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11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应用情绪自测表(SAS)和睡眠质量自测表(SMH)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AS及SMH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ICU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周明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43-4844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147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按骨科术前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焦虑程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反而增高(P<0.05),观察组对焦虑的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减轻焦虑情绪,提高应对手术耐受能力,提高对护士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银屑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及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放疗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别于放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测试,分析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放疗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使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高丽  王晶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23-12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例数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护理后焦虑例数明显减少,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PICC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得分为(40.43±5.7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9.90±8.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PICC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9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HAMD评分、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韦军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36-37
目的:探讨预见性心理护理对未婚晚期妊娠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例未婚晚期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预见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焦虑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未婚产妇的焦虑情绪,促进心理健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恐惧情绪护理方法.方法:将150例颅脑肿瘤行伽玛刀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伽玛刀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恐惧情绪变化.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恐惧发生率及程度与时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减低患者恐惧情绪,使伽玛刀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效果.方法将65例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状况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心理护理等综合干预措施.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总体疗效.结果:出院时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临床总体疗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缩短住院天数,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分比较,护理干预后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还能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耳鸣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10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1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状况。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焦虑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2组干预前后相比干预组(P<0.01)比对照组(P<0.05)对耳鸣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更大。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缓解耳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心理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西医结合情绪、饮食综合护理(简称观察组),一组予以单纯西医护理干预(简称对照组),观察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通过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抑郁情绪、焦虑情绪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患者的躯体、角色、情感、认知、社会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评分的均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综合护理可改善自发性气胸患者的精神、心理上的压力,提高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换药患者焦虑情绪和疼痛的相关性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46例门诊换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66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患者换药前给予门诊换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换药前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换药后采用简化Me-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患者疼痛,换药前后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特质焦虑量表(T-AI)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评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AS、T-AI、S-AI及SF-MPQ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评分(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疼痛与干预前后焦虑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门诊换药患者换药前评估其焦虑情绪以预测换药时疼痛,对于焦虑评分高的患者应尽早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换药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高危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A-I)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测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焦虑、抑郁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实行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其负性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行为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疗效。方法:将5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7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7%(P<0.05)。治疗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行为护理能够明显消除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让患者情绪稳定,积极面对现实,接受治疗,增强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抑郁、焦虑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疼痛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消化内科患者因恐惧、焦虑情绪导致的心理负面反应,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309-4311
观察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心率、焦虑评分变化情况及护理后两组治疗效果。护理后两组心率、焦虑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并心率失常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心率,缓解其焦虑情绪,应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社区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脂、血压、血糖、血肌酐等指标及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血压、三酰甘油、血肌酐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1),干预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精神性抑郁、躯体性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两组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心理评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进行IKAP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变化.结果:采用两种护理干预模式均可不同程度纠正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经IKAP模式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低于传统模式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相应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IKAP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绪,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更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