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高血压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老年高血压的病人80例,采取数字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对病人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模式的基础之上加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实验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9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77.5%,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10%,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27.5%,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高血压采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比较常规剂量下2.5~5mg/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商品名:施慧达)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方法 选取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60例,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d,观察1周.治疗1周,血压下降未达标者加至5 mg/d.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显效29例,有效2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临床效果好.在降低收缩压的同时,舒张压无明显下降,作用平稳持久,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确诊的6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各30例,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随访4周,观察两组清晨血压降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清晨血压平均降幅均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起到降压的作用,但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于清晨血压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A组)及28例服用其他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出现头痛、头晕、肢端水肿、面部潮红、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的原发性高血压者(B组)。两组患者均停用其他降压药物1周,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0mg,口服,1次/d。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服药8周后,显效11例(55.0%),有效6例(30.0%),无效3例(15.0%),总有效率为85.0%。B组服药8周后,显效16例(57.1%),有效8例(28.6%),无效4例(14.3%),总有效率为85.7%。头痛、头晕、肢端水肿、面部潮红和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或消失。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效,治疗服用其他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发性高血压者仍然有效,且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2007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2.5mg/片,吉林天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洛丁新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与治疗组2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洛丁新(盐酸贝那普利)片,10mg/d,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血压监测治疗组下降率为95.5%,对照组为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14d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洛丁新治疗老年高血压其疗效显著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11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6%,B组总有效率为6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是较为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高血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每天晨起口服,治疗1周疗效不满意者,剂量增加至5 mg/d,服药4周。结果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1级、2级、3级高血压有效率分别为100.0%、90.9%和50.0%。血尿常规及电解质、血糖、尿素氮、肌酐、血脂、肝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无异常变化。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安全、依从性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1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40 mg/d,均治疗12个月。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治疗前后颈动脉血管内膜-中膜(IMT)厚度、斑块厚度,随访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BP和DB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治疗后斑块厚度和IMT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6%,与联合组(2.1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普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血管病变患者能够发挥降血压及改善血管病变程度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3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口服控制血压,治疗组采用施慧达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治疗24周末,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坐位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脉压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与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联合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患者72例,随机分为3组:A组(n=23)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次/d;B组(n=19)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1次/d;C组(n=30)晨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50mg,睡前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1次/d;疗程均为12周.结果 3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A组总有效率为65.2%,B组为63.1%,C组为93.3%.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用于治疗高血压比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更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得高宁治疗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和尿白蛋白的疗效。方法将我院34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所有患者受试前停用影响肾功能药物及其他降压药物2周。观察组患者在抗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2.5mg/次,1次/d,如果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140/90mmHg),则苯磺酸氨氯地平增加至5mg/次,1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得高宁10mg/次,2次/d,如果2周后血压仍未降至正常,得高宁增加至20mg/次,2次/d。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尿蛋白排泄及24h尿蛋白定量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和血肌酐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尿白蛋白和2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不仅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而且还能减少24h尿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与福辛普利单用及联合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他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 19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并且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左旋氨氯地平组、福辛普利组、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组,连续用药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3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24小时尿微量蛋白尿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时,三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组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明显,3组患者24小时尿微量蛋白均下降;治疗12个月时,三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下降明显,3组患者24小时尿微量蛋白尿下降,在联合用药组下降更明显,在左旋氨氯地平组及左旋氨氯地平+福辛普利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治疗前改善。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福辛普利能够控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的同时,对降低24小时尿微量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及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均有益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在应用培哚普利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照组40例采用培哚普利,观察两组药物对高血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作用。方法:选择79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1次/d,2周后,血压未降至140/90mmHg以下者,增加剂量至10mg,试验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1次/晚,疗程为2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IMT、血压、TG、TC、LDL-C、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服药28周后,两组IMT、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IMT降低更明显(P〈0.05)。试验组TG、TC、LDL-C、hsCRP明显下降,HDL-C明显增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IMT消退作用更显著,能有效延缓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单独及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以及长期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08年5月~ 2011年12月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组30例,给药方法如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50mg)和联合用药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和氯沙坦50mg),1次/d,疗程12周.结果:两药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均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P<0.05),改善肾功能(P<0.05);联合治疗降压作用和改善肾功能损伤作用明显优于单独治疗(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氯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和改善肾功能损害,两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轻、中度成人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83例,通过服用安慰剂后2周,分为实验组43例、对照组40例,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后分别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坚持服药8周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结果 两组动态血压结果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在分别使用降压药8周后,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与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MSP)与平均舒张压(dMDP)、夜间平均收缩压(nMSP)与平均舒张压(nMDP),较用药前基础血压下降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在24h SBP、24h DBP、dMSP、dMDP、nMD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在dMSP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缬沙坦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对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180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90例(氨氯地平5 mg/d)和试验组90例(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1片/d),治疗12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肱动脉内径及血浆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氨氯地平相比,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可延缓颈动脉IMT的进展[(-0.17±0.07)mm比(-0.11±0.05)mm,P<0.05],并提高患者NO水平[(35.0±6.5)μmol/L比(19.5±6.4)μmol/L,P<0.05]和肱动脉扩张能力(10.1%±3.1%比8.8%±3.2%,P<0.05),降低ET-1水平[(-31.8±6.5)ng/L比(-21.8±7.1)ng/L,P<0.05];但二者的降压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7.5/-16.5±7.5)mm Hg比(-26±9.0/-13.5±9.0)mm Hg,P>0.05]。结论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较氨氯地平血管保护功能更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5例。对两组患者实行相同的降糖方法,参照组通过卡托普利进行降压,实验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降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血糖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下降程度稍大于参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血压控制、血糖控制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活血Ⅰ号胶囊对2级高血压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方法 152例2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左旋氨氯地平组、阿司匹林组、活血Ⅰ号组,分别予以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左旋氨氯地平片+肠溶阿司匹林片、左旋氨氯地平+活血Ⅰ号胶囊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一氧化氮、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活化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结果 2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一氧化氮水平较健康成人明显下降(P<0.05),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活化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活血Ⅰ号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活化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活化血小板颗粒膜蛋白水平在左旋氨氯地平组与阿司匹林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活血Ⅰ号组较左旋氨氯地平组和阿司匹林组更低(P<0.05);阿司匹林组与活血Ⅰ号组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5),但活血Ⅰ号组更低(P<0.05).结论 活血Ⅰ号胶囊和氨氯地平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稳定血小板功能治疗高血压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