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既往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先天性髋关节半脱位(C0ngenital subdislocation of the hip)、髋臼发育不良(Dysplasia of acetabulum),  相似文献   

2.
南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学组、基础学组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承办的“髋关节发育不良与撞击综合征专题研讨会”将于2011年6月10—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邀请世界著名髋关节外科专家瑞士伯尔尼大学Ganz教授、  相似文献   

3.
《中国骨肿瘤骨病》2010,(5):M0004-M0004
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基础学组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承办的2011年髋关节发育不良与撞击综合征专题研讨会定于2011年6月10—12日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召开。会议将邀请世界著名髋关节专家瑞士伯尔尼大学Ganz教授、Leunig教授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骨外科中心的Clohisy教授及国内著名关节外科专家讲学,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是以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而引发的股骨近端和髋臼间发生撞击,从而导致髋关节盂唇和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的疾病.髋关节活动范围特别是屈曲和内旋受限,最终发展为髋关节骨关节炎.相关报道最早于1935年Smith-Peterson[1] .20世纪90年代瑞士伯尔尼大学的Ganz对其理论给予了证实,并真正系统、全面地进行了研究和总结[2].  相似文献   

5.
张建立 《中国骨肿瘤骨病》2011,10(5):454-455,463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旧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DDH可造成患儿的步态异常、相邻关节发育异常、脊柱继发畸形,导致成年后下腰痛和髋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疼痛.由于该病与髋关节发育过程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组的表现和相应的治疗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正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因为髋臼先天性发育缺陷所导致长期生物力学异常而逐渐出现的股骨头半脱位或脱位,进而出现负重区软骨退变、软骨下骨坏死,最后发展为严重骨关节炎[1]。该疾病的患者往往在新生儿阶段即可出现髋关节的异常,因此在过去称之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ongenital dysplasia of the hip,CDH)[2],因为该病的发展演变与年龄密切相关,所以近些年更多的学者称其为发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 joint,DDH)和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FAI)并不少见,其中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骨关节炎晚期占非创伤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0%左右;而FAI虽然没有确切的发病率统计数字,但是在我国也日益得到了骨科医生的重视和警惕.这两种疾患均可导致年轻成年人髋关节骨关节炎发生、进展,而诊断不明、治疗不当则会给患者遗留病残.晚期病例不可避免需要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给患者、社会均造成身体和精神层面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与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6~9月本院ONFH患者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其中心边缘角(centre-edge angle,CE角)、Sharp角、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股骨头覆盖率、股骨头颈直径比、髋臼深宽指数、髋臼顶切线角7项指标。收集来院就诊无髋关节疾患并且年龄、性别与ONFH组相配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ONFH组患者CE角平均值为(32.14±6.27)°,小于对照组(35.09±4.93)°(F=4.608,P=0.035);Sharp角平均值(38.34±3.77)°,大于对照组(35.88±2.39)°(F=10.855,P=0.001);髋臼指数平均值(9.19±4.78)°,大于对照组(5.69±6.31)°(F=9.196,P=0.003);股骨头覆盖率平均值(79.81±13.95)%,小于对照组(85.84±5.27)%(F=5.071,P=0.028);股骨头颈直径比平均值1.45±0.09,小于对照组1.53±0.09(F=11.775,P=0.001)。而髋臼深宽比和髋臼顶切线角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2,P=0.837;χ2=0.104,P=0.748)。结论 ONFH组患者的髋关节发育情况较非创伤性ONFH组的差,提示DDH有可能是ONFH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髋关节发育不良引发的髋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很高,是仅次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非创伤性髋关节病变的第二大主要原因[1].近年来,随着对髋关节骨关节炎病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al 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临床和影像学的研究也在受到骨科医生的重视.由于上述两种疾病好发于年轻人,致病原因均与髋关节的形态异常有明确的关系,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对改善关节功能,预防和推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进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1991年由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AAOS)和北美小儿骨科学会(Pediatric Orthopaedic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POSNA)结合髋关节发育的病理改变,定义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更名后的概念。成人DDH发病率约为1‰,男女比例为1∶6,1/4患者有家族史[1],是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及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常见原因[2],约占初次非创伤性THA的30%,  相似文献   

11.
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大约占20%~40%[1]。DDH患者的股骨头与髋臼多在出生时就丧失了正常的对应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髋关节的发育异常逐渐恶化。大多数患者在青少年时期髋关节均具有正常的功能,没有疼痛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而在成年以后,关节的异常应力最终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后才被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开发一种用于辅助诊断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骨盆前后位X线片深度学习系统,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8年12月共10219张骨盆前后位X线片,通过影像PACS系统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标注.所有X线片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ernese截骨联合骨软骨成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应用Bernese截骨联合骨软骨成形术治疗DDH患者9例,女6例,男3例;年龄16~38岁,平均23.5岁.术前髋部疼痛3-21个月,平均7.6个月.1例有髋部手术史.术前LCE角为-12°~15°,平均2.5°,外展位头臼关系基本正常.术前水平投照位摄片测量α角55°~71°,平均61.3°,撞击试验阳性5例.Tonnis分期0期2髋,I期6髋,II期1髋.采用改良Smith-Petersen入路,联合应用Bernese截骨和股骨头颈部骨软骨成形术.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18-45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髋部疼痛消失或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截骨处骨愈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65.3分提高至术后91.8分.术后LCE角为21°~41°,平均28.2°.α角32°~41°,平均37.6°,撞击试验阳性1例.关节活动度和Tonnis分期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股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髋臼后柱断裂1例,无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对于年轻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合并股骨头颈部畸形的患者,Bernese截骨联合骨软骨成形术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结果.该术式可联合矫正髋臼和股骨头颈部的畸形,未增加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Smith-Peterson和髂腹股沟入路髋臼周围截骨术早期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短期临床结果.方法 自2007年8月至2011年6月采用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19例患者22髋,其中男4例4髋,女15例18髋,平均年龄26岁(14~39岁).术前、术后拍摄骨盆正位、患髋关节正侧位及患髋关节CT三维重建,测量髋臼的CE角(中心边缘角),AC角(髋臼臼顶倾斜角),Sharp's角,并给予患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股骨头的覆盖均得到明显改善,CE角由术前平均11.0° (-7°~22°)增加至平均24.4° (16°~38°),AC角由术前平均20.6° (7°~36°)减小至平均12.4° (4°~22°),Sharp's角由术前平均49.1° (43°~59°)减小至平均40.9° (24°~50°),患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86.0分(80~92分)改善为平均96.9分(94~99分).平均随访1.7年(0.5-4年),19例患者(22髋)髋部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 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能明显改善髋臼覆盖股骨头的情况,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Crowe I、II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采用人工THA治疗的Crowe I、II型DDH患者47例,其中采用外侧入路组27例(27髋),DAA组20例(20髋)。统计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6个月假体位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DAA组和外侧入路组切口长度分别为(8.97±1.030)cm和(14.37±1.043)cm;出血量分别为(245.00±37.906)ml和(384.07±50.020)ml,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Harris评分分别为(71.15±7.962)分和(64.63±5.336)分,术后1个月分别为(79.80±4.916)分和(72.67±4.446)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89.80±3.270)分和(84.48±3.916)分。两组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假体角度,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入路组1例出现大转子处疼痛,1例发生皮下血肿,21例输血;DAA组有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5例患者输血。结论 DAA与外侧常规入路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远期髋关节功能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29例成人重度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远期疗效的分析,探讨评价THA治疗成人重度DDH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11年12月,于本院骨科收治的29例(32髋)重度DDH患者;年龄为22~57岁,平均43岁。其中左侧18髋,右侧14髋。患髋Harris评分为(41.5±5.3)分。双下肢不等长,患侧短缩2~6 cm,平均4.2 cm,根据Crowe分型标准:III型10例(11髋),IV型19例(21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患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及跛行,部分患者存在腰部疼痛。X线、CT三维重建等辅助检查均显示患髋高度脱位或全脱位。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主刀医生行人工THA治疗。29例获5~9年随访,平均6.5年。结果患者围手术期无手术短期并发症(血栓、感染、肺炎等),所有切口均为I期愈合,无髋关节脱位、坐骨神经损伤发生。2例股神经损伤均发生在术后2天,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术后患者自述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跛行步态比之术前明显好转,生活状态改善。末次随访双下肢长度相差-0.3~1.0 cm,平均0.4 cm。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3个月(68.72±5.83)分;术后6个月(77.90±4.63)分;术后1年(86.53±2.65)分;术后2年(87.75±1.82)分;术后3年(87.88±1.59)分;术后4年(88.14±1.26)分;术后5年(88.4±1.1)分。因该组随访资料最短为5年,故采用术后第5年Harris评分与术前(41.5±5.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5,P0.001)。复查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可见,髋关节假体位置良好,无感染、骨溶解、松动、脱位现象。随访期间无翻修病例。结论人工THA治疗成人Crowe III-IV型DDH中远期疗效可靠,明显改善患者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7.
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是一种先天发育畸形,主要表现为髋臼变浅,髋臼对股骨头包容和覆盖不足,股骨头不稳定并前外侧移位.髋关节力学传导异常,使得髋臼边缘处产生了慢性剪切力,从而逐步引起盂唇软骨退变与撕裂,甚至可以使髋臼缘的骨质撕脱,最终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图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6~24个月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 患儿接受闭合复位 (closed reduction,CR) 与单纯切开复位 (open reduction,OR) 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行CR或 OR治疗的DDH患儿77例 (85髋) 的临床资料。其中CR组51例 (56 髋),OR组26例 (29髋)。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复位时的年龄、性别、脱位程度 (IHDI 分型) 及髋臼指数 (acetabular index,AI),并在末次随访比较两组患儿中心边缘角 (center-edge angle of wiberg,CEA)、AI、Alsberg 角、Reimer’s 外移指数 (reimer’s migration index,RMI)、股骨头骨骺高宽指数 (height-to-width index of the epiphysis,HWI) 的差异;同时,比较股骨头坏死 (avascular necrosis,AVN)、残余髋臼发育不良 (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HWI<0.357、RMI > 33%、Alsberg角>81°、股骨头骨骺核增大超过正常侧 15% 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性别、侧别、手术年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CR 组平均为(39.63±14.27) 个月,OR组为 25 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合并 IHDI 的Ⅱ、Ⅲ型脱位后,两组脱位程度分布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4);复位前 AI:CR 组为 (37.30±6.15) °,OR组为 (36.45±6.06)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3)。至末次随访时,CR 组再脱位率为 3.77% (2/53),OR组无再脱位发生;两组 AI 改善程度、CEA、HWI、RM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lsberg 角:CR 组为(77.66±6.84) °,OR组为 (81.97±4.33)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sberg角>81°的发生率CR组为 32.14%,OR组为 58.6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单侧DDH末次随访股骨头骨骺增大超过正常侧 15% 的发生率:CR 组为 6.5%,OR组为 6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 RAD、HWI<0.357、RMI > 33%及AVN 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6~24个月DDH患儿,两种治疗方式均可获得安全、稳定闭合复位,但关节间隙增宽的DDH患儿,采用单纯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在恢复髋关节塑形能力方面的早期结果相似,但其远期结果需进一步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髋关节结核与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髋关节结核是骨与关节结核中较常见的一种,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仅次于脊椎和膝关节,居第三位,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15%。髋关节结核可分为单纯滑膜结核、单纯骨结核、早期全髋关节结核和晚期全髋关节结核4种。晚期又有两种情况需要治疗:一是仍为活动期,有全身感染症状,局部仍有活动性病变,如脓肿、窦道等;二是虽为静止期,但由于关节软骨及骨的广泛破坏、关节变形、间隙狭窄或强直而造成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Wanger cone股骨柄联合转子下截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Crowe IV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收治的15例(17髋)成人Crowe IV型DDH患者,年龄18~49岁,平均39.4岁。左侧8例,右侧5例,双侧2例。双下肢不等长,除双侧患者外余13例患侧肢体较健侧短3.4~4.6 cm,平均3.8 cm,其中4例伴有脊柱畸形,10例Trendelenburg征阳性。X线片示患髋高位脱位。结果 15例(17髋)均采用股骨转子下横形截骨,截骨长度2.0~4.5 cm,平均3.5 cm;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无脱位病例,2例出现一过性坐骨神经损伤,2个月后逐渐恢复。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62个月,平均42.5个月。4例股骨截骨端延迟愈合,但均在10个月内骨性愈合。下肢短缩1 cm者8例,下肢短缩1~2 cm者5例,下肢短缩2 cm者2例。本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33.1±4.2)分,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92.8±2.7)分。结论成人Crowe IV型DDH行THA治疗时,当患肢较健肢短缩4 cm时,通过充分松解挛缩软组织,转子下横行截骨,并结合Wanger cone生物型股骨假体,能有效避免肢体长度纠正时对神经血管的损伤以及降低复位难度,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