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娅兰氏撰文认为,痛经理论源于汉代,隋唐时期认为痛经总由“寒凝血淤”所致;宋元时期认为痛经有虚实之分,实中又有气滞与血淤之别,治疗少用攻下,补益药的比重逐渐增加,为痛经的审因论治奠定了基础;明代则提出了原发性痛经的证治,认为痛经虚多实少,肝脾郁结,重视补益及调理肝脾,根据疼痛的时间、性质、结合形气  相似文献   

2.
王亚芬 《中医杂志》1996,37(12):751-752
妇女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发生小腹疼痛或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随着月经周期持续发作,这种症状,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此为妇女常见病之一,尤以青年妇女为多见。有关文献对于痛经的记载,最早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内有:“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之载述。隋代《诸病源候论》则有“月水来腹痛候”。迄于宋金元时期,就痛经病因、发病时间和证治均有系统的论述。明清时期,对痛经病因的论述更为全面、系统,并在前贤认识的基础上,从辨证的角度,将痛经分为虚与实两种。《傅青主女科》归纳痛经之病因主要有3个方面,即肝郁、寒湿及肾虚。其治法以解郁、化湿、补肾为3大法,所选方药如宣郁通经汤、温脐化湿汤、调肝汤等,为妇科临床所常用。现就主要文献,将痛经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用药特色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历代医家对痛经的治疗,大多以理气行气药、活血化瘀药、补益药、温里药为主。其中汉唐时期以《金匮要略》《小品方》的通治方为主,相对的补益药为多;到了宋金元时期,大多以活血化瘀、温里、补益药为主,体现了此时期调气血的理论,治法基本是理气、活血、补气、养血、散寒五个方面;明代医家基本传承宋金元时期,以活血化瘀药和补益药的运用为主,增加清热药物的运用,并以经前痛多为实,经后痛多为虚为虚实辨证的原则;清代和民国医家,用药多重视补益,以著名医家傅青主为典范,认为治疗痛经应当重视调补肝肾法,用以补肾水、调肝气之药,反应了该时期用药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明  颜新  彭文博 《北京中医》2009,(4):276-277
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癃闭证的病因病机论述的梳理发现,癃闭证可由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宜和水道阻塞等多种原因导致。中医学对癃闭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素问》最早提出癃闭证病因有虚实两类,其后医家多以实邪致病为主导思想,明清以后医家则偏重脏腑虚损,水液不得运化之由,亦有主张不内外因所致者,因此辨治当随证变化,多法并施。  相似文献   

5.
胎怯源流考     
隋唐以前,"胎怯"多与五迟、五软等疾病相提并论,直至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首次提出"胎怯"之名。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有"胎禀怯弱"之述;金元时期,朱震亨《丹溪治法心要》称本病为"胎弱";明清时期,诸医家在其基础上继承发展,形成较为系统的辨治体系。现代中医儿科学多将其归于五迟、五软中,并多从脾肾论治。  相似文献   

6.
闫东庆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17-1118
《温病条辨》对痢疾一证的治法具有诸多特点:首倡既病防变,逆流挽舟;针对病因强调除湿;春温久痢,顾护阴液;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证则予以扶正祛邪,温清并施;久痢邪少虚多之证重在补益固涩;少阳之证则不忘行血消食;久痢入血每多治血顾气;对于噤口,既考虚实,又析病位、病因,务使法法中肯。  相似文献   

7.
李明  颜新  彭文博 《北京中医药》2009,28(4):276-277
通过对古代文献中癃闭证的病因病机论述的梳理发现,癃闭证可由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失宜和水道阻塞等多种原因导致.中医学对癃闭证病因、病机的认识经历了历代医家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素问>最早提出癃闭证病因有虚实两类,其后医家多以实邪致病为主导思想,明清以后医家则偏重脏腑虚损,水液不得运化之由,亦有主张不内外凶所致者,因此辨治当随证变化,多法并施.  相似文献   

8.
载于(朝)金礼蒙编《医方类聚》中的《龙树菩萨眼论》全文,不少学者认为应属成书于隋唐时期的中医早期眼科专著《龙树眼论》的内容。本文以此为基础将《龙树菩萨眼论》作为隋唐时期《龙树眼论》的原本看待讨论以下问题。目前对于《龙树眼论》的内容,学者认识多不一致,大概可分为两种看法:(1)早期学者多主张属于印度医学的内容:“是印度眼科约九世纪年代传译于我国,是印度眼科的全面的系统的介绍”;“为隋唐问译品,盖无可疑”。  相似文献   

9.
在辨证论治专著《辨证玉函》中,陈士铎论痛以阴阳虚实为纲,以病邪之属性分阴阳,以病机之属性分虚实,与病变部位相结合详论诸痛的成因与发展,并针对不同部位、不同病机、不同病因的痛证创制专属方药。在陈士铎所创治疗痛证的方剂中,治疗阳实痛证注意顾护阴血,治疗寒虚痛证主张补益肝肾。在用药方面,陈士铎善于使用白术安中补虚,擅长巧用白芍缓急平肝。《辨证玉函》治痛明辨痛之阴阳虚实,从血气论治,不以止痛为先而重在养护正气,为痛证的中医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汪静 《吉林中医药》2013,(10):994-995
胸痹从脾论治,又称“心胃同治法”,首载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李果烈教授认为,胸痹的病因多为多坐少动、思虑劳倦过度、饮食失节和情志失调,病机与心脾、痰瘀密切相关,故主张调脾护心,重视“脾”的运、化、升、降功能。临证时,李老常将其辨证分为脾胃虚弱型、痰浊中阻型、肝脾不调型,擅长应用人参、黄芪、茯苓、白术、山楂、半夏等健脾理气之品。但从脾论治,绝非单纯补益其虚,辨别标本虚实必不可少,酌加活血通络之品,可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肺癌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早有记载。秦汉时期,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已有初步认识,多由气血痰食阴寒凝结而成,主张攻邪兼顾正气;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以攻邪为主,多用虫类药、毒剧药及攻痰化瘀药,并将针灸法运用于治疗中;金元时期,首创清热解毒法,但以扶正法、滋阴法应用更为广泛;明清及民国时期,各种治法得以充实完善,注意到攻补兼施方便合理;新中国以后,以益气养阴、化痰解毒为主。  相似文献   

12.
《诸病源候论》总结痢疾之病因,大体可概括为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肠胃虚弱,病机主要为脾、胃、大肠等脏腑虚弱,外邪侵袭而为病,以本虚为主,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因此,临床治疗时应详辨病因,以补益脾胃、扶助正气为主要治法,兼以祛邪。  相似文献   

13.
肝体阴用阳学说的学术源流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既藏有形之血,又疏泄无形之气。肝体阴用阳学说是对肝之生理和病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历代医家在理论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定的见解,《内经》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对肝的证治已有虚实之分,晋隋时期临证经验的不断积累,金元时期各家理论兴起,该学说得到新的发展;明清医家的认识趋于理、法、方、药系统化。此学说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和发展过程,因此,客观、细致地进行大量的哲学和文献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在治疗眩晕中展现出独特优势。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将眩晕归属风证范畴,笔者将分散的眩晕证治条文以风药不同药效机制归类整理来讨论张仲景运用风药治疗各类眩晕的药效机制,归纳为祛风胜湿、疏肝泄风、运脾行饮、温中升清、激发肾气、通阳化气、通达卫阳、化饮平冲、疏腠开闭、通脉行血10种。进一步根据风药不同药效总结风药的药理特征及作用机制,风药治疗眩晕具有同气相求,同药协动和以动制动、以浮抑浮、以风除风的药理特征,其实质是通过疏通肝经通道、营卫通道、脾胃通道、督脉通道等上达脑窍的气血通道发挥治疗作用。张仲景治疗眩晕的用药特点为:多用升散之风药,少用益气补血之品;多用辛温走表之物,少用活血化瘀之药;多用燥湿化饮之品,少用滋补肾阴之品。  相似文献   

15.
肺胀理论发展源远流长,其过程呈较明确的阶段性.第一阶段为两汉时期,该阶段对肺胀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治法和方药均有初步认识,后世治疗本病的常用良法效方即源于此.第二阶段为晋隋唐时期,该阶段医家在认识到肺胀属于本虚标实之病的基础上,开始探讨针灸、气功治疗肺胀.第三阶段为宋元时期,在此阶段对肺胀的认识不断充实和发展,各医家从多方面探讨肺胀证治理论.第四阶段为明清时期,各医家从肺胀的病因病理、临床证候、辨证论治等方面进一步补充完善对肺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病因、病机是中医研究和阐述疾病的起因及其发生、发展和转归规律的理论,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大概经历了4个时期,终提炼、升华成因、机框架:一为秦汉起源期,从《黄帝内经》对哮病病因、病机最早的文字记载,到张仲景《金匮要略》,形成了哮病病因、病机理论的早期认识;二为晋隋唐发展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中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对哮病的病因、病机认识逐渐扩展;三为宋金元丰富期,《普济本事方》、《丹溪心法》丰富了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四为明清完善期,继承并完善了哮病的病因、病机理论。同时按照空间维度,将哮病病因、病机理论进行归纳、提升,分为外感、内伤和病理产物致哮。  相似文献   

17.
江西旴江医家黄宫绣所著《太史医案初编》中记录有2则疫病医案,案中阐述了黄宫绣对疫病的认识.他认为疫病的病因可分为四时不正之气与疫疠之气,根据病因可以将疫病分为时行疫病、天地大疫与非时疫病3种类型.诊断上强调瘟疫与伤寒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传染传变、治则治法等方面的鉴别,治疗上主张给邪以出路,反对盲目补益.  相似文献   

18.
消渴之名最早载于《内经》,其《素问·奇病论》对消渴的认识较为全面,从消渴的症状、形成的病因、发病的机制、相应的治疗方法、饮食调护以及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指出消渴的症状以口甘为主,甚至见胸闷、烦躁等症;其病因为饮食失调,尤其强调多食肥美之品所致;其病机责之于脾失运化,津液停滞,泛溢于外,以佩兰等芳香化湿之品以祛除积滞之陈气;并对热中消渴之病提出了用药禁忌以及消渴的变证,如禁食膏粱厚味之品,也包括如辛温芳香、金石类药,以预防发狂。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医宗金鉴·崩漏门》对崩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用药特色,该篇运用《金匮要略》理论对其进行研究,认为《医宗金鉴·崩漏门》以《金匮要略》为基础,妇人“形体有衰”为崩漏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应用五种止崩法并大量运用补气养血之品以扶正,必要时少佐清热、活血之药祛邪以止崩。辨证论治有据,据证立方有法,遣方使药有序,煎服炮制考究,临床用之效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中隋唐及之前,宋元时期与明清及近代的虚劳病组方用药规律。方法:利用R语言数据挖掘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词典精选本》中的方剂药物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药物药类及药物性味与归经)、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3个历史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与熟地黄,使用药类居前的均包含补虚药、清热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累计频率均高于62.40%,药性以温性居多,药味都以甘、辛、苦为主,药物归经中归肾经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共得出45个药对与药组,27个聚类方。结论:虚劳病的治疗在隋唐及之前取法经方以调和气血,宋元时期以补阳与补土为特点,明清及近代则重视阴精补益,呈现由气血并治,到倾向阴阳分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