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省肺吸虫病分布及病原宿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对本省76个肺吸虫病流行县(市)的易感人群,进行肺吸虫抗原皮试调查共46698人次,平均阳性率为19.7%,以5—15岁年龄段阳性率最高,随着年龄增大阳性率则逐渐下降。斯氏肺吸虫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①游走性皮下包块最为突出;②从患者的痰液中极难查见虫卵;③肺部症状较轻而脑型病例较常见,心包炎型病例屡见不鲜;④85%左右的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大巴山地区肺吸虫病流行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大巴山地区不断发现肺吸虫病患者,但迄今尚缺当地本病流行的系统资料,兹将数年来我们在该地区7个县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整理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14县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其结果平均人群皮试阳性率29.17%,患病率14.63%;临床表现以肺外型为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共有7种,隶属于2科5属;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有8种,隶属于2科2属;保虫宿主为家猫、家犬;还证实了棘腹蛙为斯氏肺吸虫的转续宿主;流行虫种为斯氏、卫氏两种肺吸虫,其虫种分布与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宜宾地区肺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早在 1939年日本人阿部、浅田调查东北三省肺吸虫的地理分布时 ,报告吉林省蛟河、敦化、通化、磐石及辉南县的喇蛄有肺吸虫的囊蚴感染。钟氏 1975年对吉林省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流域肺吸虫病的流行情况作了重点调查 ,进一步证实吉林省敦化、蛟河、临江确有肺吸虫病人。刘忠教授196 2年对蛟河县的蛟河、小蛟河、乌林河、拉法河又进行了调查研究。我们于 1996年发现蛟河市漂河流域有肺吸虫病人存在后。对蛟河市漂河流域肺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居民感染率的调查 应用 1∶2 0 0 0的肺吸虫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宁海县深圳区肺吸虫中间宿主溪蟹和川蜷螺的分布、感染情况,观察其生态习性,从而估计当地人群肺吸虫感染的危险度。方法现场捕捉溪蟹和川蜷螺,同时观察其生态环境及活动习性。将蟹称重、捣碎、研磨、水洗过筛后,取沉渣镜检。将川蜷螺用针挑出软体,压片、镜检。结果共捕获溪蟹97只,从单只捣碎检查溪蟹(体重高于5g)中,查获9只阳性蟹,感染率11.7%。肺吸虫囊蚴的感染率与溪蟹本身大小存在差异,蟹重15~25g组感染率最高,达20.0%(4/20),而5~15g组感染率为10.2%(5/49),25~35g组蟹中未检出囊蚴。雄蟹感染率(12.7%)稍高于雌蟹(9.1%)。检查20只小蟹(体重<5g),以5只为一组,共查获2组阳性蟹。共采集川蜷螺200只,未发现阳性螺。肺吸虫中间宿主栖息在清澈、氧气充足的溪水中,水流缓慢或相对静止的水体比较适合它们的生存。结论当地人群中仍存在肺吸虫感染的危险因素,政府及卫生机构仍应积极防治肺吸虫病。  相似文献   

8.
肺吸虫病是我省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安徽省南部有卫氏肺吸虫分布早在上世纪早期就已证实[1]。60年代末至70年代,曾在皖南的“小三线”职工和当地居民中流行,造成全国性的影响。七十年代以后对该虫及其感染人体的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2,3],并在皖南山区很多县的居民中发现感染者。皖南山区成为全国肺吸虫病的重要流行区和自然疫源地之一。近年来,皖南山区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肺吸虫在皖南山区的流行现状,我们于2004年8月在歙县的竹铺村和休宁县的儒村进行了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和人群的感染情况调查,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江西省并殖吸虫与并殖吸虫病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告了我省16个县(市)的并殖吸虫与并殖吸虫病抽样调查的结果,并结合上饶等32县、市、区有并殖吸虫及人群感染报道的历史资料,提示我省有48个县、市、区为并殖吸虫的自然疫源地或有人群感染。16个县、市、区用皮内试验方法共检查2800人,阳性253例(9%),男、女之皮试阳性率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反应强度主要为"+"的弱阳性反应(占91.7%),对皮试阳性的242例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出阳性者169例,阳性符合率为69.8%。各县人群均有食蟹史,以青、少年为多,病史询问绝大多数无症状。16个县、市、区共解剖溪蟹1312只,阳性蟹341只(26%),以福建溪蟹为主,其次有南海溪蟹属和束腰蟹十余种。病原以卫氏并殖吸虫为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2.
亚洲和美洲的并殖吸虫的螺类宿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评述涉及全球(非洲除外)的并殖吸虫螺类宿主。58种螺的名录中有67%螺报道于中国。多属圆口螺科(pomatiopsidae)的圆口螺亚科(Pomatiopsinae)的洱海螺族(Erhaiini)或拟钉螺亚科(Triculinae)。文中对一些名称和概念上的问题作了澄清。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丹东地区肺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丹东地区肺吸虫宿主感染情况和人群肺吸虫病感染率、患病率的动态变化 ,探讨肺吸虫病发病规律和流行特点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 196 3~ 1998年丹东地区肺吸虫病流行和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宿主川卷螺感染率由 196 4年的 2 .2 0‰下降至 1993年的 0 .6 7‰ ,1994年后螺密度锐减 ,很难采集到。 196 4年东北喇蛄感染率均在 6 0 %以上 ,感染度无明显变化 ,1996年后疫河中喇蛄几乎绝迹。家犬感染率在 44 .11%左右 ,剖检家犬阳性率在 84%以上 ,平均每犬得虫数为 34.85只。人群肺吸虫病感染率由 1991年的 2 3.36 %下降至 1998年的15 .2 4%。肺吸虫病发病率由 196 3年的 12 .9%下降至 1991年的 0 .4%。 1998年暴发流行传入性肺吸虫病 ,发病率92 .2 %。因此 ,丹东地区卫氏肺吸虫病基本控制。但传入性肺吸虫病尚难以控制。今后防治工作应在严密监测加强宣教的同时 ,加强境外河蟹的检疫及监测传入性肺吸虫病的疫情变化 ,防止其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广西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查清广西主要林区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分布及虫种。方法 解剖蟹类分离囊蚴并感染动物获取成虫鉴定虫种、玻片压碎法镜检螺类自然感染尾蚴、粪检或解剖动物查找虫卵和成虫了解动物宿主感染、以成虫抗原作ID及ELISA,结合痰液和粪便检查确定人体感染。结果 在37 县(市)检查蟹类4 科8 属20 余种共202084 只,有15县(市)从圆顶华溪蟹等8 种共1275 只蟹中查获并殖吸虫囊蚴,自然感染率在0.1~22.2% 之间;检查淡水螺类44847 只,携带并殖吸虫尾蚴157 只,自然感染率在0.3% ~0.4% 之间;检查6 种动物粪便、内脏408份和16 份,发现果子狸等3 种动物的17 份粪便中有并殖吸虫卵。那坡、资源、兴安和融水4县有人体感染病例25 人。根据囊蚴及成虫的形态特征初步鉴定有斯氏、异盘、巨睾和白水河(或歧囊)4 种并殖吸虫。结论 桂西、北山区广泛存在并殖吸虫病自然疫源地,斯氏并殖吸虫是当地的优势虫种,分布于融水、龙胜等13 个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赣东北与赣南5县1市并殖吸虫的流行情况。用皮内试验检查1182人,阳性者140例,阳性率为11.8%。其中多数为弱阳性反应,占90.7%;仅9.3%为强阳性。贵溪县、戈阳县、安远县、上犹县、信丰县和景德镇市的阳性率分别为15.3%、7%、15.9%,12.6%,12.1%和7.2%。上述5县1市溪蟹阳性率依次为42%、64.6%、60%、18.1%、32.9%和0。所检获的囊蚴经鉴定有卫氏井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并(狸)殖吸虫病研究现状(1949—1994)陈桂光福建医学院福州350004并(狸)殖吸虫病系一种人兽共患疾病,早在1879年mger于台湾首次由病人尸检中从肺脏发现这种吸虫(通称肺吸虫),同时Manson在厦门从一名到过台湾的患者血痰内查获该...  相似文献   

17.
并殖吸虫中间宿主感染与其生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并殖吸虫中间宿主感染与其生态环境关系。方法: 选择福建省具有代表性地理地貌的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流行区设点( 村) , 调查螺、蟹宿主感染及与感染相关的自然环境因素; 采检螺、蟹,以不同孳生环境螺的尾蚴阳性率与阳性蟹的囊蚴平均感染度进行比较。结果: 在岭阳村, 溪流型水流缓慢的Ⅰ段溪蟹的卫氏并殖囊蚴感染度为7239 个/ 只, 比水流较急的坑沟型Ⅱ段溪的1426 个/ 只高出5 倍; 在溪口村,1996 年放逸短沟蜷螺尾蚴阳性率与溪蟹卫氏并殖囊蚴感染度分别为4 . 9 % 与1 7383 个/ 只, 比1982 年的02 %与2047 个/ 只分别高出289 倍与85 倍; 在氵示上村, 常年渗水洼地流水浅水坑Ⅲ号沟拟钉螺尾蚴阳性率与溪蟹斯氏狸殖囊蚴感染度分别为43 % 与3554 个/ 只, 比同一水系的Ⅱ号沟的1 % 与429 个/ 只分别高出43 与83倍。结论: 卫氏并殖吸虫分布有一定的水系特征, 以水流缓慢小型水体处感染率居高。斯氏狸殖吸虫通常无明显水系分布特点, 而微型水体分布特征更为突出。适宜螺与蟹孳生的微型环境, 也是并殖吸虫完成其生活史循环适宜场所。对第一中间宿主的选择性及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纯化的抗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抗体进行双抗体夹心HLISA,检测并殖吸虫病人体内特异的循环抗原。检测累计阳性率82.4%(75/91),假阳性率为4.9%(3/61)。其中感染3个月以上的病人血清测得阳性率为51.9%(14/27),感染不足3个月的急性期病人阳性率为85.9%(55/64)。表明此法对并殖吸虫病,尤其是急性期的诊断具有价值。此外还比较了斑点ELISA法与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循环抗原的效果,发现斑点ELISA法检出率不低于双抗体夹心ELISA法。而且更为简便、省材,在并殖吸虫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1~1993年对安徽省和县陈桥洲村进行了藐小棘隙吸虫终宿主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猫、犬的感染率分别为13.71%(899/6557)、39.76%(33/83)和62.16%(115/185)。人群的感 染与性别无关,而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低,感染率越高。3~10岁感染率最高,为26.01%;11~20岁、 21~30岁、31~40岁、41~50岁与51岁以上者感染率依次为21.69%、14.26%、9.50%、8.74%和 3.06%;3~30岁感染率构成比高达78.31%。对感染者的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藐小棘隙吸虫感染有极明 显的家庭聚集性和空间聚集性。认为居民感染藐小棘隙吸虫与其饮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