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权 《大家健康》2010,(11):52-52
“孩子没有自信,无论父母或别人怎么称赞都不相信,该怎么办?”、“明明做得到的事情,孩子偏说他不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经常会有家长碰到这类问题,可见多数父母都认同,培育孩子成为有自信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2.
石秀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897-897,867
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家庭风气、社会舆论等因素都会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因此,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去完成。家长如果发觉自己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发展到了心理障碍的阶段。应该及时就医。在生活中父母应学一点少年儿童心理学知识,掌握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许每个孩子都在“有好习惯,我能行,我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3.
张好莲 《卫生职业教育》2003,21(10):155-155
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多、范围广、时间长、方法多种多样,不易操作,因此道德教育要比科学文化教育困难得多。鉴于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现状及道德教育的特点,笔者以为搞好青少年道德素质教育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家长要转变观念,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望子成龙是古今中外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可是不少父母虽有望子成龙之心,却无望子成龙之术。有一则这样的漫画:父亲在给儿子讲《雷锋的故事》,母亲却在一旁指责父亲,“给儿子讲这种故事,让他将来怎么混?”笔者很为这位母亲悲哀。应该说,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等等都是社会发展对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4.
吴伟 《大家健康》2010,(3):27-27
孩子青春期里出现一些逆反行为,其实是一种很正常的生理现象,没必要大惊小怪的。如何应对青春期的孩子,是对家长的耐心、细心和观察力等多种心理素质的考验。我的经验是: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妨做一个傻家长。  相似文献   

5.
前些年,有关专家在中日两国青少年中做过一次调查,当被问及“你最爱的人是谁”时,绝大多数中国孩子都填的是中外名人,而几乎所有的日本孩子都填上了自己的父母。不能说我们的孩子填的不对,然而专家们的担忧却是显而易见的: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爱他人? “要爱你的妈妈”,这是前苏联巴甫雷什中学长期悬挂的一条醒目的标语。有人问该校校长、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悬挂:“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这类更响亮、更动听的标语。这位教育家答道:“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具体知识入手,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都不爱,他还会爱人民、爱家乡、爱祖国吗?”对于这个简单的道理,过去我们是理解不透,误认为把  相似文献   

6.
文暄 《大家健康》2011,(7):19-19
中国父母喜欢在人前夸别人的孩子,贬低自己的孩子,这种做法,其实最伤害自己的孩子:想让孩子自信,家长一定要在人前表扬他。诚心诚意地把孩子的闪光点提出来,让孩子感到你为他骄傲:人前表扬。即使是很小的事,比如孩子出门会帮妈妈拎东西,对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效果很明显。  相似文献   

7.
小学二年级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小学生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湖北、辽宁省6所小学2年级学生的450名家长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态度及教育活动状况进行不记名调查。结果约1/3的家长认识到对儿童进行性侵犯的人多是儿童熟悉的人(35.0%);受到性侵犯的儿童通常不会在身体上留下明显的痕迹(30.8%)。90.8%的家长赞成学校开展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尽管几乎所有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要警惕陌生人,但很少有家长与孩子谈论预防性侵犯,如只有48.4%的家长与孩子谈论过如果有性侵犯发生,要告诉父母或其他可信任的成年人;2.7%的家长给孩子看过有关预防儿童性侵犯内容的书刊或音像制品。结论家长缺少基本的预防儿童性侵犯知识,应注重社区基础的预防儿童性侵犯教育。  相似文献   

8.
少年儿童心理和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家庭风气、社会舆论等因素都会影响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因此,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去完成.家长如果发觉自己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发展到了心理障碍的阶段,应该及时就医.在生活中父母应学一点少年儿童心理学知识,掌握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和信任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充满爱心和亲切感,态度和蔼,让每个孩子都在"有好习惯,我能行,我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学出骄人的成绩,如愿地考入高等学府,所以父母就会在考前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心理压力的施加者。许多家长自身在高考问题上就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正常的心态,有的家长比考生本人还要忧心忡忡、寝食难宁。小林是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北考入天津某重点中学读高中的,他不仅要交付比本市学生高昂很多的学费,而且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也  相似文献   

10.
不合格的工人,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同样,不合格的家长,也教育不出合格的孩子。为了培养好接班人,应该提倡做合格的家长,那么怎样做合格的家长呢?第一,要学会爱孩子。要把无条件的爱变成有条件的爱:“你学好,我才爱你,你不学好,我就不爱你。”第二,父母要具备一定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而且应该将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加以应用,这样,对于教育孩子就比较  相似文献   

11.
美国《心理学:人类行为》杂志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了50位成功父母养育子女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让孩子感受到爱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有价值的礼物是"爱"——慷慨和无条件的爱,尽可能多地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爱他。无论孩子犯了怎样严重的错误,妈妈都要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在批评孩子时不使用损伤情感的话语。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每天工作之余,父母都要腾出一些时间,参加孩子的游戏或一起读书。还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父母养育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为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自卑感量表对382名来访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得分高的家长,其孩子自卑得分相对高。结论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等消极的父母养育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负面而且深刻的,怎样减少对孩子的心理伤害以及帮助孩子进行健康心理重建,是家长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网络成瘾少年家庭关怀度并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89例住院网络成瘾少年进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调查,并与普通在校学生进行对照。有针对性地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利用“戒网课堂”、“戒网网吧”、“戒网同盟”、“戒网日记”、“戒网军训课”、“戒网旅游”等进行干预。结果95%的家长表示能与孩子面对面地进行有效沟通,孩子能主动面对父母讲出自己对父母的愧疚,向父母谈起自己的过去,并对父母表示感恩之心,与父母谈论有关网络方面的知识。结论家庭关怀及干预能提高住院网瘾少年家庭关怀度,提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得高一点,特别是那些身材较矮的家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不知疲倦地给孩子寻求各种“增高秘方”,其中最时髦的莫过于补钙。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只要钙补足了个子就会长高,甚至认为钙补得越多越好。于是,牛奶、奶制品、各种钙片、钙保健品常伴随在孩子的左右。殊不知,这种盲目的做法有时不仅不能达到增高的目的,还可能有损于孩子的健康。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强,身高比同龄男孩稍矮一些,这让他的妈妈很是着急。于是,妈妈开始让小强服用各种补钙品,连续多年,从未间断。别说,还真有效果,一段时间里小强的身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家长对儿童游戏的态度并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法 ,对 5 1位家长进行有关“儿童游戏认识”的调查。结果  92 2 %和 70 5 %的家长均能列出孩子喜欢的玩具和游戏 ,但尚有 2 9 4 %的家长未能列出孩子喜欢的游戏 ;88 2 %的家长了解游戏的重要性且愿意和孩子一起玩 ,但需要学习一定的技巧 ;7 9%的家长能很好地进行亲子游戏。在“越多地与孩子一起玩耍 ,孩子越会不服从自己”的认识方面 ,低学历父母与高学历父母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在“与孩子玩耍使人感到烦躁”的认识方面 ,女性与男性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家长已经意识到游戏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在与儿童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尚存在一定误区 ,需要护理人员给予相应的教育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的孩子是处在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抓住小学这个最佳时期,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的养成教育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1老师要对学生有“母亲般的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教师对学生要“仁爱”,做到“诲人不倦”。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字?”(《论语&#183;宪问》)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齐提出教师对学生要有“母亲般的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作为教师的最基本的品德。他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第9页)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者的一生应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教育名著》教育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页)这些教导都告诉我们,做老师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这是我们小学教师教学和做好班主任的前提。2老师要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无论哪方面的养成教育,都需要老师给学生的行为规定一个目标或者要求。这个目标或者要求尽量详细明确、具体,使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执行。如为了端正学生的作业态度,就应提出及时、认真、独...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独子化和父母教育程度的提高,我观察到一个现象,父母们倾向于用"讲道理"的方式处理孩子的犯错行为。标准的模式是,当孩子做错事时,先要求孩子要说"对不起",然后很仔细地告诉孩子他错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做不对。当孩子道了歉,也表示理解及同意父母的说理时,这个管教就结束了。但整个过程中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当孩子犯错,父母如何回应他,将影响下一次他犯错时的反应。如果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时用打  相似文献   

18.
无忧 《大家健康》2012,(8):54-55
有个妈妈说,自己以前总是听说从小要接受挫折教育,从小多遭遇、体验挫折,吃一堑,长一智,才能成长得更加聪明坚强;后来,又听一些心理专家说.从小就承受太多挫折,会伤害孩子的心灵,应该尽量给孩子帮助,帮他渡过一些波折,才能让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康。父母要怎样对待孩子遇到的挫折,怎样适当“插手”,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发育得更好呢?  相似文献   

19.
正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反哺父母,从来都是亲力亲为,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传统。在今天的城市生活中,通常也需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带孩子,当孩子长大,祖辈逐渐老去,结果却进了养老院,这在感情上的确是难以接受的前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听说钱理群夫妇要去养老院了。虽然知道他们早在酝酿,现在真要去了,未免有些失落与感慨。据说养老院条件还好,他把很多书都搬去,在那边继续写作。"据悉,钱  相似文献   

20.
事件:听办晚托班的朋友说过一件事。她的晚托班里有个岁的男孩,每次做作业都磨磨蹭蹭,她几乎要把的注意力放在他身上,时刻坐在他身边,一一检查他的作业是否做完。但就算是这样,孩子母亲还是在某次数学考试后打电话抱怨朋友不负责任,并说要将孩子转到别的晚托班。朋友生气地对我倾诉:"为什么现在的的父母,可以理所当然地将孩子的学习当成是老师的事呢?"无独有偶,我身边有许多家长,也经常这样感叹,老师对家长的要求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