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华 《当代医学》2013,(22):13-14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2010年11月-2012年12月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其资料与同期的5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中,进行乳腺彩超检查的病灶34例(68%),乳腺钼靶片为阳性表现的患者37例(74%),彩超或钼靶片检查异常表现的患者45例(90%)。此外,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患者在肿瘤大小、年龄分布及月经状况与激素受体表达情况等方面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ER及PR阳性的表达率无明显差异,但比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阳性的表达率高。结论 ILC影像学不典型,应采用彩超及钼靶片进行联合检查可提高对ILC患者的诊断率,更好地明白ILC疾病发病的规律与病理特点,提高临床诊治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新疆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69例ILC及457例IDC临床病理资料。比较二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ILC组和IDC组肿瘤位于中央区比例分别为34.3%和15.6%(P=0.000);两组多中心多灶性所占比例分别为13.4%、2.4%,ILC组高于IDC组(P=0.000);ILC组和IDC组T4所占比例分别为8.7%、0.9%(P=0.000);淋巴结转移数10以上ILC组占20.6%,IDC组9.3%(P=0.005);ILC组单用超声、钼靶的检出率分别为79.3%、73.6%,IDC组分别为92.0%、84.5%(P〈0.05)。结论 ILC与IDC比较,原发肿瘤位于中央区较多,多灶性,多中心所占比例较高,原发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较多,提示ILC较少适合保留乳房手术;ILC影像学表现有时不典型,联合运用超声及X线钼靶检查,明显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双侧乳腺癌包括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和双侧转移性乳腺癌。前者指在排除一侧乳腺癌向对侧转移情况下同时或异时发现的双侧腺独立的原发性癌,而后者为由一侧乳腺原发癌转移到对侧乳腺的双侧乳腺癌。本文回顾1例转移性双侧乳腺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征,以提高对其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特征。方法:20例均采用GE平板2000D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机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尾位、内外斜位,必要时加摄局部点片,对乳头溢血者行乳管造影。结果:诊断为BI-RADS1-3级患者4例,BI-RADS4-5级16例。浸润性小叶癌FFDM表现以结构扭曲、非对称致密、未见异常以及伴放射状毛刺的肿块多见,可伴发钙化。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不典型,尤其在致密型乳腺,假阴性率较高,运用B超或MRI作为全数字化乳腺摄影的补充手段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1病例介绍例1,女,69岁。发现右侧乳腺包块4月入院。4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有一包块,约鸡蛋大小,无红肿疼痛,无乳头溢脓。查体:右侧乳腺外上象限4cm×6cm质硬包块,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乳头向上偏斜,双侧腋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B超示:右侧乳腺实性占位,右侧腋下有淋巴结显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ILC患者的钼靶X线资料。结果 60例ILC钼靶X线表现为肿块37例(其中肿块伴钙化5例),结构扭曲8例,局灶性不对称致密9例,单纯性钙化2例,阴性4例。结论 ILC以浸润性边缘或星芒状边缘的不规则肿块、结构扭曲等改变最常见,结合B超及临床资料,能提高该病的X线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结果 ILC患者6例,表现为结构紊乱扭曲、不对称性致密影4例(66. 67%),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2例(33. 33%)。IDC患者37例,表现为肿块伴有毛刺、边缘浸润者17例(45. 95%),肿块边界清晰者3例(8. 10%),肿块伴有钙化者13例(35. 13%),单纯钙化者2例(5. 40%),不对称性致密影1例(2. 70%),误诊为可疑结节者1例(2. 70%)。LIC与IDC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637,P=0. 007)。结论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提高ILC与IDC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樊紫瑜  房煊  张晟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0):3806-3813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且组织学类型多样。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是第二大常见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亚型(占5%~15%),近三十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升高。E-钙黏蛋白表达缺失是乳腺ILC最主要的分子特征,可导致细胞间缺乏黏附性、肿瘤呈特殊弥漫性浸润生长,这给临床查体及影像学检查带来了一定挑战。尽管多数乳腺ILC患者激素受体呈阳性表达、对内分泌治疗反应良好,但也存在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此外,近年研究证实乳腺ILC患者预后并非如既往研究报道的那样良好,仅基于肿瘤分期及分子分型的治疗原则似乎并不完全适用于乳腺ILC,可能有必要将其作为独立的临床实体行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乳腺ILC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病理学及分子特征、诊断、治疗、预后、未来治疗方向等,以供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并优化乳腺ILC的临床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男性乳腺癌是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占全部乳腺癌的1%,但据统计由于人口老龄化,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上升。男性乳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极少见,仅占1%,国内有关老年男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相关文献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例老年男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发病及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对男性乳腺癌的重视,避免漏诊、误诊,提高患者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应用光镜观察对9例乳腺粘液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乳腺粘液癌主要组织学是癌细胞群漂浮在纤维间质分隔的大小不等的粘液湖内,分为纯粘液癌和混合型粘液癌。结论乳腺粘液癌为低度恶性肿瘤,纯粘液癌较混合型粘液癌恶性程度低,预后好,明确诊断标准及分型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FGFR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FGFR1在45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比较FGFR1在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的差异,分析浸润性小叶癌FGFR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FGFR1在乳腺癌癌旁组织中均阴性表达。浸润性小叶癌FGFR1的阳性表达率比浸润性导管癌高(P=0.048),其染色强度也比浸润性导管癌强(P=0.044)。FGFR1的表达强度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肿块大小(P=0.021)和TNM分期相关(P=0.041)。结论初步推测FGFR1的过表达参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方法复习21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19例乳腺癌女性患者年龄26.72岁,年均46.8岁。ER阳性表达率为5612%,PR阳性表达率为46.1%。C-erbB-2的阳性表达率为74.0%。结论C-erbB-2与ER/PR呈负相关。ER/PR与C-erbB-2均表达内分泌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患者手术切缘阳性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行保乳手术的192例I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手术切缘阳性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结果 192例ILC患者中首次手术后47例为切缘阳性(24.48%),进行再次局部扩大切除术后仍有14例为切缘阳性,约占首次阳性的29.79%。单因素分析显示,ILC患者首次手术切缘阳性与ILC组织分型、钼靶及超声提示有多中心/多灶性或结构紊乱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TNM分期、腋下淋巴转移、手术切除范围、ER、PR及HER-2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ILC患者二次手术切缘阳性与钼靶及超声提示有多中心/多灶性或结构紊乱存在明显相关性(均P<0.05),而与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组织分型、TNM分期、腋下淋巴转移、手术切除范围、ER、PR及HER-2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钼靶及超声提示有多中心/多灶性或结构紊乱均是影响ILC患者首次手术和二次手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ILC患者保乳术后手术切缘阳性率相对较高,且与钼靶或超声提示存在结构紊乱、多中心或多灶性密切相关,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是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在乳腺上皮性肿瘤项下增加的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是乳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占乳腺癌的3%~6%[1].IMPC具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其高淋巴管侵犯、高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行为已被公认,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临床及病理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2例IMPC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周立新  陆建常  陆业军 《广西医学》2005,27(7):1012-1013
目的了解侵袭性乳腺癌(ⅡC)的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侵袭性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37例乳腺照片显示以下表现:毛刺状阴影18例(50%),结构扭曲6例(16%),边缘不清阴影4例(10%),正常6例(占16%),钙化2例(占2%),不规则实性肿块1例(3%)。结论ILC病变的弥漫性生长方式在钼靶照片上很少形成肿块导致诊断的困难,对于任何体检发现不正常的病人阅片时应尽量找出细微的恶性X线征象,防止漏诊。  相似文献   

17.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2003年WHO乳腺肿瘤新分类中,将其列为一种独立的病理类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07年10月以来确诊的7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小叶型腺肌上皮瘤(Adenomyoepithelioma,AME)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20年7月确诊的5例AME的临床病理资料,调阅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相应指标表达情况,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 5例组织学形态均为小叶亚型腺肌上皮瘤,2例术中冰冻诊断误诊为低级别导管内癌及小叶原位癌。组织学上主要由增生的肌上皮和腺上皮间质构成,各成分因病例不同而变化,增生的肌上皮形态不一,围绕被覆腺腔上皮的小腺腔,腔内可见坏死样物,免疫组化显示腺上皮表达CK、CK7,肌上皮表达P63、Calponin、S-100、CK5/6。5例ER和PR染色阴性或灶状弱阳性,HER-2均为阴性,Ki-67指数约10%-30%。5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未行进一步辅助治疗,截至末次随访,5例患者均未发生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乳腺小叶型AME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病变,形态学上多种多样,在术中及常规病理诊断中极易误诊为导管内癌、小叶瘤变及浸润性癌,了解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可有效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赵明彦 《当代医学》2014,(22):51-52
目的探究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病理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4月济南市济阳县中医院收治的乳腺叶状肿瘤内的小叶瘤变及微小漫润癌的患者1例,对患者予以影像学等常规检查,同时予以活体穿刺组织、术中冰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并结合患者临床病史及乳腺叶状肿瘤内存在小叶瘤变及微小浸润癌临床文献,对患者病理诊断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左侧乳腺发现肿物,穿刺活检结果为良性的叶状肿瘤,局部出现小叶瘤变,且存在微小的浸润癌变,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叶状肿瘤中的浸润癌以2种肿瘤为来源。结论叶状肿瘤中出现癌变较少,对于良性的叶状肿瘤内部发现灶状的漫润癌,应该被划分成碰撞瘤变。  相似文献   

20.
张润岐  张冠军  田蓉 《医学争鸣》2006,27(8):706-708
目的:观察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合文献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免疫组化特点和预后. 方法: 采用光镜和免疫组化SP法对4例IMPC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分析. 结果: 4例乳腺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无特殊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大体检查. 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肿瘤细胞呈桑椹状、微乳头状或小腺管样排列,癌巢与周围间质形成明显的空隙. 微乳头缺乏纤维血管轴心. 免疫组化染色EMA阳性部位在癌细胞巢团或微乳头状、腺管的外表面. 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淋巴管侵袭性强、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