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陈世明  汪玉芳 《西部医学》2011,23(11):2132-2133,213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VAD组(23例):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组(24例):沙利度胺+VAD方案。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9%,P〈0.05);两组治疗后M蛋白、骨髓瘤细胞、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明显上升(P〈0.05),联合治疗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MM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VAD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采用配对研究方法观察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一组采用沙利度胺+VAD,使用剂量:沙利度胺25mg/d口服d1~21+VAD方案(长春新碱0.5mg/d,静滴共4d,阿霉素10mg/d,静滴共4d,地塞米松20mg/d,口服共4d,共4周)。另一组对照组只采用VAD方案,方案同上。结果沙利度胺+VAD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沙利度胺+VAD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52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沙利度胺联合化疗3个以上疗程。以骨髓瘤细胞和M蛋白比例、血红蛋白、血钙等定量作为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结果52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4例,进步24例,未缓解8例,总有效率84.6%。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学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明显,不良作用小,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56例老年MM患者随机分为MPT组30例和MP组26例,分别采用沙利度胺+马法兰+泼尼松(MPT)方案及马法兰+泼尼松(MP)方案治疗,评价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PFS)及PFS生存率。结果M阴组和MP组的ORR分别为83.33%和57.69%,其中CR率分别为16.67%和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显著高于MP组,骨髓浆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MP组(P〈0.05),均无严重不良反应。M阳组PFS和2年PFS生存率均显著优于MP组(P〈0.0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MP方案治疗老年MM疗效确切、安全性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PFS,提高PFS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应用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方案联合沙利度胺及干扰素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1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20例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培莉 《安徽医学》2009,30(10):1224-1225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例MM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3个疗程,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0例MM患者,2例(10%)获得CR,14例(70%)获得PR,总有效率(CR+PR)为80%,治疗前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M蛋白浓度、浆细胞比例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所有患者均出现嗜睡、便秘不良反应,4例(20%)指端麻木感,2例(10%)下肢水肿,1例(5%)皮疹,未发现1例深静脉血检。结论沙利度胺加VAD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易于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方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3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以沙利度胺400800mg/d+VAD(A组)及沙利度胺50-200mg/d+VAD(B组)治疗。结果A组组部分缓解4例,进步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5%。B组部分缓解6例,进步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73.3%。副反应:皮疹、便秘、嗜睡、周围神经病变、深静脉栓塞的发生A组均明显高于B组。结论沙利度胺的剂量〈200mg/d较为合适,既可得到相应的疗效又可降低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TD方案与VAD+沙利度胺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68例初治MM患者根据方案不同分为TD组(32例)和VAD+沙利度胺组(36例),两种方案分别化疗4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副作用及生存时间。结果68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的患者在TD组为2、3、17、7、3例,VAD组为2、4、19、6、5例。其中有效患者(ORR=CR+VGPR+PR)在两组中比例分别为68.75%和6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嗜睡、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周围神经病变等化疗相关副作用,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可好转,TD组粒细胞减少、继发感染及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显著低于VAD+沙利度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S及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D方案总体疗效与VAD+沙利度胺方案相当,可作为初治MM的有效治疗方案,但相较VAD+沙利度胺方案毒副作用更轻,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沙利度胺联合VAD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清VEGF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方法 28例MM患者,其中初治组14例,复发难治组14例,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每一例患者VEGF水平。结果 初治组14例:部分缓解10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85.7%,复发难治组14例,部分缓解6例,进步3例,总有效率64.3%。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疾病的活动情况相关,化疗有效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化疗无效者则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雪华  唐正贤 《海南医学》2009,20(10):24-26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Thalidomide)加联合化疗(VAD方案和MP方案)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沙利度胺起始剂量为200 mg/d,每周递增100 mg,至患者不能耐受或最高剂量不超过400 mg/d。每间隔四周化疗一次,联合VAD方案(T-VAD组)或联合MP方案(T-MP组)。结果沙利度胺加联合化疗总有效率为75%,T-VAD组有效率83.3%,T-MP组有效率6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时间52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嗜睡、水肿、指端麻木等。结论沙利度胺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能耐受。  相似文献   

11.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鹤长 《广东医学》2006,27(1):126-12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病的最常见类型,当前的治疗主要是化疗,尽管其治疗强度在不断提高,仍难以治愈。近几年来,沙利度胺作为一种抗血管形成药物用来治疗MM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总结了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利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6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刘雪梅  白雁  王颖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257-1258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AD(长春地辛,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多发骨髓瘤15例,均采用沙利度胺片联合VAD方案治疗。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血象、血清M蛋白、肝肾功能、尿蛋白、骨髓穿刺等,记录毒副反应。MM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效(NR)。结果:15例患者,CR 2例,PR 10例,NR3例,总有效率达80%。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改良VAD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疗效高、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景  刘桂玲  李静 《实用全科医学》2011,9(6):909-909,946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骨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确诊的MM 34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化疗组为唑来膦酸+沙利度胺+MP方案;对照组只给予沙利度胺+MP方案化疗,3个疗程后比较患者骨痛缓解率,评价其疗效,并检查骨X线或骨ECT观察骨病灶范围减少状况。结果联合化疗组16例骨痛显效5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化疗组影像学检查发现有7例见新骨形成,骨病灶范围不同程度减少,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杜凯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04-3705
目的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6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34例采用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进行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7.58%,治疗组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多表现为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等,化疗结束后症状消失。结论在常规化疗方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和地塞米松)上加用沙利度胺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5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VAD方案):长春新碱加阿霉素加地塞米松;实验组: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沙利度胺起始剂量100mg/d,每周增加100mg,最大剂量400mg/d;地塞米松40mg,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口服,30d后重复,至少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88.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均可以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用沙利度胺加地塞米松对28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治疗。结果部分缓解16例(57.1%),进步9例(32.1%),无效3例(10.7%),总有效率89.2%,未发现严重毒副作用。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沙利度胺联合VAD方及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琳  谢瑜  杨坚  曾云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2):229-23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及干扰素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8例MM患者,随机分为VAD方案对照组:长春新碱加吡哺阿霉素加地塞米松;治疗组:VAD方案加沙利度胺及干扰素,沙利度胺起始剂量200mg/d,每2周增加50~200mg/d,至患者不能耐受或最高剂量不超过每日800mg,α-2b干扰素300万U肌注,3次/周,维持该剂量半年。结果:治疗组部分缓解12例(42.86%),进步11例(39.29%),无效5例(17.85%),总有效率82.14%(23/28),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7.14%)(P〈0.05);能有效降低M蛋白,使骨髓瘤细胞下降,提升血红蛋向;治疗后MM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副反应程度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及干扰素治疗MM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给药方便、疗效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方法 16例MM患者中9例为初治患者、7例为复发难治性患者.沙利度胺初始荆量为150 mg/d,服用3~6个月.同时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10-20 mg/d,d1-4,d9-12,d17-20,每月1个疗程.结果 CR3例,PR6例,PD3例,有效率为75%,NR4例.无不能耐受的副反应.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初发和复发难治性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对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沙利度胺联合MP、VAD等方案治疗,连用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1例,进步18例,总有效率80.49%。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均可耐受继续治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对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沙利度胺联合MP、VAD等方案治疗,连用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1例,进步18例,总有效率80.49%。沙利度胺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均可耐受继续治疗。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