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瑶  韦宏成  冯淑芬 《海南医学》2016,(21):3594-3595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来源于终末分化的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被恶性浆细胞取代,骨质被破坏和异常免疫球蛋白大量生成。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骨痛、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等[1]。由于骨髓瘤细胞增生程度和浸润部位不同以及其分泌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和多少不一致而致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和漏诊,而以肺部感染、血淀粉酶升高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更为少见,极易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1例以肺部感染、血淀粉酶升高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薛宁  王蕾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0):918-919
目的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减少其误诊及漏诊。方法对我院23例以肾损害为首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7.9±11.4)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及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尿蛋白(+-+++)23例,血尿10例,血清肌酐升高17例;伴高钙血症11例;高尿酸血症14例;高球蛋白血症19例;尿本周氏蛋白阳性4例;异常M蛋白11例;溶骨性破坏或骨质疏松11例。结论对于中老年患者,尤其是男性患者出现不明原因肾脏损害,伴有高钙血症、高球蛋白血症、与肾功能不全不相符的贫血、不明原因消瘦、不明原因骨痛等均应怀疑多发性骨髓瘤,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部分患者瘤细胞呈灶性分布,临床怀疑本病者,多部位骨髓穿刺或行肾穿刺活检术,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MM患者确诊时临床分期多为Ⅲ期,分型以IgG为主,占42.75%,其次为IgA、轻链型,分别占27.5%、30%;②大多数患者以骨痛、贫血最常见;③8例行骨髓免疫表型检查显示骨髓瘤细胞CD38阳性(荧光强度高),CD56阳性,而CD45及CD19阴性或弱阳性表达。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极易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复方丹参滴丸合用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贫血和高血黏的影响。方法:3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行化疗及大剂量EPO治疗,治疗组18例在如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两组疗程1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6周后,两组贫血明显改善,平均Hb、RBC无明显差异,但对照组治疗后Hct值高于治疗组(P〈0.05);两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升高,治疗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复方丹参滴丸合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贫血及高血黏状态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对35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及贫血,分别为54.3%及62.9%,其次为高黏滞综合征、感染、肾功能不全、出血等,分别为31%、17.1%、14.3%、11%.实验室检查Hb<110 g/L(88.6%),血沉增快(85.7%),X线检查骨质疏松62.9%,血清球蛋白升高60.1%,尿蛋白阳性48.6%.结论年龄>50岁,且有贫血、骨痛、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升高、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手足麻木等,要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并进一步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全身骨骼X光摄片及骨穿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延诊.  相似文献   

6.
恶性血液病的肾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系统疾患如贫血(包括溶血性尿毒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镰状细胞病、良性原发性高球蛋白血症等均可产生肾损害。本文主要将临床较常见的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三种恶性血液病引起的肾损害作一叙述。一、多发性骨髓瘤的肾损害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骨髓内有大量异常浆细胞增殖,引起骨骼疼痛和破坏、造血功能障碍(贫血、出血),血清和(或)尿中出现异常的单株免疫球蛋白和(或)免疫球蚤白的轻链(凝溶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对35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及贫血,分别为54·3%及62·9%,其次为高黏滞综合征、感染、肾功能不全、出血等,分别为31%、17·1%、14·3%、11%。实验室检查Hb<110g/L(88·6%),血沉增快(85·7%),X线检查骨质疏松62·9%,血清球蛋白升高60·1%,尿蛋白阳性48·6%。结论年龄>50岁,且有贫血、骨痛、血沉增快、血清球蛋白升高、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反复感染、手足麻木等,要高度怀疑多发性骨髓瘤,并进一步行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全身骨骼X光摄片及骨穿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延诊。  相似文献   

8.
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举措之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输血前首先要进行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等鉴定。但临床中会遇到ABO疑难血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或血液、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大多数患者以骨痛、贫血为首发症状;②临床分期多为Ⅲ期(62.9%),分型以IgG为主(48.2%);③大多有肾功能损害,55.6%的患者可见M一蛋白,多数血尿β2-MG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x线检查发现溶骨性破坏占48.1%,误诊率18.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骨髓瘤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中晚期以疼痛、贫血及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表现为含红骨髓部位骨质破为主,实验室检查以全血细胞数减少及尿中检出Bence-Jones 蛋白、骨髓检查可确诊。结论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表现多样化,有时以骨外系统的表现为首发症状易误诊;疼痛、贫血及出血、反复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与本病有密切的关系,当临床出现不明原因的骨痛、贫血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正>多发性骨髓瘤高γ球蛋白血症导致配血不合早有报告[1,2],我院近来收住1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血红蛋白30g/L,严重贫血,需要输血。几家医院多次配血出现凝集,不敢给予输血。我院反复检验,认为是非特异性凝集,先后输红细胞5次,共计12个单位,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浆细胞瘤或kahler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特征是骨髓中出现恶性变浆细胞、血和尿中有异常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及广泛的骨质疏松或溶骨表现.由于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抑制,可引起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症、高黏滞综合症、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 [1].多发性骨髓瘤病变为多发性,常引起多处骨组织破坏,可累及骨骼系统的任何部位,以脊柱、肋骨、颅骨最多见,盆骨、股骨、锁骨和肩胛骨次之.晚期,瘤细胞可浸润至软组织,并可侵犯脾、肝、肾、肺和淋巴结等.本病历即为多发性骨髓瘤浸润腹腔脏器,并于胸腔积液中检出.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死亡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剑  许莹  沈悌 《北京医学》2006,28(3):132-134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期死亡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早期死亡(6个月内)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期死亡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血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血白蛋白水平、血肌酐(Cr)水平、血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和是否合并有淀粉样变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确定只有血白蛋白水平、血Cr水平、血β2-MG水平及是否合并有淀粉样变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低白蛋白血症、肾功能不全、高血β2-MG水平、合并有淀粉样变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早期死亡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4.
赵彦 《华夏医学》2002,15(3):312-31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常见的临床及 X线表现。方法 :对我院骨髓涂片诊断的 1 1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 X线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主要有全身骨痛、贫血、软组织肿物、易感染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X线则以骨质疏松、多类型骨质破坏、骨质硬化及骨折为表现。结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应与临床表现相结合 ,进行较全面的 X线检查 ,以提高其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5.
祝焱  何群  谢兆霞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4):367-368,371
目的分析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提高对其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方法分析总结43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及其中12例患者误诊情况。结果88.4%患者以骨关节痛为首发症状,27.9%患者以贫血为首发症状,90.7%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53.5%患者肾功能异常,76.7%患者血清蛋白电泳见M蛋白峰,93.1%患者有X线改变。结论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以骨关节痛和贫血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应注意全面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由于近年来诊断技术的提高,尤其是蛋白电泳技术的普遍开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早期为临床工作者发现。过去认为多发性骨髓瘤除常见的贫血,血沉异常增快,肾功能障碍,免疫球蛋白异常外,重要的还需具有骨骼疼痛,溶骨性骨损和/或弥漫性骨质疏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或漏诊。1995-2005年我院共收治多发性骨髓瘤27例,其中不典型病例14例被误诊,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MM不典型病例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60~81岁,平均63岁;确诊前病程2~11月,平均7月。实验室检查示多数患者血红蛋白减少,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沉增快;γ-球蛋白、血β2-MG、尿β2-MG、血钙、血尿酸、血肌酐升高。X线检查示弥漫性骨质疏松4例、典型溶骨性改变5例、病理性骨质破坏1例、X线表现不明显4例。误诊情况:腰肌劳损2例、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形态学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特征,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特点,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1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应用骨髓瘤细胞形态学诊断结合实验室相关指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尿蛋白、本周氏蛋白,骨髓中多以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积累为特征。结论:由于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因此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时一定要结合实验室的相关指标,能够提高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郑世荣 《中外医疗》2009,28(27):38-38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内异常增生,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导致多发性溶骨性损害的一种常见的浆细胞病;主要症状有骨痛,骨折,贫血,高血钙,肾脏损害及易感染等。典型病人不易误诊,但临床工作中往往好多病例不典型,有时被其它疾病所掩盖或误诊为其它疾病。本文总结一些临床病例的诊治经验与教训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生的疾病。临床上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肾功能损害、反复感染等一系列多系统、多样化表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起病较为隐匿,临床仅表现为腰酸、乏力或尿路刺激症状,而就诊于肾内科。我科于1998-05~1999-10,收治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人院时均以肾脏疾病收入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