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测量182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观察肥胖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前宣教与孕期知识普及,减少孕期肥胖发生率是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WI)及孕期BWI增加值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分析1995年1月-1999年12月间258例单一妊娠并发症孕妇的资料,比较其孕前BWI及孕期BWI增加值。结果 与正常体重孕妇比较,高BWI孕妇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及羊水量异常的发生率显升高;比较正常BWI孕妇的孕期BWI的不同增加值,高于正常组孕妇的足月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儿宫内室息及产程异常均显增加。结论 高于正常的孕前BWI与孕期BWI增加值均是妊娠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孕妇体重增加与妊娠期高血压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宪玲 《疑难病杂志》2006,5(5):375-375
通过对306例孕期无任何饮食限制的足月妊娠妇女孕期体重增加和血压变化分析,探讨孕妇体重增加、孕前肥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02年10月~2005年10月在我院进行围产期保健和分娩的孕妇306例,年龄24~40岁,平均30岁。孕前血压及心、肝、肾功能正常。孕期无任何饮食限制,其中初产妇290例(占94.8%),经产妇16例(占5.2%);孕龄在36~41周。1.2方法1.2.1孕期体重测定:每位孕妇均于孕11周内建围产期保健卡,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作为基础情况。按WHO推荐标准:BMI[体重(kg)/身高(m)2]<18.5为消瘦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剖析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SPSS 10.0统计分析对我院的335名足月初产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值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情况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不同孕前体重指数组间糖尿病患病几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孕期体重增加组间糖尿病患病几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值评价妊娠期糖尿病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孕妇的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增加体重调整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妊娠期糖尿病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李蓓 《当代医学》2012,(28):42-43
目的谈谈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妊娠前体重指数以及妊娠期体重指数增幅与围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妇产科门诊确诊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50例,详细记录其孕前体重、身高和产前体重值,并计算相应的体重指数(BMI)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幅.按孕前BMI及孕期BMI增幅分组,比较分析各组间围产结局的差异.结果妊娠前BMI对孕妇终止妊娠周有显著影响;孕期肥胖组和超重组孕妇发生胎儿窘迫、早产和子痫前期的危险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孕妇的羊水过多和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C组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低体重儿和低血糖的概率均显著高于A组和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组新生儿发生窒息和湿肺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DM孕妇孕前肥胖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均可增加其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因此应控制GDM孕妇孕期体重指数总增幅在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孕前体重指数(BMI)和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体重指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单胎且无内科并发症的孕妇3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测量并计算孕12周内、孕32周、分娩前孕妇身高和体重、孕期体重变化,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分析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体重指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期体重指数变化呈正相关性。结论孕前体重指数是妊娠期并发症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过多与妊娠结局有关,孕期合理控制饮食不会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重现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孕期体重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45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按照标准进行孕前体重指数分组,孕期增重分组,比较不同组别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457名孕妇孕前超重与肥胖有177人(38.73%),孕期增重过多120人(26.26%);平均年龄(26.99±5.89)岁,平均孕周为(39.27±1.43)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分组的孕妇年龄、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15.79%)、巨大儿发生率(14.04%)最高,体重过低组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8.33%)最高,不同孕前BMI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重过多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16.28%)、巨大儿发生率(10.85%)、剖宫产发生率(20.16%)最高,增重不足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6.20%),不同孕期增重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低出生体重儿、剖宫产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及孕期体重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控制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重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减少不良妊娠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其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测量1118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教。并分别观察肥胖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情况。结果:①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早产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总产程、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过度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增高了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早、中、晚期孕妇体重的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观察记录440例孕妇年龄、孕次、产次及孕前、孕12周、孕28周、分娩前的体重,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及胎龄。采用Pearson’s相关分析了解不同孕期孕妇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孕妇特征与巨大儿发生的关系。结果:早孕期孕妇体重增长速度最慢,为0.01 g.周-1;中孕期孕妇体重增长速度最快,达0.51 g.周-1。各孕期孕妇体重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的发生率随着孕周增加而增加。孕妇孕前体重、总体重增加值以及中孕期体重增加的速度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性相关。结论:中孕期间孕妇体重增加的速度比早孕期和晚孕期快,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吕霞 《海南医学》2013,24(16):2391-2393
目的探讨孕妇的体重指数与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我院就诊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34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产妇的一般特征、孕前体重指数(BMI)、怀孕期间体重增加值、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体重,并分析孕期体重指数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的关联性。结果孕前肥胖组的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孕期增重15.1~20kg则孕妇妊高征、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加(P均<0.05),孕妇体重正常组和肥胖组组新生儿体重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怀孕前的体重增长过大对妊娠结局有影响,具有潜在风险,但孕期妇女体重增加对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孕前18.5≤BMI≤23.9的150例孕妇,根据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分为增重过多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后出血等的发生率.结果 增重过多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巨大儿等发生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结局之间具有相关性,孕妇应合理控制孕期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幅度,防止孕期体重过度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确定正常孕妇体重增加的模式,为孕期保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1672例孕产妇的资料,并对无妊娠合并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在2500-3999 g的11391例次产检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产妇的平均年龄(26.48±3.01)岁;平均身高(158.67±4.84)cm.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MI)可将孕妇分为低BMI(<16.7)、正常BMI(16.75-23.71)、高BMI(>23.71)3类.各类孕妇的BMI随孕周增加而递增,尤以低BMI孕妇最为明显;三类孕妇孕期BMI增加分别为8.06、5.27、3.85.结论 BMI较单纯体重增加更能反映孕妇体重改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关系,为孕期保健及降低孕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高血压等疾病及分娩巨大儿的单胎活产产妇603例,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重增加(gestational weight gain,GWG)标准分别分为低体重组31例、正常体重组365例、超重组146例、肥胖组61例及体重增加不足组163例、体重增加正常组230例和体重增加过多组210例,对各组孕期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如剖宫产率、肩难产、巨大儿出生率、低出生体重儿、入住NICU率等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孕前肥胖是子痫前期影响因素;不同孕前BMI孕妇的子痫前期、剖宫产、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转NICU的发生率随着孕前BMI的递增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期体重增长各组的巨大儿、肩难产、子痫前期及剖宫产的发生率随着GWG的升高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孕前BMI过高及孕期体重增加过度均会增加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并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的升高。医院及社会应进一步加强孕妇孕期体重管理和教育,对孕期体重进行全程干预,以减少妊娠合并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孕妇孕前体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测量769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随访妊高征、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1)孕前肥胖孕妇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P<0.01和P<0.05),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孕前消瘦孕妇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理想体重和肥胖的孕妇(P<0.01),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2)无论孕前体重指数如何,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而当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3)对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对孕前肥胖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9kg时,妊高征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孕前理想体重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巨大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孕前消瘦和肥胖的孕妇随孕期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病率也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对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病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 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妊高征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其孕期增长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双胎妊娠产妇333例,根据孕前BMI不同分为低BMI组(BMI< 18.5 kg/m2)64例、正常BMI组(BMI 18.5 ~25.0 kg/m2)221例、高BMI组(BMI >25.0 kg/m2)48例.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孕前BMI及其孕期增长与妊娠结局、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高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低BMI组和正常BMI组(P<0.05);低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正常BMI组(P<0.05).3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期与无妊娠期糖尿病组BMI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痫前期组孕期BMI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无子痫前期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产妇孕期BMI增长呈正相关性(r=0.178,P<0.001).正常BMI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500 ~3 999 g的比例明显大于低BMI组(P<0.05),但与高B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孕妇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邵彩珠 《当代医学》2007,(13):42-44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巨大胎儿出生的相关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为孕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年~2006年479例巨大胎儿(出生体生>4000g)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480例出生体重>3000g~<4000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体重(孕前基础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分娩方式、并发症等有关情况.结果 出生体重>4000g孕妇身高、孕前基础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孕周、孕产次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者,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生体重>4000g男婴多于女婴,出生体重>4000g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手术产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3000g~<4000g.结论 产妇的孕前基础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幅度、身高、孕周、宫高、腹围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巨大胎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针对这些相关因素给予孕期保健指导,合理营养,有望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改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巨大胎儿出生的相关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为孕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年~2006年479例巨大胎儿(出生体生>4000g)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480例出生体重>3000g~<4000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体重(孕前基础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分娩方式、并发症等有关情况.结果 出生体重>4000g孕妇身高、孕前基础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孕周、孕产次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者,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生体重>4000g男婴多于女婴,出生体重>4000g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手术产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3000g~<4000g.结论 产妇的孕前基础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幅度、身高、孕周、宫高、腹围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巨大胎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针对这些相关因素给予孕期保健指导,合理营养,有望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改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18.
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许多研究证明 ,孕妇的营养与新生儿体重有密切关系[1] 。为了解城市孕妇孕期营养素摄入状况与婴儿出生体重 (mb)的相互关系 ,以便从营养学角度提出改进措施 ,作者从郑州市区在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做孕期检查的初孕妇中 ,随机抽取 31人 ,进行连续追踪观察。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随机选择医院门诊做孕期检查的初孕妇女 31人 ,孕期均无急慢性疾病 ,年龄 (2 6.0± 2 .3)岁 ,体重 (5 2 .0± 5 .6)kg ,身高 (15 9.9± 4 .3)cm。孕妇职业 ,工人占 2 6% ,营业员和服务员占 33% ,教职员占 …  相似文献   

19.
赵明  李光辉 《北京医学》2015,37(7):629-632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体重增长速度与孕期总增重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临床资料,记录年龄、分娩孕周、身高、孕前体重、分娩前体重、孕期体重监测数据、新生儿出生体重、性别等资料.对资料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孕妇妊娠中期增重速度[(0.68±0.26) kg/周]大于妊娠晚期增重速度[(0.52±0.25)kg/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中期增重速度与孕期总增重(r=0.446,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r=0.123,P< 0.01)皆呈正相关;而妊娠晚期增重速度只与孕期总增重呈正相关(r=0.560,P< 0.01),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则无显著相关性(r=-0.025,P>0.05);巨大儿组和正常体重儿组孕妇的孕前BMI[(22.3±2.9) kg/m2 vs.(20.8±2.8) kg/m2]、孕期总增重[(18.5±4.3)kg vs.(16.6±4.6)kg]和妊娠中期增重速度[(0.74±0.26)kg/周vs.(0.67±0.26)kg/周]相比,巨大儿组皆高于正常体重儿组,P值均<0.01;而2组的妊娠晚期增重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不同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可能不同,妊娠中期增重速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大于妊娠晚期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增加体重的适宜范围.方法:对747例孕足月、单活胎初产妇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按孕前体重指数分为四组:消瘦组(BMI<18.5)、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肥胖组(BMI≥25);又根据孕期增重分为<15 kg、15 kg~20 kg、>20 kg三组,比较各组间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产程阻滞及难产剖宫产均随孕前体重的增加而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均随孕期增重的增加而增加;孕期增重≥15 kg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孕期增重<15 kg低.结论:对孕前及孕期增重的适当控制,可有效降低产科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