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移植受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是一种常见的机遇性感染,以往报道多见于艾滋病(AIDS)。现今随着肾移植技术的日益推广,大量尿毒症患者得以治疗并长期生存。但由于肾移植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从而使肾移植受者的免疫功能大大降低,因而机遇性感染的发病率大大增高,PCP是其中一种严重的机遇性感染。笔者就我院3年来收治的21例肾移植合并PCP患者影像学表现做以探讨,以供国内外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卡氏肺囊虫肺炎的CT表现.方法 选取经痰或肺泡灌洗液查找肺孢子虫阳性,且临床和CT资料完整的患儿8例,其中男5例,女3例,中位年龄5岁.分别对CT图像中所表现出的气腔实变、磨玻璃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壁增厚、过度充气、胸膜渗出、肺大疱、结节影及网格影等征象进行观察统计.结果 8例(8/8,100%)患儿均出现气腔实变,6例(6/8,75.00%)实变累及肺段以下水平,且多位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后基底段;6例(6/8,75.00%)出现磨玻璃密度影,且均累及整个肺叶,以下肺叶受累最为常见;3例(3/8,37.50%)出现小叶间隔增厚;2例(2/8,25.00%)出现支气管壁增厚;2例(2/8,25.00%)出现肺过度充气;1例(1/8,12.50%)出现少量胸腔积液;所有病例均未见肺大疱、结节影或网格影征象.结论 CT在诊断儿童卡氏肺囊虫肺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卡氏肺囊虫肺炎(PCP) 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PCP的MSCT表现.结果:MSCT表现为磨玻璃型和网隔状、网织结节性各3例,条索状和肺实变影各1例,混合型2例;并胸膜下弓状间隙5例,肺部小气囊性改变4例,空气支气管征象和胸腔积液各2例,空洞、气胸、纵隔淋巴结肿大各1例.结论:MSCT对PCP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16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卡氏肺囊虫肺炎胸部CT检查资料16例。分析其不同病理时期的螺旋CT表现及治疗后的CT随访。结果典型CT表现为以两肺实质弥漫性渗出性改变为主的磨玻璃型,以间质改变为主的网格状影,弥漫性小结节影或网织结节型。非典型表现为:局部气囊性改变,胸膜下"月弓征",肺门和/或纵膈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小片实变。结论螺旋CT(SCT)特别是高分辩力CT(HRCT)可以充分地显示PCP的病变征象,对本病的临床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有显著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卡氏肺囊虫肺炎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诊断。方法:搜集了8例经病理证实的上述病例资料,均行X线胸部摄影检查。结果:胸片可以观察到:病变呈双侧,有网状结节影,浓密的斑片状影和云团状影以及全肺实变影。结论: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表现是多变的,X线胸片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最终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研究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特征性的CT表现。方法:选取5例经HIV检测证实的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CT影像资料并归纳总结。结果: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CT表现是多变的,初期通常表现为双侧肺门区散在小灶性毛玻璃样阴影;进一步表现为广泛网状阴影为主或毛玻璃样阴影为主,可伴有明显小叶间隔增厚;还可见位于斑片状毛玻璃阴影或实变影中的囊变阴影;各期病变常同时存在。结论:正确认识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性肺炎的CT表现,可发现、提示AIDS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相关性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8例经实验室证实的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胸部X线及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表现:胸部X线14例呈弥漫性改变,其中12例磨玻璃样改变,10例磨玻璃样改变中见网格样改变,2例伴有片状渗出或融合实变,另2例仅表现网状或网织结节状影。CT表现:18例中16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10例同时伴有网状或网织结节状影,2例同时伴有小淡片影。另2例表现为间质改变,1例合并肺囊肿。18例患者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结论肾移植术后PCP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为临床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对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肺部改变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肺部改变的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6例肺部有阳性发现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X线胸片及CT),临床症状有干咳,胸痛,发热等。结果:卡氏肺囊虫感染11例(41.9%),均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其中9例呈肺小叶浸润,表现为沿小叶中心分布≤1cm结节影;2例为大叶实变,卡波氏肉瘤3例(11.5%),表现为直径≥1cm的结节,沿支气管血管周围分布,小叶间隔增厚,可伴淋巴结肿大,肺结构6例(23%),其中血型播散型肺结核2例,浸润型肺结核4例(15.4%),影像学改变为双肺纹理增多,伴网结节状改变。结论:影像学对鉴别艾滋病患者肺部改变的类型有较大帮助,其诊断可靠。 相似文献
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与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各自临床表现、实验室改变、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SARS流行期间,以SARS收治后确诊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4例病人的临床和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4例病人均有发热,38°C~40°C,伴有咳嗽,呼吸困难;气促3例;外周血白细胞及CD4+ T淋巴细胞降低,CD8+ T淋巴细胞正常或代偿性增高。影像学改变:沿纹理分布的淡片状阴影3例,双肺斑片状影融合成大片状阴影1例。治疗后,肺内见网格影及小囊状影1例,按PCP治疗后,渗出性病灶吸收明显。结论:病人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外周血白细胞及CD4+ T淋巴细胞降低,肺部表现为渗出性磨玻璃样影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与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共同之处;卡氏肺囊虫肺炎无明确SARS病人接触史,高热和全身中毒表现突出,CD8+ T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略增高,胸部影像学表现无游走性征象,但可见网格状和?蛐或小囊状改变。仔细动态观察胸片结合临床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11.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表现。方法:归纳2001-2004年5例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胸部影像资料,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典型影像表现为渗出性病变,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双肺多呈磨玻璃样改变。结论:正确认识艾滋病患者肺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表现,对于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病人Mcloud分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2例艾滋病合并PCP病人进行CT平扫及HRCT扫描,扫描结果应用Mcloud分类法分类。结果42例病人中磨玻璃样阴影的7亚类分布和范围显示,呈Ⅳ类分布的有23例病人(54.8%),呈Ⅵ类分布的有19例病人(45.2%)。按肺野分类中,呈M/U分布的7例(16.7%),呈M/L分布的5例(11.9%),呈M/M分布的9例(21.4%),呈BF分布的14例(33.3%),呈B/F分布的7例(16.7%)。磨玻璃样发生率100%;不规则小条状、丝网状影35例(83.3%):呈s1/1样改变的3例(8.6%),s1/2的5例(14.3%),s2/2样改变的10例(28.6%)。st1/2的8例(22.8%),st2/2样改变4例(11.4%),st2/3的5例(14.3%)。网结状影36例(85.7%):x1/2改变2例(5.6%),x2/2改变8例(22.2%),x2/3改变4例(11.1%),xy2/2改变10例(27.7%),xy2/3改变8例(22.2%),xy3/3改变2例(5.6%),xyz2/3改变2例(5.6%)。小圆结节影21例(50.0%):p1/1改变3例(14.3%),p1/2改变2例(9.5%),p2/2改变9例(42.9%),pq1/2改变4例(19.0%),pq2/2改变3例(14.3%)。结论HRCT对PCP的病变特征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发现较细微病变;Mcloud分类法应用的符号和描述把影像学、组织学及病变类型更好地结合起来,适用于不同时期PCP病人的分类;艾滋病合并PCP胸部X线常呈现以肺门为中心或中下肺野为著的弥漫对称逐渐向上、向远侧浸润的磨玻璃样改变、丝网状影或网结状改变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的放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搜集69例PCP患者,全部病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血液HIV抗体检查均为阳性.结果 双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分布于肺门周围,由肺门向周围肺野发展,呈毛玻璃样改变,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临床症状主要为干咳、胸痛、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发热等.结论 认识艾滋病患者肺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对于PCP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艾滋病并发卡氏肺孢子肺炎(PCP)情况。方法将患者留取的晨痰涂于干净载玻片上,用瑞-姬氏染液复合染色,室温干燥,油镜下观察查找卡氏肺孢子虫。结果共检测痰液469份,阳性225份,阳性率为47.97%。其中5~40岁人群组检测260份,阳性116份,阳性率为44.61%;41~60岁人群组检测175份,阳性88份,阳性率为50.29%;61~82岁人群组检测34份,阳性21份,阳性率为61.76%,该人群组与5~40岁及41~60岁人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检测333份,阳性164份,阳性率为49.25%;女性检测136份,阳性60份,阳性率为44.12%,男女性人群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已确认艾滋病的患者进行常规PCP机会感染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总结5例儿童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护理,改善患儿呼吸困难、高热护理、合理用药、加强心理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表现之一 ,因此极有可能在呼吸科就诊 ,故对呼吸科医生来说 ,提高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 ,尤其是肺部感染临床表现的认识极有必要。现将我院收治的 2 2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 2 2例 ,男性 17例 ,女性 5例 ,年龄 2~ 4 7岁 ,平均 33岁 ,既往史中性乱史 6例 ,输血史的 6例 ,吸毒史 4例 ,卖血史 3例 ,母婴传播者 2例 ,病史不确切 1例。1.2 症状和体征 2 2例患者均有发热 ,体温达 39~ 4 0℃ 16例 ,38℃左右 6例 ,发热病程≥ 1个月 16例 ,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艾滋病 (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 (PCP)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 11例血液HIV抗体阳性 ,且临床诊断为PCP患者 (并经病理证实 )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观察采用X线胸片 ,其中 9例行CT检查。结果 11例患者的肺部均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 ,9例肺呈小叶浸润 ,病变肺叶为毛玻璃状 ,双肺可见广泛分布的网结节状影 ,其结节直径≤1cm ,沿小叶中心分布 ,病变由肺门向肺外带发展 ,自下肺逐渐向上肺蔓延。大叶实变 2例 ,表现为一叶或多叶实变 ,伴有肺气囊改变。结论 卡氏肺囊虫肺炎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影像学检查可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 ,可代替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20.
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也是最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增多,PCP患者逐渐增多。我院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收治AIDS合并PCP1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