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叶天士《温热论》日:“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又云:温病“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鉴于伤寒与温病二者受邪的性质不同,在对待下法的使用上,一些医家认为有迟、早之分。如戴北山日:“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厌早。”提出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对此,王孟英和顾晓澜都有详细的阐述。王氏曰:“伤寒为阴邪,未曾传腑化热,最虑邪气下陷,治必升提温散,而有早下之戒;温热为阳邪,火必克金,故先犯肺,火性炎上,难得下行,若肺气肃降有权,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去路。”顾氏也日:“伤寒由外传里,仍用外解,温邪由内而发,必须内解,伤寒宜发表,有一分表证,仍宜表之,故下不嫌迟;温邪宜清里,有一分下证,即宜下之,故下不厌早。”诚然,伤寒与温病病有不同,在下法上亦必有区别。温病学说是外感热病对伤寒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单就治疗中的下法而言,温病较之伤寒已经明显地有了进一步的扩充、提高和发展,使外感热病对下法的认识、应用,内容更趋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吴又可著《温疫论》,最先对温病运用下法的理论予以阐发,主张逐邪宜早,“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其后清代名医戴天章曾明确提出:“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观点,同用下法,何以有迟早之别?笔者略抒管见如下。  相似文献   

3.
“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论是古代医家根据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应用规律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从古至今众多医家从不同角度都对这句话有所探讨,其中不乏有精辟论述者,然而尚未有医家对此论有过系统全面的阐释。笔者通过研究伤寒与温病学主要文献著作,沿着温病学的发展历史,分别从此论出现的源头、伤寒及温病下法析疑三个方面探讨“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的深层含义,认为伤寒、温病下法并没有“迟”“早”之别,应该根据伤寒、温病各自病机发展阶段适时应用下法,医者若只将此论表面意思奉为圭臬,临证不能圆通,便会辨证不明而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4.
答:“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语出戴北山。还说:“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等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等结至中下二焦方可下;温病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等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下法,《内经》中早有论述,后世医家代有发挥。在伤寒、温病病程中,下法是被充分运用并日臻完善的治法之一,在外感病的下法应用中,此语甚有影响。“温病下不嫌早”,强调温病及早用下,是有深理的。柳宝诒  相似文献   

5.
“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应如何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仲经 《中医杂志》2002,43(1):73-73
答:"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语出戴北山.还说:"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等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证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伤寒上焦有邪不可下,必等结至中下二焦方可下;温病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等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  相似文献   

6.
前人有"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嫌早"之说,即所谓伤寒不宜早下,以迟下为妥;温病不宜迟下,以早下为宜.其实不然,不论伤寒、温病均不宜强调迟下或早下,须根据病机,审时度势,适时攻下.  相似文献   

7.
热病过程中所应用下法,即《内经》“土郁夺之”之法。戴北山说:“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此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伤寒与温病运用下法的不同规律,但必须全面理解。 1、伤寒之邪,由表传里,化热时间较长,表证未解,腑证不实,切不可下,必  相似文献   

8.
<正> 在“寒”、“温”之争的历史上,人们对使用下法也有过分别.如清·戴北山说:“温病下法,亦与伤寒不同: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伤寒在下其燥结,温病在下其郁热;伤寒里证当下,必待表证全罢,温病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把急性热病中应用下法的目的和时机,划了个深深的鸿沟,使之成为对立的两个天地.这种思想,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弄清是非,今将《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三书中有关承气汤证的论述,作一比较,以见伤寒和温病在使用下法的原则上有无区别.  相似文献   

9.
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序》指出:“伤寒风寒在表,下不嫌迟;温病热郁在里,下不嫌早。”所谓温病下不嫌早,是指温热病不一定待阳明腑实形成才用下法,只要里热形成或热毒壅滞即可用下法通泄邪热,使病情得以缓解或消失。其临床意义,主要有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下法是运用具有攻逐泻下、通导大便作用的方药来治疗邪结便秘的方法。邪结便秘 ,可虚可实 ,有寒有热 ,但对于温病而言 ,基本属热属实。因其病变系邪热与肠中燥屎内结所致 ,治疗时运用攻下燥结、泄热通便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是无可非议的。但对于温病何时攻下为宜 ,历来医家认识不一 ,有主张“下不嫌早”者 ,亦有主张“下不嫌迟”者 ,从时间的迟早上考虑得较多 ,从时机的选择上考虑得较少 ,令临床医师难以适从。1 先哲对下法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有“中满者 ,泻之于内”的论述 ,这是运用下法的一般性原则。《素问·热论》主张“其未满三…  相似文献   

11.
(题后数字为期、页数) ·理论研讨,李东垣制方用药特点初探(杜夭植) (1一1)《伤寒论》脉象析(姜建国)”·”·····一(1·3)《温病条辫》复合脉析(莫星明)”··一(1·4) “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嫌早”浅识 (李敬孝)··············,···············……(1·6)关于中医现代化问题的讨论(编辑部) (2一1)略论温病的传变因素(盛增秀)·······“…(2·4)试论仲景治肺十法(张工或)·········……(2·6) 《金皿要略》几个逻辑方法举隅(赵力维) (2一9) 《素问》版本源流考释(高光震)·“·”“·(3.…  相似文献   

12.
湿温病虽以脾胃为病变中心,但亦易蒙上流下,充斥三焦,温病大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第10条》[1]云:“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邪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本条文重点讨论湿病与伤寒运用下法的区别:用药力度的不同、病理机制的不同、观察指标的不同。其条文和平流畅,讲理透彻,颇有临床指导意义。但“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一句有…  相似文献   

13.
中医证候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外感病中医分阶段与应激反应的关系外感病是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 ,属广义伤寒之范畴。如《素问·热论》曰“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也指出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 ,其所命名不同 ,”由此可见 ,外感热病 (伤寒 )是指感受六淫 ,疫疬等外邪 ,引起的一切发热性疾病的总称。外感热病的证候分类方法繁多 ,有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病因辨证不同 ,且伤寒与温病之间存在着寒温对立 ,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之别 ,又异化有药用辛温及辛凉之分 ,前者用辛温之剂 ,后者用辛凉…  相似文献   

14.
<正> 在祖国医学发展的长河中,清代名医叶天士,被誉为温病学派的“宗师”而载入史册。温病,也叫温热病,属于传染性发热性疾病的范围。多由于感受温热病邪所引起。关于这类疾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但《内经》多将温病归之于广义伤寒之中,《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东汉张仲景根据《内经》的说法,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把热病作了系统归纳,制定了以“六经”为纲领的辨证施治办法。但是,随着医学的发展,后世医家越来  相似文献   

15.
从阳明里结,通腑攻下;温邪为患,下不厌早;灵活变通,加减化裁;下焦蓄血,逐瘀泄热;湿热积滞,导滞通下;温病攻下,邪尽为度;下后腑通,随证调治;察人虚实,切忌妄下等8个方面,探讨下法在温病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部份     
《伤寒论》中伤寒二字的涵义是什么? 《伤寒论》中的伤寒二字,作为病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伤寒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所引起的急性热病,即一切外感疾病的统称。如《素问·热论》中记载:“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难经·五十八难》也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所谓“伤寒之类也”和“伤寒有五”  相似文献   

17.
急下存阴     
泄下法、早见于《内经》,张仲景继《内经》设三承气汤和三急下证,意在泻热而保存津液,明末吴又可著《瘟疫论》,认为下法不仅泻实、而且泻热,倡温病下不厌早之说,主张及时逐邪,勿拘结粪。叶香岩《温热病篇》云:“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可见不论病在气分,营分、血分均有可下之证。至于病有兼夹证,随证可以下法与他法合用,如热邪搏结的心下痞,则拟下法与清热法合用之大黄黄连泻心汤;水热结实之大结胸证,则拟泄热逐水之大陷胸汤;蓄血在里,则拟下法与活血化瘀法合用之挑核承气汤,抵当汤;温病因热灼津枯  相似文献   

18.
浅论温病治疗中的顾护津液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君  张葆花 《河北中医》2003,25(5):361-361
温病过程中 ,无论病邪在卫、在气、入营、入血 ,或在上、中、下三焦的不同脏腑 ,最易伤津损阴 ,酿生他变。因此 ,温病伤津是温病最突出的病理特征。吴鞠通云 :“温热阳邪也 ,阳盛伤人之阴也。”[1 ]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与气血有着密切联系 ,气旺生津 ,气可摄津 ,亦可随液而脱 ,津合脉内则为血 ,血渗脉外则为津。《灵枢·邪客》曰 :“营气者 ,泌其津液 ,注之于脉 ,化以为血。”《灵枢·痈疽》曰 :“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曰 :“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故有津血同源之说。由…  相似文献   

19.
伤寒和温病的理论根据同是来源于内经。伤寒论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的证治和演变加以总结,提出了较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全面地论述了外感疾病的病理机制而依法立方。温病是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补充了伤寒论治温病的缺陷,根据“温邪致病,热变最速”的理论,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纲领,清  相似文献   

20.
刘祖贻研究员对温病源流有其独到见解,提出“温病起源于秦汉之前,并不晚于伤寒学说”的观点;认为正虚邪伏是“伏气温病”的病机特点,扶正透邪是伏气温病的治疗原则,从而丰富了伏气温病的内涵;在温病治法方面独树一帜,提出“祛邪毒,透泄为要”、“重防变,早治当先”的温病治疗总则;并运用其温病新论指导临床治疗乙型肝炎、银屑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