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轻、中度高血压病人67例,分为氨氯地平组34例(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59±s11a),采用氨氯地平5mg,po,qm×4wk;硝苯地平组33例(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60±9a)采用硝苯地平10mg,po,q8h×4wk。结果:降压疗效氨氯地平组为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1%;硝苯地平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4%;2组降压疗效相似(P>0.05)。但硝苯地平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显著(P<0.05),且不良反应显著多于氨氯地平组。结论: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优于硝苯地平。  相似文献   

2.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轻、中度高血压病人67例,分为氨氯地平组34例(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59±s11a),采用氨氯地平5mg,po,qm×4wk;硝苯地平组33例(男性25例,女性8例;年龄60±9a)采用硝苯地平10mg,po,q8h×4wk。结果:降压疗效氨氯地平组为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1%;硝苯地平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4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高血压病Ⅰ期和Ⅱ期病人46例(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龄50±s8a),用氨氯地平5mg,qd,po×1wk,wk2每日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10mg,qd;尼群地平治疗相同病人作对照,剂量为20mg,bid,po×1wk,wk2每日增加1次剂量,最大剂量20mg,tid。2组均4wk为一个疗程。结果:氨氯地平组和尼群地平组显效率各为67%和53%,总有效率各为91%和79%,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短期治疗中2组皆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一样对高血压病的疗效显著而又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氨氯地平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58±s7a),用氨氯地平5mg,po,qd,共4wk;另设对照组27例(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56±9a),用硝苯地平10mg,po,tid,共4wk。结果:临床症状与体征总有效率为93%,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依次优于对照组74%与63%,经Ridit检验,P均<0.05,氨氯地平尚有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结论:氨氯地平对心绞痛疗效优于硝苯地平,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与尼群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法,氨氯地平组41例(男性29例,女性12柳;年龄62.7±s1.0a),用氨氯地平5-10mg,po,qm×4wk治疗。尼群地平组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62.2±1.3a)用尼群地平10-20mg,po,q12h×4Wk治疗。结果:氨氯地平组降压总有效率93%,与尼群地平组的86%相似(P>0.05);氨氯地平组尚有显著降低三酰甘油及血糖的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氨氯地平组15%显著低于尼群地平组的21%(P<0.01),且反应轻微,无1例终止治疗。结论: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好,且优于尼群地平。  相似文献   

6.
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尼群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缓释片与尼群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轻、中度高血压病病人162例,其中98例(男性67例,女性31例,年龄51a±s6a)用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po,qd×4wk治疗。另64例(男性47例,女性17例,年龄50a±8a)用尼群地平片10mg,po,bid或tid×4wk治疗。结果:非洛地平缓释片组总有效率95%,与尼群地平片组(81%)相比,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非洛地平缓释片组15%,与尼群地平片组(20%)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病的疗效显著而又安全,优于尼群地平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缓释型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的动态降压作用。方法:17例中、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43±s6a)8例予缓释型硝苯地平20mg,po,qd,9例予氨氯地平5~10mg,po,qd,×4wk。服药前、后做24h动态血压测定及踏车运动激发试验(n=16)。结果:2药均有效地降低24h平均血压,但降压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T/P比值缓释硝苯地平组高于氨氯地平组,分别为87%与74%;舒张压(DBP)T/P比值氨氯地平组高于缓释硝苯地平组,分别为81%与62%;运动激发下,服氨氯地平后DBP仍能显著下降(P<0.01)及心率减慢(P<0.05)。结论:氨氯地平降24hDBP的平稳性及对运动的耐受性均较缓释硝苯地平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单用依那普利(Ena)与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nif-CR),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方法:单用Ena组36例(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67±s13a),剂量5~20mg,po,bid,平均剂量为24±8mg/d;联用组50例(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68±5a)。采用Ena片2.5~10mg,po,bid,平均剂量为12±4mg,加用Nif-CR片30mg,po,qd。疗程均4wk.结果:单用组与联用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42%与78%,总有效率分别为72%与94%,组间比较P<0.01。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联用组疗效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9.
氯硝西泮治疗社交恐怖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氯硝西泮治疗社交恐怖症的疗效。方法:社交恐怖症36例(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26a±s8a,病程4.0a±2.0a)采用氯硝西泮4~10mg/d,po,疗程8wk。另外采用丙米嗪治疗同类病人32例(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25.0a±2.7a,病程3.4a±2.7a),用量100~300mg/d,po,疗程8wk。结果:氯硝西泮组显效率为56%,总有效率为81%;丙米嗪组显效率为50%,总有效率75%,2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氯硝西泮组不良反应较丙米嗪组少。结论:氯硝西泮对社交恐怖症有肯定的治疗作用,近、远期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比索洛尔是否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好药。方法:应用比索洛尔(5~20mg,po,qd)治疗82例(男性46例,女性36例;年龄48.0±s1.0a)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结果:治疗4wk后,平均坐位血压由治疗前22.10±0.20/14.20±0.10kPa降至18.60±0.20/11.60±0.10kPa。临床总有效率为96%。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8例,无须停药,心动过缓2例于停药1~2d即缓解。结论:比索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好,尤适用于伴心绞痛的病人,有心动过缓者禁用。  相似文献   

11.
阿尔维林-二甲硅油与硝苯地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阿尔维林_二甲硅油与硝苯地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肠易激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5a±s10a),应用阿尔维林_二甲硅油胶囊1粒(含阿尔维林60mg,二甲硅油300mg),餐前,po,tid;对照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43a±11a),应用硝苯地平10mg,餐前0.5h舌下含服,tid。疗程均为4wk。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53%(P<0.01)。阿尔维林_二甲硅油胶囊对缓解腹痛、腹胀、粘液便优于硝苯地平,对腹泻疗效与硝苯地平相似,对便秘疗效不佳。结论:阿尔维林_二甲硅油胶囊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国产和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 :国产非洛地平组 6 4例(男性 4 0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6 7.8a±s1.3a) ,用国产非洛地平缓释片 5~ 10mg ,po ,qd× 8wk治疗 ;进口非洛地平组 6 4例 (男性 38例 ,女性 2 6例 ,年龄6 8.9a± 1.3a)用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 5~ 10mg ,po ,qd× 8wk治疗。结果 :国产和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 94 %和 95 % ,2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国产组 16 % ,进口组 14% ,差别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国产与进口非洛地平缓释片有相似的降压效果 ,两者使用均安全  相似文献   

13.
氨氯地平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研究。肾性高血压病人 96例 ,分 2组 ,氨氯地平单用组 5 4例 [男性 30例 ,女性2 4例 ;年龄 ( 38±s 19)a]给氨氯地平 10mg ,po ,qm ( 7∶0 0 )× 6wk(如治疗 2wk未达显效可剂量加倍 ) ;氨氯地平与依那普利合用组 42例 [男性 2 6例 ,女性 16例 ;年龄 ( 41± 2 0 )a]在原用依那普利 10mg ,po ,qd或bid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 (用法同上 )× 6wk。结果 :单用组总有效率 80 % ,合用组为98% (P <0 .0 1) (其中对重度高血压的有效率分别为 42 %和 80 % ,P >0 .0 5 ) ,不良反应均较少而轻。结论 :单用或合用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肾性高血压疗效均较好 ,对重度高血压以加用依那普利的合用组似较好。  相似文献   

14.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为双盲对照试验。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0例 (男性 3 2例女性 8例 ,年龄 49a±s 1 0a)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各 2 0例 ,分别给予厄贝沙坦 1 5 0mg ,po,qd或缬沙坦 80mg ,po,qd ;2wk后按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厄贝沙坦增加到 3 0 0mg ,po,qd或缬沙坦增加为 1 60mg,po,qd;总疗程 4wk。结果 :厄贝沙坦治疗 4wk末的总有效率为 75 % ,收缩压下降 (2 .7± 1 .8)kPa,舒张压下降 (1 .5± 0 .8)kPa均P <0 .0 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5 %。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疗效明显 ,每日服药 1次 ,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5.
塞利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塞利洛尔与阿替洛尔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随机单盲法分为塞利洛尔组 4 0例 (男性 2 5例 ,女性 15例 ,年龄54a±s8a)采用塞利洛尔 10 0~ 4 0 0mg ,po ,qm(早餐后顿服 )× 6wk ;阿替洛尔组 4 0例 (男性 2 3例 ,女性 17例 ,年龄 54a± 7a)采用阿替洛尔 2 5~ 10 0mg ,po ,qm(早餐后顿服 )× 6wk。结果 :治疗 6wk后塞利洛尔组总有效率为 97% ,阿替洛尔组总有效率为 96% (P >0 .0 5) ;2组均于治疗 2wk后血压开始有显著下降 (P <0 .0 5) ;2组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 >0 .0 5)。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 :塞利洛尔与阿替洛尔均为安全、疗效较好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6.
国产与进口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2 0 6例原发性高脂血症病人分为国产组 113例 (男性 68例 ,女性 45例 ,年龄 5 6a±s10a) ,给国产洛伐他汀 2 0mg ,po ,qd× 8wk ;进口组 93例 (男性 5 8例 ,女性 35例 ,年龄 5 7a±10a) ,给进口洛伐他汀 2 0mg ,po ,qd× 8wk。结果 :国产与进口洛伐他汀治疗前后所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_Ch)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但 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国产与进口洛伐他汀有相似的调节血脂效果 ,两者使用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17.
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63例有明显抑郁心理障碍的IBS病人随机分成 2组 ,帕罗西汀组 3 2例 (男性 1 4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3 4a±s1 0a) ,对照组 3 1例 ,(男性 1 4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3 4a± 1 1a) ,2组均给予硝苯地平 1 0mg、洛哌丁胺 2mg、谷维素 2 0mg ,po,tid;帕罗西汀组同时给予帕罗西汀2 0mg,po,qd;疗程为 4wk ,共 2个疗程。结果 :帕罗西汀组治疗wk 4,8末躯体症状严重度评分 (4 .8± 1 .6,3 .8± 1 .4)、抑郁量表评分 (4 0± 5 ,3 8± 7) ,生活质量评分(5 7± 1 3 ,70± 1 6) ,与对照组 (6.1± 2 .0 ,5 .8±2 .4;5 2± 7,49± 4;49± 1 6,5 1± 1 7)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帕罗西汀组治疗wk4,8末有效率分别为 75 % ,97% ,对照组为 48% ,5 8% ,(P <0 .0 5 )。帕罗西汀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帕罗西汀治疗伴明显抑郁心理障碍的IBS病人疗效显著 ,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氟比洛芬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氟比洛芬组 50例 ,双氯芬酸组 30例。 4 0例骨关节炎病人分为氟比洛芬组 2 0例 ,双氯芬酸组 2 0例。氟比洛芬组口服氟比洛芬 50mg ,po ,tid× 4wk ;双氯芬酸组口服双氯芬酸 2 5mg ,po ,tid× 4wk。 38例强直性脊柱炎均为氟比洛芬组 ,口服氟比洛芬 10 0mg ,po ,tid×4wk。结果 :在氟比洛芬组中类风湿关节炎组和骨关节炎组的疗效分别为 86%和 85% ,双氯芬酸组为87%和 80 % ,2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强直性脊柱炎组的疗效为 79%。不良反应发生率氟比洛芬组和双氯芬酸组分别为 19%和 30 % ,氟比洛芬组明显低于双氯芬酸组 (P <0 .0 5)。结论 :氟比洛芬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非甾体消炎止痛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