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黄泻心汤治疗非门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三黄泻心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门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轻度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轻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西药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度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肯定,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平均止血时间、显效时间以及输血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好,创口愈合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用内镜治疗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10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运用内镜治疗,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和相关生命体征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4.3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72h后,观察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义(P〈0.05)。结论:内镜治疗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好,生命体征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万晓春  陈晓滨 《河北中医》2001,23(3):216-2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4例采用虎杖粉、云南白药配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止血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3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用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0%,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脾虚不摄型为主,通过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危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天2~3次,同时内服中药地榆止血汤,每天1剂;对照组34例,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每天2—3次。观察2组病例的止血所需时间、再出血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37%,对照组82.3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危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明显。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白及、三七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均予奥美拉唑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白及、三七粉剂口服;7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之83.33%;对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亦高于对照组之60.00%。结论 白及、三七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能显著提高疗效,尤其是对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痛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膏药外敷,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使用654—2,胰岛素外敷,治疗45天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顽固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西医GINA方案指导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在改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顽固性支气管哮喘有其独特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西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玉华 《河南中医》2010,30(11):1112-11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保胎灵胶囊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25%,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梁文华  张维颖 《新中医》2001,33(6):40-4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卒中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非那根和胃复安并加服中药小承三香乌白汤,对照组单纯用 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0.00%)有总有效率(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0.00%)和总有效率(41.66%),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45例(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5例(治疗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热内蕴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活血之中药方剂治疗湿热内蕴型的重型肝炎35例,并设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33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明显优于对照组(4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湿热内蕴型重型肝炎具有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导痰汤加减方)内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显效率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显效率50.0%。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肺部体征、胸部X线片、肺功能、动脉血血气分析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ECOPD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采用对照组治疗措施外,加用服中药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1.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79.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50例,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垂且74.0%(x^2=3.785,P〈0.05);且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邓雪梅  郭松河 《新中医》2013,(11):80-8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1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75例予以常规西医处理,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2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5天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6.02%,总有效率99.19%;对照组痊愈率49.14%,总有效率96.00%。2组比较,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秦晓  高刚 《山西中医》2010,26(8):30-30,3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4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40例、西医组41例和中西医结合组160例,中医组采用中药熏洗配合针刺治疗,西医组采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加冲击波治疗。3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95.63%,中医组总有效率82.50%,西医组总有效率70.73%;中西医结合组与中医组和西医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单一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