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及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科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TLIF手术治疗,按入院顺序编号利用SPSS软件随机采用Wiltse入路和后正中手术入路两种方法进行。90例获随访,其中Wiltse入路46例,后正中入路44例。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天肌酸激酶值(creatine kinase,CK),术前、术后3个月及终末随访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前、终末随访多裂肌脂肪浸润评分和融合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修正MRI指数。结果所有患者均无定位错误、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11~23个月,平均(15.8±3.7)个月,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1天CK分别为(83.84±24.79)U/L,(164.26±23.74)U/L;后正中手术入路组术前、术后1天CK分别为(79.93±23.50)U/L,(419.27±40.94)U/L。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终末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00±1.23)分,(1.52±0.67)分,(1.48±0.51)分;后正中手术入路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终末随访VAS评分分别为(7.27±1.24)分,(2.09±0.61)分,(2.18±0.66)分。Wiltse入路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终末随访ODI评分分别为68.26±8.97,22.78±4.30,22.96±3.95;后正中手术入路组术前、术后3个月和终末随访ODI评分分别为69.18±9.83,27.55±2.82,27.82±3.54。Wiltse入路组术前、终末随访多裂肌脂肪浸润评分分别为(1.26±0.45)分,(1.35±0.57)分;后正中手术入路术前、终末随访多裂肌脂肪浸润评分分别为(1.36±0.49)分,(2.05±0.58)分;Wiltse入路组术前、终末随访融合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修正MRI指数分别为69.98±16.68,68.85±12.38;后正中手术入路术前、终末随访融合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修正MRI指数分别为67.98±14.84,55.19±11.99。两组术前CK、VAS、ODI、多裂肌脂肪浸润评分、融合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修正MRI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天CK、术后3个月VAS、终末随访VAS、术后3个月ODI、终末随访ODI、终末随访多裂肌脂肪浸润评分、终末访融合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修正MR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tse手入路组在术后疼痛、疗效、多裂肌损伤和融合节段相邻上位椎间盘退变情况比后正中入路组具有优势。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TLIF手术的治疗过程中,Wiltse手术入路比后正中入路具有优势,延缓融合相邻节段退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微创TLIF手术治疗,所有病例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其中伴有节段不稳定6例,超外侧间盘突出9例;腰3/4节段2例,腰4/5节段10例,腰5骶1节段3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大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中的X线透视时间及并发症等.采用VA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15例微创TLIF的手术时间平均3.4h,出血量100ml,切口长3cm,无伤口引流管,术后1d下地活动,术中X线透视时间27-38s.随访6-30个月,患者术后症状缓解,VAS评分从术前8.3分恢复到术后第3天4.7分、1周时3.8分、1个月时2.6分,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1例患者出现椎弓根钉进入椎管内,出现下肢无力,再次手术重置椎弓根钉同定,术后1个月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微创TLIF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创伤小,脊柱结构破坏少,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左胸行贲门癌切除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比较经左胸和经腹两种手术入路的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共有19例贲门癌患者入组.首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关胸后经上腹部切口入路行规范区域淋巴结清扫(D2术式).两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手术中,19例标本共发现淋巴结122枚,7例(37%)患者开腹手术标本中存在转移淋巴结(23枚),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6例分期得以调整.结论 对于进展期贲门癌,单纯经左胸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尤其是腹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左胸行贲门癌切除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比较经左胸和经腹两种手术入路的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共有19例贲门癌患者入组.首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关胸后经上腹部切口入路行规范区域淋巴结清扫(D2术式).两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手术中,19例标本共发现淋巴结122枚,7例(37%)患者开腹手术标本中存在转移淋巴结(23枚),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6例分期得以调整.结论 对于进展期贲门癌,单纯经左胸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尤其是腹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5.
贲门癌手术入路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左胸行贲门癌切除术达到肿瘤完全切除的可行性,比较经左胸和经腹两种手术入路的根治性切除率。方法 共有19例贲门癌患者入组。首先经左胸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弓下吻合,关胸后经上腹部切口入路行规范区域淋巴结清扫(D2术式)。两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送病理科检查。结果 该组无手术死亡,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开腹手术中,19例标本共发现淋巴结122枚,7例(37 %)患者开腹手术标本中存在转移淋巴结(23枚),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6例分期得以调整。结论 对于进展期贲门癌,单纯经左胸手术不能完全切除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尤其是腹腔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的腰椎间盘摘除椎间融合技术(TLIF)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方法自2000年以来应用TLIF技术完成各种腰椎手术214例,其中男146例,女68例;初次手术173例,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41例;上位椎间盘突出(胸12腰1、腰1-2、腰2-3)的65例,下位椎间盘突出(腰3-4、腰4-5、腰5骶1)的149例;应用早期枢法模的标准的TLIF钛网式双Cage进行操作78例,应用单Cage进行操作136例。结果所有病例未出现手术造成的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的症状,亦未出现脑脊液漏及对侧神经根的刺激症状,随访1年X线片及CT显示197例患者获得椎间融合,17例患者因出现椎间盘炎、植骨量吸收等因素出现骨融合欠佳,随访3年后前方形成骨桥,椎间融合器未见下沉现象。随访1至8年未出现断钉和断棒现象。症状缓解情况:依据Oswestry评分平均由术前的10±1分,术后1周为3±1分,1年复查时为1±1分。结论TLIF技术可适用于各节段的中央型或单侧包括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少对无症状侧神经根的激惹和椎小关节的破坏,对于高位椎间盘突出可避免发生脊髓损伤,二次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可防止经瘢痕区进入造成不必要的脑脊液漏和神经根损伤的现象,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第11版坎贝尔骨科手术学所述入路为对照,观察高龄患者转子间骨折改良入路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经住院手术及随访4个月以上(平均6个月)的112例患者的资料,其中改良入路组治疗56例,传统入路组治疗56例,对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比例、累积透视时间、住院时间及臀中肌步态、感染、髋内翻、髋关节活动受限及CUT-OUT等并发症及优良率等进行逐项总结和比较。结果改良入路组和传统入路组的平均切口长度[(2.13±0.31)cm vs.(5.09±1.97)cm]、手术时间[(29.73±5.35)min vs.(39.21±4.33)min]、术中失血量[(31.09±18.40)ml vs.(74.29±27.41)ml]、累计透视时间[(20.05±2.50)s vs.(29.39±3.18)s]、臀中肌步态(3例vs.6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改良入路组和传统入路组手术的术后6个月以上疗效评价,Harri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4.64%和92.28%、感染、髋内翻、髋关节活动受限及CUT-OUT等其它并发症两者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入路组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方法简单、切口长度短、累积透视时间短、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创伤小、隐性失血量小及术后输血比例低等优点,改良入路PFNA适合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锁孔入路手术治疗镰旁脑膜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6例镰旁脑膜瘤应用锁孔手术理念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16例脑膜瘤均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致残,无术后症状加重.结论: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镰旁脑膜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同时恰当的适应证选择、精确的手术入路,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手术入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改进食管癌的手术入路,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残端癌的发生率、手术死亡率,提高近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胸外科自 1999年 1月~2002年 12月对 297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别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 (Ⅰ组)、左胸后外侧切口+左颈切口(Ⅱ组)、右胸前外侧切口(Ⅲ组)、右胸后外侧切口(Ⅳ组)共完成食管癌食管切除术、经食管床食管重建术 293例。结果:本组手术切除率 98. 7% (293 /297),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 98. 2%(86 /87)、98. 1% (52 /53)、98. 5% (133 /135)、100% (22 /22);手术死亡率 1. 7% (5 /297), 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 2. 3% (2 /87)、1. 9% (1 /53)、0. 75% (1 /135)、4. 5% (1 /22);断端癌发生率 3. 8% (11 /293), 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 4. 7% (4 /86)、3. 8% (2 /52)、2. 3% (3 /133)、9. 1% (2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2. 8% (38 /297), 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为 17. 2% (15 /87)、9. 4% (5 /53)、11. 1% (15 /135)、13. 6% (3 /22)。Ⅲ、Ⅳ组与Ⅰ、Ⅱ组清扫的淋巴结均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Ⅰ、Ⅱ组间及Ⅲ、Ⅳ组间清扫的淋巴结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食管癌患者右胸前外侧三切口、右胸后外侧三切口全食管切除,可彻底清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总结我院近6年间贲门癌手术治疗经验,介绍了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前壁改良袖筒式吻合的方法及优点。分析368例贲门癌手术病历,手术切除276例,切除率74.7%,并发症14.4%,切缘残留癌占13.4%。作者对经腹、经胸、胸腹联合切口三种手术入路进行对比,认为胸腹联合切口手术野显露良好。吻合方便,不仅能够切除足够多的胃组织,同时能够切除足够长的食管组织,有利于胸、腹腔和膈肌上下淋巴结的清扫,便于切除大网膜及横结肠系膜前叶,符合癌肿的彻底切除原则,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的手术入路较多 ,合理的切口应尽可能满足原发肿瘤的根治 ,对淋巴结的彻底清扫 ,手术安全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我院自 1988年 7月~ 1999年 7月行手术治疗食管癌 675例。现对几种基层医院常用食管癌的手术入路作一评价。1 临床资料自 1988年 7月~ 1999年 7月共实施食管癌手术治疗 675例 ,切除 62 8例 ,切除率 93% ;其中男 4 13例 ,女 2 15例 ;年龄 31~ 78岁 ,平均 5 4 5岁。 62 8例手术切除的病变位于食管颈段 9例 (1 4 % ) ,胸上段 99例(15 8% ) ,中段 331例 (5 2 7% ) ,下段 189例 (30 1% )。行左胸后外侧 -左颈切口 5 2 3例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地选择贲门癌的手术入路。方法:对1996年1月—2004年1月贲门癌手术1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92例,经胸手术88例,胸腹联合手术56例,单纯经腹手术48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的发生。对可疑有上切缘癌残留者,常规行术中冷冻切片,以防止切缘癌残留。结论:贲门癌手术应根据上消化道造影片、内镜,必要时可行CT检查,判断病变侵犯程度,了解病变范围及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根治性,不可选择单一入路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利用Stoppa联合髂窝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双柱骨折6例、前柱+后半横形骨折1例、T型骨折2例、前柱骨折2例。本组均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术前计划、术中选择Stoppa联合髂窝入路进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情况;应用Matta标准和Majeed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情况和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8(4~18)个月,均达骨性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2(2~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05(85~240)min,平均出血量350(200~1200)ml,术中平均输血400(200~1200)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评分标准:解剖复位7例、满意复位3例、不满意复位1例;末次随访按照Majeed评分系统:优7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数字化技术辅助下利用Stoppa联合髂窝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具有个体化、精准化治疗特点,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左胸后外侧。上腹正中以及胸腹联合切口是治疗责门癌贯常采用的手术入路。自1986年3月至1994年12月我院采用上述三种手术入路,共治疗责门癌256例,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89例,女67例;年龄32一77岁,平均54岁;病程1~17个月,平均5.3个月,术前经钡餐及胃镜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其中病变在C区88例,CE区76例,CM区49例,CME区43例。本组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161例,上腹正中切口57例,胸腹联合切口38例。其中,术中由上腹正中切口改为胸腹联合切曰10例,左胸后外侧切口改为胸腹联合切口3例。本组病人均按1989年公布的胃癌分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 蝶窦入路、经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湖北谷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8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经单鼻腔 蝶窦入路组、经锁孔入路组、经翼点入路组3组。其中经单鼻腔 蝶窦入路组32例手术方式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 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经锁孔入路组33例为经锁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经翼点入路组33例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比较3组垂体瘤治疗效果及预后结局。结果3组患者肿瘤切除程度(全切率、大部分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经单鼻腔 蝶窦入路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经锁孔入路组和经翼点入路组(均P<005);经单鼻腔 蝶窦入路组患者术后尿崩症发生率低于经锁孔入路组,术后脑脊液鼻漏发生率低于经锁孔入路组 (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经锁孔入路组、经翼点入路组 (P<005);术后经单鼻腔 蝶窦入路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命质量测量与评价量表(QOL)评分优于经锁孔入路组、经翼点入路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单鼻腔 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改良手术径路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斌  戴伟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7):415-417
我院胸外科1998年3月~2003年3月采用改良手术入路即上腹正中左胸前外侧分别切口近端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残胃或空肠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术(同时行腹腔、下后纵隔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贲门癌40例,与同期采用左胸腹联合径路治疗50例,左胸后外侧径路治疗40例作对照,观察改良手术径路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腰椎椎间撑开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lO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采用腰椎椎间隙撑开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78例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2例,女36例,年龄41。69岁,平均为52.4岁。病程3个月至7年,平均38个月。病变节段:L3峡部裂3例,L4峡部裂28例,k峡部裂47例。按Meyerding分度:I度滑脱25例,II度滑脱47例,III度滑脱6例,滑移程度为(39.3±10.9)%。术后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VAS评分及影像学检查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18min,术中出血平均540ml。随访24~83个月,平均41个月。VAS评分术前为6.7±1.5、末次随访为1.7±1.3;ODI指数术前为(60.7±9.8)%、末次随访为(24.1±4.9)%;以上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移程度末次随访为(9.8±4.1)%,滑脱复位率为75.1%,2年融合率为97.4%。结论应用椎间隙撑开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疗效确实,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贲门癌不同手术入路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贲门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贲门癌的主要方法.我院自1988~1995年分别采用经胸、胸腹联合、经腹治疗贲门癌256例,疗效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