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简述肾主纳气理论源流的基础上,辨析这一理论的实质。认为目前诸多教材将肾主纳气之“气”理解为“清气”,是混用气的不同概念导致的。肾所纳之气并非呼吸之清气,而是元气和肺气。  相似文献   

2.
“肾主纳气”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学 《国医论坛》1994,9(5):36-36
“肾主纷气”,是说肾具有摄纳吸入清气的功能.如《类证治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纷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的这种纯气功能对机体呼吸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而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五脏六腑的气机都随着呼吸运动有规律地升降出入,也就是说脏腑气机的正常运动受肾夫纳气功能的调节.所以,“仔主纷气”中的“气”我们可以从广义的角度来解释,即不仅包括呼吸之气,更指全身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活动.现探讨如下:里巴主南精是肾纳气功能的体现《江门·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承,受五脏六腑之…  相似文献   

3.
“肾主纳气”实质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认为,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必须依赖于肾的纳气作用.《类证治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气充盛,则吸入之气可下纳于肾,呼吸均匀和调.肾之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则呼吸表浅,动辄气喘,称之为"肾不纳气",说明呼吸之幅度由肾所主.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由于应用填精补肾的办法可以治愈或缓解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辄气喘等病理现象,逐渐认识到了肾脏与呼吸相关,进而总结出了"肾主纳气"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自《黄帝内经》成书以来,历代医家在对喘证的病因、病机、治疗的认识过程中,使肾主纳气的理论和补肾纳气的治法得到了发展,并在明清时期趋于成熟,为现代临床治疗喘证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该文对"肾主纳气"及"补肾纳气"理论进行梳理并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5.
肾主纳气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纳气”的说法最先见于《难经·四难》“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以后医家也有论及,到清·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上提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后一直沿用至今。新版中医教科书的定义是“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肾主纳气"理论的历史源流。方法:梳理、归纳、整理春秋战国、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有关"肾主纳气"理论的发展轨迹。结果和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属于该理论的萌芽阶段,汉代开创了补肾纳气法治疗喘证之先河,宋代明确提出"肾不纳气",明清时期该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7.
<正> 肾主纳气为肾脏的功能特点之一,它的客观性已被临床所证实。但对其机理教材及资料未曾论述,有感于此,笔者拟从中医的气机、经络、临床及现代生理学角度予以分析。中医学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与自然界有息息相关的联系。故认识肾主纳气的机理首先应从天人相应,人体气机变化这一角度来分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形象的作了描述,似可认为人体气的升降运动为自然界天地运动变化的缩影。天之气必下降于地,地之气须上交于天,天地相交,万物才得一生长变化。那么,人体在上之肺气必须下降肾,肾之元阳上达于肺,生命才能不息。正如《类证治裁》所云:“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足少阴肾经与手太阴肺经在经脉上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灵枢·经脉篇》云:“肾足少阴之  相似文献   

8.
试论肾主纳气——兼与《肾主纳气辨析》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增加 《广西中医药》1991,14(1):31-33,36
<正> “肾主纳气”是中医肾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理解这一理论,对于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遗产,指导临床施治具有重要意义。近读王锦荣、汤于嘉同志的《肾主纳气辨析》[见《中医杂志》1988;(10):16]一文,大有“新异”之感。观其文前有言,古今诸多“肾主纳气”的解释“得不到临床实践的支持,理论上也似是而非。”文后乃称:“‘肾纳气’是一定的历史环境下不正确认识的产物,在人类认识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应该纠正这一历史错误。”笔者思忖再三,不敢阿附其好。本辨章学术,衷于一理之旨,冒陈管见,以求教大方。  相似文献   

9.
喘证以喘促气短、气息迫促、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每致喘脱。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阶段的主症时,中医称之为喘证。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喘证多以呼多吸少为特点。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只有肺肾  相似文献   

10.
对肾主纳气与肾不纳气理论是非的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肾主纳气与肾不纳气理论科学性问题,《内经》阐明了肺肾的特殊联系,《难经》提供了引证依据,宋以后医家正式提出并广泛运用。若清除这一理论,既可引起新的逻辑错误,也否定了临床经验事实,但对传统认识中将肾主纳气泛比肾主吸气,将肾主纳气混淆为肾纳元气,将肾不纳气误认为呼气易、吸气难等错误,都必须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马元 《四川中医》2008,26(10):46-47
中医“肾”的功能内涵丰富,本文从中西医不同方面分析肾主骨与肾主纳气,以便更好的理解中医“肾”的功能。中医之“肾主骨”、“肾主纳气”理论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肾脏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契合和统一。现代医学研究及幄床观察中均可体现中医“肾主骨”、“肾主纳气”的理论,反映了中医理论对人体认识的整体观和动态现。  相似文献   

12.
对藏象学说中“肾主纳气”理论的含义、原理进行探讨。并从发生学角度对其由来加以分析,提出肾主纳气理论的形成主要源于临床,是临床观察、治疗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并可能受到古代导引术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肾主纳气”的现代实质与肾脏生化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肾主纳气”的现代实质。方法:利用当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理论。结论:认为中医“肾主纳气”与肾脏的生化功能在分子水平的深层次上有着较大的契合面,肾脏所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增加血中RBC数量,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从而增加血液运O2功能,这是“肾主纳气”的直接证据,此外,肾脏的“三泌三保”作用,通过对血中HCO^-3的调控,也直接或间接对机体气体的运输产生影响,正是这样的一“吸”一“纳”,才构成了生命景观中的对称美和韵律美。  相似文献   

14.
张锡纯思想上传承于中医经典,又不泥于传统,大胆创新,衷中参西,自创众多卓有成效的方剂,其对于肾主纳气有独特的认识,总结如下:肾不纳气的机制——肾阴虚,冲气挟胃上逆迫肺;重视肾不纳气的症状鉴别——喘、满闷(吸气难,气上迫);肾不纳气的脉象——脉多数;治则治法包括填补下焦真阴、敛浮阳、补脾阴、补益元气;张景岳、叶天士是其学术源流。研究其治疗肾不纳气的学术思想与方药的应用,对于肾不纳气的理论理解及喘证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纳气归肾治呃逆225600江苏省高邮市中医院蒋茂剑呃道古称"哕",自《内经》以来,历代医家对此分类繁多,大抵不外乎胃气上道动隔之说,治以降过和胃为大法。临证有因肾虚失于摄纳冲气上道动膈者。如清·徐灵胎在论述呃过原因时曾云。逆从脐上而起,其根在肾。肾为...  相似文献   

16.
任占敏 《新中医》1990,22(6):12-13
蛰象主生长繁衍。肾气和辑元阴元阳而主蛰藏,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肾主蛰”突出肾在五脏兵有藏中之异的功能特性,并对探求肾气主生长、发育、生殖及生理、病理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下合穴"作为一组特定穴的称谓,始见于1964年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针灸学讲义》.笔者认为对这组俞穴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现试以古今文献对"下合穴"有关问题进行考正,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同道教正.问题的提出迄今为止的教材与辞书关于下合穴的诠释存在着概念不甚明确的问题.现以1979年版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针灸学》为例,该书在经络俞穴篇中写道:下合穴是指手三阳经下合于足阳经的俞穴.如"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于委阳."故又称"手  相似文献   

18.
自从党的“百家争鸣”的政策提出以来,学术界争论风气大大地活跃起来,我们中医界也并不例外,也想通过争鸣,把祖国的医学遗产进一步发扬光大起来。从最近所接触到的,五行学说的存废问题已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大部分中医同仁认为阴阳五行是中医学术的理论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仁认为五行是空涧唯心的,在临床上没有用处;个别的还提出“五行说在中国医学上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中的气,可分为二类:存在于正常机体内的称为内气,存在于自然界的称为外气。内气和外气是相互沟通的。内气是一个概括名詞,实质上是指真气而言。因为真气是体内諸气的根本。所謂脏腑之气、营卫之气、宗气、阳气、經絡之气、胃气等,无非是依真气的不同分布、不同性状,从而发揮不同生理功能而有不同名称而巳。一、真气的概念 (一)眞气的来源:《内經》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又說:“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說明人体后天的真气,虽有秉賦于先  相似文献   

20.
一、对几种观点的认识何谓“真气”?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然未引为注意。究其实质,是对《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这段经文理解不一,现分述如下: ①真气由空气合谷气而成。持这种看法的读者,认为“所受于天的‘天’是‘天空’,真气就是人身所受纳的天空之气,与饮食入胃后的水谷之精气,合并而充养于周身的”。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不符合经文之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