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谭艳  陈聪  周聪  黄柔  肖凡  刘秀  陈昱彤  喻嵘 《中国中医急症》2021,(1):149-151,155
黄疸病首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先秦两汉至隋唐时期的医家大多认为黄疸与脾密切相关,湿邪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宋金元时期医家对黄疸发病的病因及特点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将湿热、寒湿分别致阳黄和阴黄做了具体的概述和区分,并指出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认为内有积热,外感时邪疫毒,内外因素共同影响,导致黄疸的发生.明清时期有医家指...  相似文献   

2.
近代医家对黄疸的辨证主要分为阳黄证和阴黄证两大类,这种辨证分型在中医治疗黄疸病的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笔者查阅中医历代相关文献,整理出阳黄、阴黄理论发展历程,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超 《环球中医药》2010,3(5):374-376
黄疸不但为中医病证名,亦为西医常见症状鉴别诊断学中重要内容之一,相同的名称及其临床特征虽为中西医结合的切人点,但亦导致了初学者之迷茫,多将在主要在于脾胃之病位误认为在肝脏,对肝脾同病者不知先后次序而谓“肝病传脾”者。重温《临证指南医案》,学习吴门医派创始人叶天士从脾从胃论治黄疸之理论及其经验,有助于对黄疸病因、病位、病机的再认识。其明确提出的黄疸“以湿(热)得之”,病位主要在于脾胃(而非在于肝藏),治疗阳黄在胃、阴黄在脾,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与实用价值。现不揣简陋,浅析于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ayes概率模型在新生儿黄疸阴阳属性判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7例出生后10天内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阳黄组(68例)和阴黄组(39例)。分析可能与新生儿黄疸有关的胎内因素、出生时及出生后因素,入院当日或次日化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指标。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及Bayes判别分析筛选有判别意义的指标;建立阴黄及阳黄的Bayes概率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及Bayes判别分析筛选出的对新生儿黄疸阴阳属性有判别意义的指标为:母亲年龄、妊娠期糖尿病、胎龄、窒息史、ABO溶血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SD)、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血清直接胆红素(serum direct bilirubin,DB 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利用SPSS进行Bayes判别分析,得到Bayes判别函数系数。根据判别函数系数建立Bayes判别函数:阳黄y_1=-21.701+2.589×母亲年龄+1.037×妊娠期糖尿病-1 7.175×窒息史+13.876×胎齿争+6.303×ABO溶血病+2.1 16×RDW-SD+0.831×DBIL+0.012×ALP+1.697×LCR+0.001×CHE;阴黄y_2=-33.51 1+2.991×母亲年龄+3.960×妊娠期糖尿病-12.877×窒息史+11.848×胎龄+1.820×ABO溶血病+2.231×RDW-SD+0.999×DBIL+0.023×ALP+1.916×LCR+0.002×CHE。对判别函数进行假设检验,Wilks′λ=0.393,P=0.000,故判别函数有统计学意义。对其进行考核,阴黄及阳黄的符合率均在90%以上。结论通过构建Bayes概率模型可以较准确地判别新生儿黄疸的阴阳属性。  相似文献   

5.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当今社会,可能只有中医还在用着阴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那么为何中医还要用阴阳?阴阳在中医的诊治过程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再者,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内因能否一贯地作为"变化的根据"?通行的"内因第一"论是否荒谬?张老师将结合病例阐述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黄疸分阳黄、阴黄,多以色黄而晦暗者为阴黄。此盖言其常,然考诸先贤诸论,多有出入,验之临床也非尽然。笔者经验黄疸其色晦暗如烟熏者,临床多见于以下三端:寒湿为患、阳虚兼湿热为患、湿重于热。兹就此申而述之。  相似文献   

7.
黄疸是肝胆系统常见疾病,中医对黄疸的认识源远流长,从繁杂的辨证分型到形成以阴阳为纲的辨治体系,经历了数代医家的发展完善。笔者总结以湿热、寒痰、热毒、血瘀、正虚为黄疸病理因素,困阻中焦脾胃,阻滞肝胆气机,胆汁疏泄失常为病机。归纳以正虚无热者为阴黄,有热无寒者为阳黄,以寒热错杂者为半阴半阳辨证论治黄疸,体现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阴阳转换。综前人之述而论之,阐发自己的拙见,抛砖引玉,以期有益于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8.
重视和发展中医之阴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学说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的精髓 ,也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临床上 ,由于某些不确定的因素 ,致使阴阳学说理论并未有效地在中医药诊疗疾病过程中发挥其特有的功用 ,笔者通过对中医阴阳学说理论的深入剖析 ,以求引起广大中医工作者对中医理论精髓的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黄疸是指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基本病机有人认为是病在脾胃,脾不健运,胃失和降而致,治疗应重在健脾和胃化湿利小便;也有人认为是病在肝胆,肝胆疏泄功能失调而致,治疗重在清肝利胆,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10.
浅谈治黄活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治黄活血青海医学院附院(810001)李方中关键词黄疸,活血,阴黄,阳黄黄疽一病在《圣济总录·黄疸门》分为9疸36黄,但不外乎阳黄、阴黄之分。当代关幼彼教授曰:“黄疸一病病在百脉,治黄必活血,血活黄易却。”为治疗黄疸病开辟了新的途径。现将笔者学习...  相似文献   

11.
李萍 《河北中医》2001,23(5):349-350
急黄是黄疸中的重证和险证 ,死亡率高。急黄相当于西医病毒性肝炎中的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重症肝炎及急性重症肝炎中有深度身目黄染者。有关急黄的病名及表现 ,《诸病源候论·黄疸诸候》中曰 :“卒然发黄 ,心满气喘 ,命在倾刻。”“有得病即身体面目发黄者 ,有初不知是黄 ,后死乃身面黄者 ,其候得病但发热心战者 ,是急黄也。”除极少数暴发急黄外 ,一般在前驱期都有一个渐发过程 ,多因醉酒、劳倦、忧怒、复感邪毒等种种内外因素 ,重伤肝胆精气 ,使湿秽热毒等邪乘虚内陷 ,引起病情急剧恶化。急黄诊断应具有下列特征 :①病程短。黄疸大约 2~…  相似文献   

12.
到了病房,齐大夫向病人介绍道:"这是咱省中医药研究院名医馆的张大夫、张教授,我特意请他来给您会诊。"  相似文献   

13.
14.
<正>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门哲学,它具有朴素的唯物观和辨证法思想。它肇始于《周易·泰否》(公元前770~476年):“泰”……“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否”……“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15.
阴阳学说与强直性脊柱炎辨证关系密切,强直性脊柱炎无论在发病年龄、患者性别以及主要临床表现等方面均体现出与阴阳学说内容的相关性。从阴阳学说与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特点、阴阳学说与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中医阴阳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推理工具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中医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而在此之前的医事活动只是些不成系统的对应疗法的经验片断,如马王堆出土医书中记载的以砭切割排脓,以“桑汁涂之”治虫蛇咬伤等等。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使医学不只是限于某些疾病的对应治疗,且可“推  相似文献   

17.
任路  宋丽萍 《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15-2116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在中医学中普遍用于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任路  宋丽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2):2115-2116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 ,是用以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其在中医学中普遍用于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预防 ,是中医学最基本的学说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疸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特征,中医称为黄疸。临床常见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亦属此类。临床所见,或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或寒湿阻遏,阳黄予清利湿热,阴黄予以温化寒湿,此为治疗大法。然而用常法而症不减者有之,久治残黄不退者亦有之。故笔者近20年来用常法治而不应者,则取变法疗之即取效。今附以验案介绍如下。 1 化瘀退黄 治黄须化瘀,瘀化黄易去。黄疸的形成与瘀血有很大关系,病久已由气滞而致血瘀,肝胆血瘀,日久成疾,胆道不畅,胆汁溢于外,导致了黄疸的形成,凡黄疸属于病程较长,而经一般疏肝利湿治疗,退黄…  相似文献   

20.
中医是医学的独特体系,传统医学之所以存在2000年,因为它具有物有的思辩,从自然生态观与人的有机联系,对于疾病,不是孤立地看病,以整体看局部,用协调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