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妊娠晚期注射阻断乙型肝炎宫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HBsAg(+)孕妇,其中有18例HBeAg(+),自孕28周开始每4周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00IU,分娩后新生儿采脐血5ml,检测乙肝病毒标记物(HBVM)。结果68例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者占10.3%,其中HBsAg、HBeAg双阳性者占5.9%。50例仅HBsA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为4%(2/50),18例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为27.8%(5/1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sAg(+)孕妇孕晚期注射HBIG,阻断宫内HBV感染的效果显著;HBeAg(+)孕妇宫内感染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它不仅造成众多的HBV阳性携带者,也是导致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重要因素,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约有1.2亿人,资料表明有30%~50%HBV感染者源于母婴垂直传播[1]。近年国内外不少学者对阻断HBV母婴传播进行大量的研究,并提出可靠的阻断措施,但仍有15%~25%的失败率。本文对HBV宫内感染的机制和阻断效果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报道,为探讨更有效的阻断方法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最佳方法。方法采取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栓的孕妇,对82例确诊HBV携带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从妊娠26周后使用HBIG 200IU肌注,每4周1次,共3次;B组41例于婴儿出生后2h内使用HBIG 200IU肌注;两组婴儿出生后12h内均使用乙肝疫苗针5μg肌注,第2个月、第6个月再加强1次,1岁时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及肝功能。结果(Ⅰ)两组婴儿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1min阿氏评分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A组41例均无肝功能受损,HBsAg阳性5例,HBV DNA阳性5例。(3)B组41例中肝功能受损6例,HBsAg阳性13例,HBV DNA阳性14例。(4)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妇产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较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HB 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最佳方法。方法采取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孕妇,对82例确诊HBV携带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41例,从妊娠26周后使用HB IG 200 IU肌注,每4周1次,共3次;B组41例于婴儿出生后2 h内使用HB IG 200 IU肌注;两组婴儿出生后12h内均使用乙肝疫苗针5μg肌注,第2个月、第6个月再加强1次,1岁时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及肝功能。结果(1)两组婴儿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1 m in阿氏评分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A组41例均无肝功能受损,HBsAg阳性5例,HBV DNA阳性5例。(3)B组41例中肝功能受损6例,HBsAg阳性13例,HBV DNA阳性14例。(4)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妇产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较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母婴垂直传播的最佳方法. 方法采取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进行产检的孕妇,对82例确诊HBV携带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 41例, 从妊娠26周后使用HBIG 200IU肌注,每4周1次,共3次; B组41例于婴儿出生后2 h内使用HBIG 200IU肌注;两组婴儿出生后12h内均使用乙肝疫苗针5μg肌注,第2个月、第6个月再加强1次,1岁时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及肝功能. 结果 (1) 两组婴儿在分娩方式、出生体重、1 min阿氏评分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2) A组 41例均无肝功能受损,HBsAg阳性5例 , HBV DNA阳性5例 . (3) B组 41例中肝功能受损6例 ,HBsAg阳性13例 , HBV DNA阳性14例.(4)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孕妇产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能较好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6.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伟  莫奕彩  黄艳 《河北医药》2009,31(13):1598-159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及其新生儿行被动免疫对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选取HBsAg(阳性)孕妇118例分为2组,A组60例,于孕28、32与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B组58例,仅作常规产前检查及监护。A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HBvac)5μg和HBIG100U;B组新生儿只注射HBvac5μg。分别检测2组新生儿及6月龄婴儿血清中HBsAg、HBVDNA、HBsAb。结果A组较B组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血清中HBsAg阳性率降低,HBsAb阳性率升高(P均〈0.05);A组较B组的6月龄婴儿HBsAg阳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sAg阳性孕妇应用HBIG被动免疫,可有效阻断HBV垂直传播,新生儿出生时应用HBIG和HBvac联合免疫,可以显著提高6月龄婴儿HBsAb阳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期多次注射免疫球蛋白(HBJG)阻断乙型肝炎母耍垂直感染效果.方法对40例HBsAg阳性孕妇从产前6个月开始,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月一次,连续三次;对照组产前3个月开始,每月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月一次,连续三次,分娩后6小时内新生儿先注射HBIG 100IU,然后在1.2.7月龄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5μg,两组婴儿于12月龄时测定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治疗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8%、23.5%)P<0.05.出生后耍儿12个月随访,治疗组新生儿单用疫苗和对照组的新生儿单用疫苗血清抗-HBs阳性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抗-HBs 阳性(71.4%)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抗-HBs阳性率(64%)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乙型肝为母婴的垂直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肾组织中的Ig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HBVAg)及血清IgA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荧光双套染技术配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gA在66例不同类型IgAN肾小球中的沉积量;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6例IgAN肾组织HBV表面抗原(HBs Ag)、HBV核心抗原(HBc Ag),对比研究IgA沉积量与HBVAg感染及血清IgA的关系。结果免疫荧光双套染法显示IgA主要在肾小球系膜区、少量在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沉积;HBVAg阳性的肾组织IgA沉积量明显高于HBVAg阴性组(P<0.05)与对照组(P<0.05),且与肾脏病变程度有关。IgA肾病肾组织中IgA沉积量与血清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Ag阳性的IgA肾病肾组织IgA沉积量与IgA肾病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血清IgA浓度的高低可能不是IgA肾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V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在青少年和成人期感染HBV者  相似文献   

10.
许传露  韩国荣 《江苏医药》2012,38(16):1938-1940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经血液、母婴、性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其中母婴传播是我国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HBV母婴阻断是通过产前、产时、产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新生儿进行保护以减少感染HBV机会的方法。目前,HBV的母婴阻断取得了较好效果,总体阻断成功率95%以上,但仍有一定的失败率,在相关机制、方案优化等方面仍面临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母体对胎儿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被动免疫预防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效果。方法:以在太原市传染病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96例作为HBIG注射组(自妊娠28周起多次肌肉注射HBIG 200IU),同期分娩但未进行产前检查HBsAg阳性孕妇59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新生儿出生24 h内且未注射HBIG的股静脉血,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分析比较注射与未注射HBIG的HBsAg阳性孕妇及注射HBIG孕妇不同注射次数间其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HBIG注射组HBV宫内感染率(12.5%,12/96)、HBsAg阳性率(10.2%,7/96)、HBV DNA阳性率(7.3%,7/96)均低于未注射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将注射次数分为0~1次、2~3次和4~5次三个等级进行分析,HBV宫内感染率、HBsAg阳性率和HBV DNA阳性率随HBIG注射次数增加而减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初步提示HBsAg阳性孕妇产前注射HBIG及增加HBIG注射次数可能降低HBV宫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在早孕期开始使用HBV高效免疫球蛋白(HB IG)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早孕时血清HBV-DNA(+)的孕妇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于孕12周起,对照组于孕28周起,每月1次肌注HB IG 400 IU至分娩。于孕12周和分娩时定量检测孕妇血清HBV-DNA,定性检测脐带血HBV-DNA和抗-HB s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孕妇在孕12周和分娩时血清HBV-DNA的含量、新生儿的脐血HBV-DNA和抗-HB s的阳性率对比分别为6.73±2.15 V S 6.49±1.87(P>0.05),3.62±2.75 V S 5.01±1.79(P<0.05);9%V S 19%(P<0.05);25%V S 13%(P<0.05)。早使用HB IG的研究组孕妇血HBV-DNA的含量及其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低。两组孕妇及其新生儿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孕期尽早使用HB IG安全有效,可进一步减少孕妇血清HBV-DNA的含量和HBV的宫内传播率。  相似文献   

13.
孕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在生殖生育过程中传播给下一代的途径及相关因素和阻断方法。方法:对498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所产新生儿于生后即刻取股静脉血,检测其乙肝病毒标志物和HBV-DNA,并根据孕产妇HBVDNA检测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组,再根据孕妇产前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情况分组观察使用效果。结果:283例HBV-DNA阳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为39.6%;215例HBV-DNA阴性组为13.5%。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孕期是否使用HBIG两组宫内感染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内感染与孕妇HBV—DNA是否阳性有关,孕期使用HBIG对阻断宫内感染无效。  相似文献   

14.
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妊娠晚期应用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HBsAg和HBeAg阳性,HBVDNA≥1×10^6copies/mL的孕妇120例,分为2组:替比夫定组(年龄23~36岁)和对照组(年龄24~37岁),每组60例。替比夫定组受试者自孕28周开始口服替比夫定600mg,1次/d,至分娩后1个月,对照组不服用替比夫定。观察替比夫定组受试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测2组受试者在孕28周、分娩时和产后6个月时血清HBVDNA水平;2组婴儿在出生后即刻和1月龄时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U;在出生即刻、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各10μg。检测2组婴儿出生后24h、6月龄和1岁时血清HBsAg及HBVDNA阳性率。结果:孕28周时,替比夫定组受试者血清HBVDNA水平[6.62±0.90)×10^6copies/mL]与对照组[(7.22±1.27)×10^6copies/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即刻替比夫定组[(0.49±0.54)×10^3copies/mL]较对照组[(7.46±1.06)×10^6copies/m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替比夫定组[(6.23±0.85)×10^6copies/mL]与对照组[(7.55±1.88)×10^6copies/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比夫定组有13例受试者在孕28~36周出现血清肌酸激酶轻度升高,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替比夫定组孕妇所生婴儿6月龄时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例数(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组和对照组孕妇所生婴儿12月龄时HBV母婴传播阻断率分别为98.3%和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婴儿均未出现发育不良。结论:用替比夫定可以较安全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且不影响婴儿发育。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持续性复制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起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水平增高,从而增加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风险[1]。HBV的生物学活性及复制水平受到宿主各种因素的制约,而血清HBV DN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HBV的生物学活性和复制水平[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具有抗炎等生物学活性,同时可能作为宿主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一部分影响HBV的生物学活性和复制水平[3]。本研究旨在探讨HBV与HDL-C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在宫内从母体获得的HBV标志物和HBVDNA程度分型临床意义,旨在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方法:检测HBV感染孕妇分娩的831例新生儿产后2h内静脉血中乙肝病毒标志物,根据获得的不同HBV标志物和HBVDNA状态分为5型,各型进行不同剂量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免疫,于产后7~8个月龄时复查。分型免疫组665例,对照组166例。结果:分型免疫组7~8个月复查新生儿HBV感染情况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型免疫效果优于一般免疫效果,可进一步降低HBV感染者分娩的新生儿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母婴传播的疗效与胎盘HB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92例HBsAg阳性孕妇分成两组,研究组44例,于妊娠28、32及36周肌注HBIG 200IU;对照组48例,未用药。采用荧光定量PCR及ELISA法.分别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静脉血HBVDNA水平及乙肝五项。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各层细胞HBsAg及HBcAg的表达。结果(1)92例孕妇胎盘HBV感染43例,各层细胞感染后导致官内传播的相对危险度(OR值)由母面至胎儿面呈逐渐上升趋势。(2)研究组胎盘HBV总的感染率为34.09%(15/44).而对照组为5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研究组胎盘VCEC感染:率为6.82%(3/44),而对照组为27.08%(13/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胎盘VCECHBV感染是官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之一。(2)注射HBIG可降低胎盘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妊娠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妇女母婴HBV传播及婴儿发育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15例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妊娠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妇女的资料。调查分析母婴的肝功能和HBV DNA水平,妊娠并发症以及婴儿发育状况。结果:15例HBV感染妇女年龄为27—32岁(中位数29岁),其ALT和HBV DNA分别为86—405U/L和6.03×10^5~2.67×10^7拷贝/ml。患者接受拉米夫定100mg,1次/d,用药时间为4—13个月,患者在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1×10^5拷贝/ml后开始妊娠,拉米夫定治疗继续至分娩。15例患者的ALT水平在妊娠前和妊娠期均保持正常水平。患者的HBV DNA水平在妊娠前下降至〈1×10^5拷贝/ml(其中80%患者〈500拷贝/ml)。在妊娠期间14例未测及HBV DNA;1例的HBV DNA降至2.45×10^3拷贝/ml,患者ALT水平均降至11—41U/L(中位数23U/L)。未见妊娠并发症。6个月婴儿的ALT为8—33U/L(中位数20U/L),HBV DNA、HBsAg、HBeAg均为阴性,未见发育异常,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结论:拉米夫定似能有效阻断母婴HBV传播,未见婴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Several nucleos(t)ide analogs (NUC) are availab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In most patients, NUC need to be administered on a long-term basis, thus increasing the risk of adverse effects. Adefovir dipivoxil (ADV), the first nucloeotide analog developed to treat CHB, may indeed cause nephrotoxicity.

Areas covered: The pharmacokinetic mechanism of action, potential mechanism of renal damage and long-term safety profile of ADV in CHB patients have been reported. The current monitoring modalities, together with dosage adjustments,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related kidney impair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algorithm in place at the authors’ Liver Center are also summarized. Although, in short-term clinical trials, a daily dose of 10 mg of ADV was safe owing to a low rate of negligible nephrotoxic effects, the same dos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usually reversible, proximal renal tubular toxicity as reflected by hypophosphatemia and elevated creatinine levels. Occasionally, Fanconi syndrome occurred in ADV-treated patients.

Expert opinion: Renal function at baseline and during treatment should be carefully assessed in all patients receiving ADV to adjust the dose according to creatinine clearance, aimed to prevent or minimize nephrotoxic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