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目的: 应用微量动态显色法对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并与凝胶法结果比较。方法: 采用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对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采用凝胶法鲎试剂对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 本品在终浓度为40 mg·mL-1及以下浓度时对微量动态显色法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回收率在50%~200%之间,检测结果与凝胶法一致。结论: 本品可采用微量动态显色法定量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凝胶限度法及动态显色法(微量)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及结果的影响。使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提到的凝胶限度法及借助全自动细菌内毒素检测系统进行的动态显色法(微量)两种检测方法对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及结果进行研究及对比。使用凝胶限度法及全自动细菌内毒素检测系统动态显色法(微量)对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最大8倍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时,干扰试验均成立,检测结果一致,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要求。凝胶限度法及全自动细菌内毒素检测系统动态显色法(微量)均可用于钠钾镁钙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全自动细菌内毒素检测系统动态显色法(微量)在减小试验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及结果定量方面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考察含糖平衡盐、替硝唑葡萄糖和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剂的干扰作用,探讨以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法取代热原检查法检查含糖平衡盐等3种自制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限值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用EDS-99细菌内毒素测定仪对含糖平衡盐、替硝唑葡萄糖和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并用凝胶法进行验证.结果:用两个厂家生产的鲎试剂以动态浊度法检测3个不同批号的含糖平衡盐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样品不经稀释,其细菌内毒素回收率均在50%~200%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980,表明含糖平衡盐、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3批样品同时用凝胶法检查,其结果均为阴性;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剂有干扰,稀释4倍可消除干扰.结论:含糖平衡盐、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凝胶法可作为生产含糖平衡盐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时日常检查其细菌内毒素限值的方法;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稀释4倍后可用凝胶法检查.  相似文献   

4.
魏国玲  陈兵  王林凤 《中国药师》2004,7(11):871-872
目的: 确定凝胶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检测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可能性.方法: 用3个批号4个浓度的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对鲎试剂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3个批号4个浓度的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均无干扰作用.结论: 初步认为可用凝胶法检查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0.5 EU·ml-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准确实时评估注射液中内毒素含量,并与凝胶法检测结果相比较,以确定微量动态显色法用于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微量动态显色法,选取2家不同厂家共6批样品进行实验,通过标准曲线可靠性试验、预干扰和干扰实验,确定本品不被干扰的稀释倍数,并将结果与凝胶法比较。结果 标准曲线可靠性的回归方程为lgT=2.8974-0.29133lgC,相关系数|r|=1.0000,本品稀释至10倍时无干扰,回收率在60%~75%之间;微量动态显色法与凝胶法检查结果一致。结论 微量动态显色法可用于定量检测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相较于凝胶法,操作更方便快捷,可实现定量检测,结果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显色基质法测定输液中内毒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敏  曹阳 《中国药事》1996,10(6):414-415
显色基质法测定输液中内毒素含量刘敏,曹阳,高辉(辽宁省本溪市药品检验所117000)目前检测4种大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水、10%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内毒素是按部颁标准规定的鲎试剂凝胶法[1]。该法属于限度试验,不能确度被...  相似文献   

7.
《中国药房》2017,(18):2576-2578
目的:采用凝胶法测定脂肪乳(10%)/氨基酸(15)/葡萄糖(20%)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项下凝胶法,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并进行方法学验证;将检测结果与显色基质法比较。结果:凝胶法中供试品溶液稀释24倍或以下时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无干扰作用,而显色基质法则为稀释76倍或以下。结论:凝胶法可用于脂肪乳(10%)/氨基酸(15)/葡萄糖(20%)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8.
彭燕  张玲莉  宋金春 《安徽医药》2013,17(9):1613-1614
目的 建立快速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查法,替代凝胶法.方法 使用显色基质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确立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内毒素定量检查法.结果 表明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r≥0.98,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在1:32稀释级别无干扰作用.结论 显色基质法与凝胶法比较,有灵敏、快速、能定量、重复性好的特点,可用于盐酸左氧氟沙星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原料药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对凝胶法和动态显色法两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凝胶法和动态显色法两种试验方法,对3批样品进行干扰试验以及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将左乙拉西坦原料药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每1mg左乙拉西坦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03 EU”,左乙拉西坦对凝胶法和动态显色法两种试验方法均无干扰作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符合规定。结论:凝胶法和动态显色法均可用于左乙拉西坦原料药细菌内毒素检测,可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用特异性鲎试剂和普通鲎试剂检测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对比试验,证明特异性鲎试剂较普通鲎试剂检测细菌内毒素更具专一性、更加准确、可靠、快速等优点。试验同时对热原检查法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抑制/增强系数鲎试验法是用于检查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新方法。结果是不同的注射液抑制/增强系数不同,但每一种注射液的抑制/增强系数又是恒定的。本文测定了6种注射液及其1→2和1→4稀释液的抑制/增强系数和其细菌内毒素限量校正值。其抑制/增强系数: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及其稀释液)1;20%甘露醇注射液(及其稀释液)1.2;葡萄糖氟化钠注射液(及其稀释液)1.4;50%葡萄糖注射液130,(其1→2和1→4稀释液均为5);25%葡萄糖注射液45,(其1→2和1→4稀释液均为5);甲硝唑注射液8,(其1→2和1→4稀释液分别为2.5)。本法与经典的家兔法试验结果一致,两方法间无显著差异(p>0.05)。我们认为本法可以用于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徐帆  冯恩富  徐贵丽  徐昕明  何天瑜 《中国药师》2009,12(12):1766-1768
目的:考察多索茶碱注射液、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及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观察及测定3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24h内的外观、pH及不溶性微粒,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3种主药的含量。结果:多巴胺及酚妥拉明不影响多索茶碱的稳定性,配伍液pH对甲磺酸酚妥拉明、盐酸多巴胺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及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适以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配伍于24h内使用,不宜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彭燕  张玲莉  王宗春 《中国药房》2014,(41):3909-3911
目的:建立定量检测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方法:采用显色基质法,按照《中国药典》相关方法对不同批号的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确立其不干扰质量浓度。结果: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稀释至5 mg/ml时无干扰作用,回收率为50%100%。结论:显色基质法可用于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张迪  于明  李沫  孙苓苓 《中国药房》2014,(21):1976-1979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情况。方法:按照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对来自5个厂家的53批样品进行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并对2种注射液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法定检验显示奥扎格雷钠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7.9%、100.0%;探索性研究显示产品中普遍存在两个杂质(杂质Ⅰ和杂质Ⅱ);灭菌工艺对产品质量无影响;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结果均在等渗范围内;细菌内毒素及无菌均符合规定。气-质联用法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17种增塑剂的含量,样品中均含有微量的DIBP、DBP、DPP,但均在国家限度内。建立聚类分析模型,各厂家样品均能通过验证,并可与其他品种进行区分。结论:2种注射液按各执行标准检验,总体合格率较好,但存在如细菌内毒素限度及无菌检查方法需要规范统一等问题。建议改进并统一现行质量标准,进一步加强对奥扎格雷钠氯化钠(葡萄糖)注射液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室温下8 h内氟罗沙星与7种常用注射液(5%GS,10%GS,5%GNS,10%GNS,复方氯化钠注射液,NS,乳酸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褶合光谱法,结合外观和pH值检查法,并以差谱值予以定量表达。结果在室温下8 h内,氟罗沙星与7种常用注射液配伍后,外观和pH值变化不显著;用褶合光谱法考察结果:氟罗沙星除与乳酸钠注射液的差谱值<10%外,与其他配伍液的差谱值均>10%。结论室温下8 h内,除氟罗沙星与乳酸钠注射液配伍后溶液较稳定外,与其余6种常用注射液的配伍溶液均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想建立替硝唑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最佳方法,研究以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对替硝唑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本实验根据鲎试剂在不产生干扰条件下能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原理,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实验,采用凝胶法鲎试验法,用两个厂家生产的鲎试剂,对连续生产的3批替硝唑注射液按有效浓度范围稀释后,进行干扰实验观察,然后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所得结果与家兔法检查热原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使用灵敏度为0.25 EU/ml的鲎试剂,替硝唑注射液的2倍稀释液对两个厂家的鲎试剂均不产生干扰,3批替硝唑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与家兔法所得结果一致.结论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法对替硝唑注射液进行热原检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氨茶碱和盐酸纳洛酮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氨茶碱注射液与盐酸纳洛酮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将2种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放置8h,观察外观,测定pH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的含量。结果室温8h内,氨茶碱与纳洛酮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pH、微粒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氨茶碱注射液与纳洛酮注射液配伍,以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溶剂,在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琴  方静 《中国药房》2008,19(35):2759-2761
目的:考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各于25、37℃恒温浴中放置0、0.5、1.0、1.5、2.5、3h后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吸收度、含量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结果: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含量、不溶性微粒则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在25、37℃的温度下,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与4种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h内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注射用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1)℃)下,观察8h内配伍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外观,测定pH值及考察紫外光谱的变化,并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和酚磺乙胺的含量。结果:2药配伍后,8h内的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8h内以及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6h内,配伍液的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加替沙星与酚磺乙胺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