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宗颖 《上海医药》2012,(14):21-23
目的:比较阿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症状(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方法:收集阿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各30例,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the behavioral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rating scale,BEHAVE-AD),Cohen-Mansfield激惹性问卷(the 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评定患者的BPSD。结果:①AD、VD两组的行为紊乱发生率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焦虑与恐惧发生率高于VD组,VD组焦虑与恐惧的严重程度重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D组乱走、无目的游荡的发生率高于AD组(P〈0.05),但严重程度相似;AD组试图出走的严重程度重于VD组(P〈0.05),但发生率无差异。两组在偏执与妄想观念、幻觉、攻击行为、日夜节律紊乱、情感障碍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组AD、VD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类型的BPSD,而其严重程度不尽相同。针对其BPSD的特点进行相关治疗,对痴呆BPSD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2例AD伴BPSD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7例,利培酮组35例,疗程8周,采用Cohen-Mansfield(CMAI)激越问卷和痴呆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86.5%,利培酮组总有效率85.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阿立哌唑组EPS发生率明显低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AD伴发BPSD均有较好疗效,两者总体疗效、起效时间相当,而阿立哌唑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喹硫平与利培酮对血管性疾呆(VD)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VD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治疗8周,治疗前、治疗2、4和8周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定患者痴呆状况;以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有效率88.6%,利培酮组有效率86.7%,喹硫平组不良反应低于利培酮组。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均能显著改善VD患者BPSD,喹硫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奥卡西平辅助治疗痴呆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分为2组,1组为奥卡西平联喹硫平组,另1组为喹硫平组,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1,2,4,6,8周末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联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4.8%,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87.5%,与治疗前比较2组对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有肯定疗效,2组在第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8周无显著性差异,且2组间治疗4、6周末BEHAVE-AD总分和攻击行为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奥卡西平联喹硫平治疗BPSD疗效确切,既减少了喹硫平的用量,又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对攻击行为控制较快及疗效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奈哌齐与利司哌酮治疗阿尔采末病(AD)的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2例AD病人随机分为2组(多奈哌齐组和利司哌酮组各26例),分别予多奈哌齐片5mg·d~(-1)和利司哌酮片1~2mg·d~(-1)治疗,疗程3mo,以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疗效,以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对BPSD的疗效及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多奈哌齐组治疗1mo后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即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多奈哌齐对中、重度AD病人的BPSD有效。结论:对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以及情感障碍的中、重度AD病人,可首选多奈哌齐治疗。  相似文献   

6.
调查我院就诊的1 456名诊断为特定痴呆类型患者处方信息,对患者年龄、性别、诊断、用药种类、频率进行统计分析,总结该类患者潜在用药问题及药学服务关键内容,为该病药学服务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阿尔兹海默痴呆(AD)患者女性占比(65.8%)显著高于男性的34.2%。随患者年龄增长及程度的加重,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发生率提高:48.7%的≥80岁患者及59.7%的中重度痴呆患者具有BPSD相关诊断。在所调查的3种主要痴呆类型中,血管性痴呆(VD)患者神经保护/脑部代谢改善类辅助药物使用率最高(38.4%)。针对伴发BPSD症状,AD患者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使用率最高(23.4%);帕金森痴呆(PD)患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最高(13.5%)。在调查处方中,痴呆主要治疗药物及针对BPSD的多种药物联用方案存在不良反应/中枢抑制,存在药物叠加作用、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依赖、停药反应等潜在用药风险。药师应在药学服务中予以特别关注,确保痴呆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5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28例,利培酮组27例,共观察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周分别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认知功能。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14%和88.89%,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在治疗后2周末起BEHAVE-AD评分有显著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结束后组间BEHAVE-AD评分和MMSE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喹硫平组更低(P<0.01)。结论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但锥体外系反应较利培酮少,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β-AP)在Alzheimer病(AD)、血管性痴呆(VD)和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临床诊断为AD患者8例,VD患者15例及63例不同类型ICVD患者血清β-AP含量,以38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AD与VD组β-AP血清含量明显高于ICVD组(P<0.05)和对照组(P<0.01)。ICVD组β-A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脑梗塞后遗症组和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增高显著(均P<0.05)。其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β-AP是AD和VD发病的危险因素;β-AP在ICVD患者中过度表达与VD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韦建武  方达  巨喜焕  付晓燕  魏宏晨 《河北医药》2012,34(15):2266-2268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病(AD)脑部MRI的特点,为临床对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对104例经临床拟诊为VD患者(VD组)及116例AD患者(AD组)进行脑部MRI平扫并对比分析其MRI图像特征.结果 AD组的海马体积显著小于VD组(P<0.05).VD组分为大血管病变和小血管病变,VD组脑白质疏松(LA)3~4分出现率高于AD组(P<0.05).结论根据VD和AD不同的脑部MRI特点,结合临床有助于对这两种痴呆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的通常是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认知功能,如记忆力、智能和语言能力,而痴呆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即偏执、情绪不稳定、无目的 漫游、攻击、破坏和吵闹等行为,往往被忽视.事实上,BPSD决定了患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理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综述BPSD临床表现、症状评定及药物和心理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1.
冯少慧  王锐  曾林  张惠实 《医药导报》2006,25(5):433-435
目的观察奎硫平短期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入选AD患者23例,VD患者27例,均给予奎硫平口服,25~400 mg·d-1,疗程8周,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精神行为症状及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TESS)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各评价因子治疗开始后2,4,8周均平稳上升。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因子有效率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奎硫平短期治疗AD和VD均有效,且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2.
李根祥  查显友 《医药导报》2012,31(12):1588-1560
目的观察卡马西平联合喹硫平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痴呆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喹硫平25~300 mg.d-1,平均(160.4±135.2)mg.d-1;卡马西平0.3~0.6 g.d-1,平均(0.49±0.25)g.d-1,在1周内联合用药;对照组给予喹硫平25~400 mg.d-1,平均(260.5±235.4)mg.d-1,均口服,共观察8周。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抗精神病药,锥体外系反应明显时可使用苯海索1~2 mg.d-1;严重失眠者晚间可短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辅助睡眠。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治疗第1,2,4,6,8周末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8%,87.5%。两组疗效在第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第8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治疗4,6周末BEHAVE-AD总分和攻击行为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马西平联合喹硫平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可减少喹硫平用量及不良反应,对精神行为控制较快,疗效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期痴呆患者生活能加与总体衰退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使用加洲痴呆行为问卷(CDBQ)、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总体衰退量表(GDS)对痴呆患者99例行调查/测试,并结合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99例住院痴呆患者中AD和VD分别58.9%(54/99)和41.4%(45/99),患者平均年龄79.2岁,平均病程为5.23年。随年龄、病程的增加,AD的生活能力评分有增高的趋热,各年龄组间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AD与VD的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学历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低于低学历患者。AD患者的总体衰退分级与病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76(P<0.01)。此外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定向障碍(71%)、思维障碍(68%)、语言表达困难(68%)、睡眠障碍(67%)等精神行为障碍较为多见。结论住院痴呆患者的生活能力差、总体衰退情况严重且多有精神行为障碍,AD患者的总体衰退分级与病程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济南铁路地区 6 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痴呆的流行病学调查 ,进一步探讨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及Alzheimer病 (AD)的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用简易精神量表 (MMSE)进行初选 ,根据DSM -IV -R (1994 )痴呆标准、NINCDS -ADRDA的AD临床诊断标准及NINCDS -AIREN血管性痴呆 (VD)的诊断标准和Hachinski (HIS)缺血指数量表、头颅CT、MRI和实验室基因学等检查 ,综合诊断痴呆并进一步区分AD和VD。结果 :老年期痴呆总患病率为 4 17% ,AD和VD的患病率分别为 2 83%和 1 34% ,其中AD占 6 7 8%。结论 :高龄、文化程度低是AD的易患因素 ,高糖饮食可能为AD的诱因之一 ,少量吸烟可能会降低AD的患病率 ,脑电图、FT3、头颅CT、MRI有助于诊断和分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奎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进行治疗,疗程8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定表(BEHAVE-AD)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奎硫平组对精神行为症状的有效率93.7%,利培酮组90.6%,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奎硫平和利培酮对老年期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障碍患者安全有效,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与奥氮平治疗老年期痴呆伴行为和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BPSD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组与奥氮平组,治疗8周。在治疗前、治疗2、4、8周末,采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BEHAVE-AD评分从治疗后第2周开始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帕利哌酮组在治疗8周末时BEHAVE-AD评分较奥氮平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帕利哌酮的远期疗效可能优于奥氮平,帕利哌酮在不良反应方面少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17.
陈毓茜  李满连 《北方药学》2020,(4):150-150,149
目的:比较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和单用多奈哌齐在血管性痴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血管性痴呆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30例仅使用多奈哌齐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0例使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痴呆程度、认知能力、生活能力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26/30),对照组为73.33%(22/30),P<0.05;观察组治疗后CDR评分为(1.12±0.09)分,对照组为(1.74±0.24)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为(24.88±2.19)分,对照组为(18.94±1.87)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BEHAVE-AD评分为(6.34±1.91)分,对照组(7.49±1.72)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能力效果显著,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奥氮平与利司哌酮治疗痴呆病人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司哌酮(又名利培酮)治疗痴呆病人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7例痴呆病人分为2组。奥氮平组32例[剂量(4.1±s 1.8)mg·d~(-1);2.5~7.5mg·d~(-1)],利司哌酮组35例[剂量(0.8±0.5)mg·d~(-1),0.25~2mg·d~(-1)],疗程8wk。分别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E- HAVE-A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和利司哌酮组显效率分别为50%和40%(P>0.05);2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配对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和49%(P>0.05);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12%)和体重增加(16%)。结论:低剂量的奥氮平或利司哌酮治疗可以显著改善BPSD,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自拟方安神定魄汤联合奥氮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奥氮平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自拟方安神定魄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精神问卷(NPI)、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核磁诊断区分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2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痴呆患者60例,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为AD患者,B组为VD患者,同时选取30例健康患者为C组,采用MRI进行扫描并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结果:A组海马体积明显小于B、C两组(P0.05);B、C两组海马体积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颞叶沟回间距明显高于B、C两组(P0.05)。A组大脑萎缩26例,B组19例,A组大脑萎缩发生率明显多于B组(P0.05)。A组海马萎缩18例,B组10例,A组海马萎缩发生率明显多于B组(P0.05)。结论:MRI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从影象学角度活体区分AD、VD,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