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9岁.因"右眼红伴视物不清10个月,加重半年"于2005年10月21日来我院就诊.患者10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眼红、视物模糊,伴听力减退,无分泌物增多,无头痛、发热,无恶心、呕吐;以"右眼虹膜睫状体炎"给予泼尼松片40 mg/d抗炎治疗,眼红痛症状稍有缓解,听力似有恢复.7个月前右眼上述症状再次加重,视力明显下降,并出现头发变白及胸背部皮肤白斑,在其他医院诊断"右眼葡萄膜炎"给予口服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2.
下泪小点在导泪功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即使很轻微的下泪小点外翻,致使泪小点不能接触球结膜表面,也可造成明显泪溢.对于该病的治疗,王国华等[1]曾介绍有"睑结膜烧灼术"、"泪小点后唇三角形切除术"、"睑结膜睑板菱形切除术"、"切除瘢痕转移鼻根部皮瓣术和Z字形术"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3岁.1988年开始出现左鼻阻塞,逐渐加重,无脓涕,偶有鼻血,曾诊断为"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滴药治疗.1993年1月因左鼻出血,以"左鼻腔肿物,鼻中隔偏曲"收住某院,并在局部麻醉下行经前鼻孔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鼻中隔恶性混合瘤".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门诊以"鼻中隔肿物待查"收入院.入院后检查:全身一般状况良好,浅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肝肾检查均属正常.专科检查:鼻外形正常,鼻粘膜呈慢性充血,无脓血分泌物,鼻中隔左偏,于鼻中隔左侧偏曲部后上方有一灰白色,质软肿物,其大小因中隔偏曲所堵,未窥清,表面不光滑,有触痛,触后有少许渗血,中下鼻甲大.CT显示中隔中段有部分隆起,软骨正常,各鼻窦正常.考虑肿瘤未切净,于1993年6月21日全身麻醉下行左鼻侧切开术,见鼻中隔左侧中部有一1cm×0.8 cm大小肿瘤,离肿瘤区约1cm切开粘骨膜,并切透中隔软骨至对侧粘骨膜下,充分剥离止血.将肿瘤及其周围粘膜及附着的中隔软骨剪下,完整保留中隔右侧粘骨膜.鼻腔填塞碘仿纱条.术后经过顺利,鼻腔创面愈合良好.患者术后每年复诊检查,最近一次于2000年3月23日复诊.术后已近7年,鼻中隔粘膜光滑,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6岁.因"胸闷、气促1个多月,进食后刺激性咳嗽、喷出食物1周"于2002年10月20日入院,入院后X线摄片发现:左肺上叶有一块状阴影.CT检查示:左肺上叶有"4 cm×3.5 cm的实质性肿块,气管距隆突上5 cm处后壁有一缺损,周围黏膜影增厚,诊断:左上肺癌气管转移待查.于2002年10月26日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距声门下5cm气管后壁有1.5cm直径的缺损,周围组织糜烂,有散在硬结.  相似文献   

5.
例1 患者女,21岁.2008年12月22日因"左眼视物变形、变小20d"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曾于2004年11月因头痛、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行"小脑占位手术";2007年9月13日因眩晕呕吐1个月,入我院脑外科住院治疗,MRI诊断:右侧小脑半球病变,多系血管母细胞瘤;后行"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病理诊断:血管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0岁,因"右眼前黑影飘动、视物模糊2个月"于2007年10月22日入院,有不洁性交史.入院查体: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2.无法矫正;左眼1.5.裂隙灯检查无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7.
例1 患者女,21岁.2008年12月22日因"左眼视物变形、变小20d"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曾于2004年11月因头痛、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行"小脑占位手术";2007年9月13日因眩晕呕吐1个月,入我院脑外科住院治疗,MRI诊断:右侧小脑半球病变,多系血管母细胞瘤;后行"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病理诊断:血管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8.
例1 患者女,21岁.2008年12月22日因"左眼视物变形、变小20d"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曾于2004年11月因头痛、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行"小脑占位手术";2007年9月13日因眩晕呕吐1个月,入我院脑外科住院治疗,MRI诊断:右侧小脑半球病变,多系血管母细胞瘤;后行"有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切除术".病理诊断:血管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9.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是临床上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眼科遗传性致盲疾病.我国拥有丰富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人群资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及相关遗传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基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国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研究水平明显提高,部分成果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新基因的发现及功能研究,有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正在从"不治之症"逐渐过渡到"可治之症"等.但就整体水平而言,不论是在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础研究还是临床研究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水平相比均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当抓住目前基因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的机遇,集中全国眼科优势力量,创造和提供条件让更多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尽早得到基因诊断,为早日在我国尝试进行多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36岁.以"右眼红肿反复发作5~6年"为主诉前来就诊.患者于5、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反复红肿,偶有轻微疼痛,曾于多家医院就诊,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后缓解,停药后短期内复发.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岁.以"双眼红肿、痒痛7天"为主诉,于2002年5月12日就诊.双眼视力1.0,结膜充血、水肿,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双眼结膜囊内有细小的乳白色蠕虫数条(右眼3条,左眼2条),虫体尚在蠕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國内外對弱視多采用Bangerter定羲,即眼本身無器質性改變,或者有器質性改變及屈光异常,但其視力减退與病變不相適應,屈光异常并不能矯正,遠方視力在0.8(0.9)以下者,統稱為弱視.Bangerter于1955年提出了弱視的定羲.四十多年來,學術界對弱視的認識有了顯著的發展.首先,并非弱視者"眼部"、"眼本身"完全"無器質性改變".例如,在屈光不正性弱視中,屈光不正本身就有"器質性改變".眼軸過長(近視),眼軸過短(遠視),角膜曲率改變、晶狀體折光率及形態之改變、通光體各部分組合异常等等,都有形態、結構的變化,都屬于眼本身的"器質性的改變"--形態與結構方面的异常.諸如:眼肌先天性异常,包括眼外肌本身發育异常、中胚葉分化不良、肌鞘不正常、肌鞘纖維化、眼肌附着處异常、眼肌分離不良等以及眼肌發育粗大肥厚、節制韌帶异常等也屬于眼本身的器質性改變.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9岁.因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加重5d来我院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右眼视物模糊,不伴眼痛头痛,未予诊治,症状无缓解;10 d前因"头晕"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死"收入院给予对症治疗.5d前右眼视力急剧下降至眼前光感,伴右眼痛、同侧头痛、恶心,未呕吐,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给予"毛果芸香碱、噻马洛尔"等对症治疗,症状无缓解,视力下降至右眼无光感转来我院.患者3年前左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波动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而"信息爆炸"却是实实在在地.目前国内有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期刊文献有十余种,每年发表论文近三千余篇.想查全、查准某一主题的文章需颇费一番周折.为此笔者利用Fox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创建了耳鼻喉科期刊文献数据库及其查询系统,以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道有一个简便快速查找有关期刊文献的有力工具.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国际眼科杂志》2012,(10):1818-I0001
2012年9月12日至13日,为期两天的"精品国际科技期刊建设和发展座谈会"在西安召开。这是国内首次就如何打造更多中国人主办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所举行的高端学术研讨。本次座谈会由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承办。座谈会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实施国家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明目"五子"对大鼠光损伤视网膜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绿色荧光灯持续照射24 h造成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同时分别给予中药明目"五子"高、低剂量灌胃,连续给药14 d后,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视网膜NO的含量.结果光照后,大鼠视网膜NO含量升高;"五子"高、低剂量组能降低视网膜NO的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明目"五子"可降低视网膜NO水平,减轻光对视网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病人男,55岁.因"左眼视物逐渐模糊半月",曾在他院就诊(诊断不详),给予"血塞通"口服,无明显好转.既往有"高血压病"10年,自己服药控制.查体:一般情况良好,BP124/90mmHg.眼部检查:视力:右0.8 左0.1,结膜不充血,角膜透明,KP(-),Tyndall(-),瞳孔(-),晶体皮质部分混浊.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永川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重庆市永川地区50岁以上人群中青光眼的患病率.方法 选取2005年4~6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永川地区行青光眼调查.在该地区城区、近郊、远郊,抽取29个抽样自然村或居委会,每一位≥50岁受检者接受了问卷调查、视力和一般眼部检查外,以VanHerick法测量周边前房深度,用Perkins手持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用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主要观察视乳头,包括杯/盘比,杯盘比差,横竖径,盘沿切迹及盘沿出血.结果 5938人完成了检查,受检率85.19%.青光眼的患病率为3.55%.其中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患病率为2.49%,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女性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低的明显高于文化程度高的,三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为0.86%,继发性青光眼患病率为0.20%.在青光眼患者中,仅有2例双眼视力≥0.3,有209例有视功能损害.其中单眼低视力8例,双眼低视力4例,单眼肓168例,双眼盲29例.结论 重庆永川地区城乡人口中青光眼总患病率较1996年北京顺义地区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仍是该地区主要青光眼类型.青光眼患者的眼球摘除率和盲目率高,与永川地区经济和文化和教育程度等社会因素有关.通过筛查对前房≤1/4角膜厚度的人群密切随访或干预治疗可以降低青光眼的致盲率.  相似文献   

19.
徐亮 《国际眼科纵览》2004,28(5):360-360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通常我们难以真正领会这个词的含义,但作为杂志这一信息载体的编者,我们深感其内在的挑战性。一本好的杂志应该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画龙点睛、萃取精华。目前我国眼科界专业性学术期刊有十余种之多,如何让广大读者更加喜欢《眼科》、选择她、信赖她,作为主编我首先向读者回答的问题是《眼科》杂志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从分析问题入手,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儿童立体视发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30~50个月正常儿童立体视发育情况.方法 前瞻性研究.对152名30~50个月的儿童进行视力、眼位及立体视的检查.其中立体视检查采用Titmus、RPS、TNO 3种方法进行.对不同年龄组儿童的立体视功能进行比较,探索立体视在此年龄段的发育状况.结果 119人完成检查且视力≥0.6,年龄为32~50个月;12人完成检查但视力<0.6,年龄为34~49个月;有21人因为不合作未完成检查,年龄为30~49个月.不合作儿童的平均年龄低于能够合作完成检查的儿童(P<0.01).视力≥0.6的119人中,达到Titmus 60"、Titmus 100"和RPS 60"的百分比与年龄间存在正相关.将这119人按年龄以每5个月为一组分为4组,46~50个月组达到Titmus 60"、Titmua 100"和RPS 60"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前3组(P<0.05).119名儿童中有89.9%的儿童达到Titmus 100",94.1%的儿童达到RPS 200",95.0%的儿童达到TNO 240".结论 30~50个月儿童的立体视功能仍处于发育过程中.此年龄段儿童中大约90%能够达到Titmus 100",RPS 200"和TNO 240"的立体视锐度.RPS不包含单眼线索,且提供了匹配图形,适宜在小儿眼科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