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毒素是一组人工构建的具有特异性细胞杀伤能力的杂合分子,由靶向部分和毒性部分组成。靶向部分可以是单克隆抗体或一些生理上重要的配体,毒性部分可以是蛋白毒素、放射性同位素、小分子药物等。蛋白毒素大多采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表达重组免疫毒素。而放射性同位素和小分子药物则大多采用化学偶联的方法与靶向部分相连。本文总结了各类免疫毒素的靶向部分和毒性部分的连接方法。  相似文献   

2.
MSH-PE40重组毒素的构建和抗头颈部肿瘤的实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以绿脓杜菌外毒素A(PE40)为毒性部分的重组毒素,并研究其抗头颈部肿瘤的效应。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α促黑激素(-αmelanoma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与绿脓杆菌外毒素A的部分重组基因,克隆到高效表达载体pET-20b中,表达出重组蛋白MSH-PE40,进行头颈部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实验。结果成功地将-αMSH基因与PE40基因融合,处于T7启动子和终止子调控之下。初步纯化的MSH-PE40对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MSH-PE40具有特异性杀伤-αMSH受体的肿瘤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IL—6/IL—6R系统介导靶向治疗白血病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向杀伤是治疗白血病的必然趋势,而IL-6/IL-6R系统是细胞因子-受体导向治疗的重要部分,IL-6R在很多肿瘤细胞上都有表达,如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白血病等,本文简要综述了IL-6R的表达、IL-6重组毒素融合蛋白抗白血开门见山效应及其对正常造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痘病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DNA病毒,能够高效表达外源基因,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受到基因治疗学者的广泛关注。痘病毒发生同源重组的概率较低,所以有效地筛选和纯化痘病毒十分重要。目前常用的筛选重组痘病毒方法有基于CRISPR进行筛选;根据报告基因GFP、LacZ、GPT等进行筛选;利用TK-和Brdu结合荧光进行筛选;利用药物抗性基因与荧光或显色基因融合,即可在药物筛选的同时观察荧光或显色基因表达情况。本文旨在对目前常用的痘病毒的筛选纯化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护士接触细胞毒素药物时应加强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触细胞毒素药物的护士应该警惕自己是暴露在一定的危险之中。苏格兰护理、助产士、保健工作者委员会曾专门对全国五所癌症医疗中心和其它使用细胞毒素药物医院的初、高级护士进行调查发现,医护人员对细胞毒性药物使用时的主观防护情况相差很大。有的护士因具有这方面的知识能按规定接触并使用细胞毒素药物,有的则很少使用得当。这类药物通常需在药剂部门做专门处理或重新配制,在接触皮肤时仍可有高度毒性。但是约有10%的医院,这类药物却由临床科室自行配制,甚至有的医院,药物配制不设专门的操作台,也没有隔离,屋内仅有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6.
郑佳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5):516-518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被认为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它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而Hp感染与残胃炎关系也渐受到临床的重视,因为它是胃癌的危险因子,其细胞毒素基因CagA被认为是Hp的毒性标志物,CagA在胃癌的进程中起双重作用:一方面刺激生长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单克隆抗体的问世,促使我们具有大量生产高纯度单克隆抗体的能力,从而引起人们利用抗体治疗恶性肿瘤的极大兴趣。细胞毒性药物、毒素和放射性同位素是3种具有发展前途的抗体结合物。细胞毒性药物和毒素结合物具有增强抗体对靶抗原的细胞作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体不论对抗原阳性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CDI)情况,探究该菌株分子特征和CDI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住院腹泻患者的67份粪便标本,并实施厌氧分离培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tcdA、tcdB,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研究患者临床数据。结果检出产毒艰难梭菌10株(14.9%),毒素A基因和毒素B基因均为阳性有8株(80.0%),2株毒素B基因阳性(20.0%)。检出5种ST型。对CDI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艰难梭菌独立危险因素(OR=3.12,P=0.036)。结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患者中存在部分CDI情况,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CDI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人表皮生长因子(EGF)-柔性连接肽(linker)-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活性片段(PE40)重组毒素的表达载体并诱导表达,以探索其成为治疗肿瘤新型靶向药物的可能性。方法用PCR技术扩增出EGF和PE40基因,通过引物设计在两者之间加上19个中性氨基酸短肽(TS-(G4S)3-AC)的linker编码序列、克隆PCR产物,并构建pET22b(+)-EGF-linker-PE40表达质粒,将其转化E.coli BL21(DE3)后,诱导表达,SDS-PAGE及凝胶薄层扫描分析EGF-linker-PE40重组毒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EGF-linker-PE40重组毒素在BL21(DE3)中可溶性表达,目的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18%左右。结论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地构建了重组毒素EGF-linker-PE40的表达载体,并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功能关系和肿瘤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酵母菌杀菌系统是由一群能分泌毒素杀死敏感微生物的酵母菌组成的。它已用于微生物分型,其毒素可用于真菌感染的局部治疗并可望产生新型疫苗,控制毒素的一些质粒可用于重组DNA技术的穿梭载体。  相似文献   

11.
ragl或rag2基因的错义突变可使其编码的重组酶活性部分受损,导致V(D)J重组发生倾向于产生单克隆的活化Th2的改变,结果引起一类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lD),称为Omennsyndmme(OS)。OS的准确诊断有赖于RAGs基因的直接测序分析,它也是目前在SClD和OS家族中调查胎儿是否受其遗传影响的最有效方法。RAGs基因编码的重组酶催化V(D)J基因重排时,发生的错误识别可导致抗原受体基因和癌基因染色体易位,是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RAGs还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双功能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功能抗体具有许多不同于天然抗体的性质,是指一类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杂合子,它们在功能上是单价的,化学结构是双价的。BFA具有双重特异性,这种新型抗体的两个fab段能在同时怀不同的两个抗原结合。即抗体的一臂与肿瘤标记结合,另一臂则与药物、毒素或细胞毒性细胞结合,BFA应用于辅助癌症的治疗,这些作用能直接导向瘤细胞,BFA可以用化学偶联法,杂交瘤法和基因工程手段制备。  相似文献   

13.
双功能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功能抗体(bifunctionantibody.BFA)具有许多不同于天然抗体的性质,是指一类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杂合分子,它们在功能上是单价的,化学结构是双价的。BFA具有双重特异性,这种新型抗体的两个fab段能在同时与不同的两个抗原结合。即抗体的一臂与肿瘤标记结合,另一臂则与药物、毒素或细胞毒性细胞结合,BFA应用于辅助癌症的治疗,这些作用能直接导向瘤细胞,BFA可以用化学偶联法,杂交瘤法和基因工程手段制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肿瘤细胞膜上表达一些正常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的受体,它可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一些肿瘤组织高水平表达叶酸受体,利用多聚阳离子为载体,结合药物/DNA形成叶酸交联复合物,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式,将药物/DNA靶向投递到肿瘤组织或细胞,具有转移效率高和靶向性投递的特点。现就叶酸受体、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化机理、基因药物、蛋白毒素、放射性药物靶向投递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IL-6受体α亚单位mRNA和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IL-6R的α亚单位基因与蛋白在人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为临床利用IL-6/IL-6R系统介导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靶向杀伤白血病细胞提供可靠依据,采用RT-PCR半定量技术、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IL-6R的α亚单位基因及蛋白在多种人白血病细胞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表明,粒系、单核系、红白血病细胞系HL-60,KG-1,U937和TF-1均高表达IL-6R的α亚单位基因和蛋白;淋巴系白血病细胞系Raji亦有一定量的基因表达;而淋巴系细胞等CEM和HuT28以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无论是IL-6Rα亚单位的基因还是蛋白均为阴性。相对表达丰度依次为KG-1>TF-1>U266>U937>HL-60>Raji。鉴于粒系、单核系、红白血病细胞高表达IL-6Rα亚单位的基因和蛋白,而IL-6Rα亚单位蛋白在正常人外周血细胞均为阴性表达这一事实,提示可以利用IL-6/IL-6R系统介导重组IL-6-PE40外毒素融合蛋白进行靶向杀伤和治疗这些白血病,而且不会对正常血细胞产生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究1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变异型sil-tal1融合转录本的序列。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入质粒载体并测序,针对变异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cDNA水平发现4种不同的融合转录本,分别保留了sil基因的部分外显子或内含子序列,并存在插入和删除现象。经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基因组DNA序列,发现了一种新的sil-tal1重组,其sil基因的断裂点在DNA水平上与文献报道不同。结论:此例患儿白血病细胞的tal1基因发生了新型重组,并表达经典型的和至少3种变异型的融合转录本,此现象可能是由于白血病细胞转录剪接机制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究1例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变异型sil-tal1融合转录本的序列。将PCR扩增产物克隆入质粒载体并测序,针对变异部分序列设计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及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在cDNA水平发现4种不同的融合转录本,分别保留了sil基因的部分外显子或内含子序列,并存在插入和删除现象。经分析白血病细胞的基因组DNA序列,发现了一种新的sil-tal1重组,其sil基因的断裂点在DNA水平上与文献报道不同。结论:此例患儿白血病细胞的tal1基因发生了新型重组,并表达经典型的和至少3种变异型的融合转录本,此现象可能是由于白血病细胞转录剪接机制异常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骨窗加重组链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在CT定位下,采用小骨窗清除部分血肿后,血肿腔置管,重组链激酶灌注引流治疗3l例高血压脑出血。结果31例患者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作为疗效评价指标,恢复良好率为67.74%。结论小骨窗加重组链激酶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结合了微创手术和基因药物的优点,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单克隆抗体介导的导向显像与导向溶栓是对血栓栓塞性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降低鼠源性单抗对人体的免疫原性,我们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抗人活化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可变区基因片段与人免疫球蛋白γ1重链CH1和k轻链恒区基因进行拼接,构建噬菌体质粒,并导入大肠杆菌HB2151中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敲除临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质粒上的耐药基因的方法。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扩增试验菌株待敲除目的基因blaKPC-2的上下游片段及质粒pMQ300的潮霉素耐药基因片段,采用重叠延伸基因扩增(SOE-PCR)技术构建融合片段,以耐阿普霉素的λred质粒pKOBEG-Apr为介导,同源重组敲除临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的blaKPC-2基因。用含潮霉素和阿普霉素的LB培养基筛选重组子,用PCR和逆转录PCR扩增检测blaKPC-2基因、潮霉素耐药基因及药物敏感性验证重组子。结果不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型别的2株临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的blaKPC-2基因得以敲除。结论λred同源重组法可以可靠敲除临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质粒上的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