别、乙型肝炎"两对半"结果和肝功能。结果江门市健康体检成人HBsAg阳性率为9.06%,男性和女性HBsAg阳性率分别为10.8%和6.8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分别占19.49%和80.51%;HBsAb阳性率为67.34%,乙型肝炎标志物全阴为22.08%。结论江门市健康体检人群HBsAg阳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预防控制乙肝仍要加强以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C基因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基因变异与HBV感染者免疫学标志及HBV DNA含量的临床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PCR)微板核酸分子杂交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对246例HBV感染者进行HBV BCP基因变异及HBV DNA含量测定。结果 在HBsAg/HBeAg/HBcAB,HBsAg/HBeAg/HBcAb及HBsAg/HBcAb阳性的HBV感染者中,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7.5%(48/49),22.9%(25/109),31.1%(14/45);HBV BCP基因变异率分别为59.1%(29/49),11%(12/109),13.3%(6/45);HBV BCP基因变异组DNA含量均≥10^6cps/ml,明显高于非BCP基因变异组。肝硬化病人BCP基因变异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e抗原免疫学标志的转换仅对部分感染者预示着病毒的免疫清除和静息,单独依靠乙型肝炎免疫学标志并不能确切提示HBV的复制状态、病变程度及愈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和官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BV-DNA.结果 1262例孕妇HBVM感染阳性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6%(33/1262),38.2%(482/1262),0.9%(11/1262),22.6%(285/1262)和23.1%(291/1262).33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中,11例HBeAg阳性者HBV-DNA多为高载量,宫内感染率是6/11;22例HBeAg阴性者HBV-DNA多为低载量,宫内感染率是2/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计HBsAg阳性孕妇宫内感染率是24.2%(8/33).结论 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HBV-DNA含量高,易发生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和官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BV-DNA.结果 1262例孕妇HBVM感染阳性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6%(33/1262),38.2%(482/1262),0.9%(11/1262),22.6%(285/1262)和23.1%(291/1262).33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中,11例HBeAg阳性者HBV-DNA多为高载量,宫内感染率是6/11;22例HBeAg阴性者HBV-DNA多为低载量,宫内感染率是2/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计HBsAg阳性孕妇宫内感染率是24.2%(8/33).结论 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HBV-DNA含量高,易发生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和官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BV-DNA.结果 1262例孕妇HBVM感染阳性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6%(33/1262),38.2%(482/1262),0.9%(11/1262),22.6%(285/1262)和23.1%(291/1262).33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中,11例HBeAg阳性者HBV-DNA多为高载量,宫内感染率是6/11;22例HBeAg阴性者HBV-DNA多为低载量,宫内感染率是2/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计HBsAg阳性孕妇宫内感染率是24.2%(8/33).结论 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HBV-DNA含量高,易发生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程度和官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BV-DNA.结果 1262例孕妇HBVM感染阳性率: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6%(33/1262),38.2%(482/1262),0.9%(11/1262),22.6%(285/1262)和23.1%(291/1262).33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中,11例HBeAg阳性者HBV-DNA多为高载量,宫内感染率是6/11;22例HBeAg阴性者HBV-DNA多为低载量,宫内感染率是2/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计HBsAg阳性孕妇宫内感染率是24.2%(8/33).结论 浙江省湖州地区孕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低.孕妇血清HBeAg阳性和HBV-DNA含量高,易发生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流行病学和血清学情况。方法对广州地区199631例无偿献血者标本同时用ELISA法检测HBsAg、紫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ALT、核酸扩增技术(NAT)联合检测HBV/HCV/HIV及HBV单项鉴别试验,对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进行随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病毒载量,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结果 199631例标本中共检出104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经随访有54例为OBI,OBI检出率为0.027%,年龄以46~55岁组检出率最高(P〈0.01),外地身份证的献血者检出率高于广州市身份证者(P〈0.01),OBI检出率与性别和献血次数无关(P〉0.05)。104例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的标本ALT均正常,病毒载量均〈1000IU/ml,平均值为162IU/ml。随访标本中,除6例ALT异常外其余均正常,54例OBI标本病毒载量均〈1000IU/ml,平均值为122IU/ml,乙肝两对半中抗-HBc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P〈0.01)。结论 HBsAg阴性献血者中存在OBI,有必要在献血者中开展核酸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免疫干预后乙肝阳性产妇与新生儿脐带血标本乙肝标志物,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28例经免疫预防乙肝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脐带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产妇与其新生儿乙肝标志物模式。结果:新生儿脐带血HBsAg和(或)HBeAg阳性23例,宫内感染率10.1%;其中双阳组产妇61例,所娩新生儿脐带血HBsAg和(或)HBeAg阳性21例,宫内感染率34.4%;单阳组167例,所娩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2例,宫内感染率1.2%,两组宫内感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妇和新生儿HBeAg阳性是宫内感染和HBV感染慢性化的危险因素;对产前孕妇、出身后新生儿进行免疫干预是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阿德福韦酯(ADV)单药及其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ADV单药及28例ADV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HBVDNA、ALT水平及HBV DNA检测不到率、ALT复常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前的HBV DNA及AL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HBV DNA、ALT水平在治疗48周、72周时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48周时,联合组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虽高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vs25%,P〉0.05);ALT复常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别(67.9%vs75%,P〉0.05)。治疗72周时,联合组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为68%,要显著高于单药组的33.3%(P〈0.05);联合组的ALT复常率为93%,显著高于单药组的70.8%(P〈0.05)。结论ADV单药或联合拉米夫定均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CHB的有效方法,联合治疗的疗效要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方法 总75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纳入本研究,其中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45例(A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基因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30例(B组).对比分析两组在治疗0、24、48和72周时ALT、HBsAg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0周)时两组患者的年龄、ALT、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B组)HBeA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周和48周时,两组患者的ALT、HBsAg水平、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随访至72周时,A、B两组ALT、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sAg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HBV DNA阴转率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以提高48周治疗结束后72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但是与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sAg水平降低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前和治疗早期转氨酶明显升高者,联合双环醇(百赛诺)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派罗欣180 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随访26周.HBV DNA≥1×108拷贝/ml者联合NUC(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治疗前ALT> 500 U/L或派罗欣治疗第一针后ALT> 300 U/L者联用双环醇25 mg,每日3次,治疗1~2个月.治疗前2 × ULN< ALT <300 U/L或治疗后ALT< 300 U/L者单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应答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总计54例患者(HBeAg阳性44例,HBeAg阴性10例)完成治疗及随访,其中20例联用双环醇(联合治疗组),34例未联用双环醇(对照组).结果 显示双环醇联合治疗组于治疗后ALT水平逐周下降,4周后有90%( 18/20)患者ALT< 200 U/L,对照组为85.3% (29/34例).随访26周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0%(16/20)和85.3% (29/34);病毒学应答率相仿,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有明显增高(P =0.044),分别为30% (6/20)和11.8%(4/34).结论 双环醇可明显缓解干扰素治疗诱导的转氨酶升高反应,确保干扰素治疗顺利进行,且不影响其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东省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配偶感染HBV的危险性,为成人乙肝防控工作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选择广东省2006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的20。45岁HBsAg携带者及配偶作为病例组,按居住地、性别、年龄及婚龄等因素配比选择当年HBsAg阴性者及配偶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和乙肝血清学指标检测。利用PCR方法分析夫妻双方均HBsAg阳性的HBV基因型。结果病例组配偶HBsAg阳性率13.71%,对照组配偶HBsAg阳性率8.06%。结婚5年以上者HBsAg携带者配偶抗一HBc阳性率高于结婚5年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88,P〈0.05),其中女性HBsAg携带者配偶抗一HBc阳性率更为显著(xz=6.39,P〈O.05)。性生活不使用安全套的夫妻配偶HBsAg阳性率(15.56%)高于性生活使用安全套的配偶(8.82%)。16对HBsAg均阳性的夫妻中,8对PCR扩增HBV阳性,7对(87.50%)HBV基因型相同;其中5对HBV为B型,2对为C型,仅1对夫妻HBV基因型不同。结论HBsAg携带者配偶感染HBV风险比普通人群增高;在今后的成人乙肝防控工作中,需要加强对HBsAg携带者配偶HBV感染的监测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同时需要加强宣教,提倡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来东莞工作的外来工的乙肝感染状况,分析其乙型肝炎的表达模式,为乙肝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了到某院体检的962份外来工的血清,检测乙肝五项: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检测的962人中,HBsAg阳性335人,阳性率34.82%。其中男性受检者527人,HBsAg阳性204人,阳性率38.71%;女性受检者435人,HBsAg阳性131人,阳性率30.11%。乙肝五项标志物全阴者217人,占总受检人数的22.56%。结论必须加强对来莞工作的外来工的乙肝监测,及时为乙肝五项全阴者注射乙肝疫苗,同时加强外来工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卫生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保山市聋哑学校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为聋哑学校乙肝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校的90名师生采集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HBV5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90名调查对象中,聋哑学生68人,教师22人,均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全校HBsAb阳性率仅为23.3%。HBsAg阳性聋哑学生4人,阳性率为5.9%;HBsAg阳性教师1人,阳性率为4.5%。聋哑学生及本校教师分别有83.8%、31.8%为乙肝易感人群。聋哑学生与同年龄自然人群、本市正常学生HBsAg阳性率相近(P〉0.05),HBsAb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均低于本校教师及自然人群(P〈0.05)。结论聋哑学生感染HBV机会较自然人群小,但是聋哑学生面临HBV感染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生儿接种国产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从东莞市石碣医院预防接种门诊登记的,2005年7~12月出生的,按规定接种程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303名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新生儿免疫后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01.36±14.89)mIU/ml。母亲乙肝HBsAg阳性/阴性、母亲乙肝HBeAg阳性/阴性、男/女、是否出生低体重、是否早产、本地/外地的新生儿之间抗-HBs抗体GM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转率为97.69%,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免疫成功率指标(85%)(t=6.19,P〈0.001);母亲HBsAg阳性/阴性、HBeAg阳性/阴性的新生儿之间抗-HBs阳转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HBsAg阳性率0.33%,母亲乙肝HBeAg阳性/阴性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为96.16%。结论新生儿接种国产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与乙肝免疫球蛋白100 IU联合使用,有良好的母婴传播阻断保护作用。母亲乙肝感染状况(HBsAg、HBeAg阳性)是影响新生儿乙肝抗-HBs阳转率的危险因素;母亲乙肝HBeAg阳性是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母婴传播阻断保护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