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Imai等证明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上具有能够与多聚人血清白蛋白(Polymerici Human Serum Albumin,PH SA)相结合的特殊受体即PHSA受体。国外研究还证实了肝细胞膜上也存在PHSA受体,该受体的存在与HBV感染及血清传染性有密切关系。检测PHSA受体作为H 相似文献
2.
作者建立了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人血清聚白蛋白(PHSA)受体的ELISA法,受体的检出率为32.02%(65/203)。用本室制备的抗-PHSA包被酶标板,用同样方法对HBV上的受体与循环中的PHSA结合情况作了初探,其结合率为6.5%(6/91)。PHSA在循环中的检出率为7.8%(13/165),初探结果说明HBV与血循环中的PHSA很少呈结合状态,PHSA可能主要与肝细胞膜上相类似的受体结合以此作为“桥梁”介导HBV吸附到肝细胞膜以启动感染。此外,作者还对该受体的其他特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 为了探讨肝癌患血清中HBV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和HBV-DNA。结果 在427例肝癌患的血清中,HBV-M(+)为74.0%,HBV-DNA(+)为44.0%,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与复制仍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6.
丁效斌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2,6(3):237-238
<正> 近年来,对乙型肝炎的研究,特别是在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面进展很快,有利于阐明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研究也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电镜和原位杂交等手段的应用,使人们 相似文献
7.
8.
正常人肝细胞中HBV—PHSA受体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根据乙型肝炎病毒(HBV)adr型PrdS2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经特异性试验后,用于扩增正常人肝细胞中多聚人白蛋白受体(PHSAr)基因转录产物。结果:RT-PCR及RNA-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而相应骨骼肌总RNA扩增结果呈阴性,提示乙型肝炎病毒PreS2区与PHSAr基因外显子序列具有一定程度的同源性;同时表明PHSAr基因在肝组织中处于表达状态,而对HBV不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 ,HBV的感染严重地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临床广泛开展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及乙肝疫苗的接种已近 2 0年 ,可以说我国控制HBV的感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对此作者将我院 1995~ 2 0 0 0年间HBV血清学标志检测的结果进行了总结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均来源于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 5 182 0人份。1 2 方法 :采用ELISA方法 ,试剂盒均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2 结果2 1 1995~ 2 0 0 0年HBV检测HBsAg (+)或HBsAb (+)…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与HBV血清学标志组合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组合的HBV-DNA阳性情况。方法:对324例血清同时进行ELISA方法测定HBV-M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HBsAg(+)组HBV-DNA阳性率为78.4%(254/324),HBsAg(-)组HBV-DNA阳性率为4.8%(5/10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HBcAb(+)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00.0%(120/120),平均含量为1.61×107拷贝/ml;HBsAg(+)HBeAb(+)HBcAb(+)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7.0%(76/162),平均含量为3.42×104拷贝/ml;HBsAg(+)HBcAb(+)血清HBV-DNA阳性率为69.0%(29/42),平均含量为6.32×103拷贝/ml;HBsAb(+)HBeAb(+)HBcAb(+)血清HBV-DNA阳性率为5.2%(5/96),平均含量为4.12×101拷贝/ml。结论:定量PCR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ELISA法检测慢性型肝炎患者108例和肝癌患者79例血清学5种HBV标志,结果为:两组均以HBsAg,HBeAg,抗-HBc3指标阳性和HBsAg,抗HBe抗-HBc3指标阳性两种组合常见,分别为62.04%和72.15%;单项阳性率,HBsAg,HBeAg,抗-HBs,抗-HBc,抗-HBc,在慢性肝炎组和肝癌组分别为75.00%,54.63%,3.70%,37.96%,74.07%和67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单项HBV血清学标志阳性的临床意义又有新的认识。本文就近年来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HBV感染中Pre-S、PHSA受体及PHSA结合活性的实验研究,显示了三者关系。实验证明:PHSA受体与Pre-S有免疫及生化活性的一致性。PHSA结合活性在HBV感染中即为PHSA受体,但它也存在于其它感染中。文章还讨论了不同试剂与三者检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献血员感染HBV窗口期血清学标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献血员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窗口期血清学标志的表现模式。方法HBV血清学标志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Alis多功能全自动酶免疫快速分析仪进行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为表述方便,将HBV血清学标记检测项目的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anti-HBs)、e抗原(HBeAg)、e抗体(anti-HBe)、核心抗体(anti-HBc)分别标为1~5,并分别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41例献血员感染HBV窗口期血清病毒学标记模式为:“2”1例(2.44%),“25”1例(2.44%),“5”4例(9.76%),于3~6个月后对34例献血员随访血清病毒学标记模式为:“245”15例(44.12%),“2”9例(26.47%),“15”3例(8.82%),“25”2例(5.88%),“135”1例(2.94%),“24”1例(2.94%)。结论献血员感染HBV窗口期血清免疫学标记的模式较为简单,经3~6个月后其血清免疫学标记的模式仍然较为简单,即使对献血员进行HBV五项筛查也解决不了献血员感染HBV窗口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HBV感染血清学标志模式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感染血清学标记的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3007份患者血清标本,均以酶标仪进行检测,为表述方便,设定血清病毒标记检测项目第1~5项的排列顺序为: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e抗原(HBeAg)。④乙肝e抗体(抗-HBe)。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的代码。结果:本组血清病毒学标记模式共有17种模式。结论:除本组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的5种常见模式外,还有其它少见模式。而且每种模式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其中HBsAg阴性的HBV感染在肝病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19.
目前,尽管用HBsAg,抗HCV和ALT检测筛选献血者,但输血后乙型肝炎时有发生,我们在1995年2月对牡丹江市部分献血者进行乙型肝炎标志物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的结果报告如下:1 检测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本文对牡丹江市94名献血者进行乙型肝炎标志物和HBV~DNA检测.1.2 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和ELISA法均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相似文献
20.
乙肝系列血清学标志和HBV DNA定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指标的表现模式与HBVDNA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 :949例在本院就诊有诊断不同的病人血清标本 ,用ELISA法检测 949例病人血清标本的各血清免疫学标志 ,用荧光定量PCR法实时定量检测HBVDNA。结果 :HBeAg阳性的标本HBVDNA全部呈阳性 ,阳性率达 1 0 0 % ,并且HBVDNA载量平均值大于 1 0 7拷贝 /ml。HBsAg、抗 HBe、抗 HBc阳性的模式中HBVDNA阳性率高达 84.1 % ,平均拷贝数在 1 0 6 ~ 1 0 7/ml之间。有 61例检测不到e系统 ,但有 59例HBVDNA呈阳性 ,平均拷贝数也较高。HB sAg阴性而其他抗体阳性的HBVDNA阳性率达 9.7% ,平均拷贝数较低 ,在 1 0 4 /ml左右。ELISA法全阴的HBVDNA阳性率为 4 .2 % ,平均拷贝数为 1 0 4 /ml。抗 HBc IgM阳性者 ,HBVDNA阳性率为 98.7%。前S1 蛋白阳性者 ,HBVDNA阳性率为 93 .8%。结论 :尽管HBeAg、抗 HBc IgM、前S1 蛋白 (PreS1 )等血清学标志是乙肝病毒复制的良好指标 ,但不能代替HBVDNA的定量测定 ,只有HBVDNA才是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病原学依据。这种实时定量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情况 ,它和ELISA法检测的血清学指标相结合 ,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