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植物名包括学名和中文名。学名即拉J名,根据国际植物学会规定的植物命名法规,由属名、种加词和定名人三部分组成。植物药材的原植物来源是药材鉴定的基础。作者在使用1995年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过程中,发现由于个别药材原植物的中文名或拉丁名与已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以下简称《植物志》)记述不一致。给药材鉴定,尤其是全草类的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录的药材和饮片数量、药材与饮片基原物种数与 入药部位、成方制剂和单方制剂的数量及组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载入网站(http://itcm.hzau.edu.cn/yd/zgyd.htm)供参考查 询。分析显示:(1)《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616种药材与饮片以及47种植物油脂与提取物。616种药材和饮片按其来源 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质类、微生物类、人工合成或配置原料类、人源制品、兼具动物与植物来源类等。47种植物 油脂与提取物中,46 种为以植物来源制成的药材,剩余 1 种为动物来源,即水牛角浓缩粉。(2)616 种药材和饮片中,有 421 种(占比 73.60%)药材源于单一的基原物种, 96种(占比 16.78%)药材具有 2种基原,40种(占比 6.99%)药材具有 3种基 原,11种(占比1.92%)药材具有4种基原,2种(占比0.35%)药材具有5种基原,2种(占比0.35%)药材具有6种基原。47种植 物油脂与提取物中,有 34种具有单一基原,基原数为 2和 3的植物油脂与提取物各有 5种。(3)《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 1 605种成方和单方制剂。除未公布组成的云南白药和云南白药胶囊外,其余1 603种复方制剂和单方制剂一共涉及14 329种 药材。2020年版《中国药典》成方和单方制剂使用频次最多的前20种药材为甘草、当归、茯苓、川芎、黄芩、白芍、黄芪、 陈皮、地黄、白术、丹参、冰片、桔梗、大黄、熟地黄、木香、红花、麦冬、党参以及白芷。结果提示2020年版 《中国药 典》 亦存在药材饮片与处方药材不完全对应、炮制品收录不完整等问题。通过系统分析 《中国药典》 收录中药材的总体信 息及其与处方间的相互关系,可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材生产与完善处方药材的记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药名、基源植物中名及学名与其基源植物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学名。方法:对我国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某些中药名及基源植物的中名、学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基源植物的中名及学名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2015年版《中国药典》某些中药名及其基源植物的中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植物中名存在混淆和交叉混淆,及其学名不一致的4种情况:一是《中国药典》部分中药的基源植物中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的植物中名不一致;二是《中国药典》的部分中药基源植物的学名与其在《中国植物志》植物的学名不一致;三是《中国药典》部分中药的基源植物中名及学名与《中国植物志》或《Flora of China》上植物中名和学名不一致;四是《中国药典》某些中药名与《中国植物志》其他植物中名相同。结论:《中国药典》的中药名、基源植物的中名及学名与《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学名应保持一致性,才有利于人们进行中药种植、采购、销售、生产、研究,同时也将有利于我国中药在国际上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一些中药原植物学名补正意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一些中药原植物学名补正意见沈保安(安徽省芜湖市药品检验所241001)《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以下简称《法规》) ̄[1]规定,任何一种(包括亚种、变种及变型)植物,只能保有一个正确的学名,即符合《法规》的学名。凡是不符合《法规》的学名,统称为异名。随着植物分类科学的发展,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在编著《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等著作过程中,对已往文献中存在异名的拉丁学名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审订....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中国药典》一部药材资源种类,为保障中药材质量和拓展利用中药资源提供思路.方法:统计分析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药材和饮片,了解药典记载的中药材和饮片来源,归纳其中药资源特点.结果: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正文所收载的616味中药,植物来源占87.66%,动物来源占8.28%,矿物来源占4.06%.结论:《中国药典》不仅是临床用药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依据,还是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依据,还要起到引导保护与合理利用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的作用.中药资源需要扩大来源,多基源多入药部位中药的质量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含贝母药材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玲  王曙  曲建博  阳长明 《中草药》2021,52(11):3462-3466
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止咳的功效,是治疗肺经疾病的要药,也是常见的中药材。《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录浙贝母、川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湖北贝母5种贝母药材,其中,川贝母来源有6个基原,伊贝母2个基原,浙贝母、湖北贝母、平贝母各1个基原。通过对历版《中国药典》收录的贝母药材标准变化情况、贝母中生物碱类成分研究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提出对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建议,为提高含贝母药材中药制剂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以下简称《药典图鉴》)正式出版。《药典图鉴》系由国家药典委员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通力合作,组织专家共同编著完成,填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没有基原植物形态描述的空白。  相似文献   

8.
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在地处大巴山地区的镇巴县采集到了野生绵马贯众的植物标本,表明大巴山地区有绵马贯众生长分布,为绵马贯众的药用资源提供了新的发现;同时发现《中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2010年版)对绵马贯众植物形态学描述存在缺失,建议在编撰新版《中国药典》时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查找考证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材基原植物拉丁学名与《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FOC)等权威植物分类著作的差异,为完善修订中国药典药材基原内容奠定基础。方法:针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材所有植物基原拉丁学名,查询《中国植物志》、FOC等权威著作和相关研究文献,对发现有差异的拉丁学名进行考证研究。结果:中国药典2020年版存在药材基原拉丁学名与权威分类学著作不同,且以往文献未曾研讨者,计有药材品种27个,涉及基原植物34种。结论:经研究考订,厘清了中国药典上述基原植物的拉丁学名之来龙去脉,并提出了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建议,认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药材基原植物拉丁学名错误宜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PG)Ⅳ系统是目前最新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基于DNA序列的APG系统能更自然地反映植物的系统发育及演化关系,其在国外的植物科学研究和教学中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通过APGⅣ系统与传统植物分类系统变动的对比,梳理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基原植物分类地位的变化。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按照APGⅣ系统里被子植物的基本类群的ANA基部支群、木兰类分支与金粟兰目、单子叶植物、真双子叶植物的基部类群、超蔷薇类分支、超菊类分支,分别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基原植物分类地位的变化进行整理。结果: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约有72种中药,涉及到76种基原植物对照APGⅣ系统要进行科等级变动;原属于传统双子叶植物纲的22种中药,其涉及到26种基原植物,被放置于APGⅣ系统的单子叶植物和真双子叶植物分化之前出现的类群。结论:基本上理清了药典的中药基原植物在APGⅣ系统分类地位的变动,有利于进行中药基原植物的研究查阅国内外的文献,有利于我国中药在国际上进行交流活动,为我国高校《植物学》和《药用植物学》的教材修订提供参考,也将为日后我国药典内...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对在2010版《中国药典》的某些中药名及拉丁学名与其基源植物在《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的中名及拉丁学名未统一等情况进行探讨,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中药名与其基源植物的中名及拉丁学名存在的易引起人们产生歧义、误解地方,旨在引起中药学及植物学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药典》部分药材拉丁名的修订意见王汉章刘红宇(江西省药品检验所南昌330046)中药材拉丁名称不仅可以统一中药名称,防止混乱,而且有利于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是中药走向世界,与世界生药接轨的交接点。《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1](以下简称《手册》)《中药命名原则》总则规定:“中药名称应明确、科学、简短、不易误解、混同和重复。”但199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以下简称《药典》)中的某些植物类药材药用部位的拉丁名称  相似文献   

13.
张丽丽  孙宝惠  马静  秦陇  刘丹 《中成药》2014,(12):2661-2664
对《中国药典》2010年版成方制剂中药材及饮片基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述与讨论,针对成方制剂处方饮片遗漏基源、成方制剂无基源并存在同名异物、附录Ⅲ未收载的药材和饮片名称和炮制方法不规范等相关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国药典》载数种药材学名进行辨析。方法:将《中国药典》数种药材学名与《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国植物志》收录的中药材植物学名进行比较。结果:《中国药典》与各著作学名存在同物异名/同名异物(藏菖蒲)以及物名均不一致现象。如绵萆薢:《中国药典》与《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国植物志》所载绵萆薢植物名相同学名不同,金荞麦:《中国药典》与《中药鉴定学》所载植物名与学名均不同。结论:中药材学名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统一性。应规范与使用中药材学名。  相似文献   

15.
艾铁民 《中草药》2019,50(6):1281-1284
针对《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现状,遵循建立"最严谨的标准"的理念,对目前编制《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工作提出关于多基原中药的名称、非标药材进入药典成方、中药基原植物及药材拉丁学名的字体和词序标准化3项建议,为《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修订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简称《中国药典》)(一部)药材所收载妊娠禁忌中药的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安全和中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分析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妊娠禁忌中药材和饮片,了解《中国药典》记载的中药材和饮片四气五味等,归纳其药性特点.结果 《中国药典》(一部)正文所收载的98味妊娠禁忌中药,温性药有32.65%,辛味药有53.06%,人肝经有58.16%,有毒药物有50.00%. 结论 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和药效学研究,有必要进一步丰富中药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药典》2010版、2015版载榼藤子补气补血,健胃消食,除风止痛,强筋硬骨。似以补益功效为主。查询资料,《中国药典》定义榼藤子功能主治与历代本草差异巨大,值得商榷。1来源考证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材及原植物彩色图鉴》描述:榼藤子,本品系民族习用药材。为豆科植物榼藤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  相似文献   

18.
阐述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成药水提取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为《中国药典》的修订和中成药的水提取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按影响水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分类,将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的水提取工艺存在的问题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总结并举例分析。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中成药水提取工艺,未注明浸泡工艺的有516个方剂,溶媒用量523个,提取时间126个,提取次数8个,存在提取工艺参数不明确等问题。中成药水提取工艺参数不明确将可能会阻碍中成药的产业化发展,宜予以重视,为中成药的水提取工艺研究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来源信息。方法:统计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建立数据库分析其数量、基原植物、药用部位等。结果: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载59科142种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包括85种果实类中药和57种种子类中药,占其收载616种药材和饮片的23.05%。药材数量最多的10科是豆科14种、芸香科11种、葫芦科9种、蔷薇科9种、大戟科6种、姜科6种、禾本科4种、菊科4种、茄科4种、使君子科4种。有31种药材的基原植物数≥2种,占比为21.83%。基原植物数为4种、3种、2种的药材分别有1种、5种、19种,且有6种药材的基原植物数不明。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分为完整果实、果实的一部分、完整种子、种子的一部分,各含71种、14种、51种、6种药材。85种果实类中药涉及20种果实类型,如核果、蒴果、浆果、柑果、聚合浆果等。结论: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果实及种子类中药的数量较多,药材的来源科属、药用部位和果实类型有多样性,还需深入分析《中国药典》记载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包芮之  万德光  裴瑾  李羿 《中草药》2020,51(17):4568-4575
在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等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临床疗效一致和有药可用为据,从历版《中国药典》中药材的基原和药用部位的视角,分析其变化原因和探索其变化规律。预测药典收载植物类中药材数量、多基原品种数量和多部位品种数量的变化趋势,并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以实现中药材质量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