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患者,女,28岁。2012年7月因无痛性肉眼血尿5天收住我院,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史。入院时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尿常规提示:尿潜血(3+),尿白细胞(±);肾脏彩超示:右肾形态失常,其中部可见大小为3.5cm×3.2cm的肿块回声,肿块内血流信号少;CT示右肾前柱实质内见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截面约6.4cm×3.5cm,边界模糊,其内密度混杂,增强后病灶呈不均匀快出快进强化,右肾癌可能性大,右肾静脉下腔静脉未见明显充盈缺  相似文献   

2.
<正>病人,女,46岁。自觉右下腹部肿物1周入院。体格检查: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可触及5 cm×5 cm包块,质韧。全腹部增强CT检查:右下腹部盲肠内侧团块影,不除外间质瘤。子宫左侧壁多发结节影,考虑子宫肌瘤可能性大。右侧附件区改变,考虑囊肿或正常卵泡可能性大。行腹腔镜回盲部切除手术。术中所见:回盲部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66岁.间歇性咳嗽伴进食后恶心、呕吐2月余.胸部X线示右肺下叶团块影(图1).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下叶7 cm×3 cm大小不规则肿块,累及右肺下叶静脉、左心房侵犯可能性大(图2).支气管镜检示右肺下叶开口可见新生物;活检病理报告恶性肿瘤组织呈肉瘤样,符合肉瘤样癌.头颅CT及ECT全身骨扫描未见转移.  相似文献   

4.
男患,44岁,因头痛及间断性抽搐互年,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左额颞顶部肿瘤.要求手术治疗入院。既往无心、肺、肾疾病史。查体:T36.4C.P64次/分,R20次/分,BP16/10kPa。神清语利,颅神经正常,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音,心率64次/分,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四肢活动自如。巴彬斯基征阴ti。心电图示窦性心律,64次/分,正常图形。头颅CT提示左颞顶叶有一9cmX6cmX5cm大小之不规则密度影,左侧脑室受压消失,中线向右侧移位,病变内有不规则钙化影,注射造影剂后病变未见强化。初步诊断为左额颞顶巨大胶质瘤。入…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29岁,因"发现左下腹包块6个月"入院。查体:左下腹可触及约5 cm×10 cm包块,质硬,活动度可,局部无压痛;肛门指诊胸膝位进指6 cm,未触及肿物,退指后未见指套染血、带脓。CT:盆腔及右侧盆底可见不规则团块样稍低密度肿块影(图1A),约6.5 cm×11.0 cm,边界不清,CT值21~25 HU。MRI:平扫示子宫及阴道后方、直肠右前方团块状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图1B),其内可见条束状、结节状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 ,74岁。于 1年前体检时发现左肾有占位包块生长 ,未予重视。 1年来反复肉眼血尿 2次 ,均在门诊对症治疗缓解。 3d前再次出现肉眼血尿 ,对症治疗无效 ,行B超检查后以左肾癌收入院。体检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左肾区叩痛 ,未触及包块。B超示 :左肾外形失常 ,上极探及 5 .0cm×5 .0cm的实质回声团块 ,边界欠清楚 ,形态规则 ,内部回声均匀 ,团块内未见血流信号。CT扫描见左肾约 4.0cm× 4.0cm× 9.5cm ,混杂密度软组织影 ,内见不均匀强化及脂肪密度影 ,边界可见。提示错构瘤可能性大。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正常 ,血脂、血糖正常。术…  相似文献   

7.
病人女,58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2个月于2009-06-15入院。入院查体:左中下腹可及一6.0cm×5.0cm×7.0cm包块,边界较清楚,质较韧、硬,移动度大,无压痛、波动及搏动感。腹部彩超示:下腹部低回声团块,大小4.3cm×4.2cm,边界清,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CT检查示:盆腔偏右侧类圆形软组织团块影,大小约5.0cm×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7岁。因吞咽不利3个月,加重10 d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食管内窥镜显示:距门齿26 cm至贲门见条状隆起,考虑血肿可能。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中下段息肉样增生;胸部CT示:食管中下段右侧壁见一大小约14 cm×5 cm长梭形软组织团块影,CT值60~80 Hu,边界清晰,病变通过贲门延伸至胃底;并提示食管平滑肌瘤(图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消化道肿瘤标记物―),B超检查肝脾无异常。初步临床诊断为食管占位。  相似文献   

9.
病例报告 某女患者,39岁,反复右上腹痛5天入院。无呕吐黄疸史,疼痛向右腰背部放射。体格检查:心肺正常,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胆肾未扪及,肝区无叩击痛。血常规白细胞10.5×10~9/L,中性粒细胞0.80,尿常规正常。B超示胆总管直径0.7cm,未探及结石声像,胆囊未探及,肝右后叶有6.5cm×5.0cm×3.0cm低密度影,性质待查。CT:CT值+85.7HU,肝右后叶见10cm×7.2cm大小低密度区,第6层内有环形不规则钙化,增强病灶无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性, 5 0岁。以发现腹部肿块 3个月余入院。体查:右中、下腹膨隆,无胃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中、下腹可触及一 2 0cm×1 5cm×1 0cm球型肿块,质硬、活动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 - ), 肠鸣音正常。CT示:右侧中腹部见一巨大团块影,边缘清楚,大小约1 2. 0cm×1 5. 0cm,涉及 1 2个层面 (层厚 1 0mm),其密度不甚均匀,CT值 3 6~ 4 4Hu,内见絮状略高密度影;肠管被推移向前向左移位。扫描野未见肿大淋巴结。诊断为腹膜后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后肿瘤位于盲肠、升结肠后方,肿瘤包膜完整,大小 1 8…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中极一低回声团一周入院。既往右腰部有间断胀痛不适病史无尿急尿痛及血尿病史。彩超:右肾中极实质内可探及一略低回声团,大小约4.7cm×4.0cm,形态规则,边界尚清晰,集合系统未见分离。IVP:双肾功能正常,集合系统未见压迹。双肾CT:平扫发现右肾一不规则高密度肿块影,大小约4.3cm×4.1cm,边界清,密度均匀,平扫CT值49HU,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49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阵发性疼痛在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右肾窦内可见范围约8.0cm×7.3cm实性低回声,向肾门部延伸,其内可见彩色血流。CT示右肾盂内可见不规则团块影,最大直径8cm,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  相似文献   

13.
病人 男 ,5 9岁。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 ,偶吐白色泡沫痰 ,继之出现胸闷、憋喘 ,活动后症状加重。但无胸疼、心悸 ,无发热、寒战。既往有“胃溃疡病史”30年。查体和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片示右上中纵隔气管分叉上方一不规则块影 ,约 6 0cm× 7 8cm× 5 6cm ,边缘锐利清晰 ,其内密度不均 ,可见大量高密度钙化影 ,部分融合成块状 (图1) ,气管受压变形 ,并向左推移 ,食管亦受压移位 ;右肺上叶稍受压 ,纵隔内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2 0 0 2年 10月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胸探查术。经右胸前外侧切口入胸 ,见右胸腔内少量淡血性…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0岁.因体检B超发现右肾占位2d于2006年12月18日入院.无腰背酸痛及肉眼血尿,高血压病史10年.查体:肾区无隆起无叩击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电子胃镜及肠镜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肾内实质低回声团块,大小4 cm×4 cm,圆形,边界尚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周围血管结构受压,并弯曲移位,内部可见彩色血流信号;输尿管及膀胱未见异常.CT检查见右肾实质内5 cm×4 cm类圆形实质占位灶,密度较均匀,平扫CT值40 HU,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值85 HU;双侧肾盂未见扩张,肾血管无特殊,后腹膜未见肿大淋巴结.考虑右肾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7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胀痛不适5 d,呈间歇性发作,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肉眼血尿等。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肝炎、结核、高血压、糖尿病等。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右肾区叩击痛,余未见明显异常。CT 检查:平扫见右肾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内见团片状出血灶(图1);增强后肾皮质期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并见增粗的肿瘤血管影(图2),肾实质期肿块呈相对低密度(图3)。术中见右肾中部外侧约6 cm 大小肿块突出于肾外,邻近见约10 cm 血肿。完整切除右侧肾周筋膜及脂肪、右肾、右肾上腺,常规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提示肾母细胞瘤。患者术后3个月 CT 复查即发现肝脏、腹膜后、腰大肌多处转移,短期内死亡。  相似文献   

16.
肾脏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临床罕见,患者生存期短,死亡率高.2008年至2010年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例1,女,55岁.因右侧腰痛2年,血尿3d于2008年11月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右肾上极6 cm×5 cm低回声团块,边缘不规则.增强CT检查示右肾上极较大混杂密度肿块影,不均匀强化,边界欠清,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全麻下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肾脏中上部,大小为6.5 cm×4.0 cm ×3.5cm,侵及肾被膜,肾周未见肿大淋巴结.<作者简介>=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2.04.009  相似文献   

17.
����ʵ�Լ���ͷ״������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pancreas,SPTP)临床上少见,肿瘤自发破裂更是罕有报道,我科于2007年7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病人女,15岁。因左腹部疼痛伴发热3d就诊。无外伤史。查体:T37.8℃,腹平软,左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5次/min。CT报告:胃底与胰腺体部之间可见约4.5cm×5.5cm大小类圆形肿块影,增强后呈边缘明显强化,前上方可见不规则类圆形无强化类液性低密度区;周围可见多发不规则索条状影。入院后经补液、抗炎治疗,5d后腹痛减轻,体温恢复正常。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胰体尾4cm×5cm大肿块,边界清,肿瘤近脾门处…  相似文献   

18.
患者 ,男 ,5 2岁 ,2 0 0 4年 1月发现右下腹肿块 ,2月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 :腹部平、软 ,右下腹部可扪及 7cm× 6cm大小肿物 ,质地稍硬、活动差 ,边缘不清 ,触痛轻。CT平扫 增强示右下腹见一不规则团块影 ,大小约 60mm× 70mm ,边缘模糊 ,密度不均 ,中心见有更低密度区 ,与周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5岁,有大便习惯改变9个月,不伴有脓血,亦无心悸、多汗、烦躁、食欲亢进等症状;月经正常,4个月前查体B超发现盆腔一实性肿物,直径4 cm;近期CT复查发现肿物增大至8.6 cm×7.9 cm,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边界较清,其内质地不均,位于子宫后上方,子宫、直肠、膀胱均受压移位(图1),CT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匀质强化,盆腔、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CEA、CA125等均正常;结肠镜示直肠受压,但黏膜正常;膀胱镜检查示膀胱黏膜正常;术前拟诊:盆腔肿瘤(畸胎瘤?).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81岁。因左下腹阵发性疼痛9个月,乏力纳差4个月,发现血肌酐升高2个月。患者2002年4月体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正常。2002年7月常感左下腹部疼痛,B超示:左肾积水、腹膜后低回声团包绕腹主动脉周围;CT示:左肾盂扩大,呈水样密度,双侧输尿管未见结石,腹主动脉周围团块影;MRI示:腹膜后大血管周围不规则大片状异常信号影,左肾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