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朝忠  马路生 《眼科研究》2000,18(4):319-321
目的 研究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CAID)诱导及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甘氨酸法制备可溶性角膜分类抗原,分组行兔前房注射诱导ACAID,并观察各组部分耳试验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术后排斥反应。结果 角膜上皮、内皮、基质及全角膜可溶性抗原皆可诱导ACAID,诱导质量浓度为2.0mg/ml。成功率分别为90%,100%,80%和100%。同期解膜移植免疫排斥率降低,植片存活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CAID)诱导及预防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甘氨酸法制备可溶性角膜分类抗原,分组行兔前房注射诱导ACAID,并观察各组部分耳膨胀试验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术后排斥反应。结果角膜上皮、内皮、基质及全角膜可溶性抗原皆可诱导 ACAID,诱导质量浓度为 2. 0mg/ml。成功率分别为90%,100%,80%和100%。同期角膜移植免疫排斥率降低,植片存活时间延长。高危观察组仍可诱导出ACAID,并可推迟排斥反应的发生。结论角膜可溶性抗原可以诱导产生ACAID,无严重并发症,对兔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植片浸润细胞类型及引流淋巴结细胞表型的变化。 方法:建立小鼠角膜移植模型,术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临床观察及角膜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移植术后3d颌下淋巴结(SMLN)、颈浅淋巴结(SCLN)的细胞表型变化。 结果:角膜移植术后6h,中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开始聚集并逐渐浸润植片;24hCD4^+T和CD8^+T细胞出现并侵入植片,2wk时达到高峰;术后12~21d所有植片均被排斥。移植后3dSMLN内CD4^+T细胞比例较正常时明显下降(P=0.038),而SCLN各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 结论:角膜移植术后植片迅速出现髓系及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引流的SM LN内早期CD4^+T细胞比例下降,二者间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4.
穿透角膜移植术后植片的免疫排斥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及发生机制和治疗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卢建民  宋秀君 《眼科新进展》2011,31(11):1090-1093
树突状细胞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可引发机体免疫反应,而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则会诱导机体免疫耐受。最近研究表明,角膜中央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完全处于未成熟状态,而角膜周边区内的树突状细胞则大多处于成熟状态;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角膜内的树突状细胞以及其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病理改变,探讨移植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患者42例,于再次行穿通性角膜移植术时取其排斥的移植片,进行免疫组化及HE染色,观察术后排斥反应的移植片中巨噬细胞、CD4^+和CD8^+细胞的浸润和分布、MHC-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白介素受体-2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以及移植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42例移植片均有上述免疫细胞的表达,并以新生血管周围更加明显;这些细胞表达MHC-Ⅱ类抗原和IL-2R;移植片的上皮和基质细胞中也有MHC-Ⅱ类抗原的表达;角膜上皮细胞可表达TGF-D;所有移植片内皮细胞均不完整甚至大部缺如。结论新生血管使免疫细胞进入移植片,破坏免疫赦免机制,与移植片免疫损害密切相关;免疫细胞和分子直接导致移植片免疫损伤,内皮细胞的严重损伤终将导致移植失败。  相似文献   

7.
药物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旭  刘伟  吕国芳  张华 《眼科新进展》2006,26(4):309-312
应用药物治疗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一直是眼科角膜病专业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正在逐步应用到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的治疗中去。我们回顾了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和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了传统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效果和副作用,并介绍了目前一些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树突状细胞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起着多方面作用,其作用机制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通过角膜移植动物模型发现,树突状细胞能够诱导不同类型的免疫反应.通过减少树突状细胞数量、抑制树突状细胞提供双信号的能力以及通过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等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方法,目前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诱导供体特异性的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是否有助于角膜植片在碱烧伤高危眼中的存活。方法用1mol/L的NaOH烧灼新西兰白兔单眼角膜中央建立高危眼模型,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诱导组和对照组,1个月后进行角膜移植。诱导组在角膜移植前10d前房植入供体肌肉诱导供体特异性ACAID,对照组未处理。观察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角膜植片存活时间是否延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诱导ACAID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延长,两组植片存活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供体特异性ACAID有助于碱烧伤高危眼角膜植片的存活。  相似文献   

10.
转化生长因子-β对房水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房水的免疫抑制功能,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正常房水、酸化房水和加有TGF-β2抗体的酸化房水作用于淋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测定各种处理因素下的房水对脐带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抑制率。结果 正常房水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为7.87%;酸化房水的抑制作用明显加强,抑制率提高到51.53%;TGF-β2抗体可阻断酸化房水的活性,加入TGF-β2抗体后,抑制率下降到9.7%。结论 房水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可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而TGF-β2是产生这一作用的分子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闫峰  石尧  蔡莉 《眼科研究》2012,(10):869-872
背景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角膜移植免疫调节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关于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内细胞因子表达的变化报道较少。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雌性6~8周龄BALB/c小鼠及C57BL/6小鼠分别建立小鼠自体角膜移植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模型,每组各10只,自体角膜移植术组供体和受体同为BALB/c小鼠,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组供体为C57BL/6小鼠,受体为BALB/c小鼠。于术后1d开始临床观察角膜植片并对炎症程度进行评分,当植片评分总和≥5分或植片混浊≥2分时为发生植片排斥反应。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只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组15只,后者分别于术后6h及1、3、7、14d对角膜植片行逆转录PCR(RT—PCR)检测植片中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在60d的观察期中,自体角膜移植术后小鼠角膜植片混浊评分均〈2分,植片的炎症评分之和均〈5分,植片存活率为100%,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水肿、混浊,伴有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至术后24d角膜植片排斥反应评分之和均≥5分,植片混浊评分≥2分,全部发生排斥反应,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17.80±4.66)d。RT—PCR检测结果表明,正常角膜中IL-4和IFN-γ呈阳性表达,IL-10和TNF-α表达阴性。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后6h可检测到IL-4呈阳性表达,IFN-γ和IL-10表达呈强阳性,而未检测到TNF—α的表达。术后1~3d角膜植片中IL-4呈强阳性表达,IFN-γ阳性表达,TNF—α表达增强,IL-10表达逐渐消失。角膜移植术后7d,可见IL-4表达阴性,而IFN-γ、IL-10和TNF—α仍呈强阳性表达。至术后14d,角膜植片中IL-4、IFN-γ和TNF—α.均未见表达,仅检测到IL-10呈阳性表达。结论TNF-α是角膜移植术后局部参与调控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2.
前房相关性免疫偏离(anterior chamber-associated immune deviation,ACAID)是一种机体主动的下调性免疫反应.其临床意义在于:(1)通过诱导ACAID提高角膜、视网膜等眼组织移植的成功率;(2)通过诱导ACAID防治葡萄膜视网膜炎,避免发生疱疹性角膜基质炎;(3)通过消除ACAID避免其不利影响.本文就acai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诱导供体特异性的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nterior chamber-associated immune deviation,ACAID)对高危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眼角膜建立碱烧伤眼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A:正常角膜常规角膜移植组(正常对照组);B:碱烧伤常规角膜移植组(碱烧伤对照组);C:正常角膜诱导ACAID的角膜移植组(正常诱导组)。D:碱烧伤后诱导ACAID的角膜移植组(碱烧伤诱导组)。B,D组进行左眼碱烧伤,烧伤后1mo进行角膜移植。C,D组在角膜移植前2wk于右眼前房注入可溶性抗原以预先诱导供体特异性ACAID。A,B组右眼前房注等量平衡盐溶液。术后记录植片存活时间;对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情况进行评分;记录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 index,RI);角膜固定、包埋后制作切片行HE染色。结果:A、C组角膜植片长期存活,碱烧伤对照组植片平均存活25.13±0.64d,碱烧伤诱导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38.25±1.28d。与碱烧伤对照组相比,碱烧伤诱导ACAID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显著延长,两组植片存活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诱导供体特异性ACAID可以延长碱烧伤高危眼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大鼠角膜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原位表达,探讨CD86分子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和前房相关免疫偏离(ACAID)过程的关系。方法制作穿透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和同一供体前房内注射脾细胞诱导ACAID的大鼠模型;角膜移植组进行排斥反应指数(RI)评分;ACAID组进行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评价;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D86在角膜中的原位表达(以脾脏的表达为阳性对照)。结果角膜移植组植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角膜水肿、混浊、增厚;ACAID组角膜透明,房水清,DTH评价术后2周及4周诱导成功率1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86在正常大鼠角膜组织全层无阳性表达,在移植后出现急性排斥反应的大鼠角膜上皮层中有大量阳性细胞表达,在ACAID诱导成功的大鼠角膜中未见阳性细胞表达。结论共刺激分子CD86参与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但可能不参与免疫赦免过程。  相似文献   

15.
IL-1RA对大鼠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IL-IRA)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穿透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动物模型,观察IL-IRA对大鼠角膜植片存活和排斥反应指数( RI)的影响,并与阴性对照组和环抱霉素 A(CsA)治疗组相比较。结果阴性对照组角膜植片平均存活时间为 12. 235天± 1. 674天,而 CsA治疗组为17.676天±1.528天,IL-1RA治疗组为19.250天±1.456天,均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IL-1RA治疗组角膜植片新生血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CsA治疗组(P<0.01)。结论IL-1RA能抑制大鼠穿透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显著地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并具有抑制角膜植片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凋亡相关蛋白配体(FasL)双功能蛋白预防小鼠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为实验研究.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供体为C57BL/6小鼠(45只),受体为BALB/c小鼠(90只).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每组30只,A组即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B组即环孢素A缓释系统(CsA DDS)前房植入组,C组即10 μg/ml CTLA4-FasL双功能蛋白浸泡角膜植片组.术后比较3组间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并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4+T细胞,逆转录PCR(RT-PCR)检测CD80、CD8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mRNA,DNA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查凋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分别为(14.3±1.3)、(58.0±2.8)、(106.3±17.5)d.C与A组、C与B组、B与A组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术后A组角膜植片中炎性细胞数量不断增加,以CD4+T细胞浸润为主;B组角膜植片中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C组角膜植片中浸润的CD4+T细胞数量在术后7 d达到最多,之后发生骤减.RT-PCR检查可见在术后3 d A组和B组角膜和虹膜组织表达CD86 mRNA,术后7 d表达CD80 mRNA,而在相同时间点上C组均减弱表达CD86和CD80mRNA.术后14 d,A组发生排斥的角膜中可检测到IL-10、TNF-α、IFN-γ mRNA,B组和C组则检测不到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TUNEL检查显示术后7 d C组角膜和虹膜组织中分布着大量发生凋亡的单核细胞,而A、B组均未观察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CTLA4-FasL双功能蛋白既能阻断T细胞活化所需的CD28-CD80/CD86共刺激信号途径,又能诱导T细胞凋亡,通过双重作用机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从而有效地延长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7.
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存在着许多不良反应.细胞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在诱导、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稳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能直接参与角膜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形成.近年来,树突状细胞被发现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双重角色,除作为抗原递呈细胞诱发免疫反应外,不成熟或表达抑制性细胞因子的树突状细胞还可诱导免疫耐受.体内外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基质细胞,可通过对免疫细胞的影响,诱导抗炎效应和/或免疫耐受状态,有效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而作为继Tregs之后的又一热点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能由多种途径抑制效应性T细胞增生,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T细胞凋亡,抑制B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的活动,甚至能诱导Tregs的产生,在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上4种细胞的免疫特点及其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志杰  李辰 《眼科》1997,6(3):180-181,158
本实验在兔眼建立睫状体冷冻术模型,观察了睫状破坏和减少房水分地眼前房免疫郝免状态,以及角膜移植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冷冻伤术后6周眼房水的免疫制活性显著下降;ACAID现象消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免疫排斥反应加速植片存活时间缩短,结果提示:正常睫状体的组织结构及分泌的房水及对于维持和介导前房免疫郝免,以及角膜移植的长期存活起着重要作用。这为进一步阐明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机制,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提供  相似文献   

19.
雷公藤多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甙(TⅡ)滴眼液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组A,B,C组为SD大鼠-Wistar大鼠组间同种异体角膜移植,SD大鼠为受体,Wistar大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0.02%TⅡ滴眼液组、C组为0.03%TⅡ滴眼液组,另设D组为SD大鼠同种间对照组、E组为SD大鼠自体对照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移植排斥指数(RI),包括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程度,并比较角膜排斥发生时间.结果术后各组移植排斥指数及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A组与B组、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D组和E组两对照组之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Ⅱ滴眼液可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0.03%比0.02%TⅡ滴眼液更有效.  相似文献   

20.
山茱萸总甙滴眼液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山茱萸总甙(COG)滴眼液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随机分组:A、B、C、D组为Wister—SD组问同种异体角膜移植,Wistar为受体,SD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0.5%COG滴眼液组、C组为1%COG滴眼液组,D组为2%COG滴眼液组,E组为Wistar—Wistar对照组,即Wistar大鼠间同种异体移植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植片透明度、水肿度、新生血管度、移植排斥指数(RI)及角膜排斥发生时间。结果:术后各组移植排斥指数及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C组、C组与D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与D组之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1%COG滴眼液更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