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模式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推进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我院病区护士330名,同期患者550例,在此期间实施传统绩效考核方法;另选择2012年1~12月我院病区护士330名,同期患者550例,在此期间实施新型绩效考核模式。在护理垂直管理体制下,构建新型绩效考核系统,运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法对护理绩效考核分配方式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观察新型绩效考核办法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理服务效能、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结果:实施新型绩效模式后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采用新型护理绩效考核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改善护理管理效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陪护护理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将2010年2~7月的1 296例患者作为陪护组,将2010年7~12月的1 602例患者作为无陪护组,比较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不良事件与投诉发生率、陪护率、按呼叫器的例次、满意度情况。结果:无陪护组基础护理合格率、满意度均明显优于陪护组(P<0.01),不良事件与投诉发生率、陪护率、按呼叫器例次均明显低于陪护组(P<0.01)。结论:无陪护护理可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我院脑外科护理人员28名和住院患者213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柔性护理管理,并与实施前2010年1~12月护理人员27名和住院患者206例作为对照组相比较.比较实施柔性管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变化.结果:实施柔性护理管理后,护士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增加;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结论:柔性管理在脑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更能体现人文关怀,增强凝聚力,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品管圈活动在心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为心脏外科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品管圈工作小组,确定“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为活动主题。将2013年1月至6月在我科住院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月至5月在我科住院的3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并对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给予详细解答,满足患者基本需求。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的管理模式对存在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等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明显升高(P<0.05),基础护理操作合格率、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略高于实施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对住院病房、护理服务态度、健康宣教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患者(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技术满意度略高于对照组住院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团体凝聚力、责任心、自信心、解决问题能力、工作积极性、沟通能力等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心脏外科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护士综合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4月实行风险管理后收治的632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将2010年5月~2011年4月实行风险管理前的597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在培训前、后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考核。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风险意识较对照组强(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手术室风险事件对患者的伤害,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绩效考核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以供参考。方法本院自2013年1~12月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多方位绩效考核制度,对比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前1年内护理三基考试成绩、质量控制合格率和护患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与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前1年对比,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后护理三基考试平均分及质量控制评分明显上升,患者、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制度能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创伤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急诊进行抢救的102例的严重多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给予急诊外科常规护理措施,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上述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措施,比较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的合格率由84.44%,上升到96.49%,而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由86.67%上升到98.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及时准确判断严重多发创伤患者的病情和正确处理多发伤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首要条件,加强对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ICU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将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5月至201 1年4月)患者设为常规组,将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患者设为干预组,每组4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ICU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前后死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基础护理的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明显降低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改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和对患者就医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12月实施PDCA循环前的400例门诊患者为活动前组,2019年1—11月实施PDCA循环后的400例门诊患者为活动后组,活动前组采用常规护理,活动后组采用PDCA循环干预。对比2组护理人员基础操作(包括就诊指导、消毒隔离、无菌药品和药品器械基础操作)合格率、患者就医效率(包括预约时间和等候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包括对门诊环境、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 活动后组护理人员就诊指导、消毒隔离、无菌药品和药品器械基础操作合格率均高于活动前组(96.25%比75.00%、98.25%比76.75%、99.25%比87.75%、99.50%比64.75%),患者预约时间和等候时间均短于活动前组,患者对门诊环境、护患沟通、服务态度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活动前组(均P<0.001)。结论 PDCA循环应用于门诊护理服务中,可提高门诊护理人员基础操作合格率,提升门诊患者就医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arolina照护模式在眼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1日~6月1日收治的20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一般优质护理服务;将2018年7月1日~12月1日收治的200例眼科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以Carolina照护模式为导向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收到感谢信及锦旗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收到感谢信及锦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眼科病房护理服务中实施Carolina照护模式,能够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对我国优质护理服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5月我院开展"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前收治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6~9月该活动进行后收治的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干预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缓解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严重程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NICU住院治疗的162例机械通气新生儿根据有无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NICU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对照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新生儿家长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率则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明显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改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管理在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收治的998例精神病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将2016年1~12月收治的1032例精神病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细节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护理服务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细节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门诊输液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门诊输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基础输液护理操作合格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输液护理满意度。结果:在护理人员方面,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基础输液护理操作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方面,观察组输液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输液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与操作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门诊输液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12月收治的82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1~11月的82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平均住院天数、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90%;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4.68±5.88)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9.22±6.78)d,2组比较差异显著;平均住院费用观察组(25665±528)元,对照组(30866±732)元,2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1.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4%。结论有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实施绩效考核对胃肠外科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胃肠外科护理人员26名,通过制定绩效考核标准并进行实施。比较实施前(2013年6~12月)和实施后(2014年1~6月)胃肠外科的护理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绩效考核实施后患者对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勤劳、技能、品德、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绩效考核实施前(均P<0.05),引流管脱落率、尿管脱落率、胃管脱落率、护理投诉事件率均显著的低于绩效考核实施前(均P<0.05),患者的平均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均较绩效考核实施前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实施绩效考核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郝祥梅  王丹丹 《当代护士》2013,(11):147-148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模式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5月与2012年6~10月的6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流程管理前的30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流程管理后的300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实施流程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基础护理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流程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12月门诊抽血中心患者1 20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0年1~12月门诊抽血中心患者1 50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门诊抽血中心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实施前后门诊抽血中心的抽样调查合格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医源性感染发生率、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及实施前后门诊抽血中心的抽样调查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抽血中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抽样调查合格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科2010年8~11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2月~2011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宜教、关爱患者、心理支持5个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员娥  李艳  厉小小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73-1074
目的探讨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12月的传统责任制护理人员和护理对象为对照组,2010年4~12月在优质服务示范病房开展后采取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的护士与患者为实验组。采用浙江省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及护士综合能力测评表评价护理质量,并统计基础护理合格率。结果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护士综合分析能力、基础护理合格率等方面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采用小组负责制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