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84年1月-2000年12月实施的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手术24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漏,仅3例发生切口感染,经局部换药处理二期愈合。结论积极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的肠减压,能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的一期手术病例资料及外科处理方式。结果48例患者均行急诊一期左半结肠癌切除吻合术后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漏1例,术后切口感染9例,均经积极处理后痊愈。结论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完善术中及围手术期处理,行一期吻合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岳在连  刘敏 《安徽医学》2009,30(5):577-578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切除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至2008年在我院治疗31例一期手术切除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左伴结肠癌患者的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疗效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没有发生吻合口瘘及粘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3例。结论一期手术切除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左伴结肠癌,术中采用肠道灌洗法去除梗阻近端结肠内积粪和有效的抗生素的应用,术后营养支持的治疗,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从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42例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5例分期手术,6例行姑息性切除加结肠造口远端直肠封闭,单纯结肠造口远端封闭5例.结果 26例一期切除吻合术后疗效满意,无围手术期死亡.出现的并发症:切口感染3例(11.5%).结论 除了年迈体弱伴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外,均可通过术中肠腔减压,彻底的灌洗和有效抗生素的应用,积极的支持治疗,使-期切除吻合术在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是安全可行的.避免了二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郭智博 《中外医疗》2011,30(4):81-81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一期切除结肠病灶肠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9年收治的49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行一期切除结肠病灶肠吻合术的病历。均采用术中结肠生理盐水灌洗至肠腔内流出液清晰,一期切除结肠病灶肠吻合。结果 49例病例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左半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进行术中结肠生理盐水灌洗处理后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有利于吻合口的愈合,是治疗左半结肠癌伴急性结肠梗阻较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毅  徐茂林  侯勇 《四川医学》2007,28(1):86-87
目的探讨经回盲部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中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2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病例经回盲部灌洗后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无手术死亡、切口感染、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结论经回盲部结肠灌洗对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简便、易行,不易污染术野,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对25例急性左半结肠癌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诊治资料。结果住院期间死亡1例,切口有炎症反应乙级愈合6例,切口化脓3例,切口甲级愈合15例,无腹腔感染及肠屡发生。结论对一般情况较好,无严重合并症,癌肿可切除,局部肠管血运好,水肿轻的左半结肠癌性梗阻病人,可行一期切除吻合。但要加强手术前后的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术中作彻底的肠道减压及结肠冲洗特别重要,避免污染腹腔及切口。术后注意扩肛。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应用术中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1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例,术中给予碘伏生理盐水对梗阻近端结肠进行开放式灌洗,后行一期结肠吻合术。结果 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切口发生感染3例,换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精细围手术期的处理,术中应用结肠灌洗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2005年10月,我科共收治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31例,其中22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杞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无吻合口漏及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未见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4个月,46例患者均存活,且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安全可行,术中肠道灌洗容易掌握,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效果。方法:对9例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1例行乙状结肠造瘘,8例行术中肠道灌洗,一期切除吻合。结果:8例一期切除吻合的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发生,痊愈出院。结论:适当选择病例并进行适当的术中处理,左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者可以进行肿瘤切除后一期吻合。  相似文献   

12.
陈跃平  黄燕伟 《吉林医学》2010,31(28):4972-4973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8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病例一期切除吻合,辅以术前、术中、术后相应处理。结果:28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及死亡。结论: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患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术前、术中做好相应的处理,施行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肖志强 《右江医学》2003,31(6):572-572
目的 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 3 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 2 8例中 ,无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无围手术期死亡 ;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开感染各 1例。结论 一期切除吻合术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4例.无1例出现吻合瘘.结论: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的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2007年10月Ⅰ期切除吻合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42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42例均痊愈出院,无吻合口瘘,6例并发切口感染,1例并发胃排空障碍。结论: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术中肠减压和结肠灌洗,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靠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高效广谱抗生素应用、手术技术提高等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肠顺行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吻合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科34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采用结肠顺行灌洗后行一期切除吻合资料.结果 3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切口感染5例,2例肺部感染,无一例出现吻合口漏.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正确使用结肠顺行灌洗法,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肠顺行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吻合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科34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采用结肠顺行灌洗后行一期切除吻合资料.结果 3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切口感染5例,2例肺部感染,无一例出现吻合口漏.结论 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正确使用结肠顺行灌洗法,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手术中行结肠灌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由同一手术组完成的55例行二期手术和同期59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肠癌肠梗阻术中结肠灌洗并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术中结肠灌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如何安全实施一期切除吻合术。方法:回顾分析左半结肠急性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3例。结果:一期愈合31例,吻合口瘘1例,死亡率1例。结论:左半结肠急性梗阻只要正确掌握一期切除吻合术适应症,以及完善术中术后处理,可以安全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外科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的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2例均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并发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对左半结肠急性梗阻的患者应进行综合判定,掌握好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法,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施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