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佐  刘涛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1):25-28,31
目的:探讨四脑室区肿瘤的MR表现及MR对四脑室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四脑室区肿瘤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28例,男18例,女10例,中位年龄30岁。其中髓母细胞瘤10例,室管膜瘤6例,脉络膜乳头状瘤4例,星形细胞瘤和转移瘤各3例,皮样囊肿和脑膜瘤各1例。四脑室肿瘤具有相对特异性的MRI表现,依据肿瘤的起源,形态及信号特点,结合病人年龄,大多数四脑室肿瘤可以做出准确诊断。结论:四脑室区肿瘤以髓母细胞瘤、管膜瘤、脉络膜乳头状瘤和星形细胞瘤多见,MR对于第四脑室肿瘤的诊断和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四脑室区肿瘤的MRI表现。结果儿童四脑室区肿瘤以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多见,髓母细胞瘤9例(40.9%),主要呈长T1长T2信号,肿瘤界限模糊不清,强化明显;星形细胞瘤7例(31.8%),多有囊变;室管膜瘤4例(18.2%),呈长T1长T2信号,常有钙化;脉络丛乳头状瘤2例(9.1%),边缘不规则,增强扫描后显示为显著强化。结论MRI对儿童四脑室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第四脑室肿瘤的影像诊断(附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和探讨第四脑室内肿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脑室肿瘤35例,回顾性分析其CT和MRI表现。结果:四脑室肿瘤以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星形胶质瘤多见,肿瘤与发病年龄关系密切。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对肿瘤的鉴别诊断帮助很大。MR可以三维成像,可以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四脑室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其CT和MRI表现,结合年龄特征,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并探讨鞍区肿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特点,评价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09年2月经病理学检查确诊鞍区肿瘤患者52例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52例患者中通过病理检查或外科手术确诊垂体腺瘤19例,脑膜瘤9例,颅咽管瘤7例,生殖细胞瘤6例,三叉神经瘤4例,胶质瘤4例,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MRI诊断与外科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率达到98.1% (51/52),1例病人颅咽管癌被误诊为垂体腺瘤.不同类型鞍区肿瘤均有各自好发部位,年龄阶段,且具有独特MRI影像学表现.结论 MRI影像学资料能够有效辅助鞍区肿瘤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常见鞍区肿瘤的MRI表现。方法分析41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鞍区占位病变的MR/资料。结果垂体瘤20例,脑膜瘤7例,颅咽管瘤5例,脊索瘤3例,生殖细胞瘤2例,巨大动脉瘤2例,表皮样囊肿2例,几乎所有肿瘤都具有所属肿瘤的影像特征和临床表现。结论MRI对鞍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儿童第四脑室区肿瘤5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类型,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及诊疗效果.方法:对52例儿童第四脑室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占我院同期儿童脑肿瘤病例的20.47%,以男性患儿居多,占67.31%;发病的平均年龄为7.53岁;临床表现以头痛、头晕、呕吐为主;第四脑室肿瘤以髓母细胞瘤为多见,占57.69%,其次为室管膜瘤,占21.15%;52例儿童第四脑室肿瘤MRI检查阳性率为100%,不同的四脑室肿瘤具有不同的MRI影像特征.结论:第四脑室是儿童颅内幕下肿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发病率男多于女,以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最为多见,某些肿瘤具有部位、年龄和性别特征,密切结合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室肿瘤的CT和MRI特征 ,提高对各种脑室肿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收集 2 6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脑室多种肿瘤 :其中侧脑室 1 5例 ,三脑室 3例 ,四脑室 8例。单独作CT检查 5例 ,同时作CT和MRI检查 2 1例。根据 2 6例多种脑室肿瘤的发生部位 ,进行脑室定位分类。结果  5例中央性神经细胞瘤和 2例胶样囊肿发生于中线室间孔区 ;6例髓母细胞瘤分别发生于小脑上蚓部和四脑室顶部近中线区 ;5例室管膜瘤发生在单侧脑室 ,年龄分别为 2 8~ 36岁 ;3例室管膜瘤发生在四脑室 ,年龄分别为 7~ 1 3岁 ;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发生侧脑室三角区 ,年龄 1 3~ 1 5岁 ;2例脑膜瘤发生在侧脑室三角区 ,年龄为 1 5~ 71岁 ,1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发生在右侧脑室底部 ,年龄为 30岁。结论 CT与MRI有助于对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 ,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 影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影像特点。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鞍区生殖细胞瘤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3-32岁。结果 根据位置不同将其分为三类:I类,肿瘤位于第三脑室内,包括从第三脑室底向上长入第三脑室,共20例;Ⅱ类;仅位于第三脑室区,累及视交叉,漏斗、垂体柄、视神经和视束,共15例,Ⅲ类;仅位于鞍内,共3例,结论 MRI对Ⅰ和Ⅱ类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MRI对Ⅲ类不易作出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方法收集经手术嫡理证实的颅内表皮样囊肿15例,重点分析肿瘤的好发部位、大小形态及MRI扫描与增强扫描的信号特点。结果在本组嫡例中,桥小脑角区8例,鞍旁2例,斜坡区2例,枕骨1例,侧脑室三角部、第四脑室各1例。肿瘤在T1加权像上呈不均匀低信号,T2加权像、FLAIR图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所有病例均行增强扫描,肿瘤均无强化。结论典型的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检查可以作出准确诊断,并能与其他类似的颅内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神经源性肿瘤影像学改变,指导评估外科手术的适应症。方法统计分析近三年32例患者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旨在探讨MRI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定位定性。结果颈部神经源性肿瘤MRI特征在诊断病变性质、生物化学方面,有着较精准的特征性,MRI诊断结果正确率约97%。结论 MRI诊断颈部神经源性肿瘤、鉴别颈部其他肿瘤及淋巴结具有显著的定性作用,对指导临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海绵窦病变的种类、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海绵窦病变MRI资料。结果:98例海绵窦病变可大致分为四大类:炎性病变16例、血管性病变14例、原发性肿瘤13例和继发性肿瘤55例。炎性病变以双侧或单侧海绵窦软组织影增厚并向眶尖、眶上裂及颅底蔓延为主要MRI表现;血管性病变中颈内动脉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以海绵窦异常流空信号及相应MRA改变为特征,而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则类似肿瘤性病变;原发或继发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海绵窦区不同形态和信号肿块及邻近结构受累改变。结论:海绵窦病变MRI表现各具形态及信号特点。MRI对各类海绵窦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极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脑蚓部肿瘤的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49例小脑蚓部肿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横、冠、矢状面三维的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9例病例中包括髓母细胞瘤20例,星形细胞瘤12例,血管母细胞瘤9例,转移瘤4例,室管膜瘤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MRI可准确地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小脑蚓部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 MRI是检查小脑蚓部肿瘤的首选方法,对小脑蚓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侧脑室中央性神经细胞瘤CT和MRI误诊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侧脑室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央性神经细胞瘤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0岁-44负,平均年龄30.4岁,CT检查3例,MRI检查4例。结果 肿瘤位于侧脑室内前2/3,边界清楚,CT平扫呈略高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增强不明显,MRI表现为略短T1,略长T2信号,本组5例中,3例误诊为室管膜瘤,2例误诊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结论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影像学有特征性表现,CT和MRI是该病有效的检查手段,侧脑室前2/3处发生的肿瘤,鉴别诊断应考虑到中央性神经细胞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MRI检查对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本文对36例神经源性肿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同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8例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颈动脉体瘤,MRI对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8%。但不能确定其组织类型。结论:MRI能鉴别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良、恶性及病变范围,并认为MRI在颈部神经源性肿瘤的病变部位、其内部坏死、囊变及外周组织关系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早期检出病变及确定病变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MRI在诊断咽旁间隙病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咽旁间隙肿瘤的MRI特点,评价MRI对咽旁间隙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确诊的咽旁间隙肿瘤20例,全部行MRI检查,18例行增强MRI检查,结果:腮腺深叶来源肿瘤9例,良性混合瘤5例,恶性肿瘤4例,肿瘤与腮腺深叶间的脂肪间隙消失。颈内动脉无或向后稍移位,颈动脉鞘来源肿瘤10例,与腮腺深叶间的脂肪间隙存在,颈内动脉均明显向前移位,其中神经鞘瘤8例,迷走体瘤2例;后者可见明显流空,来自三叉神经的神经鞘瘤1例,与腮腺深叶的脂肪间隙存在,颈内动脉无移位。结论:咽旁间隙肿瘤主要来自腮腺深叶和颈动脉鞘,MRI是鉴别咽旁间隙肿瘤最可靠的影象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放射科核磁室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磁室合作检查64例(91个病灶)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病灶61个、良性病灶30个。患者均行MRI DCEI及DWI检查,观察肝脏病灶在上述序列上的表现特征,评估MRI DCEI联合DWI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灶中DCEI表现为快进快出、DWI呈高信号者占比大于良性病灶(P < 0.05)。DCEI联合DWI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DCEI、DWI单独诊断(P < 0.05);特异度与DCEI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DWI(P < 0.05)。结论良性、恶性肝肿瘤DCEI、DWI表现特征具有差异,DCEI联合DWI诊断肝肿瘤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对肝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颅底脊索瘤的MR表现分析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颅底部脊索瘤的MR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探讨MR在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底脊索瘤的MRI表现。结果:16例颅底脊索瘤中,肿瘤局限于斜坡者9例,累及鞍内、鞍旁、蝶窦、鼻咽部者7例,同时累及后颅凹者1例。病变在T1WI呈不均匀长?蛐等T1信号软组织肿块影,T2WI 9例呈等或稍长T2信号,7例呈明显长T2信号。增强扫描10例呈不均匀强化,6例呈明显强化。5例术后复查肿瘤复发。结论:MR可明确显示颅底脊索瘤的位置、形态、浸润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对颅底脊索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后颅窝及椎管内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合文献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5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2例有明确家族史.MRI共发现32个强化瘤体,其中小脑4个,延髓7个,颈髓10个,胸髓4个,腰髓7个;10个瘤体为单纯结节无囊变,22个伴有囊变,实性瘤体直径范围0.4~1.5 cm,平均直径0.58 cm.结论 椎管内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大多与发生在小脑半球的"大囊小结节"类似,因血供极丰富而强化明显,增强扫描有助于与其他椎管内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