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动物为医学研究不断提供新模型、新技术、新方法.而伴随着实验技术与仪器的发展,原本孤立的学科也交叉融合,基因研究在动物中的实践诞生了基因工程动物.为了更好地模拟人类的性状,产生了人源化动物模型.本文旨在介绍当前几种主流的基因工程动物,以及人源化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新疆哈萨克族学龄前儿童腕部骨骼发育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哈萨克族学龄前儿童双手腕部骨骼发育情况,探讨其发育规律,并为制定学龄前儿童骨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临床医学和人类学提供资料。方法:利用摄片法拍摄双手腕部X线片,共观察新生儿、3 个月、6 个月、1~8岁共11个年龄组682 人,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得出哈萨克族学龄前儿童正常腕部骨化中心出现顺序。结论:腕部骨化中心出现男女性有区别,女性早于男性1~2 岁。年龄范围男性大于女性。  相似文献   

3.
人源化小鼠人源细胞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人源化小鼠在人类疾病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为获得一种理想的人源化小鼠检测方法,研究人特异性线粒体序列扩增作为人源化动物模型中人类DNA检测方法的可行性。方法设计人线粒体DNA特异性引物,并用该引物对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嵌合体小鼠进行了检测。结果在人源化动物模型的人类DNA检测中,这种人线粒体DNA的PCR检测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特异性与灵敏性,是一种理想的嵌合体小鼠检测方法。结论获得了一种理想的人源化小鼠人源细胞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路杰 《医学综述》2014,20(18):3281-3284
研究人类复杂疾病的发病机制,筛选有效药物,需要理想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大量的体内试验。小鼠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模型之一,但考虑到小鼠与人类在生理、病理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构建具有人类功能性基因、细胞或组织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尤为重要。该文对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研究概况及其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的致癌实验对药物是否能进入临床实验和上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采用小鼠模型的短中期致癌实验作为附加实验,代替了传统的两年期实验。本文主要参考这些模型在致癌实验和药品致癌性评价中的已有数据及资料,对其特点和近年来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述。结合现有模型的缺陷,我国新药研发的需求和药物流通日益国际化的现状,得出研发DNA修复系统和细胞周期控制系统缺陷的人源化的转基因模型,是非常有前景的新替代模型。  相似文献   

6.
动物模型是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模拟性表现的动物材料,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的实验基础,可以缩短研究时间,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或预防与治疗的全过程,并可在人为控制条件下进行各种实验研究,对各种疾病的相关机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人类的生物医学研究主要受限于生物体复杂性,为了克服这个限制,基于可接受异种移植物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或重组激活基因(Ragnull)无效小鼠的免疫缺陷特征开发人源化小鼠模型,这些具有人体免疫力的小鼠模型已被广泛用于研究人类免疫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人类疾病的复杂病理的潜在机制。这种方法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本文将对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肝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合适的小动物模型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肝脏疾病的相关研究。人源化小鼠作为重要动物模型之一,在肝脏疾病的研究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早期的uPA小鼠,FAH小鼠,TK-NOG小鼠和近年来的AFC8小鼠等几种应用较为广泛且有代表性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及其在肝脏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阐述了它们各自的模型原理和优缺点,以期对人源化小鼠应用于人类肝脏疾病的研究具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我中心与英国 Babraham研究所合作 ,引进了人源化 Ig M抗体小鼠。该小鼠的 Igμ链、κ链基因被敲除后 ,再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人 Ig H、Igκ、Igλ基因导入小鼠基因组内 ,产生人源化 Ig M抗体小鼠。作者介绍了人源化 Ig M抗体小鼠的生长繁殖特性和血清中人源和鼠源Ig含量测定的实验结果 ,为制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做好前期准备人源化IgM抗体小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黄裕香$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马炜炜$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汤家铭$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上海201203 @成国祥$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上海201203IgM;…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成年雄性人源化小鼠个体出现疝气症状的原因和对人源化小鼠的影响.方法 利用显微注射法构建人造血干细胞人源化小鼠,对疝气表型特征、小鼠行为、生理和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2月龄雄性人源化小鼠出现直接性疝气症状,腹股沟区致密结缔组织结构减少可能是疝气形成的主要原因.疝气小鼠同时伴有耐力和运动协调性下降,但疝气对小鼠的繁殖系统无显著影响.结论 雄性人造血干细胞人源化小鼠具有显著的疝气症状,其发生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哈萨克族单纯性肥胖学龄儿童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研究,了解其脂质代谢紊乱的状况,并探讨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性.方法:对95名哈萨克族肥胖学龄儿童和85名同龄对照儿童,分别测定其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I、ApoB).结果:哈萨克族肥胖组儿童TG、TC、LDL-C、Apo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肥胖级与对照组儿童HDL-C浓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肥胖组儿童apoA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不同程度肥胖/L童间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康儿童及肥胖儿童女童与男童血脂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哈萨克族单纯性肥胖学龄儿童脂质代谢出现紊乱,有发生AS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同时具有人免疫系统和人肿瘤生长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为人肿瘤免疫研究和临床肿瘤免疫药物药效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给予重度免疫缺陷NOD/SCID IL2rg-/-小鼠亚致死剂量辐照,联合小鼠肾被膜下移植人胚胎胸腺组织和静脉输注CD34+胎肝细胞,构建具有人免疫系统重建的人源化小鼠。构建人源化小鼠模型后3周开始,每3周采集外周血监测人免疫细胞重建情况,包括CD45+、CD33+、CD3+、CD3+CD4+、CD3+CD8+、CD56+细胞比例。构建人源化小鼠模型后,第15周给予小鼠皮下接种人A375黑色素瘤细胞,每5 d测量肿瘤体积。接种6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人源化小鼠外周血、骨髓、淋巴结、脾脏及肿瘤组织中人免疫细胞的组成和表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源化小鼠肿瘤组织中人免疫细胞的组成和表型。结果:在人源化15周时,人源化小鼠模型外周血中人T细胞比例为(33.53±8.57)%、B细胞比例为(43.33±10.05)%。在A375细胞接种后前3周,人黑色素瘤生长较慢,其后加速生长,6周时肿瘤体积达(1 564±334.3) mm3。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人黑色素瘤内有大量以CD8+ T细胞为主的人T细胞浸润;肿瘤组织中CD8+/CD4+比值明显高于外周血、骨髓、淋巴结和脾脏(P<0.01)。PD-1分子在肿瘤浸润人CD4+ T和CD8+ T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在外周血和免疫器官中的水平。结论:成功建立了具有人类免疫系统和异体人黑色素瘤生长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并在其外周血、淋巴器官以及人肿瘤组织中均检测到包括人T细胞和人B细胞在内的高水平人CD45+免疫细胞。  相似文献   

12.
人源化小鼠是指带有功能性的人类基因、细胞或组织的小鼠模型,通常被用于人类疾病体内研究的活体替代模型,是利用转基因或同源重组的方法将人类基因"放置"在小鼠模型上所制备的模型,这类小鼠模型在模拟某些人类疾病时有效性较高。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艾滋病、癌症、传染病和血液病研究领域等均有广泛的应用。具有人造血免疫系统组成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已经被证明在解码人类疾病奥秘中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模型演变的历史过程、具体的分类方法及模型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人源他抗体的构建、人源化抗体药物的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结核性脑膜炎的小鼠模型。方法: C57BL系雄性小鼠眼球后静脉丛注射结核分枝杆菌H37RV0.35mg/0.05ml (1×106)建立结核性脑膜炎模型。4周后肉眼观小鼠脑的病变程度,并取脑组织进行匀浆培养,测定菌落数。结果: 小鼠经结核分枝杆菌攻击后1周开始出现食欲降低,逐渐消瘦,被毛失去光泽,寒战,体温降低,活动量大幅度减少,攻击力逐渐下降至丧失;从感染后2周开始出现死亡,个别小鼠出现褪毛和行为异常;脑组织培养4周后,形成结核菌落。结论: 此种方法成功建立了结核性脑膜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人源化小鼠是具有人类基因、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小鼠。具有人造血免疫系统重建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作为唯一能够活体研究人淋巴造血过程和人免疫应答的小动物模型,已经在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病及异种/异体移植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普通人源化小鼠的外周血循环中人红细胞的重建缺陷严重限制了其在人红细胞相关疾病(如遗传性贫血和疟疾感染等)研究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高水平人红细胞稳定重建的人源化小鼠模型是该领域的难点之一。本文作者从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基本情况、模型中人红细胞重建缺失的主要原因和制备具有人红细胞重建的人源化小鼠模型的可行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动物模型是人类疾病研究、发病机制、药物研发的重要工具,对于困扰人类健康的肝脏疾病还没有理想的动物模型能有效地反映出人类疾病发病的机制。建立人源化鼠嵌合肝动物模型,对于研究人类肝脏疾病的发病机制、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及疾病的诊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人源轮状病毒的小型猪腹泻模型,为人源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致病机制及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ELISA与RT-PCR相结合分离鉴定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用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G1与G3血清型口服接种不同日龄的小型猪,观察粪便排泄等临床症状,ELISA及免疫荧光分别检测粪便与小肠上皮组织中的轮状病毒抗原,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小肠上皮组织的病理变化与病毒样颗粒。结果3~5日龄小型猪均出现了典型的临床腹泻症状;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排泄可平均持续5~7d;小肠组织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同时用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可在小肠组织中检测到特异性轮状病毒抗原;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在小肠组织的超薄切片中可见到大量的轮状病毒颗粒。30~35日龄小型猪可出现明显腹泻临床症状,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排泄可持续4~7d;56~60日龄小型猪接种野生型人源轮状病毒G1血清型后,均未出现典型的腹泻症状,但可持续排毒2~3d。结论小型猪可作为人源轮状病毒的理想腹泻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急性脑缺氧缺血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足月妊娠小鼠(查到阴道栓后19.5d),用剖宫手术方法,暴露子宫,用止血钳阻断双侧子宫动脉血管,致使缺氧缺血后脑部发生病理改变.结果随着阻断子宫血管时间的延长,胎鼠的死亡率增高,两者具有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实验组胎鼠体重(出生至离乳)增长缓慢,胎鼠爬、翻身及对应激刺激等的运动发育明显迟缓,脑部的病理改变明显,与人的急性脑缺氧缺血的临床表现,脑部病理变化及其后遗症是相似的.结论采用小鼠做急性脑缺氧缺血的动物模型,脑缺氧缺血效果明显,本模型的建立,可用于人的急性脑缺氧缺血的病理学、生理学及其药物治疗等诸多方面的类比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人源化鲑鱼降钙素突变体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降低鲑鱼降钙素(sCT)对人体的免疫原性。方法 设计并合成人源化鲑鱼降钙素(11-17)hsCT基因,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G1724中,经色氨酸诱导表达;用渗透压法处理菌体纯化融合蛋白;以大鼠血清钙浓度降低方法测定hsCT生物活性;用定量Western blot法测定hsCT免疫原性。结果 重组pTrxFus-hsCT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可溶性融合蛋白表达,表达水平达46%以上,并得到纯度约90%的融合蛋白,rhsCT保存了鲑鱼降钙素前体活性的一半以上,免疫原性降低了55%。结论 获得一种新型人源化隆钙素(11-17)hsCT,其保存较高sCT前体的活性,免疫原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评价方法.方法:利用HER2表达阳性的人乳腺癌细胞系BT-474建立抗HER2单抗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对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制备的抗HER2人源化单抗的体外生物学活性、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对BT-474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及荷瘤裸鼠瘤体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rhHER2-mAb的分布与Herceptin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建立了完整的该人源化单抗的体内外活性评价方法,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市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制备的抗HER2人源化单抗在体外有效抑制BT-474细胞增殖,与Herceptin体外生物学活性相似,EC50分别为148.3和145.9 ng/ml;可通过ADCC效应杀伤BT-474细胞,与Herceptin的EC50值一致,分别为185.0和183.9 ng/ml;抑制BT-474裸鼠异种移植模型肿瘤的生长,与无关抗体治疗组或PBS治疗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与Herceptin抑制能力接近,4 mg/kg剂量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别;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抗体集中分布于肿瘤组织.结论:建立的评价方法可对抗HER2单抗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国内研制的抗HER2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进口同种抗体相比具有相同的体内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