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以其明显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与颈内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比较,PICC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在直视血管下穿刺,避免了盲穿引起的血胸、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药物由上腔静脉直接进入心脏,降低了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避免了化疗药物局部渗漏引起的严重后果。PICC留置时间长,对生活基本无影响,符合肿瘤患者长期治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目的观察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8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仅实验组接受湿热敷,置管后12h开始,2次/d,20min/次,连续3d,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比例。结果实验组发生比例为4.17%,对照组发生比例为1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湿热敷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3.
湿热敷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观察湿热敷预防H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98例行HCC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仅实验组接受湿热敷,置管后12h开始,2次/d,20min/次,连续3d,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比例。结果实验组发生比例为4.17%,对照组发生比例为1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湿热敷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如何湿热敷才能更有效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方法 将PICC机械性静脉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取湿敷时间:湿热敷从早上8时至晚上睡前;对照组采取湿热敷时间:上午8时至于12时,下午3时至6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PICC患者出现Ⅰ、Ⅱ期机械性静脉炎时,采取观察组湿热敷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预防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5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水胶体敷料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Z=-3.115,P=0.002)。 结论 水胶体敷料配合红豆热敷袋对预防机械性静脉炎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护理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6.
湿热敷在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湿热敷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作用.方法 接受PICC术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1例,术后第二天接受湿热敷,使用热毛巾敷于穿刺部位上方近心端2~20 cm,水温50℃,每次20 min,每日2次.共7 d;对照组50例,术后不接受任何处理,观察1周内穿刺部位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7.84%,对照组为22%,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013,P<0.05),其中I级静脉炎发生率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3.92%vs18%,x2=5.156 3,P<0.05).结论 湿热敷是一种预防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理想方法,尤其在降低I级静脉炎中疗效显著,可作为PICC术后的常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atheters,PICC) 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或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因为其置管时间较长,置管后发生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1.1%~9.7%,其中又以机械性静脉炎所占比例最高。针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不同原因,本文按PICC置管前的准备、置管过程中的注意点、置管后的防治为顺序,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总结梳理,同时摘录了中、西医不同方向的防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对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6例PICC置管者按穿刺次序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穿刺前30 min给予涂擦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5d后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例数.结果 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能有效预防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化疗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随机将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化疗和PICC置管术的78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美皮康外贴预防静脉炎,对照组采用传统热敷的方法,比较2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和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和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美皮康在预防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优于传统热敷,并且无明显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张韬  冯莉霞 《天津护理》2015,(2):158-159
目的:探讨延胡索合剂湿敷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PICC置管患者16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80例置管后应用延胡索合剂湿敷穿刺点上方2~3cm,每天5 h,连用3天;对照组80例置管后应用喜辽妥软膏外涂,操作步骤、用药时间、位置均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胡索合剂湿敷预防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效果优于喜辽妥,且操作简单,便于观察,是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赵春兰 《全科护理》2009,7(24):2190-219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行PICC的血液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仅实验组接受早期应用康惠尔透明贴,置管后12h开始应用康惠尔透明贴,4d后更换康惠尔透明贴,共应用8d。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率为3.57%,对照组发生率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2.
PICC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PICC以其操作简便、痛苦小、留置时间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据报道,机械性静脉炎是PICC置管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达15.15%。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患肢抬高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热毛巾湿敷),症状完全消失需10d~12d。2003年12月-2004年11月对60例置管病人进行微波治疗仪局部热疗,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均降低,现将具体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金黄散外敷对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23,自引:10,他引:13  
目的 探讨金黄散在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中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1)将240例行PICC的肿瘤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分为金黄散预防组和空白对照组,金黄散预防组于置管当天立即予金黄散外敷,连续3 d,空白对照组暂不予处理,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2)将空白对照组中30例阳性病例随机分为金黄散治疗组和硫酸镁治疗组,金黄散治疗组予如意金黄散外敷,硫酸镁治疗组予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种方法 对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1)金黄散预防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3%,空白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5.0%,金黄散预防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2)金黄散治疗组在第8天即100%痊愈,而硫酸镁治疗组在第9天(观察截止日期)的痊愈率为86.6%,其中金黄散治疗组的痊愈中位时间为3.40 d,硫酸镁治疗组的痊愈中位时间为5.27 d,平均缩短1.87 d,金黄散治疗组机械性静脉炎的痊愈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金黄散外敷可有效预防和治疗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康博H水凝胶预防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PICC的患者按床号的单双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置管后开始贴舒康博H水凝胶,保持1周,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率为2%,对照组发生率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康博H水凝胶能有效预防PICC所致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亚莉 《现代护理》2007,13(23):2161-2162
目的在护理工作中更好地预防PICC所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方法将2005年6月-2006年9月在我科PICC置管的10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1例)。2组置管成功后均以透明敷料固定导管,24h后实验组改用增强型溃疡膜固定导管;对照组仍采用透明敷料固定导管,并给予33%硫酸镁湿敷;观察2组预防静脉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96%;对照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7.62%。结论PICC置管后24h粘贴增强型溃疡膜能够更好地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张晓磊  王娴 《护理研究》2012,26(28):2659-2660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常规留置时间为1年,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静脉损伤,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因药物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  相似文献   

17.
张晓磊  王娴 《山西护理杂志》2012,(10):2659-2660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常规留置时间为1年,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所致的静脉损伤,减少化疗药物或其他刺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因药物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已发展成为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置管技术。但因其为侵人性穿刺手术,术中导管鞘易损伤血管内膜,术后易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我们采用赛肤润局部外敷治疗1例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患者,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湿热敷对PICC置管患者发生静脉炎的预防。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治入院的行PICC置管肿瘤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湿热敷,在确定置管后24 h后无渗血、红肿后,于穿刺点上方近心端2~20 cm处给予50~60℃湿毛巾绕手臂环热敷,通过替换毛巾保持湿敷温度,每次20 min,每日2次,共1周。通过手触和外观确定穿刺静脉走形方向是否存在红、肿、条索结节判断静脉炎发生。观察2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次数和发生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为(2%比10%,P〈0.0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给予湿热敷护理,能够减少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预处理法预防化疗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到2012年5月在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行PICC置管的130例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例,对照组用传统的生理盐水100ml浸泡并冲洗导管,研究组用生理盐水100ml加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混合液浸泡并冲洗导管,浸泡时间均为5min。比较两组置管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及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7.69%)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P<0.05);两组局部渗血、导管阻塞和导管相关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改良PICC预处理法可以明显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而且不增加其他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