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血管造影表现和血管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入路,分别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血管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采取超选择插管对肿瘤颈外系统供血动脉进行栓塞,栓塞后7d内行手术切除.结果 11例患者,患侧颌内动脉分支供血7例,双侧颌内动脉分支供血2例,患侧颌内动脉及咽升动脉分支供血1例,患侧颌内动脉及颈内动脉分支供血1例;所有患者颈外动脉供血分支超选择性栓塞均获得成功;栓塞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栓塞后,11例7 d内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少,手术平均出血约300 mL.结论血管造影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造影和栓塞对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74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并依据Sessions分期及手术切除前是否进行动脉造影和介入栓塞分为4组,Ⅰ组9例SessionsⅠ期患者行术前栓塞和手术切除,Ⅱ组25例SessionsⅠ期患者行单纯手术切除,Ⅲ组23例SessionsⅡ、Ⅲ期患者行术前栓塞和手术切除,Ⅳ组17例SessionsⅡ、Ⅲ期患者行单纯手术切除;比较4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Ⅰ组患者血管造影显示栓塞后肿瘤血管完全阻断7例(77.8%),鼻咽纤维血管瘤被完全切除9例(100.0%);Ⅱ组患者鼻咽纤维血管瘤被完全切除25例(100.0%);Ⅰ组和Ⅱ组患者术中失血量(P=0.641)、手术时间(P=0.086)及术后住院时间(P=0.48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Ⅲ组患者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血管完全阻断12例(52.2%),鼻咽纤维血管瘤被完全切除21例(91.3%),大部切除2例(8.7%);Ⅳ组患者鼻咽纤维血管瘤被完全切除15例(88.2%),大部切除2例(11.8%);Ⅲ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显著少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但Ⅲ组和Ⅳ组患者手术时间(P=0.308)、术后住院时间(P=0.47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组患者均无手术后死亡病例,栓塞过程中均无临床并发症出现。结论术前造影和栓塞能显著减少Ⅱ、Ⅲ期鼻咽纤维血管瘤术中失血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对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行术前栓塞,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系统,以其分支颌内动脉多见;部分有颈内动脉系统参与供血。结果 12例病人于栓塞术后2~3d行手术切除术,术中出血减少,肿瘤易于剥离。结论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疗效肯定,应作为术前常规准备。  相似文献   

4.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是一种少见富血管性肿瘤,常见于青春期男性,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复杂、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多、创伤大、易残留和复发。2003年5月我科单独开展了首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术,术后病灶被完整切除,出血很少,未输血,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股动脉路径,对8例鼻咽部纤雏血管瘤患者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并采取超选择插管对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供血血管进行栓塞,供血动脉主要为颈外动脉系统,以其分支颌内动脉多见,部分有颈内动脉系统参与供血。结果8例患者于栓塞术后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其中5例于栓塞后2.3d行手术切除,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肿瘤易于剥离。结论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行动脉内栓塞。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术前应用能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超选择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维国  高下 《医学争鸣》1997,18(3):297-299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超选择动脉栓塞的临床观察黄维国高下邱建华乔莉姜鸿彦郭梦和王锦玲(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耳鼻喉科西安710033)关键词鼻咽纤维血管瘤动脉栓塞中图号R764.04黄维国,男,52岁,主任医师,教授选择性动脉栓塞,尤其是超选择性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7.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血管造影诊断和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股动脉经路,对12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进行双侧颈内外动脉造影;并采取超选择插管对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供血血管进行栓塞。结果12例经造影诊断明确,且供血血管显示清楚的患者进行了超选择性动脉血管栓塞。栓塞疗法止血效果肯定,术后血管瘤体积明显缩小,术中出血少。结论血管造影和血管栓塞治疗鼻咽部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取右股动脉Seldinger技术穿刺插管,用5F—Corbra导管分别插至左、右颈总动脉造影,显示右侧颌内动脉远端有—形态不规则的肿瘤染色,随用4F-单弯管超选至颌内动脉起始段,用明胶海绵颗粒/条栓塞。结果栓塞24h后进行肿瘤手术切除,收到了术中出血少、术野清楚、有利于病变切除和降低手术风险的效果,为彻底切除肿瘤创造了条件。砖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栓塞术在鼻咽部肿瘤术前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开颈外动脉结扎术+硬腭径路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结果患者术后病情逐渐恢复,相关症状消失,鼻腔功能恢复正常,术后门诊随访3~4年,最短1年,在鼻内镜下复查鼻咽部光滑,未见残留,无复发。结论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并使用手术治疗,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鼻咽纤维血管瘤供血动脉术前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5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根据供血动脉的粗细,选择明胶海绵微粒、PVA、钢圈术前栓塞,术中以出血量多少判断瘤体栓塞效果。结果:13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2例由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系统同时供血,仅选择性栓塞上颌动脉,术中出血量较多,栓塞后1~4d手术最为理想。结论: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栓塞,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全切率,减少并发症,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亚显微水平上观察鼻咽血管纤维瘤的血管性及纤维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进一步探讨该肿瘤的本质。方法5例患者肿瘤瘤标本常超薄切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血管成分由内皮细胞和周细胞组成,血管周围并有未分化细胞,纤维性成分中有纤维母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随着时间推移,血管及纤维性成分同步出现组织学成熟现象。结论:鼻咽血管纤维瘤并非真性肿瘤,本质上属血管性错构瘤或血管成分的病理性或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12.
张勤修  刘世喜  覃纲 《四川医学》2006,27(11):1108-1109
目的 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瘸术前DSA血管栓塞经验。方法 4例鼻咽纤维血管瘸患者,1例术前采用NBCA、另3例用PVA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瘸体永久栓塞,3d后在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结果 全部病例均1次栓塞成功。在内镜下手术切除肿瘤耗时10—30min,术中出血量150~300ml,明显低于明胶海绵栓塞病例。术后CT检查提示肿瘤切除彻底。结论 鼻咽纤维血管瘸术前永久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优于国内普遍采用的明胶海绵暂时性栓塞。  相似文献   

13.
叶灵茶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0):1718-1719
目的探讨鼻咽部血管纤维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2001年3月~2004年9月收治的4例鼻咽部巨大血管纤维瘤患者,术前均采取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介入治疗,3~6 d再行手术治疗,期间予以如下护理:(1)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保证手术顺利进行;(2)向患者讲解行DSA栓塞术的必要性;(3)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摘除肿瘤组织,无手术切口感染和术后出血,均顺利出院.经手术后随访,其中1例复发,未进行继续治疗,余3例均无复发,恢复良好.结论精心细致、及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与体内性激素的临床关系。方法:采集24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手术后外周静脉血标本(术前24例,术后20例)及24例健康男性青年作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检测鼻咽血管纤维瘤患手术前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1)鼻咽血管纤维瘤患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不大(P>0.05);(2)血清雌二醇,孕酮术前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血清睾酮术前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水平变化不大(P>0.05);(3)鼻咽血管纤维瘤患后术性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水平变化不大(P>0.05)。结论:鼻咽血管纤维瘤发病机制与体内性激素水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19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征,结合文献报道总结本病的影像学诊断要点。结果鼻咽纤维血管瘤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与周围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肿瘤增强极显著,边界清楚,常伴有骨质受压和吸收;MRI平扫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信号增高,钆喷酸葡胺(Gd-DTPA)增强T1WI可见"椒盐征"。结论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综合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与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的CT表现及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临床与CT表现、诊断及Chandler分期。结果:鼻咽纤维血管瘤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与周围分界不清,增强扫描肿瘤增强极显著,边界清楚,常伴有骨质受压和吸收,肿瘤侵犯部位按Chandler标准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4例、Ⅳ期5例。CT诊断准确率为93.2%。结论:CT对鼻咽纤维血管瘤可作出明确诊断及分期,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 46例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所采用的各种进路,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用各种手术进路切除鼻咽血管纤维瘤 46例,其中经腭进路 28例,鼻侧切开进路 12例,改良 Biller's切口联合腭进路 1例,颅面联合进路 2例,鼻内窥镜进路 3例.[结果] 46例鼻咽血管纤维瘤均顺利切除.平均出血量 712 mL,复发 7例.[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及范围,采用合适的手术进路,能充分暴露肿瘤,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侵及翼腭窝、颞下窝等处的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改良面正中掀翻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8例鼻咽外受侵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改良面正中掀翻术。结果 8例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好,面部无畸形,鼻腔通气好,1例张口稍受限。结论 改良面正中掀翻术是治疗巨大鼻咽纤维血管瘤的一种很好的术式,具有面部无切口、术野清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改良Halo-骨盆架在儿童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矫形前牵引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11年3月儿童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病例18例,在矫形术前用改良Halo-骨盆架进行牵引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冠状面侧凸Cobb角82°~159°,平均118.4°,矢状面后凸Cobb角46°~116°,平均91°。最大牵引力为体重的1/3—1/2进行术前牵引。对牵引前、牵引后、矫形术后的侧后凸纠正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平均最大牵引重量8kg,约占平均体重(14.3kg)的51.2%,牵引2~4周(平均2.3周)。6例患者在牵引2周时出现右侧臂丛神经麻痹,减少牵引力后症状消失。矫形术后无瘫痪、呼吸衰竭和死亡发生。牵引后冠状面侧凸纠正率平均39.6%;矢状面后凸纠正率平均30.7%;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结果明显改善。矫形术后冠状面侧凸矫正率平均为49.2%;矢状面后凸矫正率平均为39.3%。结论术前用改良Halo-骨盆架牵引可明显提高儿童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效果并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