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摘 要目的:分析保护性回肠造口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对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取佛 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54 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患 者分为对照组(27 例,双吻合器手术治疗)与观察组(27 例,双吻合器手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 结果:观察组术后有 2 例吻合口瘘形成,有 1 例再次手术。对照组术后有 5 例吻合口瘘形成,有 3 例再次手术。观察组患 者术后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率为 7.20 % 低于对照组的 18.31 %,且观察组患者再次手术率为 3.60 % 低于对照组的 11.1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双吻合器手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术可降低吻合口瘘发生 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降低再次手术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少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资料。结果:除2例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其余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吻合口瘘与多种因素相关,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细的术中操作是防止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预防性肠造口应用于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择取接受低位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没有进行预防性肠造口,治疗组36例采取预防性肠造口。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的机率为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肠造口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发生吻合口瘘的可能,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56例距肛缘8cm以下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系膜切除术应用手工吻合或吻合器技术保肛的临床资料。结果456例中发生吻合口漏26例,占5.7%,20例经局部引流冲洗等综合治疗后痊愈。5例行横结肠造瘘术。1例形成直肠阴道瘘改行miles。结论中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手工或吻合器吻合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与吻合口远近端组织的血运不良,吻合口张力大,吻合器的定期维护及熟练掌握程度密切相关。局部晚期,合并重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都易导致吻合口漏。大部分吻合口漏经引流冲洗可治愈。极少数需行横结肠双腔造瘘术,极个别病例需要改行miles术。  相似文献   

5.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先兆并及时有效地应对,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保肛手术的成功率。2010年6月,我科收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经精心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管引流治疗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院于2005年8月~2009年8月对收治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了保肛术并对实施三管引流的患者实施了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吻合口瘘6例,经三腔引流管治愈,1例患者因出现腹膜炎、发热而行结肠造瘘,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25.2±10.8)d。结论:三管引流法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疗效明显,操作方便,辅以必要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治疗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肛门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7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应用肛门支撑捆扎法行消化道重建.结果:27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快速冰冻无残端癌,无吻合口瘘,肛周感染1例(3.7%),吻合口出血、狭窄均未发生,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为75.3%及6.25%,术后排便功能优良,无大便失禁.结论:肛门支撑捆扎法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保肛术吻合口痿、狭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吻合口瘘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吻合口瘘的先兆并及时有效地应对,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增加保肛手术的成功率.2010年6月,我科收治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1例, 行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经精心的综合治疗和细致的护理,获得满意疗效,现就换药处理的相关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方法:对80例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使用双吻合器的患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有72例患者的肿瘤下缘与齿状线之间相距5到8cm,8例患者是4到5cm。结果:手术中没有患者死亡,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了吻合口瘘,经治疗后均得到痊愈,另有3例患者的吻合口出现了狭窄,扩肛后得以痊愈。结论:双吻合器的使用,可以提高低住直肠癌保肛术的吻合成功率,并且可减少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并选取同期行Miles手术者56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平均排气时间、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时间保肛手术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Miles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保肛手术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Miles组。结论: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肠癌腹腔镜下TME手术的可行性及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实施的69例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手术(TME)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行前切除(Dixon)术,21例行Miles术,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本组病例切除肠段的近端距肿瘤至少15cm,远断端至少2cm以上,平均手术时间168(110~240)分钟,平均术中出血90(60-350)毫升,肛门术后排气时间(1-3)天,平均淋巴结清除的个数15(9—19)个。平均住院时间10(8~18)天。术后一例前切除患者出现吻合口瘘。61例获随访,随访6-48个月。2例Miles术后2年会阴处复发,予转放射治疗。所有患者未见Trocar孔、切口的种植及吻合口复发,未出现术后排尿困难病例。结论:腹腔镜直肠痛车来可以达到和开放丰术一样的肿瘤根治标准.是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双吻合器(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方法:65例患者成功使用DST技术吻合。1例手术中行I125粒子植入内放疗,5例手术中植入5-氟脲嘧啶缓释制剂化疗,其余均术后2W开始用奥沙利铂+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化疗3个疗程。结果:本组65例无手术死亡及术中严重并发症,术中病理检查无残端癌;术后肛周盆腔感染1例(1.54%),吻合口漏2例(3.08%),吻合口出血1例(1.54%),吻合口狭窄1例(1.54%)。手术后3个月排便功能的优良率为83.08%(54/65)。结论:选择适当病例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时间医学模式下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直肠癌Miles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于术后的13:00和5:00分别在双侧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0.5mL,对照组60例不予特殊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45.05±8.64)h,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74.65±16.32)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可有效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保持肛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对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主管切开挂线引流,支管对口挂浮线或旷置引流,术后配合中药坐浴,60例均一次性治愈,肛门功能良好,肛门外观美观,疗程21—58天,平均29.5天。术后随访2~3年未见复发。提示切开旷置挂线配合中药坐浴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痿根治彻底,保持了肛门的正常功能和形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进行提肛训练对暂时性大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患有直肠癌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的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都给予嘱咐,要做好严格的提肛训练,而对照组的患者则只进行常规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大便失禁的发生率以及大便失禁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术后发生大便失禁的概率为45.4%,对照组的概率是92.7%,两者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同时,实验组失禁的持续时间是(14±0.4)天,对照组是(39±2)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直肠癌保肛术的患者在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进行提肛训练,能够显著降低手术之后发生暂时性大便失禁的概率,同时也缩短了大便失禁的持续时间,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病痛,具有艮好的预后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龚华成 《四川中医》2011,(9):106-107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消肿作用。方法:把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康复新液湿敷肛门;对照组34例,用高锰酸钾粉(俗称PP粉)熏洗坐浴。结果:治疗组肛缘水肿消退时间3~6天,平均3.8天。对照组水肿消退时间4~8天,平均6天。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结论:康复新液湿敷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消肿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肛周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5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肛周脓肿患者均实施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结果:一次手术成功60例,治愈率100%,无肛门失禁,无后遗肛瘘者,疗程11~41 d,平均23.5 d。结论:肛周脓肿一次切开挂线术成功率高,既减少了患者二次入院手术的痛苦,又节约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及预后标志物表达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的80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术后早期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分析不同证型患者术后预后标志物表达情况。结果: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中医证型中,湿热瘀毒型及肝肾阴虚型分别占30%及31.25%,明显高于其他3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瘀毒型及肝肾阴虚型患者术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_(125))水平及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3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两虚型及肝肾阴虚型患者Karnofsky评分≤70分比例明显高于其他3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瘀毒及肝肾功能的变化预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氯霉素液冲洗引流对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38例胸内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用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冲洗瘘口,口服氯霉素液从胸腔引流管冲洗胸腔;对照组18例,每日仅用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从胸腔引流管冲洗胸腔.观察两组患者血象恢复正常时间、瘘口愈合时间及死亡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象恢复正常时间、瘘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生理盐水加入庆大霉素冲洗配合口服氯霉素液冲洗瘘口,可减少感染程度,促进瘘口愈合,降低死亡率,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挂浮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与挂橡皮筋并紧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原则及方法。方法将106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2组:挂浮线组51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术式,挂橡皮筋组55例采用低位切开挂线(橡皮筋)紧线术,术后跟踪随访治愈、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挂浮线组治愈率为96%,平均愈合时间32 d,未出现肛门功能损伤者,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例;挂橡皮筋紧线组治愈率为93%,平均愈合时间35 d,肛门功能受损5例,不能耐受手术痛苦31例。挂浮线组治愈率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痛苦小。结论低位切开高位挂浮线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