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重度烧伤后 ,由于肠粘膜屏障功能受损 ,肠腔中的微生物和内毒素可侵入体循环及其它脏器 ,进而形成肠源性感染。肠源性感染可能与严重烧伤后引起的顽固性休克 ,难以控制的早期暴发性败血症的发生和发展相关 ,而且还可在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 ] 。本文就预防和治疗特重度烧伤早期肠源性感染的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科自 1987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特重烧伤患者488例 ,男 335例 ,女 15 3例 ,年龄 2 7.6±5 .1岁 ,最大 82岁 ,最小 8个月 ,烧伤总积 5 6 .7± 17.3% ,最大 95 % ,最小 30 % ,Ⅱ…  相似文献   

2.
严重烧伤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粘膜屏障具有预防微生物及毒素由肠道侵入肠外器官的重要作用。严重烧伤等应激反应可能发生肠粘膜损害 ,表现为肠粘膜萎缩、破损、通透性增高 ,严重时可导致细菌和毒素移位 ,可能发生肠源性感染 ,并进一步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可能是造成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1] 。诊断肠粘膜屏障损伤是近年来国内外医务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课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可以反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改变[2 ,3 ] 。本研究采用带电脉冲的高压液相色谱仪(highpressureliquidchromatograph withpulsede…  相似文献   

3.
韦民 《医学文选》2000,19(2):244-246
高分解代谢是严重烧伤后存在的必然现象 ,因而合理、足够的营养支持对于减少内源性蛋白质的大量消耗 ,维持器官功能 ,增强机体抵抗力 ,预防各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由于对早期肠道喂养 (EEF)的重新认识及深入研究 ,日益增多的文献表明 EEF下可增加内脏血流量 ,防治肠源性感染 ,降低烧伤后高代谢 ,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 ,具有诸多有益的综合效应 ,故在临床护理中提高对 EEF的认识 ,加强 EEF的护理 ,显得极为重要。1 严重烧伤后肠道功能变化  正常肠粘膜对于肠道内毒素的透过具有屏障作用 ,在严重烧伤后 ,由于肠粘膜通透性增高…  相似文献   

4.
肠道在维持机体正常营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创伤、手术、放疗、化疗、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等应激状态或长期进行肠外营养的情况下,肠道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可导致肠功能衰竭(障碍),甚至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早期诊断肠屏障损害有重要临床意义。肠粘膜屏障损害病人常需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在当前肠外与肠内营养重要的改进趋势中,包括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的应用。本文阐述了肠粘膜屏障损害的概况、诊断方法及肠外/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5.
创伤病人多属急症手术 ,胃肠道不能充分准备 ,再加上出血等因素可使肠粘膜屏障丧失 ,从而使肠腔中的细菌、内毒素通过受损的肠粘膜侵入到肠系膜淋巴结和体内其他脏器 ,即所谓“细菌移位”或“肠源性感染”,对腹部创伤病人造成“二次打击”。如何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发展是预防多器官功能不全(MOD)的关键之一。术后病人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 ,进行肠内营养可改善创伤病人的预后。陈德昌 [1]等动物实验证明大黄对肠道屏障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我们近年来对于腹部创伤病人早期应用大黄制剂治疗 ,促进病人胃肠功能恢复 ,降低抗生素使用量 ,减…  相似文献   

6.
失控的炎性反应和补体活化参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病过程。而因肠粘膜屏障功能衰竭造成的大量肠道细菌和内毒素侵入体内协同作用形成的肠源性感染在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又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给动物注射一种补体活化和炎性反应的活化因子——酵母多糖,观察炎症和感染两者间的内在关联性。结果发现,亚致死量的酵母多糖(0.1mg/g)可损伤肠粘膜屏障而导致肠道细菌侵入体内。而蛋白质营养不良却显著强化了酵母多糖的上述病理效应,使动物形成致死性的全身性肠源性感染,感染的严重性和动物的病死率随营养不良的程度进行性增高。结果表明,在体内失控的炎性反应和肠源性感染有协同致病效应。  相似文献   

7.
肠粘膜屏障损害与肠外/肠内营养的近代概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肠道在维持机体正常营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创伤,手术,放疗,化疗,严重感染、重症胰腺炎等应激状态或长期进行肠外营养的情况下,肠道粘膜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受到严重损害,可导致肠功能衰竭,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本文阐述了肠粘膜屏障在的概况、诊断方法及肠外/肠内营养中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对肠粘膜屏障功能的改进等。  相似文献   

8.
肠缺血再灌注对肠粘膜屏障损害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犬绞窄性肠梗阻为模型,应用扫描电镜研究肠缺血再灌注对肠粘膜屏障的损害及意义。结果肠血再灌注后,小肠粘膜损害呈进行性加重,肠粘膜屏障功能进一步受损。表明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是导致细菌移位,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一敏 《黑龙江医学》2008,32(8):639-640
手术、感染、炎性肠病等多种应激状态或疾病,均可造成肠道黏膜屏障损害,表现为肠道黏膜萎缩、破损、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严重时可致毒素和细菌移位,发生肠源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近年来,肠源性感染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作者观察应用复方大黄片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严重烧伤后早期肠道营养是普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营养支持方法,对提高严重烧伤治疗效果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合理实施肠道营养可降低烧伤后机体的高代谢,有效保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或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配合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现将主要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手术、感染、炎性肠病等多种应激状态或疾病,均可造成肠道黏膜屏障损害,表现为肠道黏膜萎缩、破损、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严重时可致毒素和细菌移位,发生肠源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近年来,肠源性感染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理生理现象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作者观察应用复方大黄片对脓毒症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肠源性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感染仍然是外科危重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30%以上死于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感染病灶,即使在尸检时也从未明确。多数感染都是由G~-杆菌、肠球菌以及白色念株菌这一类肠道常驻菌群所致。设想肠道可以是全身感染的感染源。细菌经由肠道通过肠粘膜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及体内其他脏器中的过程,国外称之谓“细菌的移居”,我们长期以来称之为“肠源性感染”。 在外科临床上,休克、营养不良、内毒素血症及以肠道内容物郁滞为特征的肠麻痹等因素常常合并存在,这些因素对于临床的感染率和病死率有促进作用。为澄清它们与肠源性感染之间的关系,本实验选用950只无特殊致病动物及无菌动物,以细菌学研究为主,病理学观察为辅,结合生化和药理学方法;利用烧伤、出血性休克、内毒素血症、蛋白质营养不良及小肠梗阻等不同动物模型;从多个方面,不同层次,对创伤后早期阶段肠源性感染的发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烧伤后早期肠道内细菌可以侵入体内;一定时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能够造成肠源性感染;循环中的内毒素可以促进肠道中细菌的侵入;蛋白质营养不良对内毒素上述的致病作用具有协同作用以及单纯小肠梗阻后肠道内细菌可进行性地侵入体内;最终导致致死性的肠源性感染。实验证明,创伤后早期阶段,肠源性细  相似文献   

13.
肠源性感染—无菌和SPF动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利  黎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89,11(5):321-328,363
肠道内细菌通过肠粘膜屏障侵入到肠道以外部位形成感染的过程称之为“细菌移居”或肠源性感染。本实验利用无菌和无特殊致病菌动物进行研究,证实肠道中的常驻菌乳酸杆菌和非常驻菌肠炎沙门氏菌,均能够通过破坏肠粘膜的机械性屏障侵入体内形成肠源性感染。肠道中细菌主要是通过细胞内途径穿过肠粘膜屏障。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溶酶体是肠粘膜抗感染防御屏障中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烧伤后肠功能异常、肠源性感染、脓毒血症3者关系,指导临床大面积烧伤病人胃肠功能的维护及肠源性感染的防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60%的大面积烧伤11例,在伤后尽早给予胃肠道喂养,喂养质从单一制剂到复合制剂,同时以未早期喂养大面积烧伤1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喂养组较对照组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感染发生时间推迟。结论:大面积烧伤后早期胃肠道喂养可有效地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严重烧伤后肠源性感染问题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其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正处于探索中。本文通过36只Wistar大鼠30%三度体表烫(烧)伤模型,对伤后早期动物的肠粘膜和血液丙二醛含量;血清皮质醇、胰岛素水平、动物24h尿量、尿内儿茶酚胺、核黄素的排泄量;不同脏器和组织的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肠道示踪细菌和内毒素的吸收等进行了较广泛的检测,并观察了伤后动物回肠粘膜  相似文献   

16.
合生元对烧伤大鼠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生元治疗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机制,为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防治探求新途径。方法 动态检测大鼠体内的肠道示踪菌JM109易位率和血浆中LPS水平。结果 合生元治疗组大鼠体内JM109易位率以及血浆LPS水平明显低于烧伤对照组。结论 合生元能够快速补充肠道生理性厌氧菌,坚固肠粘膜外微生物屏障,阻止肠道条件致病菌和LPS经肠壁进入机体组织,对烧伤后肠源性感染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身性感染是严重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中一个重要的细菌来源是肠道细菌的移居[1 ] 。目前已被证实严重创伤后 ,因创伤应激后或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可使胃肠道粘膜屏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肠道内细菌得以通过受损伤的肠粘膜屏障进入门静脉系统 ,从而扩散至全身 ,引起全身感染。为了预防创伤后肠源性感染 ,在门静脉系统中 ,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抑制肠道内细菌 ,减少门静脉系统中的细菌和毒素 ,可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维护门静脉系统的有效抗生素浓度是预防肠源性感染的关键之一。 2 0 0 0年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创伤狗体静脉和门静…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已证实,烧伤后肠道细菌移位是一条很重要的感染途径,可导致肠源性感染和肠道内毒素吸收,最终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肠源性感染已受到不少学者的重视,而中药在防治烧伤后细菌移位领域中的现代化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理应受到广大同行学者的重视,本文结合烧伤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机制对其中药防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研究严重烧伤后机体肠粘膜屏障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大鼠复制皮肤Ⅲ°烫伤的动物模型,借助超薄切片技术,JEOL-100SX型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小肠粘膜的超微结构。结果:严重烧伤后小肠粘膜上皮的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皮肤严重烧伤可以致肠粘膜的屏障功能遭受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20.
多克隆抗体(IgY)防治肠源性感染的展望熊玉卿(临床药理研究所南昌330006)曹勇(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南昌330006)肠源性感染是肠道细菌通过肠粘膜侵入体内的过程。多年来,创伤后严重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肠源性感染是临床上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