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赤散与单味木通对动物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含关木通的复方导赤散与单味关木通对动物肾毒性的差异.方法用含有关木通的复方制剂导赤散与关木通水煎液,分别以关木通每日6g/kg、每日12g/kg、每日24g/kg、每日48g/kg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7天,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关木通各剂量组均有导致大鼠急性肾功能减退及组织形态学改变的作用,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复方导赤散使用关木通较单味应用关木通肾毒性低,且随配伍、剂量合理的调配而肾毒性降低显著.结论关木通单味药应用有肾毒性,且随剂量增加而肾毒性显著;复方导赤散有降低关木通肾毒性作用;导赤散中关木通常规用量无毒. 相似文献
2.
导赤散中不同配伍对关木通致小鼠肾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导赤散中不同中药与关木通配伍后对关木通引起的小鼠肾毒性的影响,从而探讨中药复方配伍对其毒性的影响的重要作用.方法:将关木通分别与导赤散中不同药物配伍,给小鼠灌胃5d后,检测肾功能变化,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结果:关木通与生地黄、竹叶配伍组,血清肌酐、尿素氮、尿糖、尿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关木通组,肾组织损害较轻,组织结构基本完好.导赤散全方组,关木通配伍甘草组与关木通组肾组织损害程度相近.结论:关木通与生地黄、竹叶配伍后,能明显改善肾功能及肾脏组织损害情况;大剂量甘草可能对关木通的肾毒性有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关木通肾毒性与剂量、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关木通慢性肾损伤的功能改变和病理学变化与投药剂量、用药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取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A、B、C组按1g·kg-1·d-1、2g·kg-1·d-1、4g·kg-1·d-1不同剂量分别给予关木通水煎液灌胃,正常对照组D组以等体积饮用水灌胃,分别于第6、12、14周末大鼠尾静脉取血,留取大鼠24小时尿液,测定相关肾功能指标,留取部分肾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其余肾组织匀浆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在3个月观察期内<药典>法定剂量对大鼠肾功能及病理结构无不利影响,而剂量增大就会产生肾毒性,且与剂量、用药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关木通肾毒性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5.
关木通复方肾毒性的临床前瞻性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观察。判断关木通复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颗粒剂KM-38旧方)是否有肾毒性,以便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方法:监测经辨证在药典剂量(<6g)下短期(<60d)服用关木通复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颗粒剂KM-38旧方)的病人,于服药前后体重,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特别是尿中低分子量蛋白的变化。结果:服药前后患者体重,血压,血红蛋白及肾功能等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关木通的肾毒性可能与超量,长期,不辨证服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单味关木通和龙胆泻肝汤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单味关木通、配伍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给药后,大鼠肾功能、肾组织形态学及肾脏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单味关木通组、龙胆泻肝汤组、正常对照组3组,其中前两组分别按6,17.5 g·kg-1(其中含关木通6 g·kg-1)给以相应方药水提液灌胃,正常组给予等量饮用水,连续8周。测定大鼠血、尿生化指标及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水平,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2种水提液连续给大鼠灌胃8周,均可见明显的肾功能改变,肾脏组织匀浆中IL-1β,IL-6水平比正常组均明显升高,组织切片显示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龙胆泻肝汤组的肾脏损伤较单味关木通组轻。结论:实验剂量的关木通与配伍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均可引起肾功能损伤,肾脏损伤以炎症细胞浸润为主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和伴有高水平的IL-1β与IL-6为特征。推测关木通及其龙胆泻肝汤引起的肾毒性涉及免疫诱导的炎性损伤机制;复方龙胆泻肝汤肾毒性较低,可能与其减轻单味关木通引起的免疫诱导的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配伍降低关木通肾毒性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自1993年比利时的vanherweghem JL等首次报道“中草药”可引起进行性间质性肾纤维化以来。由关木通和广防己等含有马兜铃酸的马兜铃属植物引起的肾病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关木通等列为了禁用药。但是关木通作为常用药。其良好的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的功效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所以。关木通等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应该被弃用还是通过合理配伍减毒使用,让其继续用于防治疾病引起了医药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关木通、益母草对大鼠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比较观察雷公藤、关木通、益母草对大鼠的肾毒性.方法:雷公藤、关木通、益母草给大鼠连续灌胃90天,观察动物的一般情况、尿常规、尿微量蛋白、肝肾功能、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剩余1/3大鼠进行停药30天恢复期观察.结果:雷公藤、关木通、益母草三种药物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尿常规异常、尿微量蛋白异常和肾功能改变,停药后肾功能指标有的可复,有的不可恢复.雷公藤、关木通、益母草三种药物的大剂量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肾脏形态学改变,但损害部位有所不同.停药后,肾实质损伤多数为可逆性,间质纤维化难于恢复.结论:雷公藤、关木通、益母草一定剂量均可以造成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大鼠实验性肾损伤,有必要对益母草"非马兜铃酸性"肾脏毒性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导赤散对大鼠急性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国内外时有因服用关木通或服用关木通复方而导致肾功能损伤的病例报道,国外某些学者把该现象冠名为"中草药肾病".[1-5]美、英、日等国拒绝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进入他们国家,我国政府出于对关木通的安全性考虑已将其停用. 相似文献
10.
小蓟饮子各配伍组对关木通肾毒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蓟饮子中君臣佐使药对关木通的减毒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关木通组、关木通与小蓟饮子中君臣佐使药不同配伍组,灌胃3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及相关肾功能指标,并测定各组马兜铃酸Ⅰ的含量.结果:关木通与小蓟饮子中君药、臣药配伍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比单纯关木通组有明显改善,相关肾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单纯关木通组(P<0.01),马兜铃酸Ⅰ的含量也低于关木通组.结论:小蓟饮子中的君药、臣药能减轻关木通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11.
木通的肾毒性析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 1993年 ,比利时人Vanherweghem报道“中草药肾病”后[1 ] ,国外文献已陆续报道有关服用中草药后引起肾脏病变的报告 ,并称为“中草药肾病”(Chineseherbnephro hathy ,CHN)。尽管文献中有超量服用木通而引起肾脏损害的记载[2 ] ,但都缺乏详尽的临床研究 ,木通仍在使用。由于这些中药的主要毒性为马兜铃酸 (AA) ,且肾损害与其有关 ,故国内有学者建议 ,将其称为“马兜铃酸肾病”(AAN) ,专家们认为这一命名可以接受。木通是一味常用而效果好的利尿通淋中药 ,分为关木通、川木通 ,《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12.
13.
关木通肾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研究揭示关木通肾毒性的组织,细胞学机制。方法:建立体内短期肾病毒动物模型和体外培养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模型,分别观察关木通(9g/kg)及其复方(30g/kg),对体内动物模型,关木通鼠血清和关木通主要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及其鼠血清对体外细胞模型的毒性影响,并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马兜铃酸鼠血清中马兜铃酸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关木通组动物体重明显减轻(P<0.01),并出现蛋白尿和尿糖,关木通复方组动物体重增长缓慢(P<0.05),也出现蛋白尿,但未见尿糖,关木通及其复方组均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脱落,间质血管瘀血,肾小球基本正常或有轻度基膜皱缩;关木通和马兜铃酸鼠血清均对牛肾间质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该抑制作用不随马兜酸I血药浓度的递减而减弱,而与血药浓度相对稳定的马兜铃酸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I相关。结论:在动物模型上确证大量短期服用关木通及其复方均出现肾毒性,并呈现急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为主而不伴肾间质纤维化的组织病理学特点;证实关木通真正的肾毒性成分还有其固有的和体内代谢生成的马兜铃内酰胺,其作用位点并非局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至少还有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该细胞生长受显著抑制的现象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寡细胞性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关木通肾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经关木通染毒后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改变及其与组织病理和尿液、血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代谢组学在中药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关木通分4个剂量组:36、32、28、24 g/kg,W istar大鼠连续ig给药6 d,12 h后收集尿样,测定1H-NM R谱,并进行血浆生化指标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染毒后,大鼠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尿样中氧化三甲胺、柠檬酸、牛磺酸、肌酐、甜菜碱等代谢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醋酸、丙氨酸则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表明,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能够被区分开,而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醋酸和氧化三甲胺的变化。不同剂量条件下,各组动物的代谢谱也各不相同,与肾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结论关木通能够对肾脏造成损害,且大鼠尿液的代谢物谱与关木通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在毒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复方配伍减低关木通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含关木通的传统复方导赤散对大鼠的急性、慢性肾损伤。探讨其配伍、剂量、用药时间与关木通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关木通、导赤散水煎液。分别以关木通每日6g/kg、12g/kg、24g/kg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7天(急毒实验)和每日4g/kg连续灌胃给药12周(慢毒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检测单味关木通药液、导赤散药液及导赤散拆方药液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结果:关木通各剂量组均有导致大鼠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损伤作用,且与剂量、用药时间呈正相关;复方导赤散配伍对大鼠造成的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损伤均较单味关木通轻.且随剂量、用药时间的合理调配而肾毒性显著降低。复方导赤散药液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明显低于单味关木通药液组。结论:复方导赤散配伍具有减低关木通肾毒性作用;复方导赤散配伍和/或竹叶分别具有减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关木通的肾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方法研究了染中药关木通毒性大鼠尿液的代谢改变及其与靶器官毒性的相关性。分3个剂量组(36、32、28g生药.kg-1.d-1)对雄性Wistar大鼠连续6d灌胃给药,收集12h的尿样,进行1H-NMR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染毒后的大鼠尿样中氧化三甲胺、牛磺酸迅速下降,而柠檬酸、肌酐、2-酮戊二酸等代谢物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乙酸、丙氨酸则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而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乙酸、氧化三甲胺、丙氨酸和牛黄酸的变化。乙酸、丙氨酸的显著上升表明动物出现了肾小管坏死,与以前报道的肾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关木通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有着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关木通能够对肾脏造成损害,且大鼠尿液的代谢物谱与关木通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说明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的毒性研究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关木通的肾毒性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方法研究了染中药关木通毒性大鼠尿液的代谢改变及其与靶器官毒性的相关性.分3个剂量组(36、32、28 g生药·kg-1·d-1)对雄性Wistar大鼠连续6 d灌胃给药,收集12 h的尿样,进行1H-NMR谱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染毒后的大鼠尿样中氧化三甲胺、牛磺酸迅速下降,而柠檬酸、肌酐、2-酮戊二酸等代谢物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乙酸、丙氨酸则显著上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给药组与对照组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而造成组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乙酸、氧化三甲胺、丙氨酸和牛黄酸的变化.乙酸、丙氨酸的显著上升表明动物出现了肾小管坏死,与以前报道的肾脏病理和血浆生化改变相一致.关木通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有着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关木通能够对肾脏造成损害,且大鼠尿液的代谢物谱与关木通毒性作用强度密切相关,说明代谢组学方法在中药的毒性研究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草药并不总是有益的Ⅱ:中药广防己和关木通的肾毒性不容忽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希雨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0,15(5):201-202
1994年,比利时公开披露了某一减肥组织的妇女因服用一种由芬氟拉明(食欲抑制剂)、药鼠李皮、颠茄提取物、乙酰唑胺(利尿剂)和中药汉防己、厚朴等组成的复方减肥制剂,导致33人罹患肾病的不幸事件(Am JKidney Dis,1994,24(2):172)。经查,乃是该药制造者误将中药广防己替代汉防己用于处方所致。广防己含有马兜铃酸(aristolochicacid),早在60年代就已知该化合物有肾毒 相似文献
20.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关木通的短期肾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用小鼠进行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关木通短期肾毒性试验,每日灌胃1次,剂量分别为30g/kg和9g/kg连续7d,观察小鼠体重,血红蛋白,肾功能及肾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连续灌胃7d后,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和关木通组的体重,尿蛋白和肾组织均明显异常,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木通组病变较重。提示关木通及含关木通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均有相同的肾毒性趋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