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较高,达40%~60%,并且23%~60%的DVT患者会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而致命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栓子多来自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因此,如何在关节置换术后干预DVT是非常重要的。笔者于2009年10月~2010年6月在关节置换术后对部分患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中尤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约占深静脉血栓的90%以上,而神经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达20%以上。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轻者可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后遗症,重者可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E)。我科2006年8月。2009年8月共行432例颅脑手术,其中6例手术后患者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为1.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表现及电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对4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双下肢电针治疗,并与40例未进行电针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作对照。结果40例进行电针治疗的患者中,未发生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发生了1例无症状深静脉血栓;40例未进行电针治疗的患者中,9例发生了无症状深静脉血栓,1例有症状的深静脉血栓。结论脑卒中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电针治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报道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42%~57%,膝关节置换术后约41%~85%。Colwell报道指出,骨科手术后如果无任何预防措施,DVT的发生率达40%~60%。可见,下肢关节手术是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少数血栓形成脱落后,随血流堵塞肺动脉可发展为致死性的肺血栓栓塞症。西药治疗多单用溶栓抗凝治疗,但存在费用高、切口渗血、增加感染机率等不利因素。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妇产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妇产科术后患下肢深静脉血栓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DVT患者40例中经过积极抗凝和溶栓治疗后,自觉症状得到明显减少。没有发现新血栓形成和肺栓形成,临床痊愈。结论对40例DVT患者护理,妇产科术后对DVT高危病人进行早预防、及时诊治,是使患者及时顺利康复关键,可使术后DVT发生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田雳  仇小华 《河北中医》2012,34(8):1270-127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血栓一旦脱落又可导致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法国一项多中心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66例DVT患者中87%并发PE,DVT及PE总病死率为4.4%,单独PE病死率为6.6%,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高达25%~30%,即使DVT和PE经过成功的抗凝治疗,仍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下肢血栓及PE复发可能[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的肿瘤患者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下肢形成深静脉的血栓各方面危险因素。方法该次临床试验观察研究主要选取该院接受口腔颌面的肿瘤手术治疗后下肢形成DVT50例患者为实验组,并择取同期接受口腔颌面的肿瘤手术治疗后下肢并未形成DVT50例患者为常规组,综合分析口腔颌面的肿瘤患者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下肢形成深静脉的血栓各方面危险因素。结果口腔颌面的肿瘤患者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下肢形成深静脉的血栓危险因素与恶性肿瘤、高血压、术后的D二聚体、年龄等有着关联性。结论口腔颌面的肿瘤患者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下肢形成深静脉的血栓各方面危险因素当中,易感因素包括恶性肿瘤、高血压、高龄,D二聚体针对患者下肢部位深静脉的血栓预警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调查我院骨科病房中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生率,讨论各种预防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应。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调查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并进行过骨科手术的299例患者,使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预防措施对DVT发生的影响。结果:年龄、糖尿病、活动性出血、卧床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无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采用预防措施有可能降低DVT的发生率。结论:骨科术后对患者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报道,外科手术后DVT的发生率为26%;国外报道,DVT的发生率为30%~50%。了解DVT发病的原因及高危因素,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DVT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0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术前发生下肢DVT组与无DVT组,各40例,通过分析患者术前静脉造影结果,得出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最终确定髋部骨折术前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无DVT组造影距受伤时间显著低于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应调整后,得出股骨粗隆部骨折、造影检查距受伤时间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结论髋部患者术前下肢DVT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股骨粗隆部骨折及受伤后等待时间较长者需关注是否存在术前下肢DVT。  相似文献   

11.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是下肢骨关节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在髋、膝关节置换,髓内钉手术后多见。下肢DVT可引起下肢肿胀、疼痛、甚至肺栓塞,并可能致残和危及生命,是骨科术后早期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吕厚山等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7.1%。邱贵兴等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预防组为11.8%。因此,重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减少DVT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胸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凝血状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入治的共100例胸外科术后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各项指标内容,针对性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凝血状态的分析。结果 2例患者出现DVT,共有30条肢体,其中左下肢共10例,右下肢共4例,双侧共8例,所有患者DVT小腿血栓,平均发现时间分布为1~15 d,平均时间为(5.67±2.12)d,发病位置肺部恶性肿瘤占比26.42%,食道肿瘤占比16.42%,重症肌无力25.35%,其中恶性肿瘤出现DVT概率为24.21%,非恶性肿瘤出现DVT概率为18.56%。发生血栓及未发生血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显著差异外,其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发生下肢DVT患者为(46.3±4.27),未发生下肢DVT患者为(39.3±4.21),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科术后重症患者通过物理预防方式干预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仍然高发病率,对胸科术后患者进行血栓筛查有较高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袁菊  英兰  朱亚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130-131
老龄、创伤、骨折制动、手术均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加之老龄患者年老体弱,创伤骨折后不愿主动活动、骨折后组织修复能力差致长期卧床;且老龄患者多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甚至肿瘤等疾病,多因素叠加使其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现代医学认为DVT与肺动脉血栓栓塞(PTE)应视为同一疾病过程的两种表现。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PTE已屡见不鲜,重者猝死引发医疗纠纷也不少见[1]。因此做好老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200年1月~2010年12月78例老龄患者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护理体会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护理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本科收治的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5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总结预防该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结果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2.67%),经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后症状均得以好转,下肢肿胀明显消退,无1例肺栓塞或出血并发症发生。其余患者行B超筛查未发现阳性病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积极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可造成持续的静脉功能异常,导致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和肺动脉栓塞,甚至突然死亡。2004年1月-2006年9月我们采用中药疏血通注射液治疗DVT患者7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ICU)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13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两组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均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针对DVT形成危险因素给予综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提供临床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的预防手段。方法:本项目观察益气活血类中药方剂药预防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阐明益气活血法预防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机制,提高骨科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丰富其预防方法。结果:根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彩色超声诊断标准,86例患者中术后共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血栓均发生在患侧肢体,发生率为4.7%。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能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严冰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164-165
目的:总结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对策。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神经外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提出相应的术后预防措施。结果:由于及时治疗和落实护理措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患者全部治愈,没有出现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崔艳玲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9):180-181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减少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4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只有5例临床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根据DVT发生的相关因素,做好危险度评估,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适时用药是预防DVT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ex-tremity,DVT)形成是下肢骨折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患者因得不到及时的诊治,不仅影响了原发病的治疗效果,而且容易演变成血栓,形成后遗症,甚至发生致命性的肺栓塞[1]而危及生命。目前 DVT 的防治已被广大骨科临床医师广泛关注[2],这个潜在的致残或致命性疾病被公认为下肢骨折后严重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5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共54例,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并发 DVT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