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钩藤中异钩藤碱的含量。方法应用HPLC测定8个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钩藤中异钩藤碱含量,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3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8.0)(60∶40),柱温25℃,进样体积2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6 nm。结果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期的钩藤中异钩藤碱含量不同,其中含量最高的地区为宁明县;含量最高的采收时间为每年9月至次年2月。结论不同产地钩藤药材异钩藤碱的含量不同,每年9月至次年2月采收的钩藤中异钩藤碱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时期攀茎钩藤钩藤碱成分的动态积累情况,为确定该药材的最佳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同一产地不同时期的攀茎钩藤样品进行钩藤碱含量测定,色谱柱:Gemini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含0.002 mol/L 三乙胺,用冰乙酸调pH 7.5)=64:3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不同时期采集的样品钩藤碱含量在0.009%~0.016%范围,其中1~5 月份样品含量较高,6~12月份含量较低.结论 攀茎钩藤药材钩藤碱成分的动态积累随着采集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该种药材以1~5 月份采集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建立了黔产钩藤药材中钩藤碱与异钩藤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Kromo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以甲醇一0.2%氨水溶液(65:35),流速:1.0mL·min-1,柱温:35℃;进样器温度:5℃;检测波长为245nm,结果:异钩藤碱和钩藤碱分别在0.13064~1.17576μg(r=1.0000)和0.09744~0.87696μg(r=-0.9998)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异钩藤碱平均回收率(n=6)为98.88%,RSD为O.38%:钩藤碱平均回收率(n=6)为98.28%,RSD为0.72%;结论:本检测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黔产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期大叶钩藤中钩藤碱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广西不同产地大叶钩藤药材质量并确定其最佳采收期。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21批广西不同产地和其中3个产地不同采收期大叶钩藤中钩藤碱的量。色谱柱为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0.002mol/L三乙胺,pH 7.5)(64∶36),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广西不同产地21批大叶钩藤药材钩藤碱量均较高,但产地间差异较大;不同采收期大叶钩藤中钩藤碱的动态积累略有差异。结论广西不同产地大叶钩藤药材质量均较好,但质量随产地不同而异;大叶钩藤药材一年四季均可采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毛钩藤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变化,为毛钩藤的合理采收及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Wonda Sil C18(4.6 mm×20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氨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25℃。结果 1~12月采收的毛钩藤中的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得到准确测定。结论当年秋季至次年初夏采收的毛钩藤药材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钩藤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异钩藤碱的含量。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8批不同产地钩藤的不同药用部位中异钩藤碱含量。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1 mol/L醋酸铵缓冲液(pH 8.0)(60∶40),柱温25℃,进样量2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6 nm。结果8批不同产地钩藤药材中均能检测出异钩藤碱,但产地间差异较大;不同药用部位中异钩藤碱的含量:主杆>带钩茎枝>无钩茎枝>无茎枝钩>叶。结论钩藤不同药用部位大部分含异钩藤碱成分,为扩展钩藤植物的药用部位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何首乌药材中二苯乙烯苷以及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何首乌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HPLC测定来自贵州施秉县不同采收期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9月份10月份8月份11月份12月份1月份。结合型蒽醌含量在9月份达到峰值,随后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综合评价指数9、10月份较高。结论:9、10月份为何首乌较为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HPLC法建立钩藤药材中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的含量测定方法,用于钩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65:35(V/V,含0.01mmol/L三乙胺,冰醋酸调PH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在245nm检测波长下,测定钩藤药材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含量。结果:钩藤碱及异钩藤碱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E+6x-21142和Y=1.1E+6x-13566,线性范围分别为0.254~1.524μg和0.216~1.296μg,相关系数分别0.9999和0.9999。结论:本法正确、简便、快速,对于控制和评价钩藤药材的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董琦  马世震  胡凤祖 《中草药》2010,41(7):1186-1187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栽培藏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量,确定最佳采收期,为提高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XDB-C18(150 mm×4.5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01%醋酸水溶液(55∶45),检测波长202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栽培藏木香在不同采收期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总量不同,9月份的量最高。结论藏木香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不同采收期栽培藏木香中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量,确定最佳采收期,为提高药材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XDB-C,R(150 mm ×4.5 mm,5.0μm),流动相为乙腈-0.01%醋酸水溶液(55:45),检测波长202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结果 栽培藏木香在不同采收期土木香内酯和异土木香内酯的总量不同,9月份的量最高.结论 藏木香的最佳采收期为9月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陆英中绿原酸的含量变化,为确定陆英药材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陆英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条件:Hypersil-ODS2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1%甲酸水溶液(9∶91);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6nm。结果不同采收期陆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以5月份为高,即开花前期;对于同一批药材的不同部位进行比较,叶中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茎、根。结论建议陆英药材在开花前枝叶繁盛时采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钩藤药材净钩、藤枝、带钩茎枝三种不同入药部位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寻找钩藤新药源。方法采用HPLC法,以钩藤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为指标,测定钩藤药材净钩、藤枝、带钩茎枝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色谱条件:C_(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63∶37(v/v,含0.002 mmol/L三乙胺,冰乙酸调pH 7.5)为流动相;流速1.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藤枝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略高于净钩、带钩茎枝。结论钩藤的藤枝具有潜在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HPLC-VWD法测定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和上梅乡生产的钩藤根、叶、带钩茎枝中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为钩藤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HPLC-VWD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AQ-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建立测定钩藤不同部位4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结果 绿原酸、隐绿原酸、异去氢钩藤碱、毛钩藤碱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50~400.00μg/mL(r=0.999 9)、1.00~20.00μg/mL(r=0.999 7)、1.25~200.00μg/mL(r=0.999 8)、1.25~200.00μg/mL(r=0.999 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均在95.0%~105%;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RSD<5.0%;2个产地钩藤不同部位的4种化合物含量存在差异,绿原酸、隐绿原酸在叶中含量较高,毛钩藤碱在根部含量较高,异去氢钩藤碱在根部的含量低于带钩茎枝和叶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准确度高,可用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钩藤属部分品种钩藤碱成分的含量,为评价这些品种药材质量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应用HPLC测定钩藤属攀茎钩藤、侯钩藤、毛钩藤、倒挂金钩、北越钩藤和华钩藤33批不同产地药材钩藤碱含量.采用Gemin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002 mol·L 1三乙胺,用冰乙酸调pH7.5)(64∶36),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攀茎钩藤和侯钩藤有5批样品可检出钩藤碱,但含量均较低,其余样品均未能检出钩藤碱.结论:试验所用钩藤属不同品种质量有所差异,同一品种质量随着产地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不同商品规格桂林产钩藤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方法]采用岛津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0.1%三乙胺(A)-乙腈(B),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5 nm,进样量为10μl;测定双钩、单钩、混钩(一级、二级)、钩藤枝等不同商品规格桂林产钩藤中钩藤碱、异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和异去氢钩藤碱4种生物碱的含量。[结果]钩藤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钩藤枝>单钩>混钩(二级)>双钩>混钩(一级);异钩藤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钩藤枝>单钩>混钩(二级)>双钩>混钩(一级);去氢钩藤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双钩>混钩(一级)>混钩(二级)>钩藤枝>单钩;异去氢钩藤碱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双钩>混钩(一级)>混钩(二级)>单钩>钩藤枝;四种生物碱总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双钩>混钩(一级)>钩藤枝>混钩(二级)>单钩。[结论]本研究所用方法简便快捷,可为市场划分钩藤不同商品规格提供参考依...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肿节风药材中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方法:采收相同产地下不同采收期和相同采收期下不同产地的肿节风,称重、阴干,并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含量。结果: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肿节风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总含量有显著差异,江西抚州和广西防城港产地8月份时最高,江西赣州产地11月份时最高,8月份次之。结论:三产地的肿节风药材在8月份采收为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广金钱草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对不同采收期及不同产地的广金钱草指纹图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RP-HPLC法,DiamonsilTM C18色谱柱(迪马公司,4.6 mm×250 mm,5μm),甲醇-0.2%磷酸水溶液(28∶72),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71 nm,柱温40℃。结果:广东阳春产广金钱草与其他产地色谱指纹图谱差别较大,不同采收期药材黄酮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别。结论:该色谱条件简单易行,可用于广金钱草的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黔产钩藤带钩茎枝和叶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二者化学成分的差异,为钩藤叶的后续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计算钩藤带钩茎枝和叶各1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以钩藤碱和异钩藤碱为指标成分进行指纹图谱比较,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A)-0.02%氨水(B)梯度洗脱(0~45 min,30%~60%A;45~75 min,60%~64%A;75~90 min,64%~70%A;90~95 min,70%~70%A),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样量10μL。结果:确定了16个共有峰构成10批钩藤茎枝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各批样品的相似度均>0.87;16个共有峰构成10批钩藤叶特征指纹图谱,各批样品的相似度均>0.80。结论:钩藤叶中异钩藤碱含量高于钩藤茎枝,但二者含有的钩藤碱含量相差不大。建立的指纹图谱条件能用于比对钩藤茎枝和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钩藤叶的药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毛钩藤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研究毛钩藤的最佳采收期。方法以p H=3.4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用溴甲酚绿与生物碱显色后在410 nm波长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1]。结果毛钩藤中的总生物碱在全年气温相对较高时段呈现含量相对较低,而在气温相对较低时段呈现含量相对较高现象。结论毛钩藤药材的采收期应选择在每年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采收,质量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对延胡索药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出延胡索药材的最佳采收期和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以延胡索乙素和折干率为主要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和不同加工方法样品中的延胡索乙素含量.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至6.0)(58:42),流速为1.0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不同采收期对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差异不大,5月21日采收折干率最高;蒸制法加工的延胡索药材中延胡索乙素含量最高,达到0.11%.结论:延胡索药材以地上部分植株全部枯萎后10 d左右采收为好,产地加工方法以蒸制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