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发病率高,危害大,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我们观察了荷丹片对86例伴高脂血症的MS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等指标的影响,并与单纯西医治疗8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药研究从临床实践出发,对MS亦做了不少有益的探讨,为MS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药物研制奠定了基础,显示出中医药在神经免疫性疾病特别是MS防治方面的潜在优势。中医药治疗弥补了西医的相对不足,不断总结中医辨证规律,统一多发性硬化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不断总结MS中医辨证论治规律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为MS患者解除痛苦,提高他们的生存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黄合剂(胶囊)治疗多发性硬化(MS)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常规西医加地黄合剂(胶囊)治疗,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结果:两组经Kurtzke’S扩充致残量表评分(EDSS)评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复发次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合剂(胶囊)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MS患者使用激素后出现的阴虚火旺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对多发性硬化的影响。方法:对36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并配合整体护理方案。结果:总有效率达92%。结论: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MS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马一铭  徐云生  王新陆 《中医杂志》2023,(22):2287-2290+2299
总结王新陆教授从“血浊”理论辨治代谢综合征(MS)的经验。认为血浊是MS发病之关键病理因素,血浊内伏,脏腑失用,发为MS;血浊日久,痰瘀胶结,病情加剧,变证频发。临证以清化血浊为基本治法,自拟加味化浊行血汤为基本方,并根据疾病不同时期及表现灵活加减,同时运用援药针对西医异常指标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好发于20~40岁,西医采用皮质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疗,但药物毒副作用大,针灸疗法在改善MS肢体功能方面有显著的疗效~[1],现将采用阳明排刺配合三棱针点刺治疗MS验案1则介绍如下。王某,男,34岁,主因"右上肢麻木无力半个月"于  相似文献   

7.
<正>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疾病,常有多个病灶部位,激素治疗对改善症状的有效性表明MS的损害是由自身免疫性炎症引起,西医多认为多发性硬化与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反应等有关。中医学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不同病证,如痿证、风痱、喑痱、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硬化(MS)病因复杂,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至今机理不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医药能有效改善神经症状,调节免疫功能,缓解复发症状,减少发作次数,弥补西医的不足,MS已成为近年显现出来的中医优势病种之一。但是,中医药防治MS的研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中医的基本概念不够清晰、症状评定模糊、科研设计尚欠规范、缺乏长期的跟踪随访。因此,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概念,规范研究,探讨机理,开发中药新药,将有望提升中医诊治MS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代谢综合征(MS)是临床上多个症候群构成的代谢紊乱聚合体,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并越发呈现年轻化趋势。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症状多样,西医目前尚限于对症治疗。关于MS的发病机制,近年来炎症病因理论备受关注,而中医药对MS有独特的认识,其多靶点、多途径、安全性高的特点在MS此类集多症候群为一体的慢性疾病治疗中有显著优势,临床上可通过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缓解其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近年来中西医调控炎症因子治疗MS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发性硬化(MS)的中西医临床症状特点,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拟定多发性硬化的中医诊断标准与西医诊断标准,通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对象、模型特点分析总结,并进行EAE模型与中西医诊断标准吻合度的评价.结果 显示中西医临床特征与动物模型的吻合度较差(西医吻合度最高为60%,中医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