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阙慧卿  耿莹莹  林绥  李援朝 《中草药》2005,36(11):1624-1625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仓、接触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显著性疗效。为了更深入地认识和研究雷公藤,本实验将其根皮提取物经溶剂处理,硅胶柱色谱分离,初步得到4种化学成分。经过理化常数、光谱数据分析,并与对照品及文献报道的数据对照,鉴定了这4个化合物,分别为:雷公藤内酯甲(wilforlideA,Ⅰ)、雷公藤内酯三醇(triptriolide,Ⅱ)、雷酚新内酯(neotriptophenolide,Ⅲ)、雷公藤醌A(triptoquinonoic acid A,Ⅳ)。化合物Ⅳ首次从雷公藤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短柱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文杰  王钢力  林瑞超 《中药材》2007,30(8):959-961
目的:对短柱肖菝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脂溶性部位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I),单棕榈酸甘油酯(Ⅱ),胡萝卜苷(Ⅲ),二十六烷酸(Ⅳ),5-羟甲基糠醛(V),佛手内酯(VI),熊果酸(Ⅶ),甘草素(Ⅷ)。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Ⅳ-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毛钩藤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毛钩藤(Uncaria hirsuta Haviland)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9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槲皮素(2),槲皮苷(3),afzelin(4),异槲皮苷(5),(-)-表儿茶素(6),金丝桃苷(7),芦丁(8)和manghaslin(9);另外两个化合物为绿原酸(10)和胡萝卜苷(11)。结论:化合物1,2,5,6,7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5和9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头花蓼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志军  戚进  朱丹妮  余伯阳 《中药材》2008,31(7):995-998
目的:对头花蓼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研究,为阐明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试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该植物全草中分得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酸(1),原儿茶酸(2),没食子酸乙酯(3),山柰酚(4),槲皮素(5),槲皮苷(6),阿魏酸二十四烷酯(7),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8),β-胡萝卜苷(9)和β-谷甾醇(10)。在药理活性研究中,化合物1~6在不同的药理模型中均显示了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3和7是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2、4和9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6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这也是首次对该植物的单体成分进行药理活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技术对粗叶悬钩子根和茎的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分析技术分离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粗叶悬钩子根和茎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4)、杨梅二醇(5)、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6)、N-benzoylphenylalaninyl-N-benzoylphenylalaninate(7)、橙酰胺乙酸酯(8)、蔷薇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4~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罕见地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到一个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4)和两个苯丙胺类生物碱(化合物7、8)。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海石珊瑚Tubastraea sp.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石珊瑚Tubastrae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石珊瑚Tubastraea sp.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其化学性质,结合现代渡谱技术(MS,NMR等)并与文献报道的化合物数据相比较,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5个具有aplysinopsin骨架的生物碱类似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de-N—methylaplysinopsin(1),(Z)-3′-deimino-2′,4′-bis(demethyl)-3′-oxoaplysinopsin(2),(Z)-6-bromo-3′-deimino-2′,4′-bis(demethyl)-3′.oxoaplysinopsin(3),(E)-6-bromo-2′-demethylaplysinopsin(4)及(E)-2′-demethylaplysinopsin(5)。结论:这是对中国Tubastraea属石珊瑚化学成分的首次研究,化合物1,4及5系首次从该属珊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四季青叶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冬青llex purpurea Hassk.干燥叶的三萜皂苷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用不同层析技术进行分离,用波谱及化学的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三萜类成分,结构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2)、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酸-28-O-β-D-吡喃葡萄糖甙(3)、乌索酸(4)、救必应酸(5)、长梗冬青苷(6)、冬青苷A(7)、地榆皂苷Ⅰ(8)、IlexosideB(9)。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2,3,9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8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千屈菜中三萜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秀英  林洪  季梅  单强 《中草药》1995,(7):386-386
千屈菜系千屈菜科植物LythrumsalicariaL.(我校中草药教研室鉴定)。具有治疗痢疾、血崩、溃疡之功效,业有抗疟、抑菌、镇痛、消灭、促血凝和降血糖活性[1]。为寻找活性成分,我们对千屈菜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千屈菜属植物曾有人报道合有皂试、酚酸等成分(2),但该品种的化学成分报道甚少。今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4种结晶性成分,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数据分析和与文献对照,确定晶Ⅰ为β-谷甾醇,晶Ⅱ为齐墩果酸,晶互为然果酸,晶N为白样脂酸,以上4种成分在该植物中系首次报道。不犯改和分局千屈菜植物全食7009,工业用乙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中的倍半萜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酸提碱沉法,结合中性氧化铝、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ODS)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1D-NMR、2D-NMR、MS、ECD等波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雷公藤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中分离得到5个倍半萜生物碱类成分,分别鉴定为(1S,4S,5R,6R,7R,8S,9S,10S)-1,8,11-triacetoxy-7-nicotinoyloxy-4,5-dihydroxy-dihydroagarofuran(1)、triptersinine U(2)、macroregeline F(3)、雷公藤宁碱B(4)和triptonine B(5)。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雷公藤司宁Z15;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华中冬青化学成分的研究(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已报道从产于湖北省的冬青科植物华中冬青IlexcentrochinensisS.Y.Hu的叶中分到3个新化合物:华中冬青黄酮(huazhongilexon)、华中冬青醇(huazhongilexol)和华中冬青素(huazhongilexin)[1,2],在继续对其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又分离并鉴定出7种已知成分,它们为齐墩果酸(Ⅰ)、羽扇豆醇(lupeol,Ⅱ)、竹节人参皂甙Ⅳa(chikusetsusaponinⅣa,Ⅲ)、竹节人参皂甙Ⅳa甲酯(chikusetsusaponinⅣamethylester,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甙(Ⅳ)和2,4,6-三羟基甲苯(Ⅶ),以上化合物在该植物中的存在均系…  相似文献   

11.
总序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晨江  越志鸿 《中草药》1997,28(6):334-334
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主要含四环二萜类成分。该属植物多具有抗菌消炎及抗肿瘤作用,民间多用于清热解毒、散瘀消肿[1]。总序香茶菜Rabdosiaracemosa(Hemsl.)Hara在我国主产于湖北巴东和四川巫山地区[2],该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未见报道。为寻找新的二萜活性成分,对采自巴东地区的总序香茶菜(作者鉴定)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该植物叶中分离得到一个单体化合物(RR-1),经光谱数据分析,确定RR-1为已知二萜成分冬凌草丁素,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化学结构式见图1。1提取和分离1kg总序香茶菜干叶,稍粉碎,置索氏提…  相似文献   

12.
滇白珠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滇白珠Gaultheriayunnanensis(Franch.)Rehd.根的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7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东莨菪素(Ⅰ),棕榈酸(Ⅱ),胡萝卜苷(Ⅲ),(+)-lyoniresinol(Ⅳ),(-)-5′-甲氧基异落叶松树脂醇(Ⅴ),3,4,5-三甲氧基苯甲酸(Ⅵ)和乙酰丁香酸(Ⅶ)。化合物Ⅴ为一新天然产物,其它6个化合物为该属植物中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草豆蔻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光谱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5个为黄酮类化合物,5个为含氮化合物,分别为quercetin 3-O-(2,6-di-O-rhamnopyranosylgalactopyranoside)(1),isorhamnetin 3-O-(2,6-di—O—rhamnopyranosylgalactopyranoside)(2),pinocembrin-3,7-di—β-D—glucoside(3),quercetin 3-O-robinobioside(4),儿茶素(5),腺苷(6),尿嘧啶(7)烟酸(8),次黄嘌呤(9),腺嘌呤(10)。结论: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6-10为首次从山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白背三七(Gynura divaricata(L)DC.)为菊科三七草属植物,又名白(百)子菜,分布于台湾至华南、西南一带,喜生于潮湿的阴地上,根、茎、叶均可入药。文献仅见报道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吡咯啶生物碱,但并未对该植物进行过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作者对引种于我国广东地区的白背三七地上部分(茎和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天麻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王莉  肖红斌  梁鑫淼 《中草药》2003,34(7):584-585
目的 研究天麻中的弱极性成分。方法 硅胶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层析分离,光谱分析鉴定结果。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他们分别为:对差劲苄基乙基醚(I),β-谷甾醇(Ⅱ),棕榈酸(Ⅲ),2,2’-亚甲基-二(6-叔丁基-4-甲基苯酚)(Ⅳ),对羟苄基甲醚(Ⅴ),邻苯二甲酸二甲酯(Ⅵ)和对羟基苯甲醛(Ⅶ)。结论 化合物Ⅳ和Ⅵ为天麻中首次报道成分,其中,化合物Ⅳ为四取代苯的二聚体,为首次从天麻属及兰科植物中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见血清石油醚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及核对文献鉴定化合物的准确结构。结果:从见血清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Moscatin (1),山药素Ⅲ(2),香柑内酯(3),异茴芹素(4),花椒毒素(5),欧前胡素(6)和β-谷甾醇(7)。结论: 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为首次从见血清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单麻叶千里光Senecio cannabifolius var.integrilifolius(Koidz.)Kita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ilicagel、SephadexLH-20及RP18等柱层析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柳杉酚(1)、浙贝素(2)、消旋丁香脂素(3)、齐墩果烷(4)、1,4-苯二酚(5)、2,5-二羟基苯乙酸乙酯(6)、对羟基苯乙酰胺(7)、槲皮素(8)及金丝桃苷(9)。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槐角中的抗癌活性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槐角为豆科(Leguminosea)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果实。槐角性寒、味苦,归肝、大肠经,有凉血止血之功效,药用历史悠久,也是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槐角中富含异黄酮类化合物,由于该类化合物结构与己烯雌酚相似,具有雌激素样活性,对骨质疏松、癌症等疑难病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目前这类化合物是国际上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本文主要报道从槐角中分离鉴定的9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其中2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1个为首次从该植物果实中分离得到。此外,我们还对染料木素、槐属苷和染料术苷进行了抗癌方面的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genistein有一定的抑制胃腺癌细胞和肺癌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大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大高良姜的根茎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运用UV、IR、^1H—NMR13C—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4-[(E)-3-hydroxyprop-1-enyl]phenylacetate(1),反式对羟基桂皮醛乙酯(2),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3),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4-en-3-one(4),[1′S]-1′-乙酰氧丁香酚乙酯(5),反式对羟基桂皮醛(6),对羟基苯甲醛(7),1-(4-hydroxyphenyl)propan.1-one(8),高良姜素(9),trans—P—coumaryl diacetate(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化合物3和4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双苯庚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大高良姜的根茎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运用UV、IR、^1H—NMR13C—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4-[(E)-3-hydroxyprop-1-enyl]phenylacetate(1),反式对羟基桂皮醛乙酯(2),5-hydroxy-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3),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4-en-3-one(4),[1′S]-1′-乙酰氧丁香酚乙酯(5),反式对羟基桂皮醛(6),对羟基苯甲醛(7),1-(4-hydroxyphenyl)propan.1-one(8),高良姜素(9),trans—P—coumaryl diacetate(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化合物3和4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双苯庚烷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