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2.
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之幼虫感染人或动物、牛羊等的人畜共患病,既往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影像学、免疫学、术后病理学报告,本文报告1例应用超高倍显微诊断仪对原头蚴的形态学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用普通设备和囊液、199培养基对新疆不同源细粒棘球绦虫(E.g)原头蚴进行体外培养的情况。原头蚴在培养基内约有70%~80%膨胀囊化。羊原头蚴9d成囊并形成角皮层囊壁。牛、人原头蚴分别于12~14d形成具有角皮层的囊。原头蚴在培养基内可出现后囊,但未见后囊形成角皮层。培养持续71d,文中对影响培养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4种中西药物杀灭包虫原头蚴效用进行了试验观察,药物作用时间分别为5、10、15、20min。结果表明,较为理想的化疗药物依次为氯化钠(20%)、冰醋酸(0.125%) 氯化钠(10%)及乙醇(70%),双水(3%)和醛甲(4%)仍具药效,中药在短期内效用不佳。同时提出药物对原头蚴损伤程度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包虫病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为主,但术中如对内囊中的原头蚴杀灭不完全,囊液外溢头节散落体内仍可复发。1985年8月在银川召开的全国包虫病防治座谈会上,曾讨论包虫囊肿摘除术的有关问题,向囊内注药各家不一,杀灭效果不定。为了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合适的内参基因以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of Echinococcus granulosus,EgAQPs)基因在原头蚴发育为棘球蚴过程中的转录表达水平.方法 通过geNorm软件分析5个候选内参基因(ND1、ATP6、elp、actin和Act Ⅱ)在原头蚴成囊过程中的稳定性,并运用RT-q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原头蚴及原头蚴在小鼠体内囊化形成的继发棘球蚴中EgAQPs基因转录表达量.结果 actin和Act Ⅱ、ATP6和ND1分别为检测体外培养原头蚴和原头蚴囊化形成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EgAQPs基因转录表达状态的理想内参基因.EgAQP3和EgAQP9在体外培养第3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转录表达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且不同培养时间转录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gAQP4在体外培养第25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P<0.05),在体外培养第3、15、35天的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较低,这3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AQP3、EgAQP4和EgAQP9在原头蚴中转录表达量最高(P<0.05),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EgAQP3、EgAQP4和EgAQP9的转录表达水平在接种原头蚴感染小鼠后第3~7个月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转录表达水平很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AQP、EgAQP1、EgAQPFA-CHIP和EgAQPAnG在原头蚴和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的转录表达水平均很低,基本上检测不到.结论 通过geNorm软件筛选了原头蚴发育为棘球蚴过程中稳定的内参基因;原头蚴囊化的继发棘球蚴囊壁生发层细胞中EgAQPs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很低,可能与棘球蚴液形成或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7.
包虫病局部化疗药物的筛选试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包虫原头蚴沉降速率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为肝与腹腔包虫病外科临床手术及经皮穿刺治疗的需要,对人及牛羊来源的包虫原头蚴的沉降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排除体内生理条件下对原头蚴沉降速率的影响,又采用穿刺时分层取液计数原头蚴。结果表明:无论牛羊或人包虫原头蚴在包虫原液中或生理盐水中或在体内均沉降很快,平均113.4 mm/10分钟、156.5mm/15分钟。为此,在穿刺治疗前患者只要平卧15分钟,经囊肿上方行穿刺,即使针道有少许上清液漏出,一般不含或很少含有活性的原头蚴,待大部分囊液抽完,注入杀灭原头蚴药物后,再拔针时,即使有个别原头蚴漏入针道,有口服药物及机体免疫的多重保护作用,已不会给患者造成更大威胁。手术中只要稍加注意,在减少复发率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细粒棘球蚴内生发囊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人体细粒棘球蚴内生发囊的超微结构及生发囊与原头蚴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生发囊壁的超微结构与棘球蚴囊壁相似;角质层位于生发囊壁与原头蚴之间,生发层分为合胞休带和皮层细胞区。合胞体带向囊腔内有微毛突出,内含不规则形囊泡;皮层细胞区由胞核和少量胞质构成,胞质中含线粒体、糖原、内质网等细胞器,并见大量纵、横肌丝。提示生发囊壁不但是囊内外物质交换的物理屏障,也是一个具有活跃代谢功能的生理生化屏障,对原头蚴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及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体肺或肝内棘球蚴的生发囊或原头蚴接种杂交小白鼠腹腔,最初可见游离的原头蚴周围有大量中性细胞及少数嗜酸性细胞,原头蚴结构模糊,生发囊外有明显的细胞反应带。如系存活的原头蚴其内部结构多集聚于一处,并有少数顶突钩,原头蚴可向不同方向形成有角质层外被的突起,突起可脱离原头蚴,形成有角质层的新个体,但未见内侧有生发层存在。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桃仁、红花、生甘草、仙鹤草、茜草单味药及不同比例组合的合剂,分别在不同温育时间内做凝血象(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其中祛瘀止血药对凝血酶时间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海洋药物学》是一门以海洋天然产物为主并涉及到多门药学学科的专业课程,内容侧重讲述复杂海洋天然产物的结构、立体化学和生物活性等,如何将复杂、枯燥的内容生动形象化,是本门课程教学中必须实现的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新化学软件不断出现和信息资源迅速扩增,为了更好的提高《海洋药物学》的教学效果,作者近年收集并应用了一些化学软件和网络资源,能够将复杂、枯燥的课程内容形象生动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ma,RB)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以制定合理的RB临床个体化化疗方案.[方法]应用3-(4,5)-双甲基-2噻唑-(2,5)-二甲基溴化四氮唑蓝(MTT)体外药敏法,测定35例RB患儿瘤细胞对常用的阿霉素、长春新碱、鬼臼乙叉苷、卡铂、甲氨喋呤、放线菌素D和噻替哌共7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RB的药敏可评价率是86.7%.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有不同的抑制率,7种药物的最高抑制率是卡铂(91.8%)、噻替哌(90.7%)、放线菌素D(89.7%)、鬼臼乙叉苷(88.4%)、阿霉素(86.61%)、甲氨喋呤(58.66%)、长春新碱(54.95%);最低的直接抑制率均是0.[结论]不同RB个体的瘤细胞对不同的化疗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体外药敏试验筛选敏感化疗药物对临床RB个体化治疗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郎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LC)是一类参与眼表多种疾病过程的免疫细胞。某些过敏性眼疾和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等的发生与LC的数目增多密切相关。本文观察了高三尖杉酯碱、氨甲喋呤、表阿霉素等6种药物对豚鼠角膜LC的影响。研究发现:它们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LC的增长,以前3种药物最为理想。为临床上有效地防治某些过敏性眼疾和移植排斥反应等提供了新的药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天然药物研究在现代药物开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化学修饰可降低天然药物中酶蛋白的免疫原性,提高对热稳定性,延长酶在体内半衰期,提高药效;同时对生物技术中酶控药物释放系统和药物靶点确认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余甘子(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 L.)是一种兼具药用和食用价值的植物,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单宁、没食子酸、槲皮素、齐墩果酸等活性成分,具有一定的清除氧自由基、降脂、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粥样斑块产生等功效,本文综述了余甘子活性成分在治疗及减缓动脉硬化形成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三十种药材对照品红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红外光谱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植物药及其伪品的鉴别。本文用统一的提取分离方法对灵芝、苦地丁、罂粟壳、延胡索、枳实、枳壳、陈皮、黄柏、白鲜皮、吴茱萸、佛手、夏枯草、薄荷、丹参、黄芩、益母草、紫苏叶、荆芥、野菊花、茵陈、苍术、北苍术、白术、木香、红花、紫菀、牛蒡子、墨旱莲、千里光和天麻三十种药材对照品进行处理,然后分别测定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三十种药材对照品均分别具有独特的红外光谱特征,根据其光谱特征可以准确地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8.
陈严洁  张涛  范喜城 《河北医学》2007,13(5):588-591
目的:了解我院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并作出客观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含有降糖药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52张处方中,年龄大于50岁占81.43%(938/1152),有42.27%(487/1152)伴有并发症和/或合并症,降糖药单一用药62.85%(724/1152)联合用药占37.15%(428/1152),单一用药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磺脲类,双胍类,а-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联合用药中居前3位的分别是:磺脲类 双胍类,磺脲类 а-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 а-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论:本次调查的降糖药用药基本合理,仅少数几处存在问题,如胰岛素的使用,磺脲类药物联合应用及胃肠溃疡患者的用药等.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免疫学发病机制 ,过敏性鼻炎的非免疫学因素 ,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现状 ,抗过敏性鼻炎中药的研究现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