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药是中医用以战胜疾病主要武器,古代医药是一家,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药分家,这种学科的进步和分化,造成了“医不知药”、“药不知医”。这不利于临证治疗,同时也对祖国医药学的研究、开发,对于中医药的信誉和人民的保健养生事业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医应识药,即临床家需知药事:(1)中药品种的延续和变迁;(2)中药古今的计量不同;(3)正确理解中药的毒性;(4)常压煎药与高压煎药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之初,有关中医的讨论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中医新世纪大论战》系列专著在这种形势下于2007年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有人提出“中医学不是科学”、“中医疗效不确定”、“中药毒性要当心”等,故有“告别中医”、“废医存药”、“废医验药”之说[1]。尽管对中医的性质、作用和价值有不同观点,但讨论的实质促使人们思考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医学及如何发展的问题。笔者在西医高校、中医高校学习工作60年,对“中医、西医、中西结合”略有认识与体验,特提出几个问题予以探讨,冀获共识与提高。1为什么会引起中医新世纪大论战新世纪…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中医界普遍存在着中医信念不足、中医思维西化的现状。这是由于在西医思维观念的渗透和影响下,许多中医师在临证时不知不觉陷入了西医的思维模式:遇到炎症就清热解毒,遇到高血压就平肝熄风,遇到冠心病就用葛根、丹参等具有扩冠作用的药物,这种“以方套病,废医存药”的做法脱离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其临床疗效可想而知。这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国家政策要对中医大力扶持以及加强各环节的监管以外,本人认为还需要从源头做起,即从中医药的教学改革开始。本文就目前中医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医中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是中医临床治疗的物质基础。而中药饮片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古代医家早有“用药如用兵”,“医准、方对、药不灵”的论述。无医则药废,无药则医亡,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缺一不可。为了更好的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五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5.
就中医脾胃病研究的现状和未来采访了单兆伟教授,脾胃学说的研究居于整个中医理论研究的前列,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胃理论在临床上的应用,应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并不断总结发展和加以推广验证,临床如能将辨证与微观、辨证与病因治疗相结合并加大专病与专方的研究开发力度,定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并提出要遵照自身规律发展中医,中医现代化不能走“中医西化”、“中西药制”或“废医存药”的路子。要使科研成果尽  相似文献   

6.
再探中医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睦新  胡平 《当代医学》2009,15(6):141-142
传统中医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确切的疗效,但是缺乏与现代科学共通的理论。因此东西方医学的争论近年来从未停止过,有人以“中医不科学”为由.提出废除中医药,或者“废医存药”,但一波又一波的反对浪潮从未能摧毁中医.中医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必然有其理由。究其内因在于中医是具有科学性的,因此如何认识中医的科学性应该是人们重视及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中药伤肝、伤肾、致癌的社会报道,已经造成民众一定程度的恐慌,在国内外的影响已经超过"废医存药"对中医药事业的伤害。如何正确面对中药毒性,如何在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避免脱离中医实际、求果而不证因,改变将中药毒副作用归责于整个中医学科的思维定势,正确运用科学逻辑原理,公正、客观、全面、系统、科学地评价中药药效和毒性,才能得出公允的结论。真正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才是中医科学化的唯一正途。  相似文献   

8.
四月的郑州,春光明媚,河南中医学院,鲜花锦簇。2005年4月14日上午,中国著名中医家、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邓铁涛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研究员和广州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邓中光教授的陪同下,到河南中医学院参观、访问,并与学院部分专家、教就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座谈会在学院综合楼13楼会议室进行,河南省中医学副院长刘文第教授主持了会议,学院艾滋病研究所部分专家和学院部分学科带头人参加了座谈刘文第副院长代表河南中医学院对邓铁涛先生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 邓老年近九旬,但精矍铄,思维敏捷。他认为,中医药的发展道路充满艰辛,但大有希望,前途光明。中药的毒副用被少数人片面地夸大宣传,有“存医废药”之危险倾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在取了周立华教授就我院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汇报后,邓老指出:目前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医事业的发展,中医药必将在为人民健康服务方面大有作为。尤其是在2003年的SARS防治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出独特的优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去年以来,河南在艾病防治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和优势,显示出初步的成效,引起了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和支持。如果说,在21世纪的新形势下,中医药要实  相似文献   

9.
20 0 5年是《中医杂志》创刊五十周年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及中医杂志社拟于 2 0 0 5年 3月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举办“《中医杂志》创刊五十周年纪念会暨全国中医药发展高级论坛”。本次活动规模大 ,学术层次高 ,将展示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及开发的最新成果和进展。征文内容如下。1 征文内容 :(1 )中医药传统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2 )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3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探讨 ;(4 )临床应用经方、成方、验方治疗体会 ;(5 )中药理论研究及现代应用 ;(6)中医各科临床经验总结及…  相似文献   

10.
四部经典著作是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的根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大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和导向,其学术渊源已逾数千年,是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形成的标志,古今医学名家学习中医药学,皆推崇以“四大经典”为本,来指导中医药理论及临床实践,它最具有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其特色和优势就是中医药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继承了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就能发扬临床实践的优势,正本清源,有源有根;所以,“四大经典”著作是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的根柢,现今仍然指导着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践,加强四部经典著作的学习,注重临床应用的研究,是百年大计,乃至千年大计。否则,不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为主流,反而用西医来替代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科学文化的独特理论,中医的发展就将会失去其特色,中药的应用就会失去其本来的特性,使其脱离了本土文化而陷入泥潭、步入误区,带来的就会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滞后、步履艰难和无奈的困惑;进而,将来中医药的发展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更难堪言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飞跃发展。中医药必须现代化,但绝不是“西医化”,只有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方能发挥其长,使之更好地为全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中医药特色人才的培养。中医思维是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的灵魂,针对目前高校中医学类专业学生中医思维薄弱、对经典理论领悟不深、临床临证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包括中医经典、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技能3个方面,涉及课程末考、月考、毕业实习前、毕业前4个阶段的“中医思维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试”的引领导向作用,提升学生对中医经典理论的领悟,增强学生临床临证能力,强化学生的中医思维,加强医、教两个系统的协同配合和良性互动,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面对报纸上那特大字号的黑色标题 :《一百年后还会有中医吗》、《病入膏肓的中医 ,病根在哪里 ?》、《中医药院校还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吗 ?》、《中医还有药可医吗 ?》 ,我心情沉重 ,一片茫然。此时 ,夜色沉沉 ,冷雨敲窗 ,更让我心绪难平。焦树德、邓铁涛说 :“几十年来 ,没有培养出真正的中医” ;张灿糹说 :“我们是一代完人 ,也就是说 :我们是一代完蛋的人” ;干祖望说 :“中医不认识中医” ;李今庸哀叹今日之中医教育说 :“吾人生性太愚钝 ,发展中医愧无能。卅年教学工作苦 ,培养自己掘墓人”。这几位是闻名全国的中医专家、学者 ,读到他…  相似文献   

13.
由谭兴贵主编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药膳学》收载的常用于药膳的药物约106种,多数药物属于2002年3月5日我国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中药。《中医药膳学》对中医药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都有详细的介绍,但对于药食两用中药的应用误区及合理应用阐述较少,该文将对此进行探讨,望与君共鉴。  相似文献   

14.
中药现代研究的回顾与研究思路、方法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中药现代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总结为5种:分离、提取有效成分,发展为化学药物;把中药当作植物药。套用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医药(西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利用西医“病”的研究模型筛选研制有效中药及中药复方;套用现代最新科技方法(包括基因研究方法)按西医药对“病”的认识筛选中药及其提取物、有效部分、成分;利用西医药对疾病的认识。联系、分析中医药在治疗上应用的对该病有效的方、药,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中药现代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上应注意3个方面的问题: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中医药临床为依据;注意吸收、消化和引进生命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应用中医药理论指导有关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转化发展和预后的基础研究;注意研究中医“辩证论治”与个体化用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础理论) 中西沃结合研究“脾”本质的进展概况和今后设想(张万岱)新中医1980;(1.2):34 37 国内外对中药基础理论的研究概况(严永清)江苏中医杂志1980;(1):54 气功原理探索与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孙曾棋等)一IJ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2):33 国外舌诊研究进展(张家庆)中医杂志 1980;(2):76 祖国医学理沦研究的概况和展望(王明辉)陕西中医1980;(3)29 中医“脾”本质研究(甘毓麟)浙江中医杂志 1980;(5):229 。脾”的研究进展(陈泽霖等)中医杂志1980;(12):67 国外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某些探讨(王本显)中西医结合杂志1981:(1):50 阴虚、阳虚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6.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1):F0003-F0003
我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数据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主要栏目:中医药发展论坛、学术论著、中医基础理论、方药研究、民族医药、中医药现代多学科研究、药研究与开发、实验研究、名医经验、药用植物资源、临床研究、针灸推拿、临床报道、学术争鸣、医史文献、学生习笔、教学研究、综述等。  相似文献   

17.
中药与化学     
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典籍多以“本草”为名,历代诸家本草都收载了丰富的药物知识,反映了各个历史阶段药物发展的特点和成就。“本草”也兼有药物的含义。自从有了“西医”、“西药”,随之产生了“国医”、“国药”,“中医”、“中药”的名称,中药就成了中医所用药物的统称。西医所用药物以化学药物为主,中医所用中药则多为植物、动物、矿物类等天然药物。久而久之,人们对古人“诸药以草为本”的概念日益加深了。从事中药者,也多认为中药一般是指中医应用的天然药材及其加工品,与化学的关系不大。有的一听说中药用化学方法研究就  相似文献   

18.
论《临床中药炮制学》课程的必要性及教学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炮制学》是中药专业本科学生的主干必修课,同时该课程又是与中医联系最密切的课程之一。《临床中药炮制学》是其分支课程、新兴课程,授课的对象是中医及相关专业。据了解,目前我国中医院校尚未开设《临床中药炮制学》占较大比例。针对中医药毕业生普遍存在"医不知药情,药不知医用"现象,2005年以来我院对中医及相关专业开设了《临床中药炮制学》限选课。  相似文献   

19.
一、医门十法的提出不少的中医老前辈告诉我们,不要“废医存药”。我的体会就是要在临床上对疾病按照中医药理论来“辨证施治”,在治疗上要以治法来统方药。由此可见,治法在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内容非常丰富。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中都提出了不少的治疗方法,但皆散漫于各篇章中。此后,张从正提出汗、吐、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索解决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普遍存在的“中医药传统特色衰减”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照搬西医的教学模式,使得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各科之间知识割裂,学生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中医临床思维,导致临床能力弱化,不能正确、有效地应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人才培养中医药传统特色衰减。提出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当中通过构建“中医特色临床诊疗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规范的中医临床思维;在“只有爱中医,懂中医,才能用中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中医临床人才素质培养体系”,将中医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理论,掌握中医专业技能,让学生“受益中医爱中医”“理解中医懂中医”“三通一会用中医”,培养“心中爱中医、脑中懂中医、临床用中医”的中医药传统特色鲜明的中医临床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