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31例行颈椎前路减压、保留终板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Zephir半限制性钢板固定术患者的疗效;术后随访2~4年,观察临床功能、植骨融合率、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相邻节段退变的情况。JOA评分,术后与术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率100%。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维持满意,相邻节段椎间盘无明显退变,未发生内植物和植骨并发症。提示彻底减压,保留终板的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植骨和应用动力性的Zephir钢板固定能保证脊髓型颈椎病良好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ZEPHIR颈椎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ZEPHIR plate in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18 patients undergoing anterior decompression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ZEPHIR plate. Follow-up period ranged from 3 to 12 months (an average of 9 months). The bone graft fusion rate,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hardware were observed. We assessed the clinical effect with JOA score. RESULTS: Rehabilitation of neurological deficits were observed in 16 patients, The JOA score after the oper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an before the operation. The fusion rate was 100%, the intervertebral height were maintained, and no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plate were found. CONCLUSION: ZEPHIR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ay increase the fusion rate of the bone graft significantly with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椎融合笼在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 45例颈椎病患者共 5 9个节段施行前路减压、颈椎融合笼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骨性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 结果 :45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为 10 .3个月 ,均获得骨性融合 ,融合率 10 0 % ;1例在术后 2个月时椎间高度丢失 1.1mm ,术后 6个月椎间高度无继续丢失 ;未发生融合笼滑移、松动或破碎等内置物并发症。 结论 :颈椎融合笼应用于颈前路融合术可明显提高骨性融合率 ,有效维持椎间高度 ,内置物并发症少 ,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颈椎肿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8例颈椎肿瘤患者采取前路椎体切除和 /或后路肿瘤切除、自体髂骨植骨以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 (ORION、ZEPHIR)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 :8例患者得到 6~ 2 3个月随访 ,平均 12 .1个月 ,2 .8~ 4 .2个月内所有植骨均骨性融合 ,平均融合时间 3.2个月 ,瘫痪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 ,1例术后出现短暂声嘶 ,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或脱出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系统在手术切除颈椎椎体和肿瘤后能提供即刻稳定性 ,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 8例颈椎病患者手术应用带锁钢板固定 ,并对植骨愈合、颈椎生理弧度恢复、神经功能恢复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 3~ 2 2个月 ,平均 11个月。椎间植骨全部融合 ,1例钢板螺丝钉松动者植骨在术后 6个月融合 ;术前JOA评分平均 10 .9分 ,术后平均 14 .8分。结论 在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中 ,颈椎带锁钢板具有即刻及良好的稳定作用 ,可以提高植骨融合率 ,恢复椎间高度及生理弧度 ,对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在颈椎病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对36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采用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后随防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 本组36例中34例获得随防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27例,占79.4%,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融合,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或出现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操作简单,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适用于2或3个节段颈椎病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8.
Orion前路钢板在下颈椎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并分析Orion颈椎前路钢板在下颈椎损伤手术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 对45例下颈椎损伤病人行前路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应用Orion自锁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 45例中4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9.1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骨性愈合,无植骨块移位塌陷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Orion颈椎前路钢板可使被固定节段保持有效的稳定性,使用简单安全,在下颈椎损伤手术应用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和评价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38例颈椎疾患行颈前路减压、植骨、Orion钢板内固定。结果:1例术后4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余37例随访-16月,平均9.1月,脊髓功能皆有不同程度恢复,植骨均融合,6例钢板或螺钉位置不理想,无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Orion颈前路钢板系统是目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后稳定颈椎较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其坚强的内固定和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为促进植骨融合,脊髓功能恢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前路颈椎减压,环锯法取髂骨块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9例,结果,优5例,良3例,不变1例,并对其术式优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前路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关键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颈前方入路手术治疗的3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和教训。结果30例CSM患者术后病情均明显好转,大部分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1例出现喉上神和喉返神经损伤,3个月后恢复正常;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规范的术后护理对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脊髓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CSM保证手术疗效、防治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颈椎病伴颈椎后凸畸形的矫形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病伴颈椎后凸畸形17例.测量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椎X线中立侧位相后凸Cobb角.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颈椎X线屈伸侧位相,观察融合节段的稳定性.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3.8个月.术前平均颈椎后凸Cobb角为-16.1°,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平均后凸Cobb角分别为-3.3°和-3.8°.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稳定.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增加(5.2±1.6,P<0.05),平均改善率为64.3%.未出现神经根、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结论 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病伴颈椎后凸畸形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及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行前路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脊髓功能术后改善率,并根据年龄、病程、术前评分进行分组,观察年龄、病程、术前功能评分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术后改善优良率为80.77%。年龄轻者、病程短者、术前功能评分高者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颈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年龄、病程、术前脊髓功能评分是影响早期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5.
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总结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前后路联合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其中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或是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先行后路减压,改变体位后,再行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6例;前后路分期手术22例。定期随访,临床效果按照JOA评分以及Odom评分进行评价,X线片观察颈椎融合效果。结果 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神经系统损伤,24/28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6~52个月),大多数患者的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进一步改善,出院时JOA评分改善率为50%。根据Odom分级评定法,优良率为83.3%。术后3~6个月颈椎椎间融合均获得愈合,尚未发现内固定失败病例,没有患者需要进行针对手术节段的再手术。术后3例发生脑脊液漏,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是治疗严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手术创伤较大,内固定操作复杂,应谨慎设计手术方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同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3例,均给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率略低于末次随访时(P〈0.05);颈椎弧度D值方面,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问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术前(P〈0.01)。本组患者术后总优良率为86.0%。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肯定,椎管减压充分,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植骨融合率高,可达到迅速而持久的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住院的因脊髓型颈椎病行颈椎手术的患者106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1组、对照2组,对照1组35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2组35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36例行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术后随访6~12个月,比较三组患者神经功能优良率、手术前后JOA评分及颈椎弧度D值。结果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优良率为86.11%,高于对照1组的71.43%和对照2组的74.28%,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5,P〈0.05),两对照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三组患者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5)。颈椎D值对照1组、观察组患者术后较术前有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2组术后即刻与随访6、12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术后3例有不同程度咽痛,对照2组2例,观察组2例,均3~5d后缓解;t组无一例椎动脉损伤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较好地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弧度,行颈椎后路手术者术后颈椎弧度部分丢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