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骨转移瘤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目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56例,原发灶:乳腺癌17例,肺癌8例,结肠癌11例,前列腺癌7例,横纹肌肉瘤、眼黑色素瘤、甲状腺癌、宫颈癌、胃癌各2例,原发灶不明确3例。术前神经受累34例,按Frankel分级:B级13例,C级16例,D级5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9.5个月,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38例疼痛完全或基本消失。术前有神经症状者,随访时,C级14例,D级12例,E级8例。结论综合考虑患者一般情况、预期生存时间、脊柱骨转移瘤的部位、类型、集中不稳定的程度、神经受累的情况及原发灶的性质制定手术适应症。外科综合治疗脊柱骨转移瘤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的外科治疗价值。方法2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其中颈椎转移4例、胸椎转移11例、腰椎转移6例;单椎体18例,2个以上椎体3例。结果17例(81.0%)术后疼痛缓解。16例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中,10例(62.5%)术后神经受损改善。随访9-38个月,术后1年存活率为66.7%。结论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可增加脊柱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行PVP治疗,术后3 d按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程度评估,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术前平均VAS评分为(6.9±2.3)分,术后3 d为(2.1±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DL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脊柱转移瘤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王建庭  张占文 《河北医药》2011,33(24):3779-3779
手术治疗是脊柱转移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本研究对我院1999年5月至2008年7月26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研究,评价外科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形成术(PVP术)治疗脊柱溶骨性转移瘤的疗效。方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进入病椎瘤灶内,行肿瘤活检,再注入牙膏状骨水泥稳定病椎。结果:11例17椎均手术顺利,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48小时内疼痛均缓解,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PVP术治疗脊柱溶骨性转移性肿瘤,能有效地强化病椎,提高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骨关节结核占结核病的13%,脊柱结核约占骨结核的75%,是全身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但由于脊柱结核起病隐匿、症状体征不典型等原因,一般临床上所见到的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脊柱畸形甚至截瘫。近年来脊柱结核发病率的增长及治疗手段的多样化已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在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外科治疗的新方法和新策略。方法脊柱转移瘤患者79例,根据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分别采取姑息性手术、分块病灶切除手术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结果整块病灶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转移瘤复发或进展状况、手术后生存期、神经功能变化等疗效评价均优于分块病灶切除(P<0.05)。结论修正版Tokuhashi评分系统策略和整块病灶切除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脊柱转移瘤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脊柱转移瘤手术患者41例,将其术前、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41例患者除1例发生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并发症外,其余患者没有发生切口感染、压疮、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脊柱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是护理难点之一,术前较充分的准备、术后对病情细致的观察、正确的护理措施、合理的康复指导均可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脊柱转移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溶骨性脊柱转移性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脊柱转移性肿瘤5例11椎,术前均有顽固性背痛,无神经症状。CT及MRI示脊柱肿瘤转移灶呈多发性溶骨性破坏,7椎肿瘤累及椎体后壁。C型臂X线机透视下,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进入病椎瘤灶内,行肿瘤活检,置人可扩张球囊,扩张球囊复位塌陷的病椎并形成骨水泥充填空腔,注入团状期骨水泥稳定病椎。结果5例11椎均手术顺利,术后无脊髓神经根受损表现,48h内疼痛均缓解,未发现骨水泥栓塞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复查示肿瘤灶被骨水泥充填,无骨水泥超过椎体后缘,病理性骨折的椎体高度得以恢复。患者可负重行走。结论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溶骨性脊柱转移瘤,能微创地同时处理多个病灶,强化病椎,提高生活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骶骨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8例骶骨原发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脊索瘤12例,骨巨细胞瘤5例,骨肉瘤1例。均行肿瘤切除,术后放疗或化疗,随访4~8年。结果 本组18例除1例脊索瘤及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其他患者经随访术后无复发。结论 脊索瘤在原发性骶骨肿瘤中的发病率居首,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我科自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了3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7月至2011年10月我科共对3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实施PVP术治疗。其中男19例,女15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40例MRI诊断脊柱转移瘤的分析,探讨MRI对其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受检者均取仰卧位。平扫:矢状位T1WI FSE-430/18,T2WI FSE-4500/108,STIR序列IRFSE-2400(80)/30,横断位CBASS 3D-8.3/4.1,OB4.0 mm,FOV250-350,反转角度(FA)45°~90°,矩阵256×256。增强扫描: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0.2 ml/kg。结果转移部位:颈椎1例,胸椎8例,腰椎7例,骶椎5例,胸腰椎12例,腰骶椎2例,胸腰骶椎5例。单纯椎体转移12例,椎体伴附件转移12例,椎体转移伴病理骨折15例,椎管与脊髓侵犯及软组织块影13例。溶骨型转移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硬化型转移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STIR序列呈低信号。混合型转移呈不均质或弥漫型高信号。注射Gd-DTPA可呈中等度增强或明显增强。结论 MRI诊断脊柱转移瘤有极高的敏感性和更大的扫描视野,容易发现附件侵犯与软组织块。  相似文献   

15.
16.
脊柱是转移瘤的常见部位,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广泛应用,脊柱转移瘤检出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对我院自2000年至2002年收治52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脊柱转移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着重讨论脊柱转移瘤的MRI诊断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MRI对早期脊柱转移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早期脊柱转移表现的认识。方法对20例获得临床证实的脊柱转移瘤MRI表现进行分析,比较原发瘤与转移部位之间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转移部位的胸腰椎最多见74%(15/20),MRI对骨质破坏椎管受累62.5%,10.7%椎管软组织内均未见明显肿块。结论胸腰部脊柱是转移瘤好发部位,且先侵犯椎体及附件,常规X线,CT对大多数转移瘤能够作出诊断,而MRI能更早地显示其难以发现的早期轻微骨质破坏改变,敏感性明显高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椎转移瘤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方法。方法2001年5月-2006年5手术治疗胸椎转移瘤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30~67岁,平均52.5岁,主要原发瘤包括肺癌9例,乳腺癌6例,甲状腺癌3例,未发现原发灶5例,术前Frankel分级:A级2例,B级3例,C级5例,D级7例,E级6例。结果术后疼痛消除15例(65.22%),缓解6例(26.09%),无明显缓解2例(8.69%)。术后Frankel分级,A级2例恢复为B级1例,无变化1例,B级3例恢复为D级2例E级1例,C级5例恢复为D级2例E级3例,D级8例恢复为E级7例,无变化1例,共计提高25个等级。结论胸椎转移性肿瘤的治疗根据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预期寿命、肿瘤的位置和类型、对各种治疗的敏感性、脊柱的不稳定程度和神经症状综合考虑,手术治疗采用经前路、前后联合入路或后路手术,体现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脊柱转移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76例脊柱转移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76例转移瘤的原发肿瘤以肺癌、肝癌和乳腺癌为主,共累及268个椎体,以胸腰椎为主,占76.5%,17例为单发椎体转移。在T1加权MRI上,62%的转移瘤为均匀的低信号,35.8%为混杂信号,在T2加权上70.1%为均匀高信号,26.8%为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有不规则的强化,同时MRI能清晰的显示肿瘤有无椎管侵犯。其对转移瘤的敏感性高于X线平片和CT,而特异性高于同位素骨扫描,认为MRI是诊断有无脊柱转移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肺癌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明确诊断的358例肺癌术后脑转移瘤患者,单纯给予伽玛刀治疗236例,伽玛刀治疗后联合全脑常规放疗122例,全脑常规放疗(36~40Gy/3~4周)。评价2组患者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和新发转移发生情况。结果单纯伽玛刀治疗组有效率为98.7%,伽玛刀治疗后联合全脑常规放疗有效率为95.9%。287例治疗前有明显神经功能障碍者伽玛刀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7.8%。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方法,可使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局控率提高,生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